傻大姐、強姦犯——小胡同裡的陳年舊事|有故事的人

2021-02-10 有故事的人

>>> 人人都有故事,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547個故事


by 馬風

小胡同的人,都叫她傻大姐。究竟姓什麼,叫什麼,誰也不知道,也不打聽。我上初一那年問她多大了,她說18,今年高一了,問她,回答仍然是18,一直18。

 

其實,應該30來歲吧。結過婚,老公不要她,離了,和老媽一起住。她皮膚白淨,體態豐滿,眉眼也生得周正,冷丁一看,挺撩人的。就是眼神發直,說話費勁,喜歡咧著嘴笑。小胡同的人說她缺心眼,文雅的說法,是弱智。

 

好些年前,我念中學的時候,我們家住在距離市中心區挺遠的一條小胡同。兩旁,是一排排磚房,很矮小,住著草根,平民。在最裡邊,有個公共廁所,磚砌的,男女用一層木板隔開,不隔音。傻大姐就是在這裡遇到歹徒的。是中秋節前兩天晚上八點多鐘,夜空堆著一層層陰雲,蓋住了月亮。

 

碰巧的是,有個人也在那個時候去廁所,聽見動靜立刻衝了過去,在緊要的節骨眼,化險為夷,傻大姐逃出了一劫。

 

這個人是傻大姐家隔壁鄰居。五十左右,高高的個子,偏瘦。頭髮稀疏,卻留著長長的鬢角,加上經常穿一套寬鬆肥大的衣褲,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範兒。我們中學生,都挺崇拜他。

 

他叫夏得山,曾經是市京劇團的琴師。聽說他的師傅是給梅蘭芳操過琴的李慕良的徒弟,他應該算是李慕良的徒孫。出徒後,進了一個京劇世家後代領銜的著名劇團,手裡的活,長進的挺快,在「場面」裡,就是梨園行話說的樂隊,成了一名惹人矚目的新秀。

 

某次演出,給角兒拉弦的琴師突然病了,團長讓夏得山頂上去。可能過於興奮,在一大段西皮流水的末段,竟然慌腔走板,差一點把角兒撂在臺上。完了戲,夏得山馬上給角兒陪不是,那人揚手給了他一大嘴巴,怒斥道:「這裡沒你的飯碗了,趕快走人!」

 

隨後,夏得山就到了一個省的京劇團。很快,成了場面的頂梁柱。而且,和劇團掛頭牌的青衣正旦喜結良緣。青衣大夏得山三歲,像林黛玉,體質柔弱,不能生育。夏得山不在乎,兩人的日子過得甜甜蜜蜜,順風順水。

 

沒想到,有一年「五一」,劇團慰問勞模演出,夏得山媳婦身體不好,想休息,領導卻說這是政治任務,你是名角兒,必須登臺。演的是《玉堂春》,結果剛剛唱了那句「蘇三離開洪洞縣」,夏得山手裡的京胡突然斷了一根弦,就在同時,他媳婦一頭扎在舞臺上。在120車裡,這位一身蘇三打扮的頭牌青衣,竟永遠離開了「洪洞縣」。

夏得山為避開那個傷心地,就調到我們市的京劇團。可眼前總晃動著媳婦的影子,手裡的弓弦也沉重得不聽使喚,最後退出了場面,在後臺管行頭箱子。就這麼失魂落魄地幹了幾年,覺得沒勁,乾脆提前辦了退休手續,來到我們這條小胡同,成了我們的鄰居。

 

在不冷不熱的季節,傍晚,夏得山常坐在胡同口拉琴。不用京胡,是二胡。雖然拉的是「彩雲追月」之類的歡快曲調,可聽著比「二泉映月」更悲傷悽涼。他想招幾個學二胡的學生,掙點菸酒錢,是在做廣告。他眯起眼睛,弓弦熟練地拉拉扯扯,手指上的戒指形成一條優美的黃線。身旁圍著的聽眾中,常見傻大姐在裡邊。她愣怔怔地看著,笑著。夏得山卻趕緊把目光挪走。若是傻大姐在這裡呆的時間久了,夏得山就趕她走,說,快回家,老媽等你呢。那語氣,我們都聽出了厭煩。

 

我後來聽說,那天晚上夏得山上廁所的時候,憑藉對音色的敏感,立時聽出是傻大姐在喊。他還沒撒尿,連忙提上褲子,闖過去。不由分說,揪住那個人的脖領,往派出所拉。那人歲數小,使勁掙扎,還用手指甲撓得夏得山滿臉血道子。夏得山死活不鬆手,到底把那傢伙交給警察。

 

傻大姐老媽聽到這件事,第二天拎包茶葉,向夏得山千恩萬謝。夏得山連聲說,應該的,應該的。老太太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大照片,帶顏色的,扮的是戲裡的模樣,很俊俏,像下凡的仙女。鄰居不少人張羅給夏得山介紹對象,一律被謝絕。老太太此刻心裡呼拉一下子明白了,從前的媳婦這麼漂亮,啥樣女的,才會入他的眼呢。

 

公安那邊,經過審問,又到傻大姐家取證。傻大姐不會說別的,只擺著手,說沒有沒有。儘管是強姦未遂,可傻大姐屬於殘疾人,準備嚴厲懲處這個淫棍。

 

沒過兩天,傻大姐老媽發現女兒不停嘔吐,又特喜歡吃酸東西,覺著有事兒,找了個中醫看脈。沒摸兩下,老郎中就說,老太太,你閨女有喜了。傻大姐老媽嚇的啊了一聲,不相信,反問道,不會吧,先生是不是號錯了?老郎中把握十足的回答,哪裡會錯,已經三個月了。傻大姐老媽一聽,東倒西歪的,差點暈過去。

 

送走醫生,老太太一再追問女兒,是哪個人的?傻大姐只是笑,什麼也不說。氣得老太太拿起掃地苕帚,高高揚起,嚇唬道,再不說,打死你。傻大姐仍然是笑,什麼都不說。

 

老太太猜想,一準是在廁所給抓住的那小子做的孽,急忙報告給公安。警察說,這個嫌疑人,是個流竄犯,他來我市只有二十來天,到這裡是頭一次,你女兒懷孕,肯定與他無關。

 

小胡同屁大個地方,沒幾天,傻大姐懷孕的消息,傳得鋪天蓋地,大人小孩都知道了。可我們誰也沒料到的是,這天晚上,夏得山推開傻大姐家的門,撲鼕一聲跪在老太太面前,拱起雙手說,大娘,我罪該萬死,大姐懷孕,是我遭踏了她。我夏得山敢做敢當,我這就去自首。可孩子,有請大娘務必給我留著。

 

說完,夏得山掏出一個紅絲絨小口袋,摘下手上的戒指,塞進去遞給老太太,然後一轉身,走了。老太太根本不相信眼前的事,以為是做夢。眨巴眨吧眼睛,又朝跟前的傻大姐,打了一巴掌,女兒一聲尖叫,覺得是真的了。懵懵懂懂打開小口袋,只見裡面裝的是戒指,手鐲,頭花,耳墜什麼的,花花綠綠,五光十色,晃得不敢正眼看。這些情景,老太太對我媽說過。

夏得山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原先的媳婦那麼有姿有色,為什麼會對一個傻女人動了心思?小胡同的人,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可我聽到最靠譜的說法是,二人之間絕沒有風花雪月的戀情,全是男女之間烈火乾柴一樣的欲望惹的禍。

 

我老爸就說,都說紅顏佳麗是禍水,其實,在一個熬不住,打了那麼多年光棍兒的半老男人跟前,凡是女人,統統是禍水。

 

夏得山鑽了傻大姐是個弱智女人的空子,順利下了手。大家猜想,提上褲子,他也許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懊悔,更沒想到傻大姐會懷孕。可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沒有回頭路可走。他主動自首,是唯一出路,也可以表示一下痛改前非的決心。

 

很快傳來消息,夏得山強暴罪名成立,受害者又為殘障人士,最後從嚴被判有期徒刑八年。他沒請律師,沒上訴,老老實實低頭認罪。

 

進大牢前,他拍了電報從另外一個城市叫來異父同母的妹妹,淚流滿面地說,小妹,哥哥是個畜生。看在一個媽媽的情分上,等傻大姐生了孩子,你務必接過去代哥哥撫養,八年,我一定能熬過來。拜託了,小妹。說完深深鞠了一躬。

 

夏得山服刑第二年,監獄系統要搞文藝匯演,他牽頭編排了一個節目,演出十分成功,受到司法部獎勵,給他記了功,減刑一年。又過兩年,三個重刑犯密謀越獄,醞釀成熟正要行動的前夕,夏得山發現了可疑跡象,立刻向獄警報告。一起特大的越獄陰謀及時得到制止,平息。為此,經特批,夏得山又減刑三年。結果,夏得山只在高牆深院,穿了四年勞改犯囚服,提前四年從監獄大鐵門放了出來。

 

前來接他的妹妹,隻身一人。夏得山左右環顧一遍,急著問,孩子呢?妹妹搖頭嘆口氣,告訴他,你一判刑,傻大姐跟著老太太就離開了小胡同,我東打聽西問的,沒一點音訊,始終找不到她們的影子,哪裡還有什麼孩子?夏得山捶胸頓足,仰天連聲大叫,作孽,作孽……

 

我這時候已經上了大學,中間發生的許多事情,全是從小胡同鄰居這張嘴那張嘴,東傳西傳聽到的,說得有根有葉,有理有據,可我覺得其中包含著不少八卦。

 

最後的結果更像是個傳說。夏得山與妹妹分手後,徒步走了三天三夜,進了一個深山老林,投奔到一座寺廟,當了和尚。

作者:馬風

責編:糖糖

版權為有故事的人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去看看我們的有味微店吧

點擊「閱讀原文」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饒良鎮陳年舊事 (08)饒良鎮戲曲及文娛
    民國以前,三教九流等級分類嚴明,唱戲的最是下層,見了人,無論長幼,都得稱呼爺;賣水煙的見人要稱叔。北牌坊左近一醫生名高性傲,貧窮下賤的人,他都不拿眼看,很難請他出診。同期某年,某戲班中一演員患病,請他去戲班住處診治,該醫生如常拒絕。當晚正場戲前的小墊場演了這樣一個劇情:一個窮老人生了病,臥床不起,兒子來請醫生出診給父親看病。醫生看他穿戴破舊,沒車沒轎,沒騾子沒馬,就推說太忙,拒絕出診。
  • 《城南舊事》:以不同場景離別故事,淺析小女孩的成長及現實思考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描寫英子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童年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細膩、率真的文筆,描述了那個時期人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也都有著各自的故事。下文從不同場景淺析英子童年的5個離別成長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現實思考。
  • 《城南舊事》: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
    心越簡單,人越快樂。 今天小志想給你推薦一本婦孺皆知的文學名著——《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林海音,被人稱為「臺灣文學祖母」。20世紀20年代,臺灣女孩林海音生長於老北京南城。幾十年後,她把在北京的童年往事,用一個6歲女孩的視角娓娓道來:惠安館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裡的小偷,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 70年代,《城南舊事》被上海電影廠改編成同名電影。在兩岸關係緊張的年代裡,林海音的文字卻穿透了鋼鐵一樣的隔閡,打動了兩地觀眾的心。
  • 吳貽弓和《城南舊事》大時代的小故事 一曲離別的童年輓歌
    沈潔影片講述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小英子(沈潔飾演)跟隨著爸爸媽媽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胡同裡。城南舊事》(1983)的劇照,沈潔她有著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吳貽弓或者林海音想像中的「城南舊事」,是他們記憶中揮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們情感深處發酵過的一壇陳年老酒,所以他們用自己的心滋潤著孕育著那段「城南舊事」。
  • 《城南舊事》——惠安館,秀貞與妞兒的故事
    上世紀初二十年代,臺灣的小英子一家因為戰亂,從被日軍侵佔的臺灣,整家遷移到北京,六歲的小英子以一雙懵懂純真的眼睛,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那個年代老北京胡同裡發生的悲歡離合。《城南舊事》沒有具體的說小英子的胡同在哪裡,只提到了「從騾馬市大街穿過魏染胡同和西草廠,到了椿樹胡同的井窩子,斜對面便是我們住的這條胡同。」大概只能知道小英子的家在宣武區,離著椿樹胡同很近。椿樹街現在已經變為椿樹園奧運社區了。物是人非,小英子的胡同已經找不到了。曾經感嘆過現代文化對於傳統文化的影響,不知道是該說侵蝕,還是發展。在這條胡同的第四個大門便是小英子的家。
  • 青春的旋律 | 城南舊事裡的送別
    一邊相遇,一邊告別,一邊成長《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先生在四十六歲左右寫的,是她的代表作。林海音先生的童年是較為坎坷的,她出生在日本大阪,三歲左右去了臺灣,五歲左右又回到了北平。《城南舊事》這本小說,是圍繞著一個叫英子的小女孩展開的,其實這個英子,就是林海音先生自己的一個化身。林海音先生創造了英子,英子也是林海音先生的側寫。
  • 《紅樓夢》小人物篇——「傻」大姐
    在大部分的中長篇小說中,總會有這樣的角色存在:他們沒有具體的出生背景,也沒有立體且豐滿的人物形象,而只是作為一個情節人物出現,穿插在故事中將劇情線索圓滿。最近在看《唐頓莊園》,觀察到不少鏡頭給了其中一個樣貌身世皆平平無奇的小女僕黛西,便料到她一定是故事的工具人。果然,她「恰巧」見證了主人家深藏的一些秘密,並在推動劇情發展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 讀書|觀影《城南舊事》:「回憶裡含著淚的微笑」
    ——冰心冰心說,童年是「回憶裡含著淚的微笑」。是啊,童年的我們可能有憂慮,有抱怨,有挫折和失敗,但是它一定會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回到臺灣後,她依然想念北京那時的生活,她咋《城南舊事》的序言裡說:「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城南舊事》描寫20世紀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英子一家的生活。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卻是用一個小女孩的眼光看世界,不是遲暮之年回顧童年的絮絮叨叨。
  • 傻大姐,為繡春囊而來
    唯獨蠢呆呆的傻大姐不知道這個,若不是她,繡春囊事件只有被傳得沸沸揚揚之後,才有可能被王夫人等人得知。到那時,一切情節都將不同了。退一步說,即便有人撿了交與管事的了,這撿囊的人怎麼處置?自然會先獎勵她忠於主子才合情,之後呢?誰能保得住她守口如瓶,一字不露?大觀園裡住的是賈府的千金小姐們,陡然冒出這麼個要命的玩意兒,小姐們的名聲,進而整個賈府的名聲豈不全完了?薑還是老的辣。
  • 傻大姐的傻,已成了《紅樓夢》中的經典?
    (左為傻大姐) 《紅樓夢》中有一個不起眼的的粗使丫環,名字叫傻大姐,雖說出場僅有二次,卻都帶來重大的"紅樓"事件。……"我又不知道他們怎麼商量的,不叫人吵嚷,怕寶姑娘聽見害臊。我白和寶二爺屋裡的襲人姐姐說了句`咱們明兒更熱鬧了,又是寶姑娘,又是寶二奶奶,這可怎麼叫呢!`林姑娘,你說我這話害著珍珠姐姐什麼了嗎?……" 你看,這個傻大姐憨態可掬的樣子真真是傻得可以。
  • 《城南舊事》:9分的電影裡有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城南舊事》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她的童年。當林海音很小的時候,一個成年人斷言她將來會對這個女孩有一個大想法。我的理解是,大人們覺得這個小女孩的未來是無限的。1983年,已故導演吳貽弓甚至將《城南舊事》拍成同名電影,至今已獲9分。
  • 《城南舊事》賞析
    《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編劇:伊明劇情梗概: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同是李叔同填的詞,不知道為什麼和我們小時候唱的《送別》不同,但《城南舊事》的開頭就是抱笙加豎琴的《驪歌》……音樂是有穿透力的,一段插曲把「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點染開去,翻開一張發舊、珍貴而無法重拍的老照片。僻巷的駝鈴、挑擔剃頭的情景,沿街的賣唱,井臺的打水,小學生放學的畫面,絲絲入扣,一路下來使人陷入無言的哀傷。
  • 斯人已故去!吳貽弓和他導演的《城南舊事》,竟曾有這麼多故事
    《巴山夜雨》對話洗鍊、雋永,格調清新、淡雅,它雖以「文革」中人民所遭受的迫害與苦難為題材,但著力表現的卻是普通人美好的精神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友愛,《巴山夜雨》試圖在「文革」的廢墟上重建人性的光輝。
  • 小胡同大名堂,這個胡同裡可都是名人!
    胡同,源於蒙古語。也就是從元朝開始這個稱呼的。 閒下來後,有時我會從郊外來到市區的胡同小巷裡,感受和找尋老北京文化歷史的氣息。 細細尋覓,北京胡同的幽深曲折,四合院的濃鬱文化,大雜院的生活氣息,個時期的文化生活商業烙印……在每條胡同裡依然留有餘香,耐人品味。
  • 城南舊事中真實的英子的故事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
  • 一部老電影《城南舊事》
    當然其中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反映她在北京童年生活剪影的小說《城南舊事》。 她在《城南舊事》「後記」裡說:「這幾年來,我陸續完成了這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著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湧現在我的眼前,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胡同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裡的小偷。」
  • 馬蘇再提「陳年舊事」,從女一到無戲可拍,她能憑藉節目復出嗎?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後,這檔綜藝節目的熱度和關注度就逐漸上升,每期節目更新後,相關話題都會登上熱搜引起討論,讓觀眾沒想到的是,馬蘇竟再次提「陳年舊事」,從女一到無戲可拍,她還能憑藉節目重新復出嗎?看到上期預告時,觀眾非常期待《小時代》,看到四姐妹用方言演戲的片段,趙薇忍不住說:我感覺郭敬明會覺得我在整他。
  • 又有新劇!《幸福裡的故事》李晨、王曉晨揭開「胡同裡」的幸福真諦
    ,體現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同在一條起跑線上,槍聲一響,每個人選擇了不同的目標向前奔跑,命運的起承轉合又時不時地把大家拉到一起,看著那些胡同牌樓老街道,這裡已是世界的金融街。《幸福裡的故事》拍攝的時候,導演也是堅持按照了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來進行拍攝,因為大家都知道,一般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在拍攝的過程中,大都是跳著拍攝。
  • 圖咪塔羅小屋:白羊座愛情塔羅預測,陳年舊事惹的禍,多重阻礙
    圖咪塔羅小屋:白羊座愛情塔羅預測,陳年舊事惹的禍,多重阻礙哈嘍,這裡是圖咪塔羅小屋,今天要進行的是火象星座白羊座愛情塔羅預測。這段時間你們這段愛情關係傳達出的信息危險嗎?兩人面臨的愛情阻礙是什麼?感情還有契機嗎?帶著這些問題,來看一下塔羅牌給的提示。
  • 因安保推人而被罵,粉絲:這已經是陳年舊事
    因為活動現場有一位安保推人,導致李佳琦被很多網友謾罵。李佳琦看到這件事情之後,隨即就出來道歉,說明當時的情況。粉絲們看到李佳琦,無緣無故就被大家所指責,隨即就表示:「這已經是陳年舊事了」。 可見在網絡上,還是有不少的人,總是關註明星的一些醜聞,去無限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