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之交,以利誘之,利盡則散,君子之交,以義為之,義不盡,情不滅。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的是被利益綁在一起,有的則是義氣相交,如君子之交平淡如水。通常來說,一個人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去交朋友,最終就會收穫怎樣的友誼。其實,在國際社會中,國與國的相交也蘊含著這樣的道理。以算計和脅迫與他國交往,有朝一日得到的將會是的反目成仇,而以真誠之心對待別國,就能在未來換取別國的真誠回饋。
新中國成立以後,曾在很早的時候就把落後的非洲國家當成自己的真朋友,用中國式的智慧和情義去真心的對待這些國家。因此我國也常常得到來自友國的真心回報,中國和非洲地區的加納就擁有著一段令別國羨慕不已的真摯友誼。
由於中國在加納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並且不求任何回報,讓加納感到非常的感激,而當加納在有了好的資源以後,第一個想到的也是為回饋我國一份「大禮」,那麼我國和加納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厚友誼呢?加納又贈與我國一份什麼樣的「大禮」呢?
一、中非友誼
這一切還要從中非人民的友誼之路說起。新中國剛成立時,在外交上尚處於比較被動的局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各個方面對中國進行打擊和制裁,企圖在國際上孤立中國。
但是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在第一代國家領導人的英明帶領下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之路。尤其是我國在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日益提升,也因此迎來了一批新的朋友。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開始,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和非洲的老一輩政治家們開啟了中非關係的新紀元,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在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的鬥爭道路上,互相支持,精誠合作,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進程。
從此之後,中非之間的關係和互動越來越緊密,雙方之間的經貿往來也越來越頻繁,中非之間醞釀出的友誼也越來越親密。
1971年,在聯合國第26屆的聯大會議上,世界各國表決是否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當時就有多達26個非洲國家投了贊成票,由此可見我國和非洲各國的關係式相當不錯的。那麼非洲國家為什麼會對我國如此認可呢?
其實這種關係的形成,主要還是因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人民在自身經濟還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就開始了對非洲朋友的援助,並一直持續不間斷的在執行這個政治方針,所以才會贏得非洲各國的支持。
在眾多受到中國援助的非洲國家之中,位於非洲西部的加納就曾經長期受到中國的援助。
二、援助加納
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小國,靠近大西洋,境內基本以平原為主,人口近三千萬。歷史上加納曾經被英國,法國以及荷蘭等國的殖民者入侵其沿海地區掠奪黃金,加納地區的百姓被當成黑奴販賣。因此加納也被稱為「黃金海岸」,並且也是一個曾經飽受欺凌和苦難的國家。
自從1953年加納獨立建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加納都處於比較動蕩的環境,國內政變不斷,政局不穩。1960年7月中加建交,但隨後因為加納國內政變又很快斷交,一直到1972年的2月才重新恢復外交關係。
實際上,中國從和加納建交開始,就對其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援助。最初的我國對其援助主要是以修建成套的廠房為主,例如修建鉛筆廠,棉紡織廠,搪瓷廠等等一些比較民用的技術較低的廠區建設。
雖然當時我國國內的發展也並不景氣,但是相對加納來說還是要好一些,因此當時的我國只能提供一些基礎廠房的建設援助。
隨著新中國的迅速發展,從1972年開始,中國加強了對加納的援助,開始幫助其建設醫院,水利系統,技術培訓中心和國家劇場等大型設施。據相關資料不完全統計,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中國對加納的各項援助高達670億美元。
對於這種援助,當時甚至有國人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援助如果用到自己國家的建設上該有多好,在偏遠山區還有許多多貧窮的老百姓,還有很多的孩子為上大學的學費發愁,國防、科技領域都還有很多大的提升空間……
提出這種質疑的國人認為,如果國家能夠把這些用在國外援助上的金錢用在國內民生、科技發展上會更好。但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能僅僅簡單的用金錢來衡量,當時國家的高瞻遠矚當時的國民顯然並未看懂。
事實也證明,中國的援助並沒有浪費,因為當加納走出經濟困境的時候也給予了中國人十分豐厚的回報,而這種回報用錢根本買不到。
三、投桃報李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做出的事跡都是會在歲月中留下痕跡,並在不遠的將來反饋給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就要看你在當初的歲月裡播種過什麼。
幾年前,加納發現了鋁土礦,這是一種比較稀少的礦產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材料,無論是在電器、工業還是國防製造業上,鋁土礦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來源。
加納發現大型鋁土礦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注意,尤其是日本和美國。美國在世界各地布局各種資源獲取網,不斷的擴大著自己的戰略儲備。因此對於這種礦產資源的需求是極其渴求的,美國深知這樣的資源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而日本,則因為礦產資源嚴重匱乏,制約著其自身的發展。因此,為了得到這種鋁土礦的開採權,日本開出了極為誘惑的金錢條件,以最大的誠意希望加納政府能夠將該礦的開採權交給日本。
信心十足的日本人本以為相對落後的加納不會拒絕優越的金錢交易條件。然而,令日本萬萬沒想到的是,加納政府拒絕了日本開出的一切條件,轉而堅定的把鋁土礦的開採權賣給了中國。
而且,加納人開出的價格僅僅只是日本人的一半,他們以如此優惠的條件邀請中國企業入駐,進行鋁土礦的開採,對我國來說就是一份不可能用金錢買來的回饋「大禮」。
日本人不理解,為什麼加納寧願把如此寶貴的資源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半推半送的給了中國,而對日本開出的誘惑條件置若罔聞。因為日本人不會明白,這種國與國之間的真誠相處,靠的是長久的雪中送炭式的珍貴友誼,金錢和這種情誼相比顯得已經不那麼珍貴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加納人沒有忘記中國曾經對他們種種援助,加納人也沒有忘記在他們最虛弱最貧窮的時候是中國人伸出了援手,對於這樣的盟友我國也在繼續對其實施更大更多的援助,畢竟懂得感恩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也是非常難得的。
加納回饋給中國的鋁土礦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於中國來說,有了這種充足的礦產來源,在高科技領域和航天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就會更加的得心應手,而不至於被某些國家卡了脖子。其蘊藏的價值遠遠大於其被估量的市值,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自加納對中國投以這份「大禮」之後,中加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了,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和雙邊互動更為頻繁。很多中國人也開始走出國門,願意把中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帶給加納人,幫助他們建設家鄉,發展經濟。
結語:
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有困難或者難捱的時候,只有身處困境才能明白朋友的真摯和友誼寶貴,對於那些曾經在我們處境艱難的時候伸手幫過我們的人,我們應該銘記在心,然後鼓起勇氣,堅定的走出困境,開闢新的輝煌。而對於我們幫助過的國家,我們也希望他們能擁有和我們一樣的感恩品性,並且在未來的道路上發展的越來越好。
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對外援助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計劃,我們應該永遠相信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提高自己的大國情懷和人生思想境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為國家奉獻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和力量。
從國家關係看個人發展而言,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我們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只有首先抱有一顆誠摯的心去對待別人,才有可能收穫到同樣的真誠和善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