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670億助加納走出困境,如今為報恩,回饋中國一份「大禮」

2021-01-18 騰訊網

小人之交,以利誘之,利盡則散,君子之交,以義為之,義不盡,情不滅。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的是被利益綁在一起,有的則是義氣相交,如君子之交平淡如水。通常來說,一個人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去交朋友,最終就會收穫怎樣的友誼。其實,在國際社會中,國與國的相交也蘊含著這樣的道理。以算計和脅迫與他國交往,有朝一日得到的將會是的反目成仇,而以真誠之心對待別國,就能在未來換取別國的真誠回饋。

新中國成立以後,曾在很早的時候就把落後的非洲國家當成自己的真朋友,用中國式的智慧和情義去真心的對待這些國家。因此我國也常常得到來自友國的真心回報,中國和非洲地區的加納就擁有著一段令別國羨慕不已的真摯友誼。

由於中國在加納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並且不求任何回報,讓加納感到非常的感激,而當加納在有了好的資源以後,第一個想到的也是為回饋我國一份「大禮」,那麼我國和加納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厚友誼呢?加納又贈與我國一份什麼樣的「大禮」呢?

一、中非友誼

這一切還要從中非人民的友誼之路說起。新中國剛成立時,在外交上尚處於比較被動的局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各個方面對中國進行打擊和制裁,企圖在國際上孤立中國。

但是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在第一代國家領導人的英明帶領下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之路。尤其是我國在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日益提升,也因此迎來了一批新的朋友。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開始,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和非洲的老一輩政治家們開啟了中非關係的新紀元,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在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的鬥爭道路上,互相支持,精誠合作,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進程。

從此之後,中非之間的關係和互動越來越緊密,雙方之間的經貿往來也越來越頻繁,中非之間醞釀出的友誼也越來越親密。

1971年,在聯合國第26屆的聯大會議上,世界各國表決是否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當時就有多達26個非洲國家投了贊成票,由此可見我國和非洲各國的關係式相當不錯的。那麼非洲國家為什麼會對我國如此認可呢?

其實這種關係的形成,主要還是因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人民在自身經濟還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就開始了對非洲朋友的援助,並一直持續不間斷的在執行這個政治方針,所以才會贏得非洲各國的支持。

在眾多受到中國援助的非洲國家之中,位於非洲西部的加納就曾經長期受到中國的援助。

二、援助加納

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小國,靠近大西洋,境內基本以平原為主,人口近三千萬。歷史上加納曾經被英國,法國以及荷蘭等國的殖民者入侵其沿海地區掠奪黃金,加納地區的百姓被當成黑奴販賣。因此加納也被稱為「黃金海岸」,並且也是一個曾經飽受欺凌和苦難的國家。

自從1953年加納獨立建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加納都處於比較動蕩的環境,國內政變不斷,政局不穩。1960年7月中加建交,但隨後因為加納國內政變又很快斷交,一直到1972年的2月才重新恢復外交關係。

實際上,中國從和加納建交開始,就對其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援助。最初的我國對其援助主要是以修建成套的廠房為主,例如修建鉛筆廠,棉紡織廠,搪瓷廠等等一些比較民用的技術較低的廠區建設。

雖然當時我國國內的發展也並不景氣,但是相對加納來說還是要好一些,因此當時的我國只能提供一些基礎廠房的建設援助。

隨著新中國的迅速發展,從1972年開始,中國加強了對加納的援助,開始幫助其建設醫院,水利系統,技術培訓中心和國家劇場等大型設施。據相關資料不完全統計,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中國對加納的各項援助高達670億美元。

對於這種援助,當時甚至有國人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援助如果用到自己國家的建設上該有多好,在偏遠山區還有許多多貧窮的老百姓,還有很多的孩子為上大學的學費發愁,國防、科技領域都還有很多大的提升空間……

提出這種質疑的國人認為,如果國家能夠把這些用在國外援助上的金錢用在國內民生、科技發展上會更好。但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能僅僅簡單的用金錢來衡量,當時國家的高瞻遠矚當時的國民顯然並未看懂。

事實也證明,中國的援助並沒有浪費,因為當加納走出經濟困境的時候也給予了中國人十分豐厚的回報,而這種回報用錢根本買不到。

三、投桃報李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做出的事跡都是會在歲月中留下痕跡,並在不遠的將來反饋給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就要看你在當初的歲月裡播種過什麼。

幾年前,加納發現了鋁土礦,這是一種比較稀少的礦產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材料,無論是在電器、工業還是國防製造業上,鋁土礦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來源。

加納發現大型鋁土礦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注意,尤其是日本和美國。美國在世界各地布局各種資源獲取網,不斷的擴大著自己的戰略儲備。因此對於這種礦產資源的需求是極其渴求的,美國深知這樣的資源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而日本,則因為礦產資源嚴重匱乏,制約著其自身的發展。因此,為了得到這種鋁土礦的開採權,日本開出了極為誘惑的金錢條件,以最大的誠意希望加納政府能夠將該礦的開採權交給日本。

信心十足的日本人本以為相對落後的加納不會拒絕優越的金錢交易條件。然而,令日本萬萬沒想到的是,加納政府拒絕了日本開出的一切條件,轉而堅定的把鋁土礦的開採權賣給了中國。

而且,加納人開出的價格僅僅只是日本人的一半,他們以如此優惠的條件邀請中國企業入駐,進行鋁土礦的開採,對我國來說就是一份不可能用金錢買來的回饋「大禮」。

日本人不理解,為什麼加納寧願把如此寶貴的資源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半推半送的給了中國,而對日本開出的誘惑條件置若罔聞。因為日本人不會明白,這種國與國之間的真誠相處,靠的是長久的雪中送炭式的珍貴友誼,金錢和這種情誼相比顯得已經不那麼珍貴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加納人沒有忘記中國曾經對他們種種援助,加納人也沒有忘記在他們最虛弱最貧窮的時候是中國人伸出了援手,對於這樣的盟友我國也在繼續對其實施更大更多的援助,畢竟懂得感恩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也是非常難得的。

加納回饋給中國的鋁土礦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於中國來說,有了這種充足的礦產來源,在高科技領域和航天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就會更加的得心應手,而不至於被某些國家卡了脖子。其蘊藏的價值遠遠大於其被估量的市值,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自加納對中國投以這份「大禮」之後,中加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了,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和雙邊互動更為頻繁。很多中國人也開始走出國門,願意把中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帶給加納人,幫助他們建設家鄉,發展經濟。

結語:

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有困難或者難捱的時候,只有身處困境才能明白朋友的真摯和友誼寶貴,對於那些曾經在我們處境艱難的時候伸手幫過我們的人,我們應該銘記在心,然後鼓起勇氣,堅定的走出困境,開闢新的輝煌。而對於我們幫助過的國家,我們也希望他們能擁有和我們一樣的感恩品性,並且在未來的道路上發展的越來越好。

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對外援助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計劃,我們應該永遠相信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提高自己的大國情懷和人生思想境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為國家奉獻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和力量。

從國家關係看個人發展而言,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我們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只有首先抱有一顆誠摯的心去對待別人,才有可能收穫到同樣的真誠和善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用670億助加納走出困境,如今為報恩,回贈我國無價之寶
    中國對全世界提供對外援助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自1963年以來,中國先後向兩百多個國家以及三十多個國際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經常性接受中國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有123個。對外提供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更是不計其數,不論是印度洋海嘯還是馬達加斯加颶風、不論是海地地震還是非洲之角饑荒、不論是菲律賓颱風還是巴基斯坦洪災、亦或是伊波拉疫情……每一次國際救災行動中,都會有中國的身影。
  • 中國耗時30年,成功助加納走出困境,如今為感謝送來20億訂單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 中國自古以來對待其他國家都是以禮相待,也正是這種禮儀使得中國在國際上享譽盛名,很多國家都對中國報以尊敬和信任。因此在15世紀時加納便受到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之後荷、英、法等國殖民者相繼而來,加納完全成為一個殖民地國家。歐洲列強不僅在這裡掠奪黃金、鑽石等礦產,還將這裡作為販賣黑奴的據點,因此這裡也有「黃金海岸」之稱。當加納向我國發出合作請求後,我國並沒有拒絕,據了解,我國前前後後也是向加納援助了近670億左右,也成功的讓加納渡過了難關。
  • 為報答中國670億援助,加納送出「無價之寶」:永遠記住中國恩情
    如今,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當我們國家的話語權逐漸加重時,沒有去欺負別人。相反,已先後向一些落後國家伸出援手,以幫助他們提高實力。近年來,我國援助了巴基斯坦,越南,加納等許多國家。當他們得到我們國家的幫助時,他們中的許多人選擇與我們國家共進退,加納就是這種情況。
  • 塞爾維亞為報恩,向中國送上423億「大禮」
    塞爾維亞為報恩,向中國送上423億「大禮」。塞爾維亞為了感激我們,拿出大項目交給我國現在很多國家還在受著疫情的影響,仍舊存在著抗疫物資嚴重短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紛紛將醫療以及其他的一些訂單交給了我們國家,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有這個實力,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感謝我國對他們的援助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投桃報李吧,這在國際社會中並不少見。
  • 她走出了中國女明星的困境
    曾經是30歲以下的30個傑出人士之一,如今是一個40歲之時需要減肥40斤的低收入單身女人,她要如何走出自己的困境?嗯,就像這部電影的中譯名字《女人四十玩說唱》——她把憤怒、熱愛和才華轉化成了一首首充滿智慧、幽默和犀利的唱詞,然後成功突圍,在40歲之時,找到了職業新方向。你以為這是一部爽劇麼?不,這是一部半自傳電影。
  • 中國-加納農產品加工合作現狀及前景
    加納是全球第二大可可產地,產量約佔全球17%。2019年產量85萬噸,34%在本地加工,出口創匯27.2億美元,主要出口國依次為荷蘭、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德國、比利時。對華出口位列第九,出口額1.3億美元。可可加工企業主要有加納本土企業Golden Tree,以及生產巧克力及可可飲料的雀巢和聯合利華。 2.木薯。
  • 中國接下泰國2000億大單後,柬埔寨又送上一份大禮,中:拋磚引玉
    在各個領域中,國際貿易近幾年表現得十分出色,與世界多國建立了合作關係,在不久之前,中國剛剛接下泰國送來的2000億大單,柬埔寨緊跟其後,為我國送來了一份大禮,我國表示:真是所謂的「拋磚引玉」!大家應該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關係是相互的,在進口其他國家的產品時,也會為我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可以說現在中國的貿易往來在國際上非常出名,與此同時也為我國帶來了不少的訂單。
  • 美國阻攔也沒用,該國無視壓力向中國送來技術,只為拉中國一把
    如今,中國的發展速度如同坐火箭般速度驚人,美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這兩年一直都在打壓中國的企業,呼籲各國停止使用中國的5G技術,有些國家和美國保持步調一致,比如澳大利亞以及英法等國。但是也有國家並不為美國馬首是瞻,比如說今天要講的西班牙,美國阻攔也沒用,該國無視壓力向中國送來一份重磅大禮,只為拉中國一把。
  • 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一份大禮,默克爾轉憂為喜
    在2021年的新年賀詞中,作為德國總理的默克爾就表示,過去的2020年是其執政15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人生能有幾個15年,很難想像這位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的「鐵娘子」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其是要承受多大的壓力,當然能給予其如此大壓力的便是德國本身經濟萎縮的事實,而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便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了一份大禮
  • 翻山越嶺報恩情,「曾為武漢拼過命」
    200多天過去了,丁鳳他們帶著禮品禮包千裡報恩,帶著武漢市為趙勇及村民們頒發的榮譽證書,帶著千萬武漢人的心願,千裡迢迢一線牽,兩地英豪淚相擁。「回禮感恩」,這就是中國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尚往來,兩情相悅,你好我好,兩好合一好,這是中國民間交往樸素的禮儀,純潔的情感。
  • 東京街頭又多了一位報恩的中國女孩
    很多網友都注意到,這個箱子上用日文寫了一句話:「來自武漢的報恩」。
  • 思力網評: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中國方案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在找準問題的基礎上,總書記為世界經濟「開方」,強調「要有採取行動的勇氣」,提出打造「四個模式」,為促進世界經濟走出困境貢獻了中國方案。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世界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增長動力不足,創新是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
  • 為讓中國「拉一把」,放棄取悅美國,漂洋過海給中國送出大禮
    為了讓中國"拉一把",西班牙也放棄了照顧美國的臉色,漂洋過海給中國送出一份大禮,這種情況雖然讓美國感到不滿,但他們目前確實也無力阻止西班牙跟中國達成合作的計劃。,之後如果想要實現自主研發,那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所以在這中間,我國仍少不了要跟國外進行合作,這就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沒有掌握主動權之前的現狀,不過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跟以前已經大不相同。
  • 中國和加納發表聯合公報(全文)
    為進一步加強雙邊真誠友好的關係,兩國領導人就共同關心的雙邊、地區和國際問題達成廣泛共識。會談後,雙方籤署了涉及經貿、電信、文教、衛生等領域的合作文件。三、兩國領導人對近年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穩步發展表示滿意,願進一步密切兩國高層交往和各層次的友好往來,深化各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國業已存在的友誼,深化並擴大中加互利合作。四、雙方承諾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相互支持。
  • 繼葡萄酒反傾銷後,中國商務部再次出手,給澳大利亞送去一份大禮
    ,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銷往中國,給澳方的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但是,近期這樣的情況卻發生了改變,隨著澳大利亞政府方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言行,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出現了裂痕,澳大利亞產品漸漸的失去了中國市場。  葡萄酒是該國的支柱類行業,如今,該國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嚴重受挫,繼葡萄酒反傾銷後,商務部再次做出決定,從2020年12月11日開始,對該國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反補貼措施,這可謂是給澳方送去了一份「大禮」。
  • 智利拿下20萬噸訂單,回饋203輛電車大禮,中國這次沒看錯
    智利是一個有著優美環境的國家,當地盛產的水果在歐洲也是遠近聞名,面對智利的20萬噸水果滯銷的問題,我國也是選擇了出手幫助,為了表示感謝,智利又與中國籤訂了購買203輛電車新能源的訂單,網友也是紛紛表示,這次中國沒有看錯。
  • 中國工作組抵加納處理涉嫌非法採金人員相關事宜
    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和公安部聯合工作組11日抵達加納,協助中國駐加納大使館處理涉嫌非法採金中國公民回國事宜。中國駐加納大使館臨時代辦週遊斌和聯合工作組組長、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兼領事保護中心主任邱學軍當天會見加納國家安全、移民部門負責人,就加納政府治理非法採金及維護中國公民在當地正當合法權益等問題進行溝通。
  • 東協秘書長林玉輝:走出疫情困境後東協與中國合作的決心得以加強
    (聚焦東博會)東協秘書長林玉輝:走出疫情困境後東協與中國合作的決心得以加強中新社南寧11月27日電 (記者 林浩)東協秘書長林玉輝27日表示,中國—東協的合作夥伴關係久經考驗。疫情持續對本地區構成嚴重威脅。
  • 3年賺300萬的加納淘金熱潮褪去,如今的上林人,他們又去哪裡?
    曾經,一個上林人帶了全副身家500萬跑到非洲國家加納,靠著從事淘金業賺了1個億的故事傳入上林。自那時起,便有大批的上林人湧入非洲的加納、加彭、喀麥隆等國家,從事以淘金業為核心的多種工作,總數最多時達到3-5萬人。據保守估算,在非洲大陸第二大黃金生產國加納,有九成的中國淘金客來自廣西上林縣。
  • 加納企業:借進博會平臺向中國消費者展示可可味沐浴露
    走進加納國家館就像走進了一個大集會——黑星廣場的設計元素就在門口醒目位置;七個平行排列的竹條編成了建築頂部;多個加納特產在一個個分隔的「雜物店」內,觀眾可以品嘗加納的可可,試用椰子油……在西非國家中,以農業為主的加納經濟較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