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之王」亞沙.海菲茲誕辰120周年!《諧謔曲塔蘭泰拉》、《D大調波蘭舞曲》、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2021-02-17 夢想小提琴課堂

1. 1901年2月2日,海菲茲出生於沙皇統治下的立陶宛,在隨後的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名字和小提琴藝術幾乎化成一體,人們一提起小提琴藝術就必然首先想到他。

2. 偉大的小提琴家斯特恩曾感嘆:」拉小提琴的只有達到我這個水平才能真正理解海菲茲是多麼偉大!"海菲茲是小提琴家的楷模,他把熾熱的情感與深邃的智慧熔於一爐,火候控制得恰到好處;凡是在小提琴上可能做到的,他都能做到,並且做得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3. 維尼亞夫斯基《諧謔曲塔蘭泰拉》

4. 他的父親是首都維爾紐斯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小海菲茲3歲起隨父親學琴,兩年後隨維爾紐斯音樂學院的馬爾金教授學琴。在正規的學校教育環境中的海菲茲,進步更為驚人。一年後,海菲茲便在音樂會上成功的演奏了孟德爾頌的協奏曲。

5. 8歲時,在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諾夫的傾力幫助下,海菲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奧爾教授的班上學習。隨海菲茲一起來到聖彼得堡的父親不僅在小提琴的學習上費盡心思,而且嚴格督促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法語、德語、歷史、地理、數學,這些都請了私人教師到家中來授課。海菲茨十分刻苦,這種勤奮刻苦、持之以恆的求知慾望,海菲茨保持終生。

6. 1911年在烏克蘭的三場音樂會小試牛刀,便贏得了「小提琴天使」的美譽。1912年10月海菲茨應著名指揮家尼基什的邀請,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轟動了樂壇。觀眾席上的克萊斯勒聽後深為讚嘆。對身邊的津巴利斯特說:」你我也許應該懷著多麼滿意的心情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

7. 1916年11月,16歲的海菲茲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他在美國的首演,演奏了維尼亞夫斯基的《第二協奏曲》、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隨想曲》和維塔利的《恰空》等10餘首技巧艱深的樂曲,博得聽眾們雷鳴般的掌聲。這場「劃時代的音樂會」向世人宣告:20世紀的小提琴的新王者誕生了!

8. 維尼亞夫斯基《D大調波蘭舞曲》

9. 1972年10月23日,海菲茨舉行了最後一場公開音樂會,並發行錄音。他演奏的弗朗克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小提琴奏鳴曲芳香四溢,拉威爾的《茨崗》大膽潑辣,克萊斯勒的《狩獵》和布洛赫的《即興》是海菲茨新練就的曲目。七十高齡的老人不免被視為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海菲茨卻以實踐證明了自己不僅手指和手臂穩固可靠,而且思想也新鮮活躍。

10. 1972年底海菲茲做了一次右肩手術,儘管手術成功,但他的右臂不能再抬到像以前一樣高了隨後便終止了演出生涯,致力於小提琴教育事業,晚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做大師課。80年代在他的私人工作室為學生授課。

11. 綜觀海菲茨的藝術生涯,他是表現最穩定的小提琴家,無論唱片還是現場都是如此。海菲茨的手指條件奇佳,長短粗細比例恰當,肌健兼具力量與柔韌。他的揉弦速度從慢到快可有無數層次的變化,這使他的音色極為寬闊多樣,他的音難之精確不失毫釐。他的表情滑指具有驚豔撩人的美色,是他獨家的標籤。

12. 為了追求獨特的音響效果,他常常採用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這使他的演奏極具冒險家精神。他的颱風樸素高貴,琴頭高高舉起,猶如一副雕塑。海菲茨的聲音之熱烈,猶如滾燙的火山熔巖。他的感情如凌空展翅的火鳥,高責其表、溫暖其心。這是含蓄內斂的心靈與誇張炫耀的身手的奇妙結合。

13.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14. 帕爾曼曾說:」海飛茲大大地改革了小提琴的技巧,並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推向了光芒萬丈的巔峰。"

15. 1987年12月10日,一代琴聖病逝於洛杉磯;這位生前曾在樂壇掀起驚濤駭浪的偉大小提琴家就這樣平靜的歸於永道;正如《時代》在紀念他的文章中所說:「如果海菲茲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話,小提琴演奏藝術將永遠不會達到今日的高度和如此完美的水準···作為個人,他給世界留下了撲朔迷離的問號;所謂小提琴演奏家,他將在今後的幾個世紀中引起無可估量的反響。


小提琴視頻教學

怎麼學揉弦?

如何握弓?

「舵式動作」是什麼?

裡丁《B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我的音階教學(基礎篇)

和左老師一起學《沃爾法特練習曲》

相關焦點

  • 小提琴伴奏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新疆隨想曲》、《孟德爾頌e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演奏示範: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伴奏試聽: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         隨想曲也叫奇想曲,是作曲家憑自由幻想創作的樂曲通稱《新疆隨想曲》的創作與演奏表達了哈薩克民族人民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演奏示範: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伴奏試聽:
  • 這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丨淺談孟德爾頌和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淺談孟德爾頌和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最具代表性作品有:《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仲夏夜之夢》、《A小調第三交響曲》等。 孟德爾頌出生於漢堡的一個猶太家庭。他的祖父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父親亞伯拉罕・孟德爾頌是一位成功的銀行家,母親是一位鋼琴家。孟德爾頌從小在養尊處優又有文化修養的環境中成長。他的鋼琴啟蒙課就是母親教的,姐姐範尼・卡西裡也是當時在鋼琴和作曲方面的一位重要人物,同時,也是孟德爾頌珍貴的摯友。
  • 小提琴伴奏合集 180首
    精選伴奏目錄0001-維爾亞夫斯基D大調波乃茲舞曲.mp30002-維尼亞夫斯d小調第二協奏曲(第一樂章).mp30003-維瓦爾弟a小調協奏曲(第三章).mp30004-維瓦爾第A小調協奏曲管弦樂伴奏第二部分.mp30006-維瓦爾第A小調協奏曲管弦樂伴奏第一部分.mp3
  • 經典小提琴曲伴奏合集
    精選伴奏目錄0001-維爾亞夫斯基D大調波乃茲舞曲.mp30002-維尼亞夫斯d小調第二協奏曲(第一樂章).mp30003-維瓦爾弟a小調協奏曲(第三章).mp30004-維瓦爾第A小調協奏曲管弦樂伴奏第二部分.mp30006-維瓦爾第A小調協奏曲管弦樂伴奏第一部分.mp3
  •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位時年28歲的天才正在擔任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也稱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指揮,當時的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這首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的。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為他唯一創作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僅有著精湛的、絢麗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內涵,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思想性。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創作於1878年,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
  • #藝術#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荷蘭巴赫協會:完全巴赫系列 -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5西方音樂史中你必須知道的50個小常識!
  • 十首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推薦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  該曲作於1838-1844年間,這是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中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整部作品充滿了柔美的浪漫情緒和均勻齊整的形式美,這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
  • 小提琴精選《1-10級考級曲目》伴奏&樂譜&示範
    07_西特d小調第三協奏曲 Op.65 小提琴曲08_小步舞曲-博凱裡尼-小提琴曲4級01_阿柯萊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曲04_貝多芬G大調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5_布拉加《天使小夜曲》小提琴曲06_丹克拉-第四多尼採變奏曲-小提琴曲07_丹克拉-帕奇尼主題與變奏曲第一首-小提琴曲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帕爾曼 0625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 世界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經典版本
    孟德爾頌安逸的生活與貝多芬同命運苦鬥的歷程相比,《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比,鮮明地反映出兩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強烈地表現出他們在相同體裁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氣質。因此,用亞當與夏娃作兩部協奏曲的比喻是不無道理的。 孟德爾頌寫過兩部小提琴協奏曲。他在十三歲時寫作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雖流露出非凡的才華,但仍不成熟。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當中,有所謂的三大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此外,還有所謂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即上述的三首再加上:上述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曲目。
  • 【音樂】躍動的音樂精靈:欣賞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該曲作於1806年,是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據說當年貝多芬作曲時,正值他與他的學生勃倫斯威克談戀愛並在她家的莊園度過了快樂的夏天。
  • 「經典版」世界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安逸的生活與貝多芬同命運苦鬥的歷程相比,《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比,鮮明地反映出兩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強烈地表現出他們在相同體裁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氣質。因此,用亞當與夏娃作兩部協奏曲的比喻是不無道理的。孟德爾頌寫過兩部小提琴協奏曲。他在十三歲時寫作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雖流露出非凡的才華,但仍不成熟。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木 子   譯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俄羅斯作曲家)作品眾多,但是一生中只創作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於1878年創作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2014-06-08刊】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本曲作於1806年,是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
  • 你決不可錯過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06年,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一年,他對他的學生——伯爵小姐萊莎.勃倫斯威克產生了深深的愛情。樂曲正反映出他這些日子生活中所充滿的詩意。 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然而,本曲在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前,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
  • 「小提琴之王」亞沙.海菲茲逝世33周年!《引子與迴旋隨想曲》、《甜蜜的回憶》、巴赫《恰空舞曲》
    偉大的小提琴家斯特恩曾感嘆:」拉小提琴的只有達到我這個水平才能真正理解海菲茲是多麼偉大!"海菲茲是小提琴家的楷模,他把熾熱的情感與深邃的智慧熔於一爐,火候控制得恰到好處;凡是在小提琴上可能做到的,他都能做到,並且做得出類拔萃、不同一般。」3. 聖桑《引子與迴旋隨想曲》4.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背景及賞析
    這部作品與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貴族家庭,5歲學習鋼琴,10歲被送到法律學校讀書,畢業後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並不喜歡這個職業,辭職後去到彼得堡音樂學院跟安-魯賓斯坦學習作曲,畢業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
  • 【音樂】律動心弦: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十七世紀後半期起,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巴洛克時期形成的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一組與樂隊競奏者稱為大協奏曲。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即屬於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