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犯歸國後都怎樣了?他在中國人面前哭著下跪道歉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編者按:今年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今天,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海外網採訪了70後日本學者石田隆至。石田為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歸聯和平紀念館理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日本侵華戰爭歷史研究工作,長年走訪日本各地採訪年邁的戰爭親歷者。海外網希望通過他的講述,為讀者展現部分「日本鬼子」的心路歷程。

石田隆至(右)在太原採訪二戰親歷者(石田供圖)

海外網12月13日電「二戰結束已75年,中日兩國一直有有識之士努力改善中日關係,可兩國關係為何一直無法向前呢?」石田隆至說道。他是一位70後日本學者,也是在少有的走訪日本各地採訪年邁侵華戰犯的研究人員。他認為,自己長期集中精力同曾經的「日本鬼子」接觸,正是在挖掘歷史真相,從中想尋求這一問題的答案。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新華網)

「外祖父不給我講當年的參戰經歷」

「作為我個人來說,70年代生人,從事戰爭責任研究,其實很少見。「石田說,他小時候,日本整個社會關於戰爭的氛圍已經很淡。他第一個最有印象的日本首相是中曾根,他在任期間,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後來篡改教科書等,引發了中日、中韓等國家間很大矛盾。「我中學的時候有這種印象,就是日本政府想從教科書中抹去侵略戰爭的字眼。」

回憶中學時代,石田說,當時日本的大人物對於侵華戰爭是不願反省道歉的態度。他接受的教育重點都放在了「不要再重複戰爭」上面。「學過課本上的知識後,我感覺很奇怪,明明日本對中國做了這麼多壞事,大人們為什麼不能認真道歉呢。我內心一直感到很不可思議。」

石田的外祖父參加過太平洋戰爭。他曾想從外祖父口中問出參戰的經歷,但老人每次都泛泛地說吃了苦、受了罪,具體在戰場做了什麼,從沒提過一字。而石田的父母出生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後。他去問父母對於戰爭的看法,他們也不太談及。到了90年代,石田上大學時,日本政界、文化界有許多聲音稱要改寫歷史,宣稱「那場戰爭不是侵略戰爭」「沒有對中國造成多大傷害」。

石田表示,那些經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後回到日本的戰犯,如果能將以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寫出來或者說出來,把事實公開,這是很好的研究途徑,因為大部分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日本軍隊在戰場究竟做了什麼。「各國包括日本現有的資料已充分證明那是一場侵略戰爭。比起了解事實,我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日本不能好好反省曾經對中國的傷害,所以後來開始從事相關調查研究。」

「他在中國人面前邊哭邊下跪道歉」

自2005年開始,石田開始走訪已年邁高齡、被新中國釋放歸國的老戰犯,進行口述史調查。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他走訪了散住在日本各地的健在者。石田說,大批二戰後經盟國審判的日本戰犯,幾乎都矢口否認曾經的作為,只把自己稱做「經歷過戰爭的人」,認為只是為了日本而犧牲自己的人生。但相反的是,經歷新中國教育審判過的戰犯,回到日本後一直真誠反省,清晰地說出事實,並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思考,自己當年究竟犯下了怎樣的罪行。

湯淺謙接受採訪(石田供圖)

石田談道,一位印象很深的採訪對象名叫湯淺謙,曾是個駐紮山西的陸軍軍醫。在侵華戰場上,為了能將軍醫們迅速訓練成「合格」戰地醫生,他主持對當地抗日俘虜和平民實施了多次慘無人道的活體解剖實驗。對一般人來說,犯下如此殘忍罪行,肯定一生難以忘懷。但湯淺卻在進戰犯管理所之前,一度忘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他那時覺得,自己就是按規定履行了軍醫的職責。「戰犯中的一大批精英人士,認為只要把自己的所作所為想起來,記錄下來就足夠了,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為何要反省。」

直到有一天,湯淺經手殺害過的一位中國農民的母親向警方提交了一封長信,字字血淚,大意是日本軍醫奪走了自己兒子的生命,她的人生也再無希望,懇求政府判湯淺死刑,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封信轉到了湯淺手中,他讀後,第一次在看守所流下了愧疚的眼淚。他第一次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開始考慮問題,並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感到害怕。

湯淺回日本後,一輩子持續著自己的反省行動。他去世前,在日本進行過600次以上公開演講,向日本民眾講述自己怎樣進行活體解剖、殘殺中國人,具體描述了自己在中國曾做過怎樣的惡行。他被電視臺公開報導後,家中收到許多威脅電話和來信,罵他是騙子、背叛者,但他從未停下各地演講的步伐。

難波靖直接受採訪(石田供圖)

另一位給石田留下深刻印象的採訪對象名叫難波靖直。和湯淺不同,他沒有直接參與過殺人行動。他個矮體弱,戰爭末期日本徵兵時,作為最下級士兵被強拉上湖北一帶戰場,從事運送物資、養馬等後勤工作。難波剛被送進撫順戰犯管理所時一直抗議,稱「自己處於軍隊的最底層,怎麼可能是戰犯,既沒殺人,也沒做壞事。」

因為難波學歷較高,管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協助翻譯、記錄抄寫其他戰犯的供述。在這一過程中,他才第一次了解到,在自己沒有參與的戰場上,他的戰友犯下了多麼殘忍的罪行。這些滔天罪行讓他震驚萬分,他也開始意識到日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帶著武器進入其他國家燒殺搶掠,而自己正是這其中的一員。他明白,如果沒有自己的後勤支撐,殘酷的侵華戰爭不可能成行。他在戰犯審判結束後,回國之前和戰友們說,自己回到日本後,必承擔起向責任,帶動整個日本社會向中國道歉。而他也確實用一生履行了承諾。

難波回國後,由於其「中共歸來者」身份找不到工作,度過了相當艱難的一段日子。他主張「反省侵略戰爭」「日中友好」,因此秘密警察定期上門問話,將近50年時間裡,他一直處於被監視狀態。難波住在島根縣偏僻的鄉下,多年來再也沒接觸過中國人。石田記得第一次跟中國同事去採訪他的時候,他正坐下跪,以最鄭重的日本人謝罪姿態邊哭邊低下頭道歉,給石田及同事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也堅定了進一步研究下去的決心。

日軍在南京活埋我國同胞之慘狀(國家公祭網)

「日本從沒有過誠摯的反省」

「很多人以為,日本戰後是和平的,已經徹底沒有武裝侵略了,但其實戰爭根本沒有結束。「石田說,二戰結束後的韓戰、越南戰爭、兩伊戰爭等,雖然日本沒有直接參與前線作戰,但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側面助推作用。他把這一想法和採訪過的戰犯老人交流時,對方也深感贊同。」日本社會並不意味著,自1945年戰敗後,侵略戰爭就徹底結束了。戰爭一直都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我們一直開展和平活動。」

石田指出,二戰結束後,日本對中日友好其實持排斥態度。「是一種不願意平視中國,但是又不得不交往的狀態。像冷戰時期,日本站在美國這一方,對中國實施封鎖。冷戰結束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日本經濟衰退,日本在經濟層面不得不依賴中國,去維持所謂的互惠關係。「

石田認為,日本對於曾經的侵略戰爭從未誠摯地反省。「所謂反省態度,不是說犯了錯之後,只要說一次今後改正就行,而是必須一直重複著、持續著這一反省的態度。日本理應從心底裡認真道歉、認真反省,這是為了讓受過侵略之苦的周邊鄰國能夠安心而應有的道歉姿態。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日本只對外表示最低限度的道歉,而對內則稱戰犯是為國捐軀者,應該表達敬意與感謝。這正是這戰後75年來,侵略戰爭仍需反覆提起並討論的原因之一。「

「採訪曾經的戰犯,他們發自內心的道歉態度和方式,能夠讓日本社會去思考,究竟還有什麼做的不夠。」石田稱,曾經的加害國必須認識到,如果不持續反省,曾經犯過的錯誤仍會捲土重來,希望自己從事的新中國審判戰犯研究能夠敦促日本社會清醒認識問題所在,做出應有的道歉,警示自己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海外網 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029】一言不合就下跪?聊聊日本的道歉文化
    (輕音少女集體下跪道歉)熟悉日漫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清楚,日本是非常喜歡道歉的民族。二、日本人眼中,道歉不等於認錯站在我們中國人的角度,通常認為道歉就代表著認錯,就是要為自己的錯誤去承擔責任。所以我們中國人不會輕易道歉,因為一旦道歉就意味著自己要為某件事情背鍋了,沒有人想去背鍋。
  • 日本神社裡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他們是誰?日本為什麼會供奉他們?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除了精日分子,相信提到這兩個字大家都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曾侵略過我們,並且大肆燒殺搶掠,給我們廣大的國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內心創傷,更讓我們氣憤的是,日本至今都沒有做出一個真摯而又誠懇的道歉,而德國人就不同,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他們不會遮遮掩掩,也不會無的放矢,像是德國總理就曾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而日本人,別說是下跪了
  • 九一八事變爆發85周年紀念日 警鐘長鳴 我親眼見證了向中國人民「叩頭、認罪、悔罪」的日本戰犯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林西縣還建立了日本式的神社。自一九四二年起,每年十二月八日,各學校的師生都要冒著風雪嚴寒,到神社參拜所謂的「天照大神」、「神武天皇」,還要高唱日本國歌,什麼「八宏一宇」、「帝德巍巍」等。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必須學日語。教我們日語的教員是日本的「在鄉軍人」,名叫馬原。他對學生非常嚴厲,經常體罰學生。
  • 日本老奶奶分發撫順戰犯管理所花種 呼籲中日友好
    在日本盛開的牽牛花,最初的花種來自遼寧省撫順戰犯管理所(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共同社7月27日報導,日本大阪市
  • 他是二戰甲級戰犯,卻被無罪釋放,還當上了日本首相
    >————下面是文字版————二戰中的日本戰犯岸信介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他有個外孫您肯定知道,就是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二戰後,像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等一干人,都被認定為甲級戰犯並被處以絞刑,而身為東條英機心腹的岸信介,雖然也被判為甲級戰犯,但是卻在東條英機等人被絞死的第二天,就被無罪釋放了!您可能會問:一個甲級戰犯,怎麼會說放就放了呢?
  • 趙一曼被捕後,受到怎樣的酷刑?一位日本戰犯晚年說出了實情
    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那些曾經為了守住中國這片土地而犧牲的人,我們應當時刻銘記他們。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隨時上網購物,到處去旅遊的美好生活。 趙一曼就是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之一,她的英雄事跡,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的。
  • 日本戰犯的斷頭飯,有啥不一般?只有東條英機吃得特殊
    (日本和尚。配圖) 花山給他們每人一根香,替他們點燃,遞到他們被拷著的雙手裡,然後把香爐送到他們面前,由他們插入香爐、祈禱。 儀式結束後,入了絞刑架。
  • 1946—1947,中國行刑隊槍決日本戰犯的20張高清照
    日本投降後,中國分別在保定、東北、南京、廣州、上海、濟南、武漢、另一個名為田中軍吉的,是谷壽夫第六師團的中隊長,死在他手下的南京市民的冤魂多達300餘。死前,他們三人被允許抽最後一支煙。
  • 有一位日本老兵,刺死了中國戰俘,數年後他來到盧溝橋下下跪認錯
    此次事變已經過去了82周年,有些日本民間人士,用自己的方式對此次事變進行懺悔。其中有一位日本老兵叫本多立太郎,他刺死了中國戰俘,91歲高齡時,他來到中國下跪認錯。 本多立太郎,1914年出生於北海道小撙市,他是一個參加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據本多立太郎回憶,那年日寇抓到10名中國戰俘,將他們雙手綁在身後,拴成一串。
  • 這個曾經的上海黑社會老大,連蔣介石都曾在他面前下跪
    二十年後,黃金榮八十大壽,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親臨拜壽,坊間傳言甚至還奉上了雙膝下跪的大禮。不管是真是假,黃金榮都明白:這是他一生獲益最大的一筆投資。雖然時時警醒自己要向權力靠攏,可人難免有出錯的時候,黃金榮也吃過大虧。收蔣介石入門的前一年,黃金榮的「共舞臺」上有一位他看上眼而捧紅的名角:露蘭春。
  • 老照片日本甲級戰犯本土的羈押生活
    1945年日本戰敗後,日本甲級戰犯在審判後被羈押在日本本土,開始了他們的牢獄生活。1945年11月出版的美國《生活》雜誌為我們解開了日本甲級戰犯本土的羈押生活得面紗。詳實的圖文資料讓我們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安倍參拜的都是哪些甲級戰犯:日本二戰甲級戰犯簡介
    由于靖國神社的祭祀對象包括了14名甲級戰犯,1000多名乙、丙級戰犯,使得該神社被東亞各國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而備具爭議性。那麼,安倍參拜的都是哪些甲級戰犯呢?戰後,日本明確表示承認該法庭判決的正當性並接受審判結果。那麼這些甲級戰犯怎麼成了「昭和時代的殉難者」了呢?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是公然參拜供奉有上述14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他究竟要向世人發出什麼樣的信號?東條英機
  • 日本"百人斬"戰犯下場悽慘,伏法被誅照片流出
    這兩名劊子手都在日軍第16師團供職。一名叫向井敏明,26歲,山口縣人,任炮兵小隊長;另一名叫野田毅,25歲,鹿兒島人,是富山大隊的副官。他們一路上逢人便殺,一共又殺死了70名中國人。其中,野田毅殺死了40人;而向井敏明殺了30人。12月10日中午,二人隨第16師團攻至南京紫金山麓。當他們再次會面時,「戰績」為106:105,向井敏明比野田毅多殺一人,但是因為分不清到底是誰先殺滿100人的,勝負難決,於是又重新開始以殺滿150人為目標的競賽。
  • 中歸聯︱高橋哲郎和繪鳩毅:「向日本民眾揭露戰爭真相」
    那就是『中國人是怎樣看我的』。我想這對於考慮(戰爭中的)加害與受害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人看來,(不論是我還是別人)日本軍隊就是手持刺刀,腿纏綁腿,腳踏軍靴闖進中國的人。(因此會懷有)很強烈的恐懼與反感。有至親受(日本軍隊所)害的人更是懷有深深的恨意。雖然我在新兵時也沒有在『刺殺俘虜』的訓練中殺過中國人,可是日本的軍隊的新兵訓練中以『殺人訓練』為名殺了很多無辜的中國人。
  • 日本戰犯被處決前,提了一請求得到許可,外國人:中國人太善良
    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中國做過什麼,大家不會忘,誰也心知肚明。現在的日本人總是被冠以溫和有禮的評價,他們在乎周圍人對他們的看法,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仔細謹慎,彬彬有禮。可是當年二戰時日本在戰爭的方大效果下,逐漸顯露了自己的本性,他們的所作所為殘忍,變態,如同禽獸。
  • 蔣介石都曾在這個人面前下跪!!!
    二十年後,黃金榮八十大壽,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親臨拜壽,坊間傳言甚至還奉上了雙膝下跪的大禮。不管是真是假,黃金榮都明白:這是他一生獲益最大的一筆投資。 3雖然時時警醒自己要向權力靠攏,可人難免有出錯的時候,黃金榮也吃過大虧。收蔣介石入門的前一年,黃金榮的「共舞臺」上有一位他看上眼而捧紅的名角:露蘭春。
  • 他是日本版黃渤,一個差點被日本封殺的好演員
    有的演員演誰都像自己,有的演員則是一人千面,有人說香川照之是日本版的劉青雲,小十君認為換成日本版的黃渤會更加貼切。看他們演戲就像打拳擊一樣,有放有收,啥都能演,演啥都不違和。而且看久了感覺他倆長得還挺像……
  • 當年如何給日本戰犯定罪?
    「這是第一次系統公布抗戰勝利後中國對日本戰犯進行法律審判的原始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馬振犢在序言中寫道。 歷時四年 5萬頁原始檔案彩色影印出版 「谷壽夫在作戰期間,共同縱兵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並強姦、搶劫、破壞財產,處死刑。」
  • 對日本戰犯的審判,竟有5人說無罪,看得我好氣!
    「七七事變」日軍佔領盧溝橋     80年前的今天,每一位中國人,永生難忘。80年後的今天,每一位中國人,用不同的方式回望著那段歷史。正如電影海報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尤其是今天。
  • 評論:善良的中國人啊,你不必跟著日本人哭廣島
    「一千隻紙鶴在天上飛,那領頭的第一千零一隻卻已死去」,在詩的開篇,我把這位可憐的日本小姑娘比成一隻領頭的紙鶴,那些由她親手疊成的紙鶴則比喻成她的一千個妹妹。幾經修改後,我將它連同其餘十幾首詩一併寄給了著名四川藉詩人流沙河。  流沙河是我心儀已久、非常尊重的老詩人,年輕的我在當時讀他的詩除感覺極富韻味、怦然心動外,還覺得很沉重。他不但詩寫得好,而且詩論也非常精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