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女乒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她早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就獲得了女單冠軍,成為中國女乒史上首位奧運會單打冠軍。
但是她在奧運會奪冠之後,很快就離開國乒,此後代表中國臺北隊先後兩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並收穫了銀牌和銅牌,她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奧運會中獲得金銀銅牌的桌球運動員。
她就是陳靜。
陳靜是湖北籍運動員,從小就開始訓練桌球,但是一直到18歲的時候,才進入到國家隊。
進入到國家隊之後,陳靜在技戰術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1988年漢城奧運會,陳靜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陳靜的技術是以弧圈球結合快攻為主,速度快,旋轉強。並且陳靜還佔據左手的一定優勢,正手高拋球之後的一板側身搶拉威脅巨大,同時,陳靜的反手也非常有特點,反手彈擊主動發力好,有斜、直線變化,角度非常大,並能夠借力以快制快,不僅動作乾淨利落,且落點刁鑽、節奏突然,配合生膠膠皮的特點,令人很難適應。
此外,陳靜在比賽中的心理素質非常穩定,在關鍵時刻更是敢於主動出手,整體技術兇狠而又不乏穩健。
以第三單打身份出戰漢城奧運會的陳靜,賽前並沒有人看好她能夠在奧運會單打中奪冠,然而,陳靜在漢城奧運會卻發揮出色,在半決賽中戰勝了捷克名將赫拉霍娃,並在決賽中擊敗隊友李惠芬,獲得冠軍。
但是,陳靜的這個冠軍,卻讓自己回到國內之後受到了教練組的排擠和打壓。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女單決賽中,教練組要求陳靜讓球給李慧芬,理由是陳靜還很年輕,可以有機會在下一次的奧運會中爭奪冠軍,而李慧芬當時已經25歲了,很難再堅持到下一屆奧運會。
然而,陳靜在比賽中卻沒有聽從領導的命令,以3-2的比分擊敗了對手,成為中國女乒史上首位奧運會單打冠軍。
然而,回到國內之後,陳靜在隊內卻屢受排擠,首先就是將陳靜原來的主管教練調走,然後在1990年的世乒賽團體賽中,陳靜作為奧運單打冠軍,居然沒有獲得參賽資格。
同樣的北京亞運會,陳靜再次失去參賽資格。
這對於心高氣傲的陳靜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1991年,陳靜決定退役。
談到退役的原因,陳靜並沒有明說是什麼原因,而是說,我決定退役是因為對桌球不感興趣了。
退役後的陳靜輾轉到了中國臺北,並在1993年復出參加了當年的世乒賽。
1993年世乒賽,中國女乒遭遇了滑鐵盧,鄧亞萍、喬紅先後失手,而只有剛剛恢復訓練了三個月陳靜代表中國臺北隊打進了世乒賽的女單決賽。
但是,陳靜最終還是以0-3的比分不敵韓國選手玄靜和,多年之後,陳靜談到這場比賽的失利,表示:「其實,對於決賽,我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賽前,我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能夠闖進女單決賽,要知道,我才剛剛復出3個多月,我已經很多年不打球了。雖然有一點點遺憾,不過,我真的盡力了,能夠晉級決賽,已經意外收穫了。」
1996年,陳靜代表中國臺北隊參加了奧運會的比賽,並在比賽中戰勝了喬紅順利進入到決賽,決賽中,陳靜的對手是上一屆奧運會的女單冠軍鄧亞萍。
陳靜和鄧亞萍兩人激戰五局,前四局兩人戰至2平,然而決勝局中,陳靜卻突然間沒有了狀態,以5-21的懸殊比分輸掉了比賽。
陳靜最後的輝煌是在1999年的國際乒聯年終總決賽。
當時的鄧亞萍喬紅等已經退役,年輕的王楠和李菊、孫晉等已經崛起。
當時的王楠已經貴為世乒賽和世界盃雙料冠軍,李菊也已經獲得了世界盃女單冠軍。
然而,在1/4決賽,陳靜卻給年輕的王楠好好上了一課,面對比自己足足年長了10歲的陳靜,王楠在比賽中卻全方面被對手壓制,最終,王楠以19-21、22-24、16-21比分慘遭陳靜橫掃。王楠無緣四強!
當時的李菊與代表日本出戰的何智麗苦戰5局,以21-14、21-16、18-21、12-21、21-16的比分險勝,艱難挺進4強。
半決賽中,陳靜以21-10、21-17、21-13,大比分3-0的比分橫掃代表德國隊出戰的何千紅,而李菊也同樣以3-0的比分戰勝了隊友孫晉晉級決賽。
女單決賽在當時已經31歲的陳靜和23歲的李菊之間展開。
李菊和陳靜激戰五局,最終,李菊還是沒有阻擋住這位前輩師姐的進攻,最終以2-3的比分不敵陳靜無緣女單決賽。
而這場年終總決賽也成為陳靜職業生涯最後的輝煌!陳靜在談到這場比賽勝利的時候,也是非常激動,表示:「在離開國家隊那麼多年,當我已經不在巔峰的時候,可以擊敗中國隊的絕對主力,我為自己的表現感動驕傲。」
不得不說,陳靜確實是我國乒壇少見的天才型運動員,她在離開國乒十年之後,依然能在年終總決賽這樣的大賽中,戰勝中國女乒的兩位絕對主力,獲得了年終總決賽的冠軍,也證明了陳靜的努力和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