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2020年的進度條被拉滿。
這一年,很不容易。我們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春節,忘不了那些被迫宅在家的日子,忘不了數萬白衣天使逆行奔赴湖北,更忘不了不計其數的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
這一年,口罩遮住了面龐,卻從未遮住過我們滾燙的心;走過2020,一群又一群南安人的身影,一幕又一幕挽救生命的場景,每當想起,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你還記得他們嗎?這一年,你印象最深的面孔,有誰?
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暢銷起來,不少地方甚至出現脫銷的情況。在巨大利益面前,兩位南安企業家頂住壓力,選擇了社會責任,這樣富有大愛的精神令人感動。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
1月24日,眼看離春節越來越近,疫情情況牽動人心。當天,經過長途運輸,由南安愛心企業家尤明展、葉尚友捐贈的防護口罩從上海運抵南安。
這是南安接收到的首批大型防護物資。
陳清波是武漢首批發現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他曾被下病危通知書,獲救後捐血漿助力武漢防疫,此舉被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欄目報導播出,在武漢當地及家鄉引起社會反響,並獲得中國紅十字會點讚。
陳清波是洪梅鎮梅溪村村民,2000年起到武漢打拼。他是武漢首批發現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也是金銀潭醫院首批治癒出院的。
2020年2月13日,陳清波在網上看到金銀潭醫院經過多次試驗,發現治癒後的患者身體血液含有抗體,對於危重症患者可以救命。當天晚上,他主動聯繫金銀潭醫院主治醫生夏家安,表示要捐獻血漿,2月15日便到醫院捐了400ML的血漿。
欣佳酒店救援現場,連續救援4個多小時的徐偉峰滿臉通紅,戰友剛把他替換下來,他拿著水就往自己頭上澆,希望快點降溫後繼續參與搜救。這一幕,被有心人拍了下來發到了網上,擊中不少網友柔軟的心,引來數十萬網友點讚。
3月7日19時5分,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南環路欣佳酒店發生樓體坍塌,共有71人被困。消防、醫療、警方、應急管理等多方救援力量緊張施救。
南安市消防救援大隊美林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徐偉峰有著8年滅火救援經驗,當晚11時50分,他和戰友們救出了一名12歲的小男孩。
連續救援4個多小時的徐偉峰拿水澆頭的一幕被有心人拍了下來,發到了網上,引來數十萬網友點讚。不少網友善意提醒「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要平安歸來」。
如果大家的視線再往下看,會發現徐偉峰腳上的一隻搶險靴鞋底已經脫落,用一根電線簡單綑紮固定著。鞋底脫膠後,徐偉峰順手在地上撿了一根電線,簡單對鞋子進行固定後,又投入救援中。
雖然新冠疫情下國內最安全,雖然非洲充滿各種挑戰,雖然2021年春節不能與家人團聚,但這些都擋不住南安兩位醫師出徵非洲的腳步,未來,他們將開啟兩年援非徵程。
2020年9月18日,作為我國第16批援波札那醫療隊成員,南安市醫院麻醉科醫師蘇金運、泉州市光前醫院的骨科醫師呂培閩啟程飛往波札那,開啟長達兩年的援非徵程,系南安首次派員醫療援非。
南安市醫院院長黃奕鐵(右)為蘇金運(左)送行。
呂培閩
波札那位於非洲南部,是一個有著200多萬人口的國家,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眼下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挑戰,相比國內,生活條件更差,醫療風險更高。而且波札那的愛滋病發病率較高,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醫院裡,醫生日常接觸的患者,很多是愛滋病病毒攜帶者。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快90歲了,二寶也才10個月,心裡是五味雜陳。但國家有需要,我們義不容辭!」蘇金運說。
呂培閩也表示,他們已經經過嚴格專業培訓,一定會圓滿完成援助波札那醫療任務。
轎車失控翻進離地3米高的香蕉田裡,目睹全過程的11歲男孩黃家輝沒有猶豫,衝進現場,救出一名嬰兒……這一幕被其他路人拍攝上網,少年的義舉獲得無數網友點讚
2020年12月12日14時,在洪梅六都村,一輛轎車失控衝進離地3米深的香蕉田,車內有一對夫妻和他們只有2個月大的孫兒。
黃家輝是新聯小學6年級學生,當天準備前往仁宅圖書館參與志願活動,看到事故發生,他對著已經四腳朝天的小轎車喊道,「人受傷了嗎?」得知前門無法打開,黃家輝主動跳下香蕉田,打開後門,將2個月大的嬰兒從車裡抱了出來。
事故發生時,作為小學生,怎麼會想到衝上前搶救呢?「我看過報紙新聞,每當有發生交通事故後,都有很多路人參與搶救。我覺得很感動。12日下午,我看到小車飛出去後,想都沒想,就上前幫忙。」
黃家輝和他的志願者證。
車禍的圍觀人群中,走出一名愛心人士,他抱起受傷的小孩,安撫孩子情緒。這一舉動溫暖了家屬的心,事後,該名好心人不留姓名便離開了現場,家屬全城尋找欲感謝,好心人卻一直未現身。
2020年8月5日,發生在南安市區環城西路的一場交通事故牽動了全城人的心,一輛棕色SUV碰撞到一輛摩託車,摩託車上的老人不幸身亡,坐在摩託車後方的一名男孩倒在路上。
在事故發生之後,一名群眾將受傷男孩抱在手上,還不時低頭關心孩子的情況。
傷者家屬黃先生接到家裡電話趕往現場,他受傷的孫子在好心群眾的幫助下被送往市醫院救治。 「他當時很耐心地問我住在哪裡,電話是多少。可能是雙手抱著孩子,所以讓旁人幫他打電話給我兒媳婦。通過那個號碼,我們沒辦法找到那個好心人。」
男子的舉動令黃先生在悲痛的事故中感受到了溫暖,希望能找到這位愛心人士,遺憾的是該男子一直未與黃先生和媒體取得聯繫。
有一種溫暖,叫知險而上;有一種感動,叫捨己為人;有一種俠義,叫奮不顧身。2020年,在南安,好人力量一次次湧現,武榮高光閃耀全城。危急時刻,他們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他們是一個個普通人,卻用平凡而偉大的行動,詮釋了善行無疆……
外賣小哥林建宏
勇救輕生女子
2020年9月19日晚8時許,27歲外賣送餐員林建宏送完最後一單外賣打算回家,路過美林大橋時,突然看到一名年輕女子已經爬到欄杆的外頭,雙手攀著欄杆,看起來隨時準備要跳下去。
林建宏趕緊把車停到一邊,一名路過的女子跟他一起抓住輕生女子的手,輕生的女子一直掰他們的手,但兩人都拽得緊緊的,後來一起使勁兒把輕生的女子拉上來。
把女子拉上來後,民警也趕來了,林建宏總算鬆了口氣,悄悄離開了。隨後,一起救人的眾人,也都悄悄離去。
郎啟龍、曾俊榮
合力救起輕生孕婦
2020年3月22日11時許,郎啟龍同曾俊榮在五裡橋公園散步,經過河邊時,偶然聽見一個孕婦電話中跟人爭吵,情緒較激動。轉眼,該孕婦便跳下深約兩米的河中。
熟悉水性的郎啟龍立即跳下河中進行施救。不遠處的郭朝康見狀,也跳下河中協助郎啟龍施救。因為跳河的女人是孕婦,郎啟龍、郭朝康不敢隨意將孕婦抱上岸,只能在水面託著孕婦的頭部和肚子奮力朝岸邊遊去。與此同時,曾俊榮則在岸邊呼叫,周圍群眾趕來幫忙,同郎啟龍、郭朝康將孕婦抱上岸。
看到孕婦上了救護車後,郎啟龍、郭朝康拿起脫下的鞋子默默離開現場。
褚金冊縱身跳下水潭
救起落水男孩
2020年9月23日8時30分許,在水頭鎮時代新城駿峰幼兒園附近工作的褚金冊,聽到外面人聲沸揚,有人大聲呼喊救人,意識到可能出事。褚金冊跑出來看到有幾個人圍在山前村祖厝水潭護欄邊,馬上衝過去朝水潭看了一眼,潭水很髒是死水,有一個小孩掉進潭裡了,生死不明。褚金冊來不及多想,迅速爬上圍欄縱身跳下救人。
當時,他看到孩子臉朝下浮在水面,立即把孩子抱起來摟在懷裡。因為水面離岸上欄杆約有3米高,牆面都是水泥築成,沒有攀爬的地方,他喊岸上圍觀的群眾幫忙。有人找來繩子放下,褚金冊把繩子綁在孩子身上,群眾合力把孩子拉上來,又把繩子綁在石頭欄杆上,讓褚金冊抓著繩子,併合力把他拉上岸。
上岸後褚金冊著急地問圍觀群眾:「孩子怎麼樣了?」有人說孩子沒事了,已被就讀的駿峰幼兒園老師帶回學校了。知道孩子沒事後,筋疲力盡、渾身溼漉漉沾滿青苔的褚金冊就匆匆離開了,沒有留下姓名。
洪梅鎮新聯村姚振林老伯毅然捐出家中800平方米的一層樓,用於修建公益圖書館的義舉,引發諸多關注,新聞廣角、臺海網、東南早報、海峽都市報閩南版、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等央媒和省市級媒體相繼跟進報導。
2019年9月,準備籌建公益圖書館的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正在為場地犯難。得知這一消息,姚振林老人主動聯繫了他們並籤訂協議,把自家房子交給公益圖書館無限期使用。
老人的舉動也得到了兒女和親友的支持。老人的大兒子主動捐出3萬元,給圖書館買書。他還發動自己的五弟,捐出20多萬元,為「新起點書苑」安裝了電梯。
2020年12月27日上午,這座名為「新起點書苑」的公益圖書館正式開放。開放時間將配合學生的上學時間,學生們可免費辦卡,免費借閱圖書。今後,還將以書苑為平臺,不定期開展各種公益講座,安排大學生志願者開展作業輔導,開展夏冬令營等。
衡量學生是否優秀不應只看學習成績,還應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文明素養、品德行為上。吳聰偉同學在上學路上拾撿了一路垃圾車灑落的垃圾,這一幕被過路人拍下,並放到網上廣為傳播,少年的「暖」行為值得大家為之點讚。
2020年11月20日清晨,在霞美軍民連心路上,散落在路邊的垃圾吸引了一名少年的注意,他停止了前進的步伐,一路撿拾地上的垃圾,疊放到一堆,然後再將垃圾整理起來,丟到附近的垃圾桶……
這位少年就是南安市柳南中學初二(1)班的吳聰偉。
而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陳先生捕捉了下來。在陳先生拍攝的視頻中,這位少年身穿白色上衣,背著黑色書包,重複著「一蹲一起」的動作,將地上的垃圾一片一片地撿拾起來,再用右手牢牢抓住。
「那天,上學路上,剛好看到有一垃圾車經過,車上的垃圾掉了下來,飄灑一地十分顯眼,我就上前去撿了。」事後,吳聰偉在接受採訪時說道,他在每天上學路上都會做,只是舉手之勞,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背孩子上下學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一背就是兩年,而且孩子還不是自己的。吳質達在南安市福利院擔任司機工作已有7年,在他看來,福利院裡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
2020年7月3日清晨,上學時間臨近,在南安市第五小學,學生們步伐輕快地往教室趕去,在這其中,卻有一道不一樣的身影。
吳質達一手拎著書包,一手背起約有他肩膀高的孩子,微微喘著氣,步履堅定地爬上樓梯。
吳質達是碼頭人,今年30歲,卻已經在福利院擔任司機工作7年了。他背上的孩子叫小龍(化名),今年9歲,因為患有腦癱,在行走上存在一定困難,上下學路上,吳質達都要背著他,這一背就是2年多。
「小吳叔叔天天背著我去上學,現在天氣熱,他每次背我都會流汗,下雨的時候還得撐傘,真的很辛苦。」讀二年級的小龍害羞地和吳質達說了聲「謝謝」,並告訴記者,他很喜歡小吳叔叔。
吳質達2019年剛結婚,在福利院這麼多年,這裡的很多孩子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在他看來,福利院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
升旗儀式下,一名小學生突然暈倒,兩名互不相識的女教師輪流公主抱,將學生送到了醫務室。事後,老師們都以為接過孩子的是學生家長,沒想到,這位「陌生人」竟然是新來的教師同事。
2020年10月12日8時許,柳城小學照例舉行升旗儀式。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曾曉詩突然聽到自己的班級隊伍裡隱約傳來小朋友難受的抽泣聲,她往隊伍後面走去,發現7歲的小傅站在最後一排,看起來很不舒服。
「老師,我頭暈。」聽到小傅的聲音,曾老師牽起他的手,打算帶他到班級休息,沒想到途中小傅突然暈倒了。她慌張地抱起孩子,往醫務室跑去。
醫務室在二樓,當曾老師抱著孩子走到樓梯下時,一名「陌生人」一臉緊張地衝到面前,「把孩子給我」。在曾老師的錯愕間,對方已經抱過孩子,快速跑上樓梯,消失在走廊裡。
「我當時還以為是孩子的家長,很多老師也是這麼認為。」想起當時的一幕,曾老師笑著說,沒想到這個「陌生人」竟然是同事。「很感謝她。」
這名「可愛」的人叫洪彩嬌,是柳城小學新來的三年級老師。曾曉詩看起來比較瘦小,抱著孩子有些吃力,洪彩嬌擔心孩子的身體情況,想著能爭取一秒是一秒,便衝了過去。「我想任何人看到這種情況都會這麼做,這也是身為老師的職責。」
一名好的醫生,應該是能設身處地地為病患著想。南安市醫院醫生歐陽文杰背著患者飛奔下樓就醫的照片,在網上火了一把,這位醫生留下了「最美背影」,同時也詮釋了「醫者仁心」。
2020年5月20日,一張照片在不少南安人的微信朋友圈傳播。照片中,是一名醫生背著患者。評論裡,是滿滿的點讚。這名醫生叫歐陽文杰,是南安市醫院皮膚科醫生。
當天16時30分,歐陽文杰正在市醫院門診3樓坐診。隔壁呼吸內科門診有一位患者,突發氣喘,直冒冷汗,癱倒在地,需要趕緊送到另一棟樓1層的急診科。呼吸內科門診離電梯有些距離,而患者家屬和幾個醫護人員都是女性,這讓她們犯了愁。
歐陽文杰在了解情況後,「嗖」地背起患者下樓。想著患者把生命都壓在了他的身上,歐陽文杰邁著沉穩的步伐,一刻沒停歇。
三四分鐘後,患者就被送到急診科。這些都被細心的同事看在眼裡,歐陽文杰的「最美背影」也被同事拍下。
下班後,歐陽文杰特地去探望了那位患者。聽說患者沒事,歐陽文杰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得知自己在「朋友圈」裡火了,歐陽文杰表示,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醫者仁心,背病人下樓很平常,換作別的醫生,同樣能做到。」
自從被推舉為村委會主任之後,陳福填捐出了自己所有工資,連續12年一分未留,用於獎勵村裡的優秀學生。在他的帶頭發動下,村民積極響應,支持這項公益事業,並成立了石井鎮西福村獎學基金會。
陳福填是石井鎮西福村黨支部書記。2009年,他被選為西福村村委會主任,之後的12年,他的工資一分不留,全部捐給基金會,成為村裡早期捐資助學的唯一資金來源。
陳福填的行為的確發揮了正面的引導作用,2015年村裡的退休老教師陳畢業找到陳福填,表示自己願意發揮餘熱,協調村裡多位熱心人士,成立一個基金會,有了陳福填之前7年的帶頭示範,很多村民表示願意支持這項公益事業。
2015年8月25日,西福村獎學基金會正式成立。基金會成立後,陳福填並未停下捐出工資的善舉,反而延續至今,目前捐出近17萬元。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夠盛開在雪山之上,雪蓮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樹,都能夠屹立在大漠戈壁之上,胡楊做到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飛躍萬裡去援疆,援疆教師們做到了。為這5位最可愛的老師點讚!
2020年4月8日、9日,參加教育部「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和福建省第八批援疆任務的教師,紛紛踏上了援藏援疆支教新徵程。
最美人間四月天!在這個最美的季節,南安卻有5名教師逆景而行,放棄眼前的溫潤美景,跨越山與海的阻隔,一路向西向北,奔赴邊疆,只為將胸中的萬千春景帶到數千公裡之外,滋養那裡的孩子。
他們分別是寶蓮中學的英語老師黃月麗、南安師範學校附屬鵬峰小學的數學老師陳梓鵬、榕橋中學的數學老師郭旭榮、柳城中學的語文老師李瑞旭、柳南中學的音樂老師曾曉梅。
這一年,我們應該銘記的,還有林英旗、李婷婷、陳雅真、黃欣欣、黃庭龍、林少齡、林勁榕、李鴻茹、王倫、卓阿美、陳小梅、許鏡清……
疫情之下,這些醫務工作者不懼危險,逆向而行,馳援湖北,投身抗疫前線,圓滿完成馳援任務,載譽凱旋。
這一年,海絲公益繼續奔走在路上,扶弱助殘,見困施援。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市場突然變化,不少南安農戶種植的農產品滯銷,海絲商報聯合東南網,立即開啟助農行動。
每日滯銷海鮮菇10多噸,虧本甩賣仍無人問津,碼頭吳江河的企業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虧損嚴重難以為繼,「海絲公益」發起援企行動,愛心企業、餐廳、市民伸出援手,短短幾天便幫助吳江河銷售海鮮菇20多噸,解決其海鮮菇滯銷問題。
向陽鄉馬跡村施良機一家6口靠種蔬菜維持生計,由於疫情原因,30畝高山花菜滯銷。為了解決滯銷問題,向陽鄉第一時間聯繫海絲商報請求幫助。助農消息一經推出,線上線下聯動推銷,僅一天時間,群眾認購超4000斤,施良機笑了!
夏日,面對持續高溫天氣,海絲商報繼續開展「高溫送清涼」活動,為一線勞動者送水降溫;冬日,面對刺骨低溫天氣,海絲商報開展「暖冬」行動,眾籌請200多名環衛工過個「暖心年」……
凜冬過後
我們更珍惜春天的美好
願我們攜手相依,勇往直前
努力把2021年活成夢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