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喜歡有意思的廣告。比起有些又臭又長的影視劇,那些製作精良的廣告才是業界良心,讓人意猶未盡。不是有種說法麼,碰上好看的廣告,你會懷疑那些劇集才是貼片。
adidas Originals今年的「原創不息」系列廣告就是如此,所以獲得了2017年坎城金獅獎的音樂娛樂類大獎。這個系列廣告的每一章都像是一部燒腦的視覺大片一樣,讓人目不暇接,有不少跟經典文化有關的典故。
而現在,這個系列目前已經出到了第三章,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最新的一章裡都藏了哪些有意思的梗。
「My Way」
「原創不息」系列廣告的每一章都有新的內容,然而背景音樂始終都沒變過,都是Frank Sinatra的名曲 My Way 的重新演繹。Sinatra當年這首歌發布之時反應平平,但後來,它在Top 40排行榜上停留了75周,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沒人統計過 My Way 有多少個翻唱版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數字趨近於無窮。很多時候,那些被重新演繹的版本也成為了經典,比如「貓王」Elvis Presley、「性手槍樂隊」的Sid Vicious,《燕尾蝶》裡的固力果……
「維納斯的誕生」
「原創不息」系列廣告裡多次出現了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的名畫《維納斯誕生》的重塑版本。在新的章節裡,攝影師陳漫從半空懸掛的物體中破繭而出,在近未來都市的街道裡行走,身邊聚集的人獻上了超現實的供奉之物,交疊的影像中你還能看到Kendall Jenner在一個太空艙中的重生,她們與波提切利的女神合為一人。
《維納斯誕生》
《春》
跟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名畫《春》一樣,兩幅原作的背後,是同一個愛情故事。畫中女神的原型都是同一個人,叫西蒙內塔·韋斯普奇,她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第一美女,波提切利暗戀了她一生。
「千手千眼觀音」
歌手孟佳以潮流方式全新演繹了中國古典舞作品《千手觀音》,鏡中的倒影幻化作無數個舞者的形象。
實際上,千手觀音全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因此在視頻裡會看到手掌中的眼睛。千手護眾生,千眼觀世界。
「舞獅」
舞獅是新一章廣告裡的又一個中國元素,adidas Originals藉此向街頭文化的前世今身致敬。以往章節的廣告中已多次出現過面罩人的形象,這一次,BMX單車騎士們的面罩由最新的EQT(Equipment)系列拆解重組而成。
「維特魯威人」
要說到這一章廣告中的重頭戲了。
視頻中有很大的篇幅是Eason陳奕迅化身為時空使者,吟誦 My Way,穿越刻印著黃道十二宮的環形輪盤,重新詮釋達·文西的名畫《維特魯威人》。這一幕將adidas Originals原創不息的理念推向了高潮。
《維特魯威人》的原畫作者李奧納多·達·文西曾說過:
「繪畫不僅是繪畫,它是反映大自然的鏡子。是一種處視覺傳遞,但傳遞的不僅是表象,還有更深邃更強大的本質。」
而「維特魯威人」,實則宇宙的縮影,萬物的度量。
達·文西的原作《維特魯威人》
達·文西的這幅《維特魯威人》不是憑空造就的,它凝聚了數個世代的智慧。
維特魯威,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在基督誕生前20年寫成了《建築十書》,那是建築學領域的第一本指導書。
維特魯威相信,建築學是定義人類的藝術,因為它建造了家園和城市,創造了文明,而這一切的根本,都始於方和圓的使用,以及一個完美的度量。圓形代表統一和完整,宇宙和神性,方形則是圓形的補充,而在維特魯威之前,早已流傳一個古老的哲學幻想:人體是整個世界乃至宇宙的微縮版,骨頭即樹木、毛髮即植被、血液為河流……
教堂建造圖和人體
古希臘人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用自己的身體丈量尺寸,所以,像前人一樣,維特魯威終其一生,也想找到這個完美人體的具體比例,而這個完美人體,正是我們今天所知的「維特魯威人」。
公元前5世紀的一個度量浮雕
在《建築十書》的著名段落中,維特魯威有一段文字是在描述「維特魯威人」的具體比例,但可惜的是,這段描述止於文字,整部《建築十書》都沒有圖畫。
在維特魯威之後的數個世紀,維特魯威人的形象曾在中世紀手抄本裡閃現過,他出現在所有描繪宇宙縮影的插圖中——宇宙示意圖、星座指南、世界地圖、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等等……
12世紀的一副微觀-宏觀宇宙圖,4種元素與四季、4種體液、4個基本方向、人的4種年紀、12種風、12個月、12個星座標誌相連
12世紀時,賓根的希爾德加德修女想像中的宇宙縮影,中間與地球相疊的人同時代表亞當、基督和全人類。圓周上代表宇宙秩序的是聖靈,圓周之上超越時空的是神性
但直到1500多年後,才有人開始直接根據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的描述開始繪製維特魯威人,這當中最出名的是弗朗西斯科·迪·喬治·馬爾蒂尼的版本。
弗朗西斯科·迪·喬治·馬爾蒂尼的維特魯威人
弗朗西斯科繪製的維特魯威人並不嚴謹。他似乎只是在畫一個概念,圍繞人體的方形和圓形都不甚完美,人體本身也是,比例和維特魯威索描述的並不一致,比如肚臍並不位於畫面的中央。
不久之後,維特魯威人終於經由達·文西之手,呈現出了完美的版本。達·文西用了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作畫:圓規和三角板用來繪製完美的方和圓,他在紙上戳了12歌洞,將人體放置在方和圓之中,接著給圖加上刻度,以手指和手掌劃分單位,最後還加上了兩段文字,以補充說明這個完美人體的度量,其中大部分內容都來自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
4指等於1掌尺;
4掌尺等於1英尺;
6掌尺等於1腕尺;
4腕尺等於1身長;
……
達·文西的畫簡潔優雅地構建了一尊結構完美、象徵宇宙和諧的人體。圓形和方形長久以來代表的象徵意義不用道明,兩個形狀中的人體亦是如此。
即便沒有文字,這幅畫也會不可避免地讓人引發一長串的聯想:在微縮宇宙中,一個既是人又是神的形象擁抱著天堂和塵世。
後記:
我昨天去了adidas Originals的發布會,果然,在那又看到了《維特魯威人》的複製版本。在現場,主持人問我對#原創不息#新廣告的哪個部分印象最深,於是我指了指身後的「維特魯威人」。
在畫下《維特魯威人》之後,達·文西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還沒創作出著名的巨型斯福爾扎之馬泥雕,還沒畫出《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他還沒完成那些著名的人體解剖素描……
但他在畫《維特魯威人》之時,就已比之前任何人都更徹底觀察研究了自然世界,並且能夠像神一樣看見並且理解作為整體的世界的本質。
這種精神既是過去的,又是現代的,植根於對自我以及世界的理解和探尋,達·文西正是憑藉這種精神走完了之後的人生。這種精神大概也是adidas Originals的#原創不息#系列想要傳遞的信息,「維特魯威人」穿越了數個世紀,如今有了新的版本。
今天的話題:
你還見過什麼以「維特魯威人」為原型的創作麼?
(可以留言或者在後臺發圖片給我)
(End)
一個跟「阿富汗」和「奸細」都沒什麼關係的公眾號
合作請諮詢微信號queenita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