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1歲的許冠傑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演唱會。為了給疫情下的香港打氣,許冠傑第一次網絡直播,引起關注。
在許冠傑之前,粵語歌一直被視為民間市井小調。
60年代,披頭四和貓王的歌響遍大街小巷。
年幼的許冠傑被這些國外音樂震撼得神魂顛倒,於是就在中學時組建了一支樂隊。
1971年,許冠傑籤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早期作品都以英文歌為主。
1972年,許冠文在海外旅遊時,有感於移民的華人生存艱難。
於是寫下了《鐵塔凌雲》的歌詞,並交由弟弟許冠傑作曲演唱。
這首歌一經推出即引發轟動,在那個粵語歌不受待見的年代,引發了一場——樂壇革命。
觀眾們聽完後發現,原來粵語歌也可以這麼唱,也可以如此動聽悅耳。
這首歌的出現,讓大眾重新審視粵語歌曲,也影響了當時的溫拿樂隊、徐小鳳、羅文等等歌手,都開始轉唱粵語歌。
這對之後香港粵曲的發展,無疑產生了巨大貢獻,而這首《鐵塔凌雲》也被稱:
香港港歌。
在《鐵塔凌雲》之後,許冠傑又繼續大量的創作了粵語歌曲,且很多都膾炙人口。
他在大哥許冠文的電影中,創作的多首主題曲諸如:《鬼馬雙星》、《半斤八兩》、《賣身契》等等,都隨著電影大賣而走紅,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至此,在許冠傑的帶動下,粵語歌曲開始大行其道,香港歌壇開始進入粵語歌時代。
1973年,25歲的許冠傑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演唱會,成為: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香港歌手。
許冠傑的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歌詞曲風兼顧了流行與通俗,歌詞更是直接歌唱平民大眾的心態與心聲,有很強的的草根氣質。
也因此,許冠傑在香港被譽為「人民歌王」,是最能得到大眾共鳴的歌手。
《急流勇退》中,他針砭時代:
名成利就人人想擁有,誰料此刻只嚮往自由。
《浪子心聲》中,又道盡人世無常: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而在許冠傑的作品中,小編最喜歡的是由他作詞張國榮作曲,他倆合唱的《沉默是金》。
創作這首歌時,正值香港歌壇史上狂熱的歌迷之爭——「譚張爭霸」的時代。
許冠傑借這首歌來寬慰友人,大有借歌明志的意味。
簡單卻流暢動聽的旋律,韻律十足而又充滿哲理的歌詞,加上兩位頂級歌手的傳奇演繹,都讓它成為一代經典。
尤其是當三十多年過去,我們回頭再看這首歌詞會發覺,它依舊是一部人生聖經。
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
少年人 ,灑脫地做人
繼續行,灑脫地做人
不僅如此,許冠傑的歌曲並不僅僅是作為流行歌曲,而且有很強的社會關注在其中。
每當香港人或者香港經歷一些大事之後,許冠傑都會寫出相應的作品來勸勉港人。
《半斤八兩》中,他直接唱出了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時期整個社會的心聲:
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同舟共濟》裡針對當時的移民潮,唱出萬千人的憤慨:
實在極不願 移民外國做遞菜斟茶。
這也是許冠傑能夠成為第一代歌神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僅僅因為他是粵語流行歌的開山鼻祖,也因為他的歌記錄了香港騰飛的整個時期,早已經成為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香港著名詞作家盧國沾這樣評價許冠傑:
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他寫上英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