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美洲杯在阿根廷舉辦,這屆比賽堪稱是美洲杯百年歷史上最詭異的一屆。那屆比賽中,南美兩強巴西和阿根廷都沒能進入四強,兩支球隊都是通過點球大戰被淘汰。桑巴軍團還創造了當時隊史美洲杯的最差戰績,而他們被淘汰的方式更是離奇。
2011年的美洲杯,共有12支球隊參加,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作為特邀球隊參賽。小組賽中,巴西取得1勝2平,憑藉淨勝球優勢力壓委內瑞拉獲得小組第一出線。
1/4決賽,巴西的對手是巴拉圭。小組賽中,巴拉圭取得3場平局,成為成績第二好的小組第二,驚險晉級八強。巴西和巴拉圭在小組賽中曾有過交鋒,當時雙方2-2戰平。
那支巴西隊的鋒線上,擁有三代天才前鋒:羅比尼奧、帕託以及初出茅廬的內馬爾。內馬爾當時只有19歲,2010年世界盃後進入巴西國家隊,2011年的美洲杯只是他的第一屆洲際大賽。
中場方面,巴西隊擁有曾與內馬爾齊名的甘索、和盧卡斯-萊瓦、拉米雷斯。後防線上,老將盧西奧依然在隊,與他搭檔的是蒂亞戈-席爾瓦,兩個邊後衛分別是麥孔和安德烈-桑託斯。
在120分鐘的時間裡,巴西和巴拉圭戰成0-0,雙方需要通過點球大戰決出勝負。這也許是巴西隊歷史上最尷尬、最不願被回首的一次點球大戰。
前4個代表巴西主罰的球員分別是埃拉諾、蒂亞戈-席爾瓦、安德烈-桑託斯、弗雷德,這4名球員竟然先後將點球罰丟!
巴拉圭這邊,在前3輪中,他們分別由埃斯蒂加利維亞和利維洛斯主罰命中,當弗雷德射飛巴西的第4粒點球時,巴拉圭就鎖定晉級。巴西最終排名那屆美洲杯的第8名,創造了美洲杯95年歷史上球隊的最差戰績。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帶領巴拉圭淘汰巴西的主帥是馬蒂諾,3年之後,他成為了阿根廷國家隊的主帥。而時任巴西隊的主帥,則是後來來到中國執教山東魯能的梅內賽斯。
首次參加大賽的內馬爾,感受到了被淘汰的苦澀。不過對於他來說,那屆美洲杯也並非毫無收穫。在小組賽第3場與委內瑞拉的比賽中,內馬爾在第48分鐘和第71分鐘梅開二度,幫助巴西4-2戰勝對手,驚險晉級,那也是巴西在那屆杯賽上的唯一一場勝利。
與巴西的命運一樣,由梅西領銜的東道主阿根廷也止步於八強,這樣罕見的一幕在美洲杯歷史上絕無僅有。阿根廷1/4決賽在點球大戰中輸給了烏拉圭,兩隊10名球員中唯一罰丟的是特維斯。而在此前的小組賽中,阿根廷的出線就磕磕絆絆,他們直到最後一輪3-0戰勝哥斯大黎加,才鎖定小組第二出線。
那屆比賽,巴西和阿根廷兩大南美豪門一共只贏下2場球:巴西1場,阿根廷1場,令人大跌眼鏡。
主場作戰卻戰績慘澹無緣四強,阿根廷主帥巴蒂斯塔在美洲杯後便被解僱,後來,他也來到過中國,執教上海申花。
戰勝阿根廷的烏拉圭,最終捧起了那屆美洲杯的冠軍。那是烏拉圭時隔16年再次奪冠,以弗蘭、蘇亞雷斯和卡瓦尼為代表的烏拉圭「黃金一代」也收穫了他們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座大賽冠軍獎盃。
2011年的美洲杯,無疑是它百年歷史上最出人意料的一屆賽事!
喜歡文章,記得訂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