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臺的鑑定中,行家更往往通過暗記來辨別真假茅臺,這一方法幾乎適用於所有茅臺酒,尤其是鑑定老茅臺酒的重要依據。
茅臺暗記,指的是在圖案、商標、封口等地方呈現的少為人知的隱蔽記號,是更加細緻、準確鑑別茅臺的一種方法。
特徵:
1、「茅臺」二字四周呈圓形,即四周的筆劃都在一個圓圈內變形,如臺字的右半部是一個半圓形,幾乎成了一個三角形。
2、由於是事先製作在膜片上又經酒精收縮,筆劃的凸起與平面的邊緣結合部位很自然,沒有直立的錯位感覺,沒有機械壓模的生硬感。
3、80年代的暗記要比90年代暗記稍小一點。
4、字體筆劃不一定全顯示出來,多數情況下只顯示一部分。
5、仿冒品多數是熨燙刻制上去的,筆劃生硬粗糙。這種暗記存在於1983年--1987年。
從1990年開始,茅臺酒更換瓶蓋封口包裝,塑蓋換鋁蓋(俗稱鐵蓋),鋁蓋上面掛飄帶,然後外加紅色塑料封膜(俗稱紅皮)。封膜的材質比80年代稍厚,柔韌性加強。封膜頂部印有「茅臺」暗記。
特徵:
1、字體和筆劃都比80年代的要稍大點。
2、個別筆劃稍顯生硬。
3、字體筆劃不一定全顯示出來,多數情況下只顯示一部分。
4、仿冒品多數是熨燙上去的,筆劃生硬粗糙。
封膜上的「茅臺」暗記
五星商標左右藍色筆劃所指處,二處都是黃色的。這叫「雙黃」,是二塊暗記。不同時期顏色不同。雙黃標出現在1982年11月以前,從50年代一直到82年,雙黃從未改變過。
從1983年開始,雙黃--左黃--雙黃輪番改變。1984,1986、1987、2003年全年主要為雙黃。1988、1989年為部分雙黃。
五星商標右側原黃色部分已經改為白色。這叫「左黃右白」。這種暗記出現在1983、1985、1990、2001、2002年全年主要為左黃。
左右二側藍色箭頭所指處為白色。這叫「雙白」。出現在1991年--2000年之間。是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暗記。
這一暗記處於飛天茅臺背標左側麥穗圖案上。從紅色板塊邊沿向上數右側第二顆麥粒的麥芒與第三顆麥粒的夾縫處,有一個小黑點,形狀如同一根小尖刺卡在夾縫中。
這一暗記貫穿於整個90年代的飛天茅臺背標中。
這一暗記「長」在飛天商標中右邊飛天女的右手臂下方,形同手臂上長出來的一個倒刺。
這一暗記出現在1991年--1997年的飛天商標中。特徵是:每年位置固定,長短有變化,顏色有變化。1997年時有時無。
這一暗記出現在飛天商標右側飛天女的臉上。右側眉毛和鼻子連起來一筆畫成,形同「鼻梁骨」。這道鼻梁骨時有時無,根據需要出現在不同的年份中。有鼻梁骨的飛天出現在70年代末、80年代末和90年代。
「有鼻梁骨」飛天
無「鼻梁骨」飛天
2001年-2004年,飛天商標上的二位飛天女身上披「袈裟」。(其實是採用新型防偽技術,飛天仙女臉上及身上皮膚為粉紅色網點狀)
2000年8月開始,「飛天標」左右仙女臉上及身上皮膚為粉紅色網點狀,同時右側仙女臉部表情呈現睜眼張嘴,直至2003年閉眼閉嘴。
2003年——2004年,飛天仙女的眼睛和嘴巴閉合,成為閉眼閉嘴飛天。這一現象持續至2004年換標。
2004年開始,飛天女脫去身上的「袈裟」,一直到2012年也沒有穿上。
中文的逗號比較大,佔的空大。(中文逗號:KWEICHOW, CHINA)
英文的逗號比較小,佔的空小。(英文逗號:KWEICHOW, CHINA)
1990年-1994年左右的五星茅臺食品小標籤中,「淨含度」一欄500mL,m用的是小寫,L用的是大寫。這是辨別真假的一個重要依據。
2004年以後,茅臺飄帶上開始出現數字。數字繡在底層飄帶的根部,很隱秘。數字為阿拉伯數字1、2、3、4、5...代表批次生產班組流水線員工的編號。
這種「作廢」標存在於2000年---2006年,2003年以前的有「作廢」二字。2003年以後改為方格樣式,用驗鈔的螢光燈照射才能看見。
這種暗記原本製作在封口標的內層中,其用意在於開瓶解開外層封紙以後就出現「作廢」字樣,使該酒瓶不能重複使用。
以上暗記,為茅臺在對抗造假過程中不斷升級的一小部分防偽記號,與不同時期茅臺的細節特徵。在不方便去茅臺鑑定中心的時候,對應年份和批次,通過以上細節多重驗證,即可很大程度判斷真偽。家裡有收藏老茅臺的,試著檢查看看吧!
茅臺粉絲俱樂部,專注茅臺酒投資、收藏、交流。關注茅粉會,我們立志詳解每一款茅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