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20年初書單,觀察到一個現象,總數完成的差不多,大多是音頻視頻,書讀得少了。
原因是,我剋扣自己的習慣有所反彈,不允許太放肆的享受讀書,整塊時間就催促自己快去寫多寫再多寫,邊角料時間才能心安理得的放鬆娛樂。走路坐車排隊吃飯洗衣服這些時間,當然是放音頻視頻最方便。
今年我想肆無忌憚的充分滿足自己,想什麼時間讀就什麼時間讀,想讀多久讀多久。今年,我想找回小時候那種沉浸在一本書裡單純的快樂,那就是心流狀態。
我不會嚴格按照書單讀。對我來說讀書的樂趣和作用,就是生活中遇到新的興趣,新的需求,隨著去找書。
寫的過程中,我感到對打開新一年的期待。這些是我將要遇到的人。
傳記和自傳
1.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2. Benjamin Franklin
富蘭克林老師,出身普通,只上過兩年學。他是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是一位通才型的人物。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勳之一。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作家、慈善家。作為科學家,他因電學發現和理論成為美國啟蒙時代和物理學史上重要人物。作為發明家,他因避雷針、雙目眼鏡、富蘭克林壁爐等聞名。他創立了許多民間組織,包括費城消防站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很多傑出的商業人物,把富蘭克林當作偶像和人生導師。我讀過的好幾位作者,都推薦過這本書。比如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第一本是富蘭克林老師自己寫的,我翻了開頭,語氣像是寫給自己孩子的經驗和教訓。第二本是傳記作家Walter Isaacson寫的。
一般來說,有本人自己寫的書,我就不讀其他人寫的了,畢竟是二手知識。但去年讀了他寫的賈伯斯傳,細節豐富,可讀性很強。
我還買了這個作者寫的另外幾個傳記,比如愛因斯坦和達文西,看完這本書再決定看不看吧。
3.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man
第一個推薦這本書的人我忘了是誰。第二個推薦的是男友,我倆剛認識的時候,作為隱藏面試問題,我問他最近讀了什麼書,他說的其中一本是這個。我聽了印象不錯,興趣廣泛,有好奇心。
這本書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的故事。我本來就喜歡讀牛人傳記,一直讀商業人物,偶爾換換口味。
《生活大爆炸》裡面,Sheldon的偶像就是費曼。我也不記得哪裡道聽途說來的,費曼老師好像是個逗比,業餘愛好是撬鎖什麼的。他的故事應該有趣。
我高中物理學的不好,物理至今有種敬畏感。想到某個學科,是抽象的疏遠的,但人是形象的。從認識某個人開始,了解某個學科,心理壓力小點。
4. Investment biker
5. Adventure Capitalist
投資人Jim Rogers,跟索羅斯一起創辦量子基金,還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騎摩託車環遊世界兩次,寫了上面兩本書。
我讀了一半Investment Biker(我把它翻譯成《摩託投資俠》)喜歡上了他,然後放下本書,一口氣讀完他的自傳Street Smart。
Street smart是美國俗話,與book smart相對。後者一看就知道,會讀書,學歷高,理論水平高。前者我認為是了解真實世界,是有動手能力,實戰能力。
用street smart這個名字,也是作者在強調自己的投資風格。他書裡提到華爾街一些分析師,比如發明了「金磚四國」這個詞的哥們兒,四國裡面只去過印度。一輩子去過兩次吧,而且都是機場酒店開會包車。
Rogers是騎著摩託車,穿越國境線,黑市換貨幣,住在當地吃喝玩樂,親身跟商人群眾喝酒聊天。相對於坐在紐約辦公室裡,根據看書和網上搜來的資料和數據,分析某個國家的投資機會的人,他的風格是street smart.
Rogers老師本科耶魯,碩士牛津,在環遊世界之前,已經在華爾街大展身手。擁有歷史,政治,經濟,金融的綜合知識儲備。
書裡看到他結合觀察到的風土人情見聞,用綜合知識體系加工處理,作出他對這個國家經濟,產業,投資機會的判斷。
他活出了自己的風格,把兩大愛好——投資和旅行結合在一起,同時賺錢。我讀了備受鼓舞,我也想要這樣的知識體系,人生還可以這麼過!
這哥們兒也是來自普通家庭,他目標40歲退休,提前完成任務,現在全家住在新加坡。
搬到新加坡,是因為他判斷以後是中國的時代,娃必須學會說中文。他們住紐約雖然請了家庭教師,但是平時沒地方說中文,兩個娃感覺不到中文有啥用,沒動力學。當時來上海考察,覺得空氣太差了。
我還讀過他這兩本書:
Street Smarts
A gift to My Children
6. Tap Dancing to Work
一位跟巴菲特老師關係很好的記者寫的,關於巴老這個人的方方面面。關於巴菲特,我讀過另一本書《滾雪球》,看過一部紀錄片叫Becoming Warren Buffet。
書是快十年前讀的,不記得啥了。
紀錄片裡有兩個細節我印象很深,一是他每天早上開車經過麥當勞買早飯,如果昨天股市表現好,就買3塊多的套餐,如果不好,就買兩塊多的。二是他(表情難掩得意的)說,在這個遊戲裡,每個人用的都是相同的公開信息。
巴菲特老師對個人投資者的建議,就是買指數。他說如果他死了,給他家人的指令就是把資產90%買標普500指數,10%現金。(非投資建議)
7. The Everything Store
亞馬遜的企業傳記,一位資深的商業記者寫的,剛讀了10%。我是五六本書同時讀,根據那段時間的興趣,拿出不同的書。
8. Pour Your Heart into It
星巴客創始人自傳,讀了10%左右。一位當時剛拿到斯坦福MBA錄取的同學推薦的,她說對她寫申請文書幫助很大。我當時內心非常嚮往,卻沒敢申請斯坦福。
我還看過Howard Schultz老師在Masterclass網站講創業的視頻課。讀書和看他說話一樣,都被他骨子裡的積極樂觀,對咖啡的喜愛,真實的感染。
現在我們看到的星巴克的開始,是Schultz老師去了趟義大利,看到義大利熱鬧的有人情味的咖啡店,客人在店裡,店門口,站著,坐著,一邊聊天,或者一邊看報,一邊喝咖啡,店員認識每個人,咖啡店是一個社區的小據點,家以外的空間。
而當時的星巴克,只是賣咖啡,賣咖啡豆,客人沒有地方坐。他想試試義大利式的咖啡店,但是老闆沒興趣。於是他就出去自己幹了。後來收購了原來的星巴克。
9. Made in America
沃爾瑪創始人Sam Walton寫的,讀這本書像看美劇摩登家庭,真實,親切,幽默。我目前看到34%,不捨得一口氣看完。
不翻開書能想起來的細節,一是Walton平時很節儉,而且管理公司也是把成本壓到最低,出差8個人住一間房。但卻很早買了私人飛機,為了提高出差效率,以及可以在空中看賣場的選址。
二是他不停的去全國參觀各種超市,商店,拿著小本子記,在店裡找員工請教,人家怎麼做的。覺得哪個員工好,當場挖人。
10.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英特爾傳奇CEO安迪格魯夫的自傳,最近讀吳軍老師的《浪潮之巔》推薦,之前讀另外一本企業家的自傳也推薦過,忘了是誰了。
11. 安迪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
同上,也是格魯夫老師的書。為啥這本看中文,因為幾年前已經買了,一直沒看。
12. Educated
2019年比爾蓋茨的年度推薦。作者Tara Westover生在一個摩門教家庭,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摩門教。幾年前非常火的百老匯搞笑音樂劇The Book of Mormon,是我對摩門教了解的全部了。
父親從小告訴孩子們,「教外」的人都被政府洗腦了。不許孩子們上學,去醫院,不跟教會之外的任何社會系統發生關係。母親跟父親結婚之後,就跟原來的家庭來往很少了,成了接生婆加草藥治療師。
父親帶著孩子跟他一起幹活,幾次把孩子置於生命危險中。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在暴風雪天氣開車,全家人車禍受傷,不去醫院,她和媽媽都留下了後遺症。
我2020年讀到這裡,30%多,實在讀不下去了,太沉重了。
沉重是因為,我覺得父親應該不是故意要傷害家人,而是他篤信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理解的局限,並且盡力把全家人限制在自己的認知之中。
忘了哪位投資人說過,很多惡是無知造成的。
作者16歲第一次走進學校,一路讀到劍橋大學博士。作為孩子,她對世界的認識來源於父母教授她的東西。現在她親身體驗到「外面的世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重新觀察和講述童年的經歷。
我覺得很神奇,是什麼保護了她的好奇心,求知慾,成長的動力?我讀不下去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想到女兒,擔心女兒。希望今年有機會跟娃一起讀這本書。
13. Becoming
米歇爾歐巴馬自傳,去年初在男友父母家住了幾天,男友媽媽剛讀完,推薦給我,當時我沒來得及讀。去年男友送了我一本。
男友的父母也讀書,我在他們家做客很自在。我每天拿著書走出來走出去,上樓下樓,坐著站著趴著看,他們不僅沒意見,還拉著我去書房挑一堆書。
14. Creativity Inc
Pixar創始人的書,張瀟雨的商業案例課推薦。
它是得到app裡的專欄。如果你對商業人物,公司歷史感興趣,又沒那麼大的興趣和時間去讀所有的書,聽這個就很合適了。他按照行業,把重要的大公司的歷史都梳理出來,生動簡單的講給你聽。尤其是我們中國的公司,書挺少的,這是個很好的了解途徑。
說到Pixar,最近上映的動畫片Soul,看完之後,我發自內心感謝創作者。
投資
15. Principles
16. Big Debt Crisis
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老師的書,英文版可以到橋水網站免費索取,兩本書現在也都有中文版。
Principles這本書,說來慚愧,讀了幾年了還沒讀完。因為,一邊讀一邊對照自己,看到自己決策系統的漏洞以及付出的成本,很不好消化。
難受歸難受,這是成長的痛。今年我會讀完,把捅的最痛的點寫下來,分享給大家。
Big Debt Crisis,是因為我想了解經濟知識。目前唯一的基礎是大學上的初級宏觀經濟學課,還考了B或者C。有些書我讀起來是娛樂和享受,有些是挑戰。我的經驗是,挑戰類的讀的夠多,慢慢就轉變成享受。
Dalio老師還發布過一個視頻,講經濟如何運作,通俗易懂,只需要30分鐘。
17. 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18.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去年讀了國內基金經理邱國鷺的《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他的書名就是像Howard Marx《投資中最重要的事》致敬的。這本書我第一次讀是10年前,後來又重讀了幾遍。這位行業頂尖大牛對風險的理解,對投資目的的理解,我覺得對個人的財務規劃也非常有借鑑意義。我去年買了他的新書《周期》,打算再複習一次上一本,以前讀的是中文版,這次就買了英文。19. Unconventional Success 傳奇基金經理,耶魯捐贈基金的大衛斯文森,也是高瓴基金張磊的前老闆和老師,寫給個人投資者的書。20. Big Money Thinks Small 富達基金的一位大牛基金經理Joel Tillinghast,這本書也是得到張瀟雨老師推薦的,看書名就覺得應該好讀——《大錢想的小》。這位大神的職業生涯,起源於他主動打電話給富達的另一位大牛彼得林奇老師的秘書,軟磨硬泡,終於林奇同意給他5分鐘,結果聊了幾小時。掛了電話,林奇說,必須把這哥們兒招進來。彼得林奇老師beating the street,我十年前讀的中文版,這次複習英文版。記得他說在陪家人時,關注家人吃喝玩樂消費什麼,從這些公司中篩選投資標的。喜馬拉雅投資的李錄寫的。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老師,稱他為「中國的巴菲特」。上篇脫胎於作者最早寫於2014年的「現代化十六講」系列文章,作者提出了人類社會從1.0文明到3.0文明演化的思想,討論了現代化的誕生、本質與鐵律。作者站在全體人類的角度,思考人類未來的共同命運;同時,對中國未來的現代化演進進程做出了預測。下篇收錄了作者二十餘年來的重要演講、思考與書評,其中包括作者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等的幾次著名演講,除了涉及價值投資的觀念、方法與實踐外,作者還對人類與人性、時代與未來等問題進行了思考。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就是李錄組織翻譯成中文的。我讀過十遍,送過十幾個朋友。23. Brief Answers to Big Questions 24.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大問題小回答》是物理學家霍金老師去世之前的最後一本書,他在這本書裡,回答了讀者問的最多的一些問題。比如第一題是,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子的?答,大爆炸之前,不存在時間和空間,所以「大爆炸之前」這個概念,本身就不成立。這本書19年開始讀的,當時覺得很開心,作為物理學渣,霍金老師講的我也能理解啊。看到一半就下單了著名的《時間簡史》,結果從去年的書單繼承到今年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在我書架放幾年了,我的官方理由是字太小,一直沒打開讀。真正理由是,我不確定讀它有多大用。每次拿起這本書,手邊都有當時覺得更有用,更優先的選項。第二本也是Richard Dawkins作品,《原則》的作者Dalio老師推薦的。他給了我理由,我們的人生,投資,都要去學習,順應,模仿,利用自然規律。吳軍老師的書我還讀過:浪潮之巔,矽谷之謎,智能時代,大學之路。前三本適合小白了解IT行業發展歷史,包括技術的變遷和公司的商業競爭,吳軍老師寫出了武俠小說的感覺。大學之路,吳軍老師為了女兒申請,陪女兒走遍英美兩國名校,從歷史,社會,經濟,教育哲學開始,系統分析了英國和美國的大學體系,以及最著名的幾所大學。數學這本書買了好久讀了幾十頁,到理解困難的地方就放下了。現在交了數學系男朋友,不懂可以問他,我再挑戰一下。28. Gun Germs and Steel 芒格老師的《窮查理寶典》,最後列出了他推薦的二三十本書,這是其中一本。李錄老師的書也提到了,「他第一次通過對人類農業起源的追溯,指出地理位置對人類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影響。他的研究不僅回顧了人類過去一萬年的歷史,而且首次翔實有力的解釋了,為什麼歐洲在16世紀徹底徵服了美洲。」黃仁宇老師作品,就是寫《萬曆十五年》那位歷史學家。我歷史讀的非常少,覺得那本書喜歡,就買了這本。30. 大衰退年代: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2021年讀完的第二本書,在書架上放了幾年,厚厚一本一直沒勇氣開始。年初特焦慮的幾天,發現打開一本大書,每天固定讀幾十頁,會產生一種踏實的感覺。吳軍,男,漢族,1967年4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員。原騰訊副總裁。計算機科學家、暢銷書作家。矽谷風險投資人,工業和信息化部顧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和網絡搜索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Google自動問答系統和許多創新產品的負責人。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2007年,他開始在谷歌黑板報(博客日誌)上連載文章。他分析網際網路和通信界各大企業,之後整理成《浪潮之巔》一書,一面世就成暢銷書,豆瓣9.1分。 吳軍已經出版了10多本書,總銷量超過300萬套。著有《數學之美》,《浪潮之巔》,《文明之光》 ,《大學之路》《態度》《全球科技通史》《見識》《矽谷之謎》《智能時代》《格局》。《鑽石途徑》系列,我也不知道咋給它歸類,心理學?哲學?我去年讀了三本,今年讀最後一本。讀起來要點腦力和體力,有的地方不好懂,真實,直接,沒有一點自欺的餘地,每天我只能讀十幾頁。34. The Start-up of You 第一本是linked-in創始人寫的,教你如何像一個創立一個公司一樣,打造自己的人生。第二本非常有名,Lululemon創始人自傳裡,他推薦了好幾次。36. Why Buddhism is True37. The Science of Happily Ever After 2021年讀完的第一本書,村上春樹新作,關於父親。20分鐘可以讀完,平靜的流了一點點眼淚,他幫我消化了某些情感。同時我為村上老師高興,如此沉重的信息,他已經有足夠的力量處理。我2009年大學畢業之後就很少讀虛構類作品。這本是一位我尊敬的朋友的推薦,他說一邊在香港山上徒步,一邊聽這本書的音頻,像美食配好酒。42. 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奧斯維辛倖存者,剛好也是精神科學家,在集中營思考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我第二次抑鬱的時候讀的,當時讀的淚流滿面,並從中得到力量。今年打算再讀一次。順便,我為什麼不避諱,有機會就提我抑鬱過,抑鬱過幾次。原因是很多事情越捂著越大,說多了,就覺得很平常。這是去神秘化的過程。這本書講的內容,馬上就能操作。我再讀的原因是想用在身邊重要的關係中,還有和自己的關係裡。還記得我腦袋裡的聲音嗎?我沒讀這本書之前不知道,這些其實就是攻擊性的語言,不論出發點是什麼,實際造成的後果傷害自己。我想對自己好點。Masterclass網站,各個行業的大牛,傳授他們的手藝和心得。比如Alicia Keys教寫歌,Spanx創始人教白手起家創業等等。會員180美金/年,經常有買一送一活動,所有課程隨便看。平均每門課二十個視頻,每個視頻十幾分鐘,等於看一集美劇。電影級別的製作,畫面比大部分美劇講究,所以即使是看著老師坐那裡講話,也賞心悅目。目前沒有中文字幕。1. Neil Gaiman Teaches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2. Judy Blume Teaches Writing 3. Matthrew Walker Teaches the Science of Better Sleep4. Emily Morse Teaches Sex and Communication 5. Christina Aguilera Teaches Singing 6. Usher Teaches the Art of Performance 7. Herbie Hancock Teaches Jazz 8. Alicia Keys Teaches Songwriting and Producing 留言跟我分享你今年想讀的書吧。也歡迎在我的書單裡,選擇感興趣的跟我一起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