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免稅業處境艱難 希望政府允許中國遊客網上下單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衝擊韓國免稅業 庫存高企 人流銳減

作者: 權小星 樂琰

[ 2019年1~10月韓國一共接待國際遊客1459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佔比高達34.3%,再度成為第一大客源國。 ]

韓國的免稅產業,在疫情的背景下,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而這種危機,很有可能將影響產業整體的存亡。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獨家調研了解到,韓國的免稅產業在這幾年原本就遭遇挑戰,不少免稅企業的業績每況愈下,而中國遊客成為韓國不少免稅店的「救命稻草」。但隨著疫情發生,出境遊叫停,使得韓國旅遊業和免稅業接連受到波及,甚至代購產業也遭遇滑鐵盧。

 韓國免稅業處境艱難

在韓國首爾市區某大型免稅店工作的中國籍女生曹麗麗來講,她剛剛退租了位於首爾市區的一室的租房,並將自己的住處搬遷至首爾郊區。

「我曾經住的這個房子,雖然每個月租金高達8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800元),因為離工作的實體店步行15分鐘的距離,且我所在的店鋪提成也還尚可,但自從因疫情導致免稅店整體的收入停擺,外加上我的韓國老公也在處於停薪狀態,只能將房子搬到每個月租金45萬韓元的郊區。」曹麗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韓國免稅產業的危機,從疫情開始前就露出端倪,一些中小型免稅店紛紛關店,但曹麗麗工作在韓國三大連鎖免稅店(樂天、新羅、新世界),在補貼的支持與代購產業的維持下,仍處於高增長階段,在疫情前的2020年1月,日均人流量維持在1.5萬~2萬人次左右,而根據韓國免稅店協會的估算,在韓國境內目前仍存活的12個免稅店連鎖體系中,三大連鎖免稅店所僱用的人員,佔據韓國免稅店產業的近70%。

據韓國統計廳的報告數據,韓國免稅店產業在鼎盛時期的僱傭人數達到2萬人左右,而由於了解中國遊客,在語言和銷售技巧上擁有優勢,且了解免稅商品報關的操作流程的工作人員有較大的需求,因此在每一家新興免稅店開辦後,行業內部都會出現較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潮流,這種人員流動也將反向推動行業獲得「新鮮血液」。

因此,當三大連鎖免稅店也出現了一批停薪休假,甚至是裁員時,對於這個產業的影響無疑更加巨大,而疫情期間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使韓國免稅產業未來的前景更加艱難。

4月29日,主管韓國免稅商品的韓國關稅廳(海關總署)宣布,暫時允許解除免稅產品的入境管制,即允許免稅企業,將以免稅通關的形式入境的產品,通過非免稅渠道進行銷售,這也是韓國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開始開展免稅產業以來,首次批准臨時解除商品管制。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根據韓國《關稅法》的規定,以免稅品進行銷售,並接受免稅管制的商品,僅允許以保稅渠道進行管理,並僅可以通過接受管制的免稅商店進行銷售,而為了區分免稅品與完稅產品,韓國本土品牌的產品上,還需要標註「免稅品」獨立標籤,該法律嚴格禁止將接受管制的產品,通過任何渠道進行倒賣,並將按照逃稅漏稅來進行處罰。

「雖然看起來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項措施,這項措施卻成為了拯救韓國免稅產業的重要舉措,否則韓國免稅產業危在旦夕。」向韓國政府提出該建議的韓國免稅店協會戰略理事金光日(音譯)如是說。

據金光日介紹,韓國免稅店協會方面於4月下旬,聯名各大免稅店向韓國主管部門提出多點建議,其中包括:允許部分積壓庫存向韓國本土進行銷售、允許一些無法入韓的中國遊客通過網上下單並郵寄、為免稅店從業人員提供特別僱傭支援金,並下調仁川機場等各大機場免稅店的租金等四點措施。

根據上述協會的統計,今年3月,韓國本土各大免稅店的訪問者總數為59萬人次,跌至去年同期的七分之一,銷售額為1.87萬億韓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而在今年4月份,韓國國內的出境遊客數量同比下降93.7%,「由於3月初,有些國家和地區還沒有對韓國公民封閉航班,因此我們認為,4月份的數據只會比3月份更加慘澹。」金光日表示。

旅遊業受挫,波及免稅業

在2000年末開始,中國遊客的大規模湧入,徹底激活了韓國免稅店行業。韓國免稅店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在韓國本土免稅店的銷售額當中,有81%來自於中國消費者。

中國遊客的青睞,也使這個行業從「雞肋」變成真正的「現金奶牛」。而行業的持續增長,自然引發韓國國內對於免稅店特許執照的巨大競爭,韓國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進行了兩次免稅店特許牌照的競標,而各大財團企業為了能夠獲得運營權,也是拼盡全力。

例如,在競標階段,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長女李富真更是親自「上陣」,針對公司擁有免稅店及銷售經驗,但並沒有合適地產的缺陷,選擇聯手擁有地產但在銷售經驗上較為欠缺的現代集團,共同獲取免稅店營業許可,而多名業界人士均表態,這種在兩大企業之間拋棄競爭關係選擇共同聯手的案例並不多。

根據韓國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1~10月中國遊客赴韓遊達到501萬人次,同比增長26.2%。雖然10個月501萬的遊客人次,相對於巔峰期2016年接待826萬中國人,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對於韓國旅遊業界來說,這無疑是中國遊客赴韓遊回暖的信號。2019年1~10月韓國一共接待國際遊客1459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佔比高達34.3%,再度成為第一大客源國。原本期望2020年的韓國旅遊業可以登上頂峰,然而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

「韓國很多的免稅商品銷售額都來自於中國遊客,尤其是郵輪旅客,量非常大,購買力超強。但是疫情發生後,旅遊客人銳減,再之後出境遊叫停,郵輪更因為是封閉式環境而暫停了很多航線,即便開設,也沒有客人。要知道,中國是韓國旅遊的最大客源國之一,一度甚至是排第一位的,消費力更是強大,疫情之下,依靠旅遊拉動的免稅業務下滑嚴重。」長期從事韓國旅遊業務對接的金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事實上,自韓國境內於2月暴發疫情以來,韓國的旅遊產業整體面臨巨大的打擊,據韓國經濟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底,受影響的規模將接近1萬億韓元,並將導致近200家旅遊產業鏈企業倒閉,進而將韓國旅遊產業的整體規模縮小至2008年以前的水平。

該研究院的報告稱,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結束以後,韓國與中國山東省部分地區籤署領空開放協議,韓中兩國間的人流往來,尤其是中國赴韓的遊客數量開始出現井噴式增長,進而帶動了韓國旅遊產業的整體跨越式發展。

與之對應的問題,便是各大免稅店面臨的庫存難題。韓國關稅廳統計,截至4月底,韓國境內所有免稅店連鎖所持有的6個月以上的長期庫存量為8000億韓元左右,其中有60%以上,歸屬於三大大型連鎖免稅店,而韓國關稅廳和韓國免稅店協會方面預計,通過允許暫時解除管制一舉,能夠在未來3個月內,解決20%~30%的長期庫存,規模將達到1600億韓元左右。

曹麗麗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相較於她曾經工作過的百貨店,由於免稅店的法律規定及流通渠道都不相同,導致免稅店需要僱用一大批擁有管理保稅倉庫經驗的員工,因此若庫存大幅度堆積,會使免稅店自身不得不僱用一批管理倉庫的人員,而這批人員對於免稅店的主營業務及收入貢獻較小,並增加庫存的管理費用,對於免稅店來講屬於「雪上加霜」。

韓國免稅品代購產業在這次疫情中也受到打擊。曹麗麗表示,根據相關防疫規定,目前往來中韓兩國,會導致被兩國分別集中隔離14天,鑑於免稅品需要本人領取為原則,這也導致代購等群體無法購買免稅品,進而導致佔據免稅店收入近九成的群體無法正常消費。

金光日表示,考慮到還需要和各大品牌及韓國本土的流通企業進行協商的過程,且進入韓國市場的時候需要補交6.5%~13%的關稅及10%的附加稅,因此能夠真正有降價銷售效果的應當還是單價較高的國際品牌奢侈品,因此能否取得期待的成效,還要取決於品牌方是否配合接受以降價的形式進行銷售。

韓國高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鬥熙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韓國免稅店產業一直面臨著危機和挑戰,但當時還算是「冰火兩重天」,至少還有一批企業及從業人員出現了,可是疫情的出現徹底壓垮了支撐免稅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中韓同時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一個黃金周,來自最大客源國中國的產業結構性挑戰,更將使曾處於全球免稅產業規模第二名的韓國免稅店產業的從業者人人自危。

曾在韓國某免稅店擔任高管的崔忠明(音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早期來看,免稅店多半是由流通企業或旅遊企業所開設,主要是為了提升品牌的價值,對外展示其品牌的高端形象,雖然韓國政府為了鼓勵旅遊,曾對開設免稅店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但仍然無法阻擋虧損的趨勢。

崔忠明表示,隨著免稅「不再賺錢」,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各大免稅店開始「各出奇招」:一些小型免稅店因為其知名度問題,很難在市區吸引遊客前往,外加上能夠獲得機場方面的補助措施,因而更加拼命地去爭奪機場免稅店;而大型免稅店機構,則在收益性較差的情況,以及機場店鋪對於企業整體利潤貢獻下降的背景下,逐步撤出機場,將重點放在市區免稅店,其中最顯著的事件,便是樂天免稅放棄仁川機場1號航站樓四期免稅店的競拍。

在此背景下,作為韓國免稅產業的第一大客源來源國,由於疫情影響所導致的人員來往的切斷,無疑對於韓國的免稅產業是雪上加霜,更是壓垮了一些依賴於規模化經濟支撐的大型免稅店。

4月初,韓國樂天免稅店開始針對本公司的四成員工,展開停薪休假,並關閉金浦機場的免稅店,其餘兩家連鎖也開始跟進。

三大免稅店連鎖聯名向仁川機場公社提出請求,要求降低仁川機場的租金費用,甚至宣稱「若不降低租金,很有可能無法維持在仁川機場的正常運營」;而在樂天及新世界的免稅店事業部均已出現虧損的前提下,三星集團旗下的新羅酒店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也顯示,其首次由盈轉虧,出現營業虧損668億韓元,其中有490億韓元來自免稅店事業部。

相關焦點

  • 韓國免稅業,在劫難逃
    韓國免稅業,這隻全球經濟「金絲雀」,全線潰敗中掙扎著。   國際客流,遭疫情截斷。韓聯社數據,截至3月5日共有96個國家地區對韓採取入境管制措施,整個3月,赴韓遊客數較去年同期暴跌94.6%。2月,中國赴韓遊客數同比降77%至10.4萬人,僅佔遊客總數15.2%,而去年同期為37.7%。
  • 王府井的免稅牌照,要了韓國旅遊的命?
    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保稅物品不允許在國內通關,更不能在市場上流通,要是三年以上賣不掉,就要做銷毀處理。中國人再不來,韓國免稅店們可能真的要崩潰了。畢竟韓國一年近20萬億人民幣的免稅銷售額,超過七成都由中國遊客貢獻。只不過,這次韓國免稅業恐怕得做好心理準備:即便疫情的陰影褪去,中國人的錢可能也有一大半回不來了。
  • 韓國免稅店,在劫難逃
    韓國免稅業,這隻全球經濟「金絲雀」,全線潰敗中掙扎著。 國際客流,遭疫情截斷。韓聯社數據,截至3月5日共有96個國家地區對韓採取入境管制措施,整個3月,赴韓遊客數較去年同期暴跌94.6%。2月,中國赴韓遊客數同比降77%至10.4萬人,僅佔遊客總數15.2%,而去年同期為37.7%。
  • 中國代購「拯救」韓國免稅店
    目前,因為離島免稅的多種形式,如離島補購、郵寄上門、小程序下單等和多家免稅企業布局海南的市場營銷的動作來看,普通消費者很容易通過來到海南觀光一次,就獲得了購買物美價廉免稅商品的機會。隨著整體中國免稅市場(離島免稅、市內免稅、口岸免稅)和跨境電商(零關稅)的逐步發展,關於代購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韓國代購是否會繼續盛行?海南代購是否會取代韓國代購?
  • 韓國免稅店來中國直播甩賣,能讓數十億元商品免於銷毀嗎?
    韓國免稅店來中國直播甩賣,能讓數十億元商品免於銷毀嗎?據央視新聞報導,由於疫情影響,赴韓遊客驟減,四月以來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已同比下降九成,除了高額租金外,更讓它們頭疼的是疫情中積壓的大量庫存。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三年以上沒有售出的免稅品必須進行焚燒等銷毀處理。除了美妝產品外,服裝、飾品、箱包等沒有保質期、價值數十億人民幣的免稅品也將付之一炬。
  • 揭秘免稅生意:月租金30萬/平,毛利率高達50%,中國也從韓國進貨
    代購們的艱難處境不止是價格,此前只服務於內部會員的日上會員APP,也向大眾消費者低了頭,密集的與消費金融、OTA平臺展開合作。「電商在線」從一些美妝比價平臺發現,已經有免稅會員資格的卡券出售,238元可以買20件商品。免稅是一個怎樣的生意傳統代購們的生意在變,但毫不動搖免稅是門好生意。
  • 疫情之下韓國明洞昔日風光不再,近三成商鋪空置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疫情以前,中國赴韓國旅客常去旅遊購物的地方一定繞不開位於首爾中區的明洞(Myeongdong)。今年以來,由於韓國國內疫情多次反覆,韓國政府每次都採取較為嚴厲的防疫措施希望來控制疫情進一步爆發。其結果是韓國的零售業者在過去一年遭遇多次歇業指令,零售業始終無法恢復至正常運營的狀態。
  • 希望Google Play能夠在自家商店上架,國外處境艱難
    Google與華為中間的矛盾主要來源於川普、美國政府方面。早在去年5月19日,川普就發布出口禁令,此項禁令就是針對華為。華為在美國自主研究晶片和5G技術,使美國方面深感擔憂,從而在全國範圍內禁止華為的所有業務,其中也包括Google公司合作方面。
  • 環球漫遊攜手韓國Interpark 為赴韓遊客提供目的地服務
    據環球漫遊副總裁申東哲介紹,未來中國赴韓旅遊者可以不用擔心行程過緊而來不及購買心儀商品空手回國,環球漫遊App將提供直接下單購買韓國商品的功能,貨物可直接送至中國旅行者在韓國下榻的酒店、機場或指定地點。Interpark將向環球漫遊提供多達3600種商品,包括韓妝、奢侈品、食品、日用品、電器等諸多種類。未來雙方還將進行演出票務、韓國熱門旅遊線路、圖書音像等多個領域的深層合作。
  • 「寶爸不出撫養費,我給孩子改姓還不被允許」離異寶媽處境艱難
    這兩年,孩子跟誰姓的問題,在網上吵得火熱。原先,孩子出生後,毫無懸念地就是跟著爸爸姓。
  • 沒了中國金主,韓國免稅店收入驟降9成,中國免稅之王或將崛起
    2018年中國遊客消費了2773億美元,近乎美國遊客海外消費的兩倍(1440億美元)。2019年,中國遊客更是以1.55億人次,創造了5000億美元的消費額度。可見中國每年為世界旅遊業作出的貢獻巨大,尤其體現在免稅商品上。2019年,全球免稅銷售額總額的33%以上由中國貢獻,但這一年,中國的免稅市場僅佔全球的9%。
  • 全球戰疫:川普稱處境非常艱難 歐洲死亡人數超亞洲
    【來源:中國新聞網】當前,全球已進入戰疫時間。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逾20萬例,疫情在各地迅速傳播。美股發生本月第四次熔斷,美總統川普自稱「戰時總統」;歐洲24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破萬,法新社統計顯示,歐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亞洲;而在東南亞和非洲,疫情持續蔓延。
  • 人民日報:三亞國際免稅城已經成為遊客的熱門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八成遊客都表示將去免稅店購物,三亞國際免稅城已經成為遊客的熱門選擇。途家民宿後臺大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今,海南省4家離島免稅店附近的民宿預訂交易量佔全省總量近20%。離島免稅購物正成為吸引遊客前往海南旅遊的重要因素。
  • 韓國飛機先到,遊客卻「眼巴巴」看著中國人先撤了
    中韓兩國大量遊客同樣被困塞班,韓國軍用運輸機先到一步,但最後韓國遊客還得看著中國人先撤。 當地時間10月24日,超級颱風「玉兔」襲擊塞班,致使大量外國遊客滯留,其中就包括1600名韓國遊客和1500多名中國遊客。27日,韓國方面首先派出軍用運輸機,轉移了首批滯留塞班的韓國遊客80餘人。
  • 歐洲船東開始下單!選擇中國還是韓國?
    儘管很難斷定這些訂單最終會投向哪些特定國家的造船廠,但大體上歐洲海運公司更傾向於選擇在韓國造船企業下單。」回顧自1999年以來歐洲船東訂造新船的20年歷史,可以看出,每逢歐元強勢時期,新船的訂造就會增加。而歐元兌美元匯率已經從今年2月的1:1.09上升到8月的1:1.18。
  • 疫情不改免稅業發展前景,但市盈率486倍的上海機場值得買嗎?
    免稅板塊是過去兩年的大熱門,中國國旅直接改名為中國國免,以中國國免和上海機場為代表,板塊起飛。2019 年,上海機場淨利潤52.6 億元/+18.7%,歸母淨利潤50.3億元/+18.9%。第一個,是免稅業的發展空間。根據貝恩諮詢,2018 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共2600 億歐元,其中中國人消費佔比33%。2018 年,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僅佔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的27%,即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僅佔全球的9%;2018 年中國免稅品去年銷售額395 億元,僅佔中國人免稅消費總額的18%。
  • 王府井10天漲超85%,免稅店能否在中國遍地開花
    據悉,2019年韓國免稅市場規模達到213億美元,近10年年均複合增長22%,其中韓國國民消費35億美元,近10年年均複合增長9%,國外旅客消費178億美元,近10年年均複合增長27%,海外遊客構成韓國免稅市場的主要消費力。免稅店有機場免稅店、市內免稅店和離島免稅店。離島免稅店是中國特有的地方免政策。
  • 韓國飛機先到,遊客卻"眼巴巴"看著中國人先撤了
    中韓兩國大量遊客同樣被困塞班,韓國軍用運輸機先到一步,但最後韓國遊客還得看著中國人先撤。當地時間10月24日,超級颱風「玉兔」襲擊塞班,致使大量外國遊客滯留,其中就包括1600名韓國遊客和1500多名中國遊客。27日,韓國方面首先派出軍用運輸機,轉移了首批滯留塞班的韓國遊客80餘人。
  • 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成績亮眼:免稅業還將持續盈利嗎?如何上車?
    方正證券指出,中國境內免稅業未來盈利能力不會出現明顯下滑,甚至有望持續改善。海南離島免稅店全年成績單今日出爐!12月15日,海南商務廳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了今年海南離島免稅店的銷售成績單。伴隨著利好消息的影響,免稅概念板塊在7月一路走高,其中百聯股份、中國中免等股價均曾創下歷史新高。不過隨著消息熱度的降溫,市場也在年底進入回調。免稅行業長期前景如何?還能上車嗎?
  • 韓國免稅店行業或將面臨崩潰怎麼回事?具體原因是什麼揭秘
    據報導,本月以來,韓國免稅店行業整體銷售額同比減少了90%,許多免稅店已經關閉或調整營業時間。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三年以上沒有售出的免稅品必須進行焚燒等銷毀處理,許多服裝、飾品、箱包可能不得不被焚燒銷毀。據報導,韓國免稅店行業已向韓國關稅廳提議,希望通過百貨店、折扣店等國內流通渠道來消化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