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伊能靜的採訪引起爭議,讓我發現了裡面的「寶藏」主持人,她的提問總能切中要害,問出觀眾的心聲,卻問的很巧妙,不會讓藝人感到冒犯。
這個「寶藏」主持是易立競。
她採訪了很多明星,很奇怪,在她的氣場下,明星都會不小心說出實話。
1.李小璐
她採訪李小璐,淡定提問:「現在提起你的代表作,大概是17年前了吧?」
李小璐沒有底氣的說:「我拍的電視劇還挺受歡迎的。」
易立競繼續補刀:「這是因為這部劇有話題性,並不一定是這個演員的演技。」
李小璐答不上,說:「但是就是我後面還有很多戲。」
易立競話鋒一轉:「你覺得大家為什麼批評你矯情、假,不真誠或者愛秀之類的質疑?」
李小璐笑容消失,回了句:「這都是你看到的片面評價。」
2.郭敬明
易立競直擊郭敬明痛點:「2006年,你也發生過抄襲風波,和你現在保護智慧財產權,有矛盾嗎?」
郭敬明明顯開始「不爽」,邊說「沒矛盾。」邊灌水。
易立競繼續追問:「那抄襲風波這件事,算你吃過的苦頭嗎?」
結果郭敬明直接「黑臉」:「差不多了,下一個問題。」
這能難倒易立競?她又刺針:「你覺得作家圈有接受過你嗎?」
郭敬明尷尬一笑:「沒那麼介意接不接受。」
3.黃曉明
問黃曉明能接受不好的評價嗎?比如笑起來「邪魅狂狷」、自戀、演技不好、傑克蘇……
黃曉明挺誠懇的說:「我已經被罵習慣了,看開了。」
4.楊冪
當年楊冪在2011年的時候,同時拍了11部戲,被業界吐槽。
易立競問她:「當年你瘋狂接戲是為什麼?」
楊冪很官方的說: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我。
易立競很直接:「你瘋狂拍戲,是對錢有需求嗎?」
楊冪一驚趕緊擺手,她「口不擇言」:「沒有跟劇組說,都是想盡辦法請假去別的劇組拍,花了很多路費。」
5.趙薇
當年趙薇拍的戲票房都很差,被戲稱「票房毒藥」。
結果易立競直接問她:「你還頭頂「票房毒藥」的帽子,怎麼看?」
趙薇很「不爽」的說:「當時市場不景氣。」
很多人說易立競的採訪很尖銳,咄咄逼人,甚至說她是魯豫的妹妹「魯莽」。
但是,現在的娛樂圈存在的幾檔訪談節目,都是在「打太極」,能做好深度訪談的,寥寥無幾。
何炅是國內最頂尖的娛樂主持之一,但是,他的採訪總是很「官方」,看著很舒服,但絕不會問出得罪藝人們的問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路線。
魯豫就更不用說了,她的訪談水平很迷,有時候會想她是不是故意的,問貧困山區兒童「吃不吃肉」,兒童說「不經常吃」,她居然問出:「為什麼?肉不好吃嗎?」這種話。
她像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主持人,不管誰來都要問「你數學幾分?」這種只有她自己在乎的問題。
金星呢,算是近年來最「敢說」的主持人了,可是節目卻都被停播。
其實,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還有日韓、歐美,都會有這樣不會「粉飾太平」的節目。
臺灣的《康熙來了》,小S和蔡康永可以在現場直接問林志穎和林心如分手的原因。
香港的《今夜不設防》,黃沾、倪匡、蔡瀾直接問剛坐下的張曼玉:「你回香港參加選美,是不是貪慕虛榮?」
張曼玉非常直接的說:「對 我就是貪慕虛榮,從小我其實就想成為明星。」
易立競並不是憑空出現來「博人眼球」的。
不同於一般主持人,易立競從1999年成為記者,做過財經、社會新聞、文化等領域的記者,曾任《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
她剛進《南方人物周刊》時,去採訪過艾Z病村,村裡一艾Z病人因忍受不了鄰居及家人的冷淡和歧視,先後s害了5戶人家8口人,易立競是去對遇難者家屬回訪。
那一次的經歷讓她對苦難了解的越多,無力與無奈感也越深。
離開了社會新聞,到文化口子,她採訪了很多藝人、導演,寫了《病人崔永元》《李亞鵬:我不是個放浪形骸的人》《趙本山:上春晚我並不快樂》。
採訪柳雲龍的時候,2人越聊越停不下來,採訪時間不斷被延長,柳雲龍說:「有你這樣記者的雜誌,應該是有些品味的。」
約李亞鵬的採訪約了2年,最後訪談完李亞鵬說:「以後三四年除了你,我不接受別人的深度採訪。」
「我尊重你的方式是提出與之相匹配的問題。」
易立競提出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明星們的回答讓人感受到了「明星外殼」下的真實人性。
易立競問孫紅雷:「接《戰國》那樣的戲,是因為砸錢砸的太狠了嗎?」
孫紅雷說:「我把錢還回去了。」
到採訪杜華,就能從杜華的言談裡知道,她確實是個「不聰明」的人,是有「愚鈍感」的。
易立競問她:「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
杜華還是膚淺的回答了「我不知道怎樣算賢妻良母,我確實不會收拾家務。」
就可以看出來,杜華確實像在《浪姐》裡表現出來的那樣,她今天的成就純粹就是肯幹肯拼。
易立競這樣的主持人,不拖泥帶水,不做作煽情,不做無意義的插科打諢,這樣的清流,我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