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藝的故事》兩年邀請1200多位外來務工者及其家人觀劇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張素)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取材於2014年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的志願者參與共青團中央組織的貴州留守兒童暑期關愛活動時遇到的真實案例。經過志願者的幫助,在外人看來「自閉」的小藝學會向親人表達愛意。記者22日從該公益組織獲悉,兩年間,1200多位外來務工者及其家人獲邀觀劇。

據介紹,惠迪吉在兩年前開始推出「牆上的門票」項目,為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庭募集《小藝的故事》門票並邀請其觀劇。

許多外來務工者及其家人在觀劇後受到觸動。一位帶著兩個孩子觀劇的母親在電話回訪中說:「孩子需要、但是父母在外面上班沒辦法給的愛,說不出的愛、不敢說的愛,《小藝的故事》的志願者幫他們把愛流動出來。我的兩個孩子都很感動,她們說『媽媽我也要抱抱你,我愛你』。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我特別感動。」

近期,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網絡版直播上線。來自四川、廣西、上海、安徽等多所學校的師生家庭、中建八局建築工人等通過「牆上的門票」項目獲邀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庭在線觀看,觀看峰值達到92萬人次。這場直播得到深圳深圖醫學影像設備有限公司公益支持。

據介紹,每場演出都會邀請一兩位來自企業、媒體、演藝界的知名人士參與互動體驗。此次網絡版直播的互動體驗嘉賓有《首席ELITE》雜誌總編輯古遠、深圳深圖行政部負責人鍾影雪、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愛的共振腔」建設項目負責人靈心。

古遠曾在今年10月24日作為互動體驗嘉賓參與《小藝的故事》。「之前我把自己定位成家裡的棟梁,對待家人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情緒,覺得他們不理解我,就給家人造成很大的壓力,造成我的孩子在表達上有一些口吃。參加節目之後我就在反思。」古遠在直播中分享了近兩個月的轉變,「這段時間我兒子的狀況基本改善了,語言進步非常快」。

鍾影雪說,她在首次觀劇以後就改變了原來流動情感保守的狀態,不再抗拒孩子的擁抱。曾經與她不夠親近的女兒現在與她的關係變得更好了。

「在一個家庭裡,當這樣一份原初情感、這樣一份愛可以真正流淌、編織,它對每個生命都是無限的滋養和啟迪。我們會發現原來家庭是一個愛可以共振的最核心的腔體。」靈心說。(完)

相關焦點

  • 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用一場網絡直播送上新年「合家歡」
    有來自四川、廣西、上海、安徽等多所學校的師生家庭、以中建八局建築工人為代表的通過「牆上的門票」項目被邀請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庭、以及深圳深圖的員工家庭等觀眾在線觀看。直播數據顯示,本場直播觀看峰值達到92萬人次。
  • 邀請家庭觀看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網絡版的函
    12月18日,特別邀請家庭,尤其是在外打拼的爸爸媽媽們,在線觀看一場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出品,深圳市深圖醫學影像影像設備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網絡版。該劇是根據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愛的共振腔」建設公益項目中真實故事改編,已持續演出5年77場。
  • 「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
    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的一群愛行天使志願者根據真實公益故事原創編排的「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正演繹著公益與文化的跨界碰撞。真心真情的演繹撥動著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中人們的心弦,更見證著申城「愛」的溫度和社會文化心理建設的力量。
  • 恆天財富感恩季緣何攜手惠迪吉《小藝的故事》
    《小藝的故事》網絡版直播蘊含公益新理念的先鋒藝術《小藝的故事》改編於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是「愛的共振腔」建設項目的真實案例。秉持這樣的理念,惠迪吉志願者6年多走過全國17個省市59所學校,輻射關愛人群超過57000人次;今年疫情之後,「愛的共振腔」又推出線上行項目,至今已在6個省20所學校開展了40場團輔,關愛的學校師生及其家人超過12000人次。
  • 務工者衛生習慣悄然改變
    勤洗手、用公筷、更加關注自身健康 務工者衛生習慣悄然改變閱讀提示疫情發生後,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筷已經逐漸成為不少務工人員的日常習慣,儘管從公眾衛生意識覺醒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需一定時間,但改變正在悄悄發生……
  • 外來務工者冬日下河救人,被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落戶杭州
    外來務工者冬日下河救人,被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落戶杭州 澎湃新聞記者 張劉濤 通訊員 金炯明 2020-12-04 11:03
  • 石樑:做外來務工者的「護薪人」
    這麼快就要回被欠的工資,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近日,天台縣石樑鎮綜治中心裡,一名外來務工人員正向鎮政府工作人員致謝。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能夠安心返鄉過年,石樑鎮多措並舉助力農民工化解「薪」事。積極組織各村網格員深入企業、工地開展拉網式專項農民工討薪糾紛排查,及時掌握拖欠農民工工資矛盾線索,做到矛盾糾紛早預測、早介入、早調處。
  • 只需三步,全家盡享《小藝的故事》網絡版微信直播
    由惠迪吉出品的「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網絡版即將再度登場,本場直播由NVIDIA贊助播出。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惠迪吉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小藝直播」看直播直播時可積極參與直播間評論區互動、提問我們渴望聽到並回應你的聲音| 重要提示:複製下方連結,使用電腦全家一起觀看,效果更佳
  • 關於務工者返鄉潮!在深圳工作17年人怎麼說?村民:怎麼會這樣
    關於務工者返鄉潮!在深圳工作17年人怎麼說?村民:怎麼會這樣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國民經濟受到了有所影響,據報導目前GDP同比下降3%,如果國外疫情還得不到有效控制,再持續下去會下降6%。關於在很多外務工者返鄉潮,一位在深圳工作17年的人怎麼說?村民說,怎麼會這樣呢!回來在農村怎麼辦?作為深圳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發展最前沿的大城市,當然它的發展速度真的讓人很吃驚。在早期發展過程當中,有許許多多的務工者朋友,帶著發財夢去深圳工作,能掙到第一桶金,淘金夢。
  • 小藝幫APP2.0及小藝幫助手用戶操作手冊
    (6)為保障考試視頻拍攝效果,建議考生使用iPhone6s、android 7.0及以上近兩年主流品牌機(例如華為、小米、oppo、vivo、iPhone等千元機以上)拍攝並上傳視頻。(8)只能使用手機安裝小藝幫APP和小藝幫助手APP考試,不能使用其他任何硬體設備(ipad、電腦等)。(9)在正式考試前請務必進行考前練習及模擬考試,熟悉小藝幫APP操作流程和考試流程,以免影響正式考試。(10)雙機位考試時,先下載安裝小藝幫APP為主考手機,再用另一部手機下載安裝小藝幫助手APP作為輔考手機。
  • 節後大批務工者返回申城 在大城市拼搏為實現夢想-IPAD 活動鉛筆...
    揮揮手,和故鄉道一聲「再見」,在每一列駛離老家的列車上,都載滿著一位位追夢人。或許,他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和安逸裡,但新的徵程已拉開序幕。那些尚未實現的夢想,那些還沒到達的遠方,都在等待著他們的出發和起步。為了夢想起跑,永遠不會太晚。  歡迎回到上海,歡迎回到這座大城市,這片拼搏的土地!
  • 二月央視觀劇指南,春節就看這些好劇了!
    央視螢屏看點多!老人跌倒,到底該不該扶?生活中,媒體上,這是大家討論已久的熱門話題。關於「扶不扶」,春晚舞臺上,沈騰飾演的郝建也曾遭遇過兩難窘境。初涉電視劇領域,沈騰的首部作品同樣選擇從此切入。這部《你是我的眼》講述的就是他飾演的外來務工者張三斤偶然救了陷入生命危險的邱躍進,在「扶不扶」的兩難中,張三斤選擇替邱躍進籤下家屬手術同意書,從此捲入了邱躍進與他的盲女花兒之間的情感故事。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只為一個承諾,她願意放棄發展機會
    它就是我們的情懷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何為情懷劇,是一種即使許久不看,一旦看到該劇的某個人物或演員,都是不經意間想起該劇的許多畫面來。而《外來媳婦本地郎》在21年前,通過講述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相處,從而引起觀眾們的共鳴。當時的廣東,在經濟上處於快速發展的狀態。凡事皆有利有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源源不斷的外地務工者來到了廣東,成為廣東的一分子。
  • 【觀劇日誌】《以家人之名》:窺見成長的窗口
    》無疑以新穎的組合形式打開了觀眾觀劇的另一個維度。一開始,這三個帶有傷痛的原生家庭重新組建成一個五口之家,《以家人之名》首先在家庭設置上就打破了傳統家庭的定義,讓人眼前一亮,隨後關於這個家庭的故事就更值得觀眾期待。
  • AI聲控、一碰傳音,華為AI音箱2:小藝小藝,開啟你的智慧生活
    近期,小編入手了華為AI音箱2電池版,它到底有多智能,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華為AI音箱 2呈現的是一個全黑的圓柱體,上半部分為亮黑的鋼琴烤漆,下半部分為飛織網布纏繞,上下的無縫銜接完美結合了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整體顯得更具質感和檔次。
  • 遼寧:務工者儘量留就業所在地過年
    遼寧:務工者儘量留就業所在地過年 2021-01-16 09:20:1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熒幕德國 一個溫馨的故事——《阿曼尼亞:歡迎來到德國》
    Made In Germany?我是德國人?還是土耳其人?電影《阿曼尼亞:歡迎來到德國》的主人公就有這樣的疑問。這是一個講述了土耳其裔移民家庭在德國生活的故事,一部會讓我們歡笑並流淚的溫馨電影.上世紀中期,由於二戰中損失了大量青壯年勞力,德國本國勞動力不足,德國政府向周邊國家發出號召,歡迎大量青壯勞動力來德國就業,電影中的祖父胡賽因在四十五年前,作為一名外來務工者(Gastarbeiter),離開土耳其的村莊,離開自己心愛的姑娘(後來的祖母),來到德國,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把愛人和子女接到德國,過上幸福的生活。
  • 陳小藝 拍《外來妹》看著一車廂打工者,體會到改革潮
    「我不想說我很親切,我不想說我很純潔」,這首楊鈺瑩演唱的《我不想說》是上世紀90年代最紅的流行歌曲之一,而這首歌的出處則來自一部同樣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外來妹》。  《外來妹》是最早反映城市外來打工者生活的電視劇,在電視劇史上,這是一個全新的話題。改革開放之後,大量來自偏遠地區的務工者到達改革前沿的廣東,人生的命運也就此改變。
  • 電視劇《你是我的眼》講述年輕打工者深圳逐夢的故事
    晶報記者 林菲 實習記者 蘇國銳歌曲《你是我的眼》曾紅透大江南北,而現在,一部瀰漫著深圳濃厚人情味的同名電視劇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