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含恐怖圖文,請放心食用)
恐怖片是一個相對特殊的類別。
很多觀眾對恐怖片的態度,連又愛又恨都算不上,而是唯恐避之不及,伴隨著偶爾的好奇。
所以這就導致,大多數觀眾對恐怖片的鑑賞能力幾乎為零。而這又直接導致了,在所有電影分類裡,恐怖片的分數是最不準確的。因為總會有人用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打出莫名其妙的分數。
因此,面對毫無參考價值的評分,偶爾好奇的觀眾和剛剛入坑的恐怖片愛好者就很難挑選出一部好的、或者自己心儀的恐怖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恐怖片老司機的我整理了這個片單,基本涵蓋了這一年多來我看過的、網絡上已經有了資源、我認為值得推薦的恐怖電影。
此片單可能會因為沒看過、看過但不推薦、看過但忘了、寫到後面不想寫了而略有遺漏。
來吧。(排名不分先後)
1.《遺傳厄運》
Hereditary
推薦程度:極高
驚嚇程度:極高
這部大熱的恐怖片就不需多做介紹了。由高口碑代名詞「A24影業」推出的《遺傳厄運》在今年1月亮相聖丹斯電影節之後就緊緊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開局爛番茄新鮮度100%,MTC也打出了89的奧斯卡級別的高分。
這部恐怖片是那種無法容忍劇透的電影,影片的懸疑氛圍持續到了電影的最後一分鐘,部分觀眾第一遍觀影也沒有搞清楚這到底是個什麼故事。但正是這種對理性思維造成直接衝擊的未知的恐懼,構成了影片的核心。觀眾就如同片中人物一樣,完全不知道這個脆弱的家庭究竟在對抗著什麼。
很多傳統恐怖片,觀眾都是上帝視角,都是片中人物在不斷作死犯傻。而這部恐怖片,把觀眾和片中人物放在了同樣的位置。
全程基本上沒有什麼劣質的jump scare,但詭異的氛圍瘮得人頭皮發麻後背發涼。
今年最佳。
2.《寄宿學校》
Boarding School
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中
最近較火的恐怖片,講述了有異裝癖的男孩在一個詭異的寄宿學校的經歷。
寄宿學校的學生僅有個位數,與其說是問題學生,不如說,都是被父母放棄的孩子。對所謂「親情」的批判,可能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似乎涵蓋了很多東西,成長、親情、友情、復仇、傳承,而似乎每一個方面都沒有表達得很透徹。因此,這部電影,離佳作也僅一步之遙。
男女主很出彩,相當有風格的配樂也給本片增色不少。
3.《解除好友2:暗網》
Unfriended: Dark Web
推薦程度:高
驚嚇程度:中
本期的重點介紹。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電影的預告火了一陣子。這部電影叫做《網絡迷蹤》,現在已經在北美上映,無論媒體口碑還是觀眾口碑都可以用「爆炸」來形容。這是《網絡迷蹤》的預告片:
沒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發生在一個電腦屏幕上。這種相當有創意的形式,是《網絡迷蹤》這部電影如此吸引眼球的重要原因。
這樣形式的電影,現在也被稱作「桌面電影」,可以被看做是偽紀錄片的一個分支。而《網絡迷蹤》並非是這個類別的開創者。早在2014年,就有一部叫做《解除好友》的桌面電影,曾引起了小範圍的轟動。
今年,這部電影的續集,《解除好友2:暗網》來了。
雖然是續集,但劇情上沒有任何關聯,所以即使沒有看過第一部的觀眾也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觀看第二部。並且相比於聚焦在校園暴力和靈異事件的小打小鬧的第一部,第二部選擇了一個可以稱得上是「當代都市傳說」的題材——暗網。
暗網是指那些存儲在網絡資料庫裡、但不能直接訪問也不能直接搜索到,只有通過特殊路徑才可以接觸到的非表層網絡。部分暗網上會進行非法交易,軍火、信用卡、毒品、娼妓,甚至是 為付費客戶定製的虐殺視頻。
電影講述了男主角撿到了一個筆記本電腦,他發現這部電腦的主人是暗網的成員,電腦中存放著接近1T的暗網視頻,而他和他的朋友也逐漸被暗網盯上。整部電影時長92分鐘,就在這短短的92分鐘裡,事態一步一步走向失控。
這部電影給觀眾帶來的衝擊,是很多恐怖片做不到的。怪獸、外星人、鬼婚、惡魔,你或許會因為知道這些都是虛構的藝術形象而不會那麼設身處地得感到害怕。
但這部《解除好友2:暗網》裡發生的一切,在現實世界中理論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電影裡提到的暗網「絲綢之路」,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
超強的代入感,正是偽紀錄片的優勢。「桌面電影」的形式加上「暗網」的題材,讓《解除好友2:暗網》帶給人的恐懼更為強烈。這好像就是在現實世界某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不知道哪一天,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身上。
全程沒有任何jump scare,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畫面或片段單拎出來會讓人覺得恐怖。觀看這部電影,跟觀看傳統恐怖片的體驗完全不同。
「中」的驚嚇程度,僅僅意味著,全程頭皮發麻。
4.《失心病狂》
Unsane
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低
一名年輕女孩想要擺脫跟蹤狂而遠走他鄉,但曾經的夢魘卻一仍然深深地困擾著她,因此她選擇像心理諮詢求助,不想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恐怖的是,那名跟蹤狂也在這家醫院之中,而她卻開始逐漸搞不明白,這一期究竟是真實的,還是僅僅是她瘋狂的想像。
主是美劇《王冠》的女主克萊爾·芙伊,導演是好萊塢幾大伯格之一的史蒂芬·索德伯格,曾經紅極一時的《十幾個羅漢》系列就是他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全程採用iphone7plus拍攝。
嚴格意義上來說本片還算不上是恐怖片,應該算是驚悚/懸疑電影。最有意思的點在於,本片直面了一個所有人都思考過但估計所有人都沒想清楚的問題:
如果你被誤關進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患者?
在謎底揭開前,觀眾一直會沉浸在這個問題帶來的不安感之中。
預告在此:
5.《鬼故事》
Ghost Stories
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高
本片由英國經典的驚悚舞臺劇改編而成。男主是一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一生致力於用科學解釋所謂的靈異現象,破除封建迷信。一天, 他從自己的偶像,知名超自然領域研究專家那接來了三樁案件,後者告訴男主,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解釋這三樁案件,它們動搖了自己堅持一生的世界觀。本片的故事也圍繞這三樁案件展開。
其他的恐怖片,大都還是按照「起承轉合」這麼個步驟來的,高能大都集中在後半段。而這部電影由於是由三個故事組合而成,所以差不多是「高能-高能-高能」這麼個節奏,更加緊湊。前兩個故事的氛圍非常不錯。
然而,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有多嚇人,而是它精巧的敘事。片尾的反轉雖然似曾相識但仍然精彩。不過,相比於那些似曾相識的同類電影,本片的反轉僅僅停留在結構和技巧上,稍微缺乏深層次的內涵。至於同類電影究竟有哪些,這裡就不提了,涉及劇透。
6.《馬柔本宅秘事》
El secreto de Marrowbone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低
講述了一家人為了逃避舊日的夢魘而搬進了新家,但怪事卻在這個新家裡接二連三地發生,曾經的真相也在一步一步揭開。
如果你對《靈異第六感》《孤堡驚情》這類披著恐怖片的外殼而有著溫情內核的電影感興趣,你一定也會愛上這部電影。本片的導演正是《孤堡驚情》的編劇,氣質也一脈相承,節奏緩慢,更像是一部文藝片。
電影末尾,三線交匯,真相終於揭開。
悲傷,卻仍然溫暖。
7.《噩夢娃娃屋》
Ghostland
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高
本片講述了媽媽帶著姐妹倆搬入了阿姨留下來的舊房子,不想卻被變態盯上。多年後,當年逃出生天的妹妹已經成了暢銷書作家。一天她接到了一直沒有走出心理陰影的姐姐的電話,為了一探究竟她回到了當年那個舊房子,結果往日的噩夢再次重現。
這部電影一上來就致敬了「克蘇魯神話」的創作者、恐怖大師H·P·洛夫克拉夫特。如果有看當時我關於電影《湮滅》的文章,應該就知道,「克蘇魯」強調的是「未知的恐怖」,勝在鋪墊以及營造氛圍。既然如此,想必這部電影應該跳脫了傳統恐怖片的窠臼,並沒有太多俗套的jumpscare。
結果,他娘的從頭到尾都是jumpscare。
本片的劇情設計在恐怖片領域裡算得上是很出彩了,情節反轉都有精心的鋪墊。如果沒有那麼多低級的jumpscare,我對本片的推薦級別會更高。
8.《鳳凰城遺忘錄》
Phoenix Forgotten
推薦程度:中
驚嚇程度:低
今年上半年的《昆池巖》刷爆了社交網絡,可能對部分觀眾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偽紀錄片」這一類別。
然而講道理,《昆池巖》並算不上優秀的偽紀錄片,即使《昆池巖》的驚嚇程度相當高。偽紀錄片勝在對氛圍的營造,勝在混淆真實與虛擬的界限帶來的後怕,從這個角度來說,偽紀錄片是最有克蘇魯氛圍的恐怖片類別。因此,充斥著jumpscare的《昆池巖》僅僅借用了偽紀錄片的形式,內核還是一部傳統恐怖片。
而這部《鳳凰城遺忘錄》,就是相當正統的偽紀錄片。頗有當年偽紀錄片鼻祖《女巫布萊爾》的味道。
本片講述了1997年鳳凰城UFO事件(劃重點:真實事件)過去十多年後,
當事人(已失蹤)的妹妹回到鳳凰城想要破解當年三名青年失蹤的案件。她發現了一卷錄像帶,而這個錄像帶裡記錄了當天晚上發生的一切。
不過,正因為本片是非常偽紀錄片的偽紀錄片,節奏相當慢,鋪墊相當長,觀感並沒有那麼好,僅推薦偽紀錄片愛好者觀看。如果是對偽紀錄片類別感興趣的觀眾,推薦先看《女巫布萊爾》。
PS:這部電影今年6月在國內上映了,來看看中國公司出的海報:
作為一部遮遮掩掩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偽紀錄片,海報上竟然直接掛上了個三流地攤雜誌畫風的飛碟。
哪家公司做的宣發?請出來挨打。
寫完了。
祝這個片單能帶給您和您的家人一個愉快的中秋假期。
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