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熱水 還有母嬰室!海曙9座公廁完成改造

2021-01-15 瀟湘晨報

「這麼冷的天氣,廁所裡竟然有熱水可洗手!而且還有新改造的母嬰室,很貼心!」1月12日上午,海曙區氣象路上,一位市民對煥然一新的泗洲家園公廁連連稱讚。

公廁是城市文明的底色。近期,海曙區泗洲家園、府橋、凱悅和沿江3號等9座公廁完成改造升級,重新向市民開放。這些公廁通過增加設備設施、優化內部環境,實現了品質大提升。

馬園公園旁的吳家塘公廁。

「在此次公廁改造過程中,我們增設了很多智慧化和人性化設施,從細節入手,讓市民更方便、更舒心。」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工程在保留了原有公共牆、建築外牆和公共管道基礎上,對內部牆體、潔具、飾面等進行了整體改造,在每座廁所安裝門栓傳感日曆和廁位提示燈,顯示廁位的佔用情況,並在衛生間出入口安裝廁位信息顯示屏。

在每個公廁的入口處安裝紅外線人流量統計設備,用來統計一定時間內的人流情況。在第三衛生間內安裝緊急報警按鈕,公廁管理室聲光報警器可以實時接收到求救信號。

另外,還在男女衛各安裝一隻帶氨氣及溫溼度檢測功能的探測器,實時顯示公廁內氨氣及溫溼度情況。公廁實行二維碼管理,市民可以掃碼對公廁進行評價,引導市民共同參與打造「一廁一碼」廁所管理體系。

改造一新的內部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這9座公廁的改造過程中,人性化設施的增設成為一大亮點。「結合日常實際情況和市民的反饋,我們依照一定比例提高了女廁位數量。通過配置第三衛生間、母嬰愛心驛站等,方便殘疾人、嬰幼兒家長等群體的特殊需求,還增加了熱水供應、幫助呼叫等功能。」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廁的環境品質體現著城市的文明形象,希望廣大市民愛護設施設備,養成良好習慣,共同維護城市環境。」

寧波晚報 記者 邊城雨 通訊員 姜鵬 華騁珅 編輯 錢元平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古鎮鎮改造老舊公廁,提升鄉村顏值
    本報記者 文波 攝 本報訊 古鎮古二村一河兩岸的小公園中,一座清雅的建築佇立公園裡,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仔細走近一看,是鄉村裡一座新的公廁。「這是我們村改造的第一座公廁,改造前,公廁已使用20多年,設施陳舊落後,群眾不愛用。改造後,通風透氣無異味,有專人打理,大家都愛用了。」近日,帶我們參觀的古二村村主任林錦安笑著說道。
  • 從內到外大變樣 廬陽區改造完成16座老舊公廁
    走在廬陽區各街道上,一座座改造完成的「高顏值」公廁映入眼帘。12月7日,本網記者在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今年改造完成步行街周邊老舊公廁16座,對老舊公廁在外觀面貌和硬體設施上都進行了品質提升。改造後的公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特色。
  • 蘇州公廁首現第三衛生間 配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
    蘇州公廁首現「第三衛生間」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新風系統……看到這樣的配置,許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高檔樓盤的廣告,如今這樣的「頂級」配置出現在公廁內,讓人感覺非常新鮮。除了各種高端配置之外,這座公廁還創新設置了「第三衛生間」,各種人性化的設施讓帶孩子如廁的家長不再尷尬。23日上午,記者找到這座正在試運行的公共衛生間,翹角屋簷、粉牆黛瓦、仿古花窗,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在綠樹的掩映下,與護城河環古城健身步道融為一體。
  • 民生實事為人民 南京火車站北廣場五座公廁展新顏
    火車站北廣場於2014年建成投用,受限於當初的設計以及後期的使用頻率,五座公廁不同程度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有些內部裝飾材料開裂脫落,有些公廁內陰暗潮溼,燈光昏暗,排氣通風效果差。「就拿北廣場西側的這座公廁來說,當初設計時僅有蹲便器,每天有近千人如廁,特別是女廁經常出現排長隊的現象。再加上頻繁使用,內部設備破損嚴重,廣大旅客的體驗感很差。」
  • 廈門公廁改造!推動公廁適老化!
    了解更多資訊前日,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副主任朱國林表示,他們會認真考慮老人需求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在現有公廁改造和未來公廁建設方面積極推動公廁適老化。■羅賓森公廁已完成改造且標準較高。三年規劃 新建改建任務基本完成部分建造標準較高據悉,目前我市共有公廁1800多個,其中列入環衛部門專門管理的有512個,鄉鎮管理的公廁有184個,農村公廁1048個,旅遊公廁95個。
  • 浙江今年改造提升971座城市公廁 要改成這樣
    城市公廁服務水平關係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日,小布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浙江將推進城市公共廁所服務大提升工作。2020年,以城市建成區、中心鎮、特色小鎮為重點範圍,全省完成971座城市公共廁所提升改造任務。
  • 配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無錫濱湖區新增一批高品質公廁
    公廁雖小,但卻是關係民生的大問題。近日,位於建築路與隱秀路交叉口東北角的一座高顏值公廁亮相錫城,該公廁不僅配備了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和除臭系統,24小時提供熱水,而且增加了廁位數量,擴大了廁位面積。進入大雪節氣後,12月份的無錫已經能夠感覺到絲絲的涼意,但走進京江公廁卻是暖意十足。大廳48寸的智能顯示屏實時顯示著公廁內的溫度、溼度和異味指標,廁位空閒佔用情況一目了然,並顯示著當天的如廁人數。在公廁內部,乾淨明亮的洗手臺、光滑如新的瓷磚牆、潔淨透亮的地磚,整潔衛生的公廁環境讓來到此處的市民忍不住稱讚。
  • 上饒市中心城區這些老舊公廁升級了!還有這些新功能……
    近日,改造後的中心廣場公廁正式開放這座公廁又有哪些大變化呢?為進一步解決市民的「如廁難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市城管局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按照「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對中心廣場公廁進行了提升改造,改造後的公廁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都煥然一新。●新增面積100餘平方●公廁提升改造工程由市城管局環衛處負責具體實施。
  • 運河區新華區今年改造完成旱廁225座,採用新式馬桶 增加除臭系統
    記者近日從運河區、新華區廁改辦獲悉,今年以來,兩區共改造完成旱廁225座,已有115座投入使用。近日,在市二幼北側的一個公共廁所門前,居民韓女士說:「以前那個廁所又髒又臭,還四處透風。改造完後,環境整潔了,還添了洗手池、鏡子等設施。」據了解,這個廁所改造完成後,配備了兩名管理員,維護裡面的環境衛生。另外,還安裝了等離子除臭系統,保持廁所內空氣流通。據了解,今年以來,運河區、新華區共改造完成廁所225座。有關部門將原有建築物拆除後,根據公廁所處環境、周圍建築風格,重新設計、修建了新式的衝水式廁所。
  • 便民無小事,白鶴洞街轄內這兩座老舊公廁大變身!
    據了解,公廁改造提升的主要建設內容為翻新全部外牆,更新公廁內部所有坑位,更換新的管道,提升使用舒適度。,這座老舊的兩層公廁實現大變身。19路公交總站公廁還新增加了母嬰室,更加方便攜帶孩子的家長如廁。鶴園東公廁則在原來的基礎上升級改造了許多便民措施,通過增加地漏、更換廁所隔間門等措施,讓公廁更清潔明亮。街坊陳婆婆說:「改造後哪裡都方便,洗手臺有高矮,小孩子洗手也不用家長抱上抱下了。」
  • 運河區新華區今年改造完成旱廁225座,採用新式馬桶,增加除臭系統
    記者近日從運河區、新華區廁改辦獲悉,今年以來,兩區共改造完成旱廁225座,已有115座投入使用。近日,在市二幼北側的一個公共廁所門前,居民韓女士說:「以前那個廁所又髒又臭,還四處透風。改造完後,環境整潔了,還添了洗手池、鏡子等設施。」
  • 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升級改造投用
    為了方便老人及殘疾等特殊人士如廁,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環衛處日前對資陽城區15座老舊公廁進行了無障礙設施升級改造,為特殊群體提供如廁便捷。6月22日下午,記者在師園街公共衛生間看到,曾經凹凸不平的地面已經被改造成了無障礙設施通道。現在的師園街公共衛生間路面平整,還增添了無障礙衛生間,衛生間內增加了成人坐便椅和兒童坐便椅,牆上張貼了入廁溫馨提示。隨後記者來到位於九曲河示範段的2號翻板閘公廁,該公廁外原來步道狹窄,經過改造後無障礙通道路面寬闊平整,周圍還建起無障礙扶手,既方便又安全。
  • 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公廁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2020年以前已完成改造106個,剩餘310個計劃利用5年時間完成改造,涉及改造面積約654萬平方米、住戶6.1萬戶。提升改造公廁17座,概算投資800萬元。今年7月份,東港區還接收了中心城區9座沿街公廁的提升改造任務。
  • 手機即可查找附近公廁!汕頭市試點建設「智慧公廁」
    俗話說:「人有三急。」公廁是一座城市必備的公共配套設施。細心的市民發現,近年來市區的公廁多了,外觀變漂亮了,配套的設施更齊全了。經過不斷的改造和升級,如今市區許多公廁外型精緻時尚,已成為周邊的景觀亮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廁內部設計彰顯出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新理念,除了洗手臺、常規男女廁位,還配置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飲水機、擦鞋機、雨傘架、烘乾機、鏡子、紙巾和菸灰缸等,有的還裝飾綠植植物,播放動聽音樂,努力營造出乾淨整潔、舒適愜意的如廁環境,很好地滿足了廣大市民與遊客的如廁需求。
  • 公廁都玩動漫?夠盞鬼! 「以廁養廁」新模式值得探索
    升級改造前,一樓為無障礙衛生間、二樓為男女廁區,其餘空間堆放物料,公廁設施殘舊簡陋、樓梯難行,通風採光差,外立面破舊且密布雜亂無章的線路。 公廁設備、通風、給排水系統全面改造提升,達到了功能齊全、布局合理、通風採光效果理想的目標。
  • 有「窩心暖」也有「透心涼」,寒冬,城市更要有溫度!
    一陣北風吹過,在團結湖南路從事垃圾運輸工作的黃師傅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幸好老楊那兒有熱水,喝完身上能暖和不少。」12月7日,「大雪」節氣伴隨著斷崖式降溫如約而至,宣告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寒冬中,那些暖心之舉顯得格外珍貴,而人們對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關於溫暖的期待。
  • 東莞這個公廁竟然有中央空調?!
    據了解,老舊的體育公園公廁於2019年進行升級改造,2020年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55平方米,屬一類公廁。經過改造後的公廁內外環境煥然一新,外部環境靚麗整潔。走進廁所,首先被兩邊外牆上的壁畫吸引,《厚街鄉賢亭》、《鰲臺書院》兩幅具體厚街特色元素的壁畫相互對應,為廁所融入人文氣息,達到「一廁一景」升級改造要求。
  • 壽光17座老舊公廁換新顏!「方便」更舒心
    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壽光市將17座建設使用年限較長的老舊公廁列入改造提升計劃,如今部分公廁已經升級完畢,重新對外開放。其餘幾座老舊公廁正在改造,完工後將為市民如廁提供更整潔的環境。改造後專人管理,環境乾淨整潔當天,壽光市渤海路與龍泉街交叉口的一處老舊公廁剛剛完成改造,重新對外開放。改造後的公廁硬體設施比以前大幅提檔,不但安裝了自動感應燈,而且內部格局進行了重新布設,裡面有專人管理,乾淨整潔。
  • 合肥步行街周邊16座 老舊公廁「大變樣」
    12月6日,記者在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今年改造完成步行街周邊老舊公廁16座,對老舊公廁在外觀面貌和硬體設施上都進行了品質提升。改造後的公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特色。記者在廬陽區紅星路上看到,愛國巷公廁已經完成改造,白色的牆面和青灰色的瓦片裝飾的外部結構,很簡單也很具備現代感。廁所內部設置無性別廁位4個,每個廁間均設有「有人」「無人」電子提示,廁內還加裝了感應式水龍頭,和保持廁間內溫度舒適的風機設備、用於播放音樂和提示音的音姬音響系統。為特殊群體設有應急呼叫器、扶手,地面採用了防滑瓷磚。
  • 當我看到臺北的母嬰室……
    ,控訴了國內機場母嬰室帶給她的諸多尷尬,具體內容我就不重複了(本想給你們個連結,但是微信告訴我連結不合法),這裡單說說最後她提出的母嬰室該有的「標配」: 真心希望能給母嬰室來個標配:尿布臺、洗手池、椅子、插座、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