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讓大家確定,臺灣領導人如果不講「九二共識」,恐怕真的不行。第二是讓大家從此相信,民進黨真的不能再讓它當臺灣的執政黨了。
「中非雙方都期盼著早日實現『大團圓』,照一張『全家福』。今天,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又邁近了一步。現在,非洲只有一個國家還沒有同中國建交。我們真誠希望這個國家早日加入中非友好大家庭。」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6日在中國與布吉納法索復交儀式上的講話,立即在臺灣島內引發強烈震動。一個月內兩次「斷交衝擊」讓臺灣的「外交前景」更加暗淡:誰會是下一個和臺灣「斷交」的「友邦」?島內資深「外交人士」稱,「臺灣『邦交國』目前都跟北京在交往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與臺灣『斷交』」。島內社交網絡27日盛傳宏都拉斯外長正在北京商談建交,這令臺當局「幾欲抓狂」。
26日,王毅在北京同布吉納法索外長巴裡籤署復交公報。
「布吉納法索棄臺投中,王毅點名:非洲只剩一個國家還沒有和中國建交。」「中布復交,王毅:任何分裂中國的行徑都是螳臂擋車。」27日,島內各大媒體紛紛引用王毅在與布吉納法索復交儀式上的講話作為標題。在宣布與臺灣「斷交」後的第3天,布吉納法索與中國大陸「不出所料」地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係。在臺灣一個月內連失2個「邦交國」後,島內輿論紛紛猜測,「如果按王毅的話解讀判斷,史瓦帝尼就一定會是下一個」。
臺灣《中國時報》27日稱,其實王毅「全家福論」並非首次出現。今年1月,王毅訪問聖多美普林西比時就曾表示,有個別非洲國家因為仍然與臺灣地區保持所謂「邦交」,無法與中國建立正常關係,也無法參與到中非整體合作中來,這不符合他們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說:「我真誠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能一個不少地出現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裡,沒有人再錯過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歷史機遇,沒有人再游離於中非友好合作的大門之外。我相信,在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歷史進程中,所有非洲兄弟都會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中時電子報」27日稱,布吉納法索是非洲內陸國家,內陸國家要發展經濟,就一定要尋找進出口的交通管道。中國在非洲往往投資港口、公路、鐵路這種交通建設。回過頭來看,臺灣當局對待非洲人民的態度是什麼?「你們真可憐,我來捐錢;你們真可憐,我來教你們念書;你們真可憐,沒有電力,我來捐贈你們LED燈」。這在當地人民眼中的感受是什麼?「反正送的不要錢,不用白不用」「臺灣只會送錢給那些政客啦」。文章稱,臺灣的「外交」政策從來沒有考慮過當地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反而是把對方當成「遊民乞丐」,這種「外交」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好結果?「如果我是布國人,眼睛閉著都知道什麼才是合理的選擇」。
26日,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行記者會,主題是「誰是下一個斷交國?」前「外交部長」歐鴻煉預測可能是非洲的史瓦帝尼,其次是中美洲的瓜地馬拉。他稱,別以為蔡英文剛去過史瓦帝尼就不會斷,很可能「你前腳走,他後腳就跟你斷」,這才真的讓人難堪,讓你感覺痛。
除了非洲的史瓦帝尼,島內還擔憂臺「邦交國」聚集的拉美也可能「失守」。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認為,接下來,海地和宏都拉斯很可能選擇與臺灣當局「斷交」。《中國時報》稱,大陸在海地設有商務辦事處,而宏都拉斯更與大陸有龐大的貿易量,兩國都「相當危險」。
臺灣目前「友邦」僅剩18個,圖為懸掛於臺灣外事部門的「邦交國」國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相鄰而立的為布吉納法索國旗。 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島內對臺灣「外交」狀況風聲鶴唳,令臺灣「外交部」疲於救火。「中央社」27日報導,島內社交媒體上突然傳出宏都拉斯外長正在北京談條件,今天或明天就會斷交。還有消息稱,下一步海地外長可能會被叫去北京。對此,臺灣「外交部」趕緊「闢謠」稱:「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友邦邦誼』穩定,目前沒有『友邦』外長在北京的情形。請民眾不要誤傳謠言。」
似乎是為了彰顯臺灣對外「邦誼」穩固,臺當局還大張旗鼓地宣告海地總統即將訪臺。臺「外交部」26日晚表示,海地總統莫伊茲將率團於下周來臺進行「國事訪問」。為感謝海地總統致力強化與支持「兩國邦誼」,蔡英文還將頒贈最高等級「採玉大勳章」,莫伊茲也將代表海地政府頒贈蔡英文「國家懋績大十字金質勳章」。
不過,臺灣當局「安民告示」作用有限。即便是前民進黨「立委」、綠營大佬沈富雄也直言:「一個國家的總統或總理,要在北京和臺北之中選一個當邦交國,他會選誰?當然選大陸,這是腦筋正常;選臺灣是有病,腦筋有病才會選臺灣。」
臺灣《聯合報》引述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上月籌組的大陸訪問團成員的話警告稱,他們月初訪問大陸時就有大陸對臺人士表示,臺灣「邦交國」目前都在跟北京交往。臺「外交部」27日送交「立法院」的報告不得不承認,「我現有18個邦交關係都一直受到中國因素的幹擾,而且不乏我友邦政治人物對中國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期待,都益增我維繫邦交的壓力」。有島內學者稱,這種「外交辭令」說白了,就是「剩下的18個邦交國都有可能隨時與臺灣斷交」。
近一段時間來的臺灣「斷交」潮,也引發島內輿論對於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的質疑和指責,公開議論「統一」的人更多了。日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出席國民黨中央宗教事務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以引述臺「憲制規定」的方式稱「國家最終的目的是要以統一為原則」。吳敦義罕見對「統一」清楚表態,引發關注。對此,蔡英文26日接見島內「世衛行動團」時稱:「主張統一是在野黨的自由,但統一不能是在壓力下的選擇」。此前,蔡英文還拋出「不再忍讓」的說法和「大陸打壓臺灣是缺乏自信」的奇怪邏輯:「中國這一連串對我國的外交打壓,充分顯露出中國的不安與缺乏自信,這種蠻橫的行為,我們不會再忍讓。」吳敦義26日稱,蔡英文「不好好檢討自己到底什麼原因造成不斷的斷交,居然還說這是大陸沒自信的表示,實在是很奇怪的邏輯」。
臺灣「外交部長」吳釗夑
臺灣文化大學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稱,蔡當局的言行,非但沒有引起民眾普遍共鳴,大家心中反而有更多問號:「中共外交拔樁,原來是代表不安和缺乏自信?」「布臺斷交跨過臺灣對大陸可忍讓的底線?」「布臺斷交激發國際反感,可不可以舉個具體對象說明?」
《聯合報》27日刊登評論指出,蔡政府上臺後喊出「踏實外交」的口號,然而,對北京冀望的「九二共識」,民進黨政府自始至終沒有承認,也讓兩岸關係從通衢大道陷入死胡同。少了兩岸的基礎,要如何「踏實外交」,恐怕是民進黨政府迄今最大挑戰。
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胡幼偉調侃稱,他覺得蔡當局對臺灣有兩方面的「重要貢獻」,而且是「歷史性的大貢獻」:第一是讓大家確定,臺灣領導人如果不講「九二共識」,恐怕真的不行。第二是讓大家從此相信,民進黨真的不能再讓它當臺灣的執政黨了,因為他們實在太喜歡亂搞,搞得太不像話了!
來源:環球時報 蕭師言 周禮
必須加嘆號!金正恩文在寅剛剛在板門店朝方一側會晤!
大事!川普要裁減駐韓美軍!
孫子,又來。
磨嘰。
滿嘴「惡臭你支」的雙面人上熱搜,廈大被嚇了沒?
長按關注,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