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倫專輯小13裡,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首《手寫的從前》了,非常Jay氏情歌的感覺,也完美體現了杰倫旋律重於一切的創作理念;仔細聽,裡面似乎還有晴天和彩虹的感覺。最抓耳的還是中間那段RAP,「夜空霓虹,都是我不要的繁榮」,旋律輕快,饒舌引人,這首歌真的大讚。
周杰倫這首《手寫的從前》,裡面到底有多少從前的Jay?
A1A2:這風鈴跟心動很接近開始;
伴奏就只有吉他。
唱法方面有點鄉村的feel。句頭很像《星晴》
但是調式太正。因為伴奏很簡單。
更多的是詞跟旋律的突出。聽感很舒暢。
A3:我重溫午後的陽光開始;
每兩小節最後一拍接鋼琴。
吉他的音色跟鋼琴的音色一高一低。有很好的記憶點。
這4小節樸素的歌詞加上唱的真的很美(滿分) 這種聽感已經很久沒過了。
給人更新穎的周杰倫 但又不失他的音樂逼格。
這種有改變的初衷延伸出來比曲風的變化來的更能讓人輕易接受。
A副歌:我看著你的臉開始;
樓主沒聽錯應該是添加了一把沙錘。
打擊樂器通常是用來主導節奏的。這點初衷應該沒有異議。
至於副歌為什麼用沙錘取代低音鼓。我覺得應該是經過考量的。
副歌詞曲部分我如果拿出來去跟A3做比較 我反而覺得A3更優。
但是矛盾的是A3接上副歌聽 立馬覺得副歌是滿分。
通俗來講 那就是相得益彰。
B1B2:微風需要蜻蜓;
這種B段用說唱的方式去演繹。也能解釋為什麼會跟《彩虹》相似。
同樣的伴奏元素 同樣的構造 同樣的發音方式
這種創作方式真的很少。而且一定跟整首歌曲是有特定的銜接感。
而不是只為特殊的B段創作去衍生整首作品。相比A1 你會發現這首歌有多大的反差。
但我覺得《手寫的從前》更贊了。
用軍鼓交叉低音鼓去支撐整個B段的節奏.
而沒有用低音鼓去突出。可是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吉他為了結合軍鼓空了1/4拍 )
整個旋律加歌詞緊湊而不突兀而律動感非常強。有區別純饒舌作品。
特別是到了B2的紙上的彩虹開始;
在說唱音律方面變的明朗以後 層層遞進給人的感覺簡直完美了。
B副歌:我看著你的臉開始;
用架子鼓的銜接加上A副歌的沙錘。
感覺吉他聲跟沙錘聲被掩蓋的有點過多。反倒鋼琴的音色出來了。
當然我覺得效果更勝於A副歌。
可能這樣的反差才能把最重要的B副做到極致。
要不用同於A1的伴奏元素會讓之前B段的說唱掉很多分。
而伴奏元素肯定是漸進。這點綜合起來就好解釋多了。
本來這個點應該是B段間奏
但是作品的構造真的很周杰倫。
整首歌用B段說唱改造了A1A2A3.
砍掉B段間奏直接用B副歌加A3部分銜接C段。
但是出來的效果我不說 聽者心裡應該有答案了。
C段:我看著你的臉開始;
循環副歌。前4小節用代表性的鋼伴進入C段。
其它等同B副歌。C段很傳統。沒有之前那麼奇特的構造。
尾奏也呼應了前奏。用吉他單獨end.
總結這首4分57秒的作品。
老實講。在之前看到這首歌超的時間會擔心。
因為過長很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整個B段。因為時間分部B段是佔大頭。
而聽覺疲勞在那時候會特別明顯。
但是很明顯這首幾乎5分鐘的作品。
緊湊卻層次清楚。旋律跟歌詞真的找不出來毛病
至於那把沙錘為什麼還在B段出現我覺得真的沒必要了。
這首歌我給100分。因為真的沒辦法找類似的作品相比較。
一首給人意料之中卻又驚喜之外的作品。
你們呢,聽到這首歌想起多少從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