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船
比起春節,雙「蛋」(聖誕和元旦)組合,因為沒有太多的規矩和講究,似乎大家慶祝起來更輕鬆些。
一起吃頓飯是種過法,逛街看電影購物是種過法,周邊小小旅遊一下也是過法。
聖誕,應該是所有節日中除去情人節外最洋氣的節日,在我的印象中,每年臨近聖誕,上海人民廣場商圈的來福士廣場,就會把自己打扮得驚人的花哨。
有一年是三層樓高的聖誕老人,還有一年是在門口搭了一個會噴雪的城堡,對於不怎麼見雪的南方人來說異常新奇,而其他節日就顯得平淡了許多。聖誕,承載了更多大膽的想像和無所顧忌的狂歡。
在接觸烘焙之前,聖誕似乎只是加入到別人製造的氣氛中。而當烘焙成為生活常態,就會發覺可以有太多種方式「製作」一個自己的聖誕。薑餅屋恐怕是其中最麻煩、最耗時,也是最有成就感的。
記得4年前剛開工作室時,聖誕節前幾天,在家裡聚集了一些學員學做薑餅屋,從下午3點一直做到了晚上9點。之後幾乎就沒有開設薑餅屋的課程了,如果有人想學,我會直接給配方,建議他們自己在家做。倒不是怕麻煩,因為薑餅屋真的挺簡單的,與其在我這裡耗上半天,回家和家人一起做的感覺會更好。
薑餅屋需要的原材料非常簡單:低筋面、黃油、水、紅糖粉、糖粉、蜂蜜、雞蛋、肉桂粉、生薑粉,當然生薑粉可放可不放,看個人對生薑的接受程度。如果最終薑餅屋不是用來吃的,肉桂粉和生薑粉也可以不放。具體的配方可以百度搜索「君之聖誕薑餅」。
一個薑餅屋能不能做好,麵團反而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一張圖紙(可參考我發的圖紙)。
把一幢房子分拆為幾個部件,想好架構,量好尺寸,畫成圖紙。這一部分,恐怕就需要成年人參與了。簡單的薑餅屋可以是個尖頂的屋子,複雜的甚至可以有兩層樓的設計。
麵團根據圖紙裁好,烘烤,再用製作好的蛋白霜當「黏合劑」,一個人扶著,一個人粘著,一個人創意著。
同心協力,一下午就可以搭完一個屬於自家的薑餅屋。如果不著急吃,可以一直放到春節後,每每經過它,總會有一份溫暖的記憶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