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們總是會跟我說,「結婚最怕的是,發現對方與交往前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跟我說,「怕發現對方是媽寶男」的同學是最多的。
甚至,很多女生甚至連交往對象都絕不允許對方是媽寶男。
但當我追問,「究竟什麼樣的人算是媽寶男,或者怎麼準確判斷對方是媽寶男?」時,她們又無法給出統一的【媽寶男】定義。
有些人會因為對方某一次聽從了其母親的意見或是提了一下自己母親的話,就把對方判定是【媽寶男】。
關於【媽寶】,只能說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媽寶」。
個人覺得「一點兒也不媽寶」,是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完整又獨立的人,是可以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承擔最差結果和風險並且心甘情願願賭服輸的人。
01
那麼對於「媽寶」的程度,該怎樣把握是比較好的呢?
又該如何考量一個人算不算「媽寶」呢?
我覺得「媽寶的程度」應該這樣來看,不僅僅是一個人TA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首先是TA是否具備獨立的經濟基礎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TA需要依賴於家庭提供物質上的支持,才能夠獲得TA所能夠忍受的或者說是TA能夠接受的物質生活的最底線的話,那這個問題就實在是太大了。
說一個最極端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男人他為了一個女人跟家裡人鬧翻了的話,那他首先得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而如果他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那他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女人去和家裡決裂?那他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女人去和家裡鬧矛盾呢?
所以我覺得經濟獨立才是第一步,而不是直接到思想獨立。
所以如果要問我如何去看待「把握程度」的話,那我覺得:
首先,應該考量TA的經濟獨立程度。
其次,應該考量TA在情感方面的獨立程度。
比如:TA對家庭是不是特別依戀?
TA的家人是否可以對TA的生活指手畫腳或者有很多影響?
是不是TA家人的意見對TA有決定性的作用?
說白了,就是TA是不是事事都要聽家裡人的話,無論是不是以孝順或者是以其他名目來行使的這種影響。
最後,除了經濟獨立,情感獨立之外,還需要考量一件事。
無論是TA的母親還是父親(以母親居多),TA的原生家庭裡面有沒有一個情感操控者。
比如TA的母親是不是一個「聚光燈女王」?
如果TA的原生家庭中也就是TA的親密關係裡,有一個人是情感操控狂的話,那麼TA就必然是【媽寶】。
而如果我們要跟一個這麼多年的情感操控者去爭奪情感操控權的話,本身就是一件特別累的事情。
02
這時候就有人會問我,「什麼情況下會容易形成【媽寶】」?
我認為「情感操控型家庭」容易形成【媽寶】。
又或者是家庭經濟特別優越,同時父母對孩子從小過度寵溺也會容易形成【媽寶】,一些報導中的「官二代富二代」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方面他們從小形成了高消費的生活模式,而另一方面他自己賺的錢又不足以支撐這種高消費的模式的話,也會容易形成【媽寶】。
總的來說,就是從思想上、情感上、經濟上摧毀了一個人的獨立性的時候,這樣的家庭就很容易形成【媽寶】。
那麼【媽寶】究竟能不能改呢?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從出生開始就被培養起來的一種人格,是改不掉的。
甚至悲觀主義者還認為,【媽寶】會一代一代繼續傳遞下去。
在我看來,我認為【媽寶】是可以改的。
如果我們和一個【媽寶】在一起了,如果我們可以對下一代有一個更好的教育的時候,【媽寶】就可以終結了。
如果我們不想或者不想讓對方繼續【媽寶】,想要得到真正的愛情,首先就是獨立,就是終結情感操控。
終止【媽寶】,實際上與「終止情感操控」本質上是一回事兒,也就是我們要去改變別人的行為模式。
所以,如果我們是不想讓對方繼續【媽寶】,我認為這就是不可能的,對方只能夠自己去改變。
03
有個女生問我,「現在很多人還是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家人意見的影響,這種情況算不算是『輕微媽寶』?」
我想說,家人客觀地提出一些意見,這是合理的。
但是我這裡倡導以一個「家庭會議」的方式。
比如說當我們的家庭對一個事情有爭議的時候,可以開會,大家各抒己見,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不應該成為一個家長意志的犧牲品。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家庭中的每一分子都有提出意見的資格。
因為畢竟是家庭,家長可以對孩子表達出「我希望你找一個XXX樣的人,我希望我的兒媳婦是一個XXX樣的人」,父母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當然有權力提出他們的意見,但是他們沒有權利替孩子做決定,更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的生活。
這樣一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究竟什麼才算「不媽寶」?
如果說「不媽寶」,那就是獨立,那就要同時做到三件事:
第一是「經濟獨立」,第二是「情感獨立」,第三是「思想獨立」。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理解也難以做到的就是「情感獨立」和「思想獨立」,所以,能首先去做到的就是「經濟獨立」了。
而「經濟獨立」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經濟獨立的標準】很簡單,就是一個人TA自己的收入能夠讓TA過上TA所能夠接受的最低的生活水平。
關於【媽寶】,還有太多太多,討論是永無止境的,更不能機械化地一概而論。
更何況感情中的事又是如此複雜而又多樣的,每個人對情感的需求又不盡相同。
只希望可以儘可能地讓大家對【媽寶】有相對更多的了解,在情感中能夠少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