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路上的亞洲舞臺劇

2021-02-15 新商業情報NBT

說到舞臺劇,大家最先想到的兩大標誌,一是紐約的百老匯,二是倫敦的西區。從經典的《貓》《歌劇魅影》,到近年來爆紅的《漢密爾頓》,這些都是印在百老匯和西區身上最耀眼的標誌。

而在耀眼聚光燈下的另一邊,是大多數人關注略少、尚在崛起路上的亞洲舞臺劇。


亞洲的舞臺劇,雖然尚沒有形成百老匯和西區的影響力,也還沒有出現統治全球市場流傳數十年的經典作品,但是無疑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路徑,形成了獨特的魅力。


今天我們簡單聊聊韓國和日本的舞臺劇,以及中國舞臺劇的市場。

二次元舞臺劇是日本市場舞臺劇獨有的創新。

日本動漫產業起源20世紀20年代左右,經過近50年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日本動漫產業開始真正起飛。而日本舞臺劇產業也乘著這一波風浪,走出了自己獨特的一條路。

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寶冢歌劇團上演了《凡爾賽的玫瑰》,90年代《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星矢》,2000年代《犬夜叉》,《獵人》等人氣作品也紛紛推出舞臺劇來為作品造勢。但此時產業尚未形成。

直到2003年《網球王子》系列的橫空出世,2.5次元舞臺劇終於開花結果。

進入2000年代後期,《銀河英雄傳說》、《飆速宅男》、《薄櫻鬼》等系列的舞臺劇成為大熱作品。

2015年二次元舞臺劇公演作品超過100部,觀眾人數已超過150萬人,比上年增加了17萬人。到了2016年,二次元舞臺劇的票房達到了200億日元(約13億人民幣)的規模,而算上周邊的整個產業價值達到400億日元(約26億人民幣)。

而提到日本的二次元舞臺劇,有一家公司是繞不開的,那就是奈爾可公司。

奈爾可集團成立於1994年。

在20+年裡,奈爾可創作了音樂劇《網球王子》、音樂劇《黑執事》、音樂劇《美少女戰士》、音樂劇《全職獵人》、音樂劇《咖啡王子1號店》等作品。

自2014年起,音樂劇《美少女戰士》、音樂劇《網球王子》、音樂劇《黑執事》等多部經典作品都陸續出海,累計海外觀劇人數超3萬人。

近年來,國內的諸多IP方也開始積極和奈爾可公司合作,實現二次元內容的多元變現。比如網易公司就已經和奈爾可合作,將《陰陽師》製作成音樂劇,於2018年分別在中國和日本進行了公演。

在日本這個2.5次元音樂劇的發源地,二次元類別的舞臺劇的市場規模已達到129億日元(約7.9億人民幣),2016年1年內的總作品數133部,總共演出1889場,觀劇人數超過150萬人次。

相比之下,中國的2.5次元音樂劇市場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但這一市場的商業價值還有更多可以開發的空間。

《網球王子》舞臺劇為例,演出地美琪大戲院共有1597個座位,平均票價400元、上座率8成計算,演出5場票房約為225萬,可見引進費用並不高昂。

《盜墓筆記》的系列舞臺劇也創下全國巡演逾200場,累計票房收入超過1.5億元。

《仙劍三》平均票價在400元左右,上座率能夠達到8成,重慶、成都、深圳上座率在95%以上,馬鞍山、麗水等三四線城市上座率也不會低於6成。

韓國的音樂劇發展之路,從初期來看,是非常標準的「人均GDP達到10000美金以上,於是舞臺劇市場自然增長」的路線。

在經濟充分發展之後,由《歌劇魅影》這一經典劇目,率先打開了韓國音樂劇消費的市場。隨著消費需求的開啟,越來越多的經典音樂劇目得以獲得韓版改編,進入韓國消費者的視野。

2001年引進歌劇魅影,是韓國音樂劇市場覺醒的開始。這個劇目在韓國上演9個月,累計觀眾30w名。

韓國以流行文化的宣傳方式為歌劇魅影音樂劇製作了MV

隨著消費需求的開啟,越來越多的經典音樂劇目得以獲得韓版改編,進入韓國消費者的視野。

之後進入產業化批量引進階段,出現大量經典音樂劇作品的韓文版,《貓》、《媽媽咪呀!》、《阿依達》、《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

同時,從07年開始,CJ集團開始產出一些口碑不錯的本土原創作品,《無理的英愛小姐》、《尋找金鐘旭》。

2011年-2015年,年平均市場規模增長19%,15年市場規模3.2億美元。除了CJ公司之外,SM公司也加入到韓國音樂劇市場競爭中。

原SM偶像團體東方神起成員金俊旭出演創作音樂劇《Dorian Gray》

截至2015年,韓國製作公司總數達到232家,其中平均製作2部以上的公司為46家,佔19.8%.

大量優秀劇目和原創劇目的出現,也極大激發了韓國音樂劇消費習慣的養成。

使得韓國音樂劇消費甚至超過了演唱會。這一點在偶像林立,演唱會四面八方都在開的韓國,可以說是讓很多人都意想不到了。

在所有舞臺表演中,音樂劇佔據45%的市場份額,甚至高過音樂會。

得益於韓國娛樂產業的發達,以及流行文化對舞臺文化的滲透,韓國的偶像文化和經紀公司對舞臺劇的開發和輸出,使得韓國偶像明星市場與音樂劇市場產生了獨特的綁定關係。(其實日本的傑尼斯也有極其類似的策略,通過線下劇場建立了大批粉絲基礎,也以此鑄造了一代偶像霸業,這次先略過不表。)

一來,韓流明星帶動年輕觀眾進入劇場。

這類創新的音樂劇,打破傳統定義中音樂劇相對傳統的模式,複製韓國男團和韓劇的製作思路,服務女性向觀眾。並藉由完整的娛樂產業鏈鋪展IP的衍生開發。

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那些日子》。還有用電視劇IP改編的《浪漫滿屋》《宮》等。

二來,偶像藝人和舞臺劇藝人成為雙向通路。

玉珠鉉曾是流行偶像組合FIN.K.L的主唱,出演《阿依達》《芝加哥》《貓》《42街》等音樂劇的韓文版後,正式轉型為音樂劇演員。

憑藉音樂劇火起來的還包括池昌旭,出演《Thrill me》《殺人魔Jack》之後,進入了電視劇和影視領域。

韓國音樂劇市場中,尤其值得介紹兩家公司。

最重要的舞臺劇音樂劇製作公司就是CJ公司,至今中國國內的大批引進內容,也是直接與CJ合作,拿到的版權或者改編權。可以說這家公司的內容影響,輻射了整個東亞地區。

CJ公司2014年SM集團加入音樂劇行業前,CJ集團在韓國音樂劇算是一家獨大。從最開始他就橫跨傳媒、電影、電視的完整生產線。

2005年,CJ製作了戀愛主題音樂劇《尋找金鐘旭》,三年後,同名電影出品。2008年的電影《醜女大翻身》、2011年的電視劇《冬季戀歌》,都曾被改編為同名音樂劇。

另一家,則是大名鼎鼎的偶像公司SM公司。2014年3月,SM公司也加入音樂劇行業。6月5日,少女時代Sunny、EXO邊伯賢、SuperJunior圭賢等SM公司旗下明星都出現在音樂劇《雨中曲》中。

目前,這場音樂劇還在韓國忠武ArtHall劇場駐場演出中。

SM的首要優勢是明星成本優勢。另外SM也嘗試用全息投影的方式滿足全球的迷妹需求。建立了自己是SM Showtown,多平臺劇場,可以進行全息影像的音樂劇,演唱會等多種表演。

中國的舞臺劇市場,雖然還沒有形成韓國和日本這樣獨樹一幟的本土發展路線,但是整體發展是持續向好的。


有一些很顯著的事件,比如:


法語版的搖滾莫扎特,在國內演出市場的持續多年的火爆狀態。


這個劇目作為小語種的劇目,而且並非四大經典劇目,可以在演出市場引起長期的關注,有力證明了國內市場已經獲得了啟蒙,並且需求堅挺。

還有從2018年年底開始,音樂劇和美聲類綜藝節目《聲入人心》的火爆,帶火了鄭雲龍、阿雲嘎等一眾音樂劇舞臺劇的演員,也引起了2019年全年舞臺劇市場的爆發。

可以說中國的舞臺劇行業發展,在市場需求端,是已經做好了準備。

整體來說,舞臺演出類產業處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狀態下。

劇場等基礎設施,在核心目標城市從數量都質量都基本達標。但是中小劇場的缺乏,依然在抑制低成本的原創作品的湧現。


觀眾人群,在熱門IP改編、明星演員走向舞臺、音樂劇出圈等等事件的刺激下,開始大幅度增加,而且更多是年輕觀眾。


內容方面,大量外文經典劇目的引進,從貓、歌劇魅影等作品,到法扎德扎,都起到了教育市場的作用;但是後續的中文原創和中文改編還後續力量不足。

當然,考慮現實因素,無論是國內目前疫情的狀況影響,還是第一季度整體的經濟發展放緩,以及整體文化政策的收緊,對國內的舞臺劇行業來說,都存在一些不得不努力挺過的難題。

國內已經出現了大批比如七幕人生這樣優秀的製作方引進方,也有染空間這樣從小劇場做到大劇場的原創舞臺劇製作方,也有上海文廣這樣長期投入在中文原創音樂劇的組織方,還有許許多多專注於內容開發的原創者們……

我們期待這些舞臺劇行業內的專業人士,能在這個冬天之後,把更溫暖的春天,帶到中國的舞臺劇市場裡。

轉載】加微信號:xinshangye233

商務合作】加微信號:sansheng_kefu

 爆料或尋求報導】加微信號:Hoffman3056

相關焦點

  • 張惠妹的成名之路,亞洲迅速崛起的樂壇天后,幕後推手張雨生去世
    張惠妹,一個來自臺灣深山的原住民女孩,成為亞洲最快崛起的流行音樂代表,快速崛起讓她產生巨大壓力,成功卻幾乎讓崩潰,這是她成為華語流行樂壇天后必須付出的代價,阿妹對兩岸三地的流行音樂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直到1996年,製作人看到她的魅力,24歲的阿妹終於和豐華唱片籤約,但他們萬萬沒想到,他們籤下了一個在臺灣前所未見的超級巨星;籤約後不久,張惠妹推出她的第一張專輯《姐妹》,在排行榜上持續九周,在亞洲銷售400萬張!打破亞洲國語歌手紀錄,通常來說,一張專輯裡面能夠爆紅主攻歌曲就已經可以在市場立足了,這張專輯至少有5首歌曲以上都呈現一個大家傳唱爆紅的狀況。
  • 西方文明的擴張;亞洲的衰落、美洲的崛起
    除去第九篇外,前八篇文章我都是在簡述西方文明的崛起和「人本價值」這個不知是不是我首先提及的概念。之後我會分三個大類加一篇總述結束這個專欄。一類三篇,加一總概正好結束。也算是我對我所喜愛的歷史做個交代。講述亞洲的尤其是東亞文明的淪陷。這次我會把目光放回中國,看看清末民初年間中國這一東亞古老帝國最孱弱的一面。當然,再孱弱的文明在有了一定的體量之後依舊是難以被消滅的。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雖然極盡諷刺的意味,但依舊彰顯中國文明所蘊藏的特性,難以被磨滅的特性。
  • 環球聚集點丨「這個亞洲巨人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強勢崛起」
    來源:環球資訊+「中國消費明顯回暖」「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中國這個亞洲巨人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強勢崛起」......△中國高鐵(圖源:視覺中國)亞洲開發銀行上調中國今年增長預期亞洲開發銀行12月10日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舞臺劇《三體》首輪演出票房火爆
    許多敏銳的投資人曾經預言,下一步的娛樂發展前景會爆發在演出市場,尤其是舞臺劇方面。舞臺劇的特性是雖然不像電影一樣大眾化,但對於中國目前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來講,無論是從教育性、藝術性、人文性方面考慮,舞臺劇都是質量很高的文化活動,與中國目前崛起的消費階層高度吻合。近兩年,國外的優質舞臺劇進入中國,《戰馬》、《冰川時代》等吸引了很多觀眾走進劇場。
  • 南京新建亞洲「最大」遊樂園,耗資88億,這一區有望崛起
    ,耗資88億,這一區有望崛起。對於南京來說,無論是交通還是城市建設,對城市建設的需求一直都非常高,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會有亞洲最大的遊樂園,也就是東方龍之谷,這是大家之前所期待的,整個遊樂園佔地面積70萬平方米,耗資高達88億元,按亞洲最大規模建設,因此,一旦建成,這個遊樂園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遊樂園。
  • 【真相大白】仙劍奇俠傳舞臺劇,我不是舞臺劇!
    在創造奇蹟和突破規則的路上,我們永不 滿足!二十年痴情的煙火,一年零七個月反覆醞釀!570個晝夜13680個小時不眠不休!只在四月,為你盛放十個不眠夜晚!花期短暫,盡綻放!我可護你歷險白河屍塚 戰妖邪鬼王除惡天地之間
  • 科幻巨作《三體》舞臺劇場景圖先睹為快!
    《三體》作為亞洲首次獲得科幻屆的諾貝爾——雨果獎的作品,從誕生、到獲獎,都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三體》的粉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扎克伯格、雷軍等人,而《三體》舞臺劇先於電影、電視劇作為首次改編原著的作品,主創團隊為了打造這部史詩級的科幻巨製,更是耗費巨資,打破多項亞洲舞臺劇記錄。
  • 澎湃思想周報|《寄生蟲》與亞洲電影崛起;選電影還是選國籍
    澎湃思想周報|《寄生蟲》與亞洲電影崛起;選電影還是選國籍 龔思量 2020-02-17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 Alan Walker助陣,一個亞洲頂級電音廠牌正在崛起
    不得不驕傲地承認,中國的電音市場正在崛起,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一個屬於亞洲的電音廠牌:Liquid State,也正聲勢浩大地崛起。Liquid State 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索尼音樂娛樂聯合成立,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個」由唱片公司和在線音樂平臺聯合打造的音樂廠牌。
  • 成都:邁向舞臺劇第四城
    潘乃奇日程緊湊的個人總結,也是2017年四川舞臺劇的一個縮影:原創繁榮,不少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市場火爆,「爆款」劇目接連出現;戲劇節輪番登場,青年力量持續發聲……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成都是國內舞臺劇「第二方陣」。儘管目前仍面臨諸多制約,成都依然緊隨北上廣,努力以自己的節奏邁向舞臺劇「第四城」。
  • 亞洲超級新貴快速崛起,香港超越紐約成為「超級富豪之都」
    今夏,一部名為《瘋狂的亞洲富豪》,又名《摘金奇緣》的電影在好萊塢大賣。這部電影在美國主流市場生動地展示出亞洲富豪群體近年來的崛起。 根據《2018年全球富豪報告》顯示,亞洲現在是創造最多超級富豪(淨資產逾3000萬美元)的地區,且財富累積速度比其他地區都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的人均收入翻了兩番多。
  • 內娛終於強勢崛起了,因為自己打造的頂流而站在了亞洲的頂端
    內地娛樂圈的頂流神話其實都是有實力的人,或者獨一無二的,內娛在有了自己的頂流神話之後終於強勢崛起,以往的哈韓哈日現象徹底被內娛自己的造星能力扭轉局面內娛的崛起離不開無數為之努力的人,其中選秀節目近些年自己發掘打造的頂流神話有三個,多年過去,他們由頂流慢慢的蛻變到自己獨特的一線實力地位80後的李宇春是05年的「超女」頂流神話,到現在依然無法撼動其獨一無二的地位,她一直還是那個簡單的少年
  • 走在路上的亞洲建築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頒獎典禮在孟加拉國達卡(DHAKA)舉行。亞洲各國的建築師匯聚一堂,展示亞洲建築蓬勃發展的輝煌成就。
  • 92屆奧斯卡最強預測:亞洲與流媒體強勢崛起
    新文化商業(Ent-Biz)綜合外媒及國內輿論熱度,對趨勢進行如下總結: 1、史上第一次亞洲作品及亞洲面孔最具存在感的一年。 但《寄生蟲》並不是唯一一部亞洲榮光。被《綜藝》雜誌評選為2019年必關注導演之一的華裔女導演王子逸,改編自己家庭故事執導成的《別告訴她》自誕生以來,在美國的熱度和好評空前,也是大熱門。
  • 《仙劍奇俠傳》首次改編舞臺劇
    基於《仙劍奇俠傳》過去在電視界的優異成績,大宇資訊跟「染空間劇團」對於這回的首次舞臺劇改編及公演,更是萬分謹慎,籌備期長達一年多。記者會中,「染空間劇團」更突破性的公布了專門為《仙劍奇俠傳》舞臺劇量身製作的CG宣傳動畫,正式開啟經典RPG遊戲《仙劍奇俠傳》舞臺劇神奇又美好的旅程。
  • 德國兒童舞臺劇《環遊世界》改編中文版:融入中國特色
    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1日電 (記者 徐銀)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由德國同名舞臺劇劇本改編的大型兒童舞臺劇《環遊世界》於當天在上海舉辦新聞發布會。德國創作團隊和中國專家團悉數到場,宣布中文版兒童舞臺劇《環遊世界》正式啟動。  據了解,《環遊世界》是風靡德國的兒童舞臺劇之一,早先在德國公演時就已獲得巨大成功。
  • ...產業崛起助力——記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宗冰
    從清華大學的莘莘學子到高純矽材料行業的技術骨幹,伴隨著我國新能源和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宗冰已成長為該領域的優秀中青年專家。現任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矽業分會專家組成員、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青海省矽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青海省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青海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青海民族大學研究生企業導師、西寧市科協兼職副主席。宗冰中學就讀於湖北鄂州高中,2000年保送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 音樂劇《西貢小姐》,看男神費翔出演的舞臺劇!
    音樂劇《西貢小姐》,看男神費翔出演的舞臺劇!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讓費翔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小編覺得但是費翔不僅歌唱的好,演技很棒,出演舞臺劇也是厲害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費翔的音樂劇《西貢小姐》。
  • 老鷹崛起路上重要的拼圖
    老鷹崛起路上重要的拼圖 投籃15投11中,得到33分的同時還有13個籃板和2次助攻入帳,這是老鷹首發中鋒約翰柯林斯在老鷹對戰籃網的比賽中得到的數據。
  • 《惡作劇之吻》舞臺劇版來了,3月將在深圳連演兩場
    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 2020年,在漫畫《惡作劇之吻》發行30周年之際,深圳青年劇團爪馬戲劇與該漫畫原作者多田薰的版權團隊合作,將在中國大陸首度上演舞臺劇版《惡作劇之吻 Love-Struck》。這是這部超人氣漫畫經歷了不同版本的動畫片、電視劇、電影作品的改編後,首度以舞臺劇形式與在中國大陸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