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娃娃可以開口說話,那會是什麼樣子?
這部劇就從這樣的角度切入,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非常新奇的自我審視和認知的故事。
Jody是個作家,但是名氣沒有男朋友Dan大,每次出去別人總是說她是Dan Harmon的女朋友,她也似乎習慣了這個稱呼。
一天晚上兩人正溫存,她發現一個亮片,自己沒有亮片的衣服,難道他出軌了?
原來Dan給他的充氣娃娃買了一件亮片裙子。他不覺得有什麼問題,Jody卻以為是自己不夠性感沒有吸引力。
Dan以個人隱私為由,要求她絕不可以去看這個娃娃。
半夜起來,在衣櫃裡發現了這個娃娃。沒想到她竟然會說話,自稱是Barbara,開口就是各種爆粗口。
從此結緣。
給Barbara洗完澡後,Jody不小心弄壞了她的胳膊,開車到情趣店裡想維修,禁不住店長勸說想換一個,但是看到它被粗暴對待,Jody於心不忍,要求修好帶了回來。
到了門口,剛好被趕回來的Dan看到。發現她那麼重視自己的東西,Dan發現了她的好,於是二話不說就把娃娃扔進垃圾桶。
大半夜Jody還沒睡,經紀人在催稿,她寫不出來,沒有靈感。
Barbara在垃圾桶裡悽慘地叫她,幫助她寫作,其實只是想她把自己救出來。
就這樣,Jody陰差陽錯把她帶到了自己家,兩人成為了寫作上的合作關係。
這是一個非常有性格的娃娃,總是居高臨下地跟Jody說話,要求很多,還經常出格,語不驚人死不休。
Jody背著自己的男朋友,與充氣娃娃發展成一段共生的關係。
心理治療師認為那是她假想出來的朋友,讓她接納下去。
聽從Barbara的建議,她們開啟一段公路旅行。
在一家便利店,她們經歷了人生中最驚險的一幕——親眼看到搶劫犯被一個嗑嗨了的吸毒女爆頭,刷新了她們對世界的認知。
在不知道被輪換了多少個經紀人之後,她終於寫出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劇本。
片中大部分是她們兩個人喋喋不休的對話,充滿了兩性話題和女權主義話題。
Barbara總是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地貶損Jody,就像是一個毒舌閨蜜,總是唱著反調,說話不中聽但似乎還挺有道理。
她也有自我感覺不好的時候,Jody反過來又安慰她,然後就變成兩人互相吐槽自己的場面。
外人看不到也聽不到娃娃說話,每次她跟Barbara爭論不休的時候,外人看到的是她一個人自言自語。
因為那就是她自己想像出來的,當無法表達自我時,當被貼上「Dan女朋友」標籤時,當想要依附男朋友時,Barbara就會出來說話。
與其說這是一部幻想類的女權主義喜劇——的確很多女權相關的話題,倒不如說是一部自我審視和認知的喜劇。
Jody幾乎沒有自我人格,最開篇跟男朋友的親密關係是以她進行角色扮演來討好進行的,介紹時她會自謙,覺得自己完全不如男朋友的才華,別人給她貼上標籤,她都接受。房東要趕她走,她決定搬到Dan的住處,把寫作放在一邊,幾乎方方面面,她都是一個被動消極的接受者。
外界看低,自己不認同,讓她不懂得接納自己,不懂得愛護自己。
Barbara這個自我的外化對象,幫助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經紀人約好跟買方見面,她總算推掉了跟男朋友的約定,帶著Barbara去賣劇本啦!
只有自己爭取,才有可能事業有成。
一集不過10分鐘,大量機智的臺詞,從日常瑣碎的細節入手,給我們一出別致有創意的短劇,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