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僑鄉薪火傳 活力特區迎頭趕

2020-12-27 金羊網

和美僑鄉薪火傳 活力特區迎頭趕

金羊網  作者:蟻璐雅、王漫琪  2020-10-16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來到了改革開放後首批經濟特區之一的汕頭,當地市民群眾備受鼓舞,信心倍增。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來到了改革開放後首批經濟特區之一的汕頭,當地市民群眾備受鼓舞,信心倍增——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蟻璐雅 王漫琪(除署名外)

秋高暖陽,金風送爽,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當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汕頭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後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要充分利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找準定位,揚長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

羊城晚報記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一路回訪,感受到汕頭市民群眾的高漲熱情,人們對汕頭經濟特區40年再出發的建設信心正在這片粵東大地上奔湧沸騰,大家紛紛表示,將上下一心延續僑鄉血脈、根植潮商基因,建設出一個內秀外名的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

百載商埠煥發全新活力

自1860年汕頭開埠以來的文化歷史,均濃縮在位於小公園永平路的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到汕頭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在這座獨具一格的三層歐陸建築風格大樓內,汕頭開埠的歷史脈絡、重要意義,以及汕頭開埠以後給當地帶來的繁榮氣象完整再現。

「真沒想到是我親自將總書記迎進開埠陳列館。」汕頭市開埠文化陳列館90後講解員黃少彥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臉自豪喜悅。當天,黃少彥全神貫注地講解,總書記認真地聽、認真地瀏覽汕頭開埠以來的歷史,並不時地提問,與黃少彥進行互動。黃少彥表示,總書記的到來給了他莫大的信心去講好汕頭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真是振奮人心!」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館長張如強動情地告訴記者,「我們將謹記習總書記的殷切期盼和關懷指導,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深入,把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打造成汕頭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近年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所在的小公園開埠區已成為一處新晉「網紅打卡地」,作為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開埠區之一,小公園開埠區擁有諸多歷史文化建築,呈環形放射狀格局的街道上,建有大片騎樓群。當日,習近平總書記便是沿著汕頭市小公園的騎樓兩側街道,步行察看開埠區街區人文歷史風貌,當地群眾和遊客們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了,爭相圍攏上來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總書記也祝大家生活愉快、健康幸福。

說起當日現場的熱烈場景,汕頭市民王女士時隔兩日仍難以抑制自己的激動情緒:「當天現場的市民都激動萬分、深受鼓舞,總書記也很親切地向我們招手,在講話中我能感受到總書記對華僑文化歷史的感情、對汕頭寄予的厚望,我們都深受感動。」

汕頭小公園開埠區 沈文嘉 攝

鑑往知來做好「僑」文章

從開埠文化陳列館出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僑批文物館,這座與開埠文化陳列館隔街對望的,便是全國第一個僑批文物館,由原中國銀行汕頭分行舊址改建而成。在館內,習近平總書記聽取僑批歷史和潮汕華僑文化介紹,一件件濃縮了上百年華僑史的「僑批」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

據當日為習近平總書記介紹僑批文物館的老館長林慶熙回憶,總書記在參觀時曾指出,「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對此林慶熙表示,僑批文物館12萬封僑批文物,每一封僑批就是一個華僑華人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故事。「我將以僑批的歷史告訴大家,在現代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我們更應該以誠信為本,完善我們的信用體系,讓信用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林慶熙說。

僑批展品

一封封泛黃的僑批訴說著異鄉遊子的思念情,也見證了僑鄉社會的歷史變遷與潮汕先民守信重義的美德,如今,僑批、批局、水客等已成為歷史,但是誠實守信、艱苦奮鬥、心系桑梓的僑批文化永不過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好這些「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業史,並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

當日,在現場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的汕頭僑文化促進會會長蔡佳蓉,對總書記提到的僑文化深有感觸,「習近平總書記講起華僑、僑鄉特色與文化,並充分肯定了僑胞、僑領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巨大貢獻!作為一個僑務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大受啟發,今後一定要帶好僑文化促進會全體會員,向海內外僑胞、世界朋友,講好僑的故事,講好汕頭特區建設的故事。特別是汕頭全民喜迎亞青會之際,我們更加著力打好僑牌,讓亞青會取得圓滿成功!」

陳克湛(右)捐贈「豬仔錢」給汕頭市僑批文物館(受訪者供圖)

華僑文化引發強烈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僑批文物館調研時,參觀了一批珍貴的僑批文物,其中一種名為 「豬仔錢」的展品甚為特別,不同於其他僑批藏品。它們是陶瓷所制,每一塊硬幣大小、色彩形狀各異,上面刻著「長樂」「明合公司」等不同字樣,這背後記載著一段重要的華僑歷史。

15日,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批「豬仔錢」的捐贈者——新加坡知名畫家、收藏家陳克湛。陳克湛是赫赫有名的東南亞潮籍華僑陳慈黌家族的後人,他於2016年擔任新加坡「潮州節」的文化顧問時,舉辦了首次僑批展覽,從新加坡民間徵集展示了近百封僑批,其中一部分是特邀汕頭市僑批文物館前往參展,當時的僑批展在新加坡華人圈裡轟動一時。

2017年11月3日,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僑批研究會成立前夕,陳克湛千裡迢迢回到家鄉汕頭,給汕頭僑批文物館送來多枚珍藏經年的「豬仔錢」,填補了僑批文物館文物收藏的一大空白。

據了解,「豬仔錢」是一種非官方的瓷質流通代用幣,出自民間、用在民間。18世紀,大量華人被拐騙、擄掠在外充當苦力,這些「契約華工」也被稱為「豬仔」,僱主付給華工低廉的工資多以物品代替現款,有時也支付「豬仔錢」,但這種錢幣並非實用貨幣,它只能在僱主的種植園或礦山企業中流通。一枚枚陶製的豬仔錢,是一滴滴血汗換來的,豬仔錢成為南洋早期華工辛酸歷史的見證。

為何捐贈「豬仔錢」?陳克湛說:因為「豬仔錢」使用的特殊屬性,很少流出國外,我希望能讓家鄉人了解到我們華僑先人們在南洋艱苦奮鬥的真實生活史。

「我的父親成長於家鄉汕頭澄海,每當提起家鄉,我和父親的區別就在於:我說『去中國』,他說『回中國』。」1979年,20歲的陳克湛來中國參加文化交流活動,他特別抽出兩天時間,從廣州趕回汕頭澄海尋根,這是他首次回家鄉。「習近平主席最近在汕頭關於華僑文化的講話,我第一時間就看到視頻了,非常親切,讓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我想起父親對我的叮囑:一定不能忘本,忘記我們的根在何處。所以一定要回家鄉,把老家建設得更美好!」陳克湛動情地說道。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40多家海內外主流媒體齊聚江門 訪尋僑鄉記憶 激發濱海活力
    今年媒體交流活動的主題是「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4天時間裡,媒體採風團深入我市蓬江、新會、臺山等地的10多個採風點,深度品鑑僑鄉源遠流長的海洋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濱海旅遊資源,感受江門海洋經濟的強勁發展脈搏。「此次採風,讓海內外媒體看到了江門奮進的風採,更感受到江門向海而興的美好未來。相信僑鄉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藍色崛起』。」新華社資深記者魏蒙表示。
  • 【隊伍建設】師徒結對傳薪火 青藍攜手共成長——中寧縣公安局舉行...
    【隊伍建設】師徒結對傳薪火 青藍攜手共成長——中寧縣公安局舉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 2020-12-2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0-20
  • 和美「星」年會,年「俗」我最牛
    趕年會的隊員們拿著用英才之星積分兌換的入場券有序進場啦!她們將體驗不同的新年年俗,寫下新年願望,積蓄新年新動力。和美「星」樂園, 年俗體驗樂翻天和美「星」樂園是年俗活動體驗區,年俗小遊戲、年俗小製作、傳統益智活動等組成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扭秧歌、轉手絹花、舞龍、投壺,小英才活力多,快樂舞動參與民俗表演喜迎新年的到來。
  •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5項措施 2.6億促進電影業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4日訊 7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公布,特區政府將通過「電影發展基金」預留約2.6億港元推動五項主要措施,以增加香港本地電影製作、培育新進導演和編劇人才,以及加強專業培訓,促進香港電影事業發展。
  • 回眸「一二·九」 | 愛國精神薪火傳,公能精神勇擔當
    回眸「一二·九」 | 愛國精神薪火傳,公能精神勇擔當 2020-12-06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怎麼做?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多圖]
    天涯明月刀手遊版本更新之後帶來了很多新玩法,其中就有薪火相傳,想要完成薪火相傳任務需要怎麼做?接下來,小編會在下方的攻略中,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薪火相傳任務攻略,幫助大家了解薪火相傳的玩法。>薪火相傳看的是好友親密度,親密度的話刷刷禮物就上去了。
  • 「繡真情 傳薪火 行為民」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友總會慶祝建黨100周年...
    10月26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哈工大校友總會、哈工大上海校友會與恆源祥集團共同舉辦的「繡真情 傳薪火 行為民」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友總會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之「同心向黨 共繡黨旗」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行。2020年,也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
  • 探秘僑鄉溫州玉壺美麗城鎮「幸福碼」
    「幸福碼」  靜謐的小鎮,涓涓玉泉在鎮區蜿蜒,千年古村、百年僑鄉的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玉壺鎮,在歷史的斑駁中走過千年的風風雨雨,在新時代的徵途中不斷嘗試探索著一條適合僑鄉發展的小康路,打開了浙江省第一個國際慢城的「提速檔」,編織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僑鄉玉壺美麗城鎮「幸福碼」。
  • 江門」僑鄉美食節「第二天的購物攻略!
  • 多地專家齊聚汕頭研討潮汕僑鄉文化
    多地專家齊聚汕頭研討潮汕僑鄉文化 2020年11月17日 13:43   來源:新華網
  • 寧夏: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舉辦
    中國網11月17日訊 11月17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在銀川舉辦。 本屆「薪火相傳」活動主題為「匠心扶貧 與愛同行——尋找匠心傳承 助力扶貧傑出貢獻者」,旨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文化遺產領域內,通過傳統手工藝振興鄉村經濟,或具匠人之心紮根某一領域而造福一方的傑出個人和團隊。
  • 傅謹: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
  • 湖南八大傳統戲劇集中展演 師徒同臺薪火相傳(圖)
    湖湘文化遺產月之「薪火之傳——傳統戲劇傳承展演」在省花大舞臺開幕。  紅網長沙6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廖曉菲)今晚,湖湘文化遺產月之「薪火之傳——傳統戲劇傳承展演」在省花大舞臺開幕,來自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崑劇團的4對師徒同臺演出,展示湖南傳統戲劇的薪火相傳。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暉出席。
  • 開平這位僑鄉藝術家被省臺報導了…
    這裡將作為特色餐飲孵化基地和粵菜師傅交流中心,面向社會進行招商,匯聚傳統粵菜、地方特色風味、時尚輕餐飲、主題咖啡館等餐飲業態,並給予孵化商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規範化管理,打造新型僑鄉餐飲商業綜合體,並致力於粵菜師傅培育和粵菜傳承。
  • 經濟特區40周年,深圳珠海廈門等特區發展得如何?
    經濟特區最早的提法是「出口特區」,正式落地時改名「經濟特區」。小平同志說「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為非常重要: 首先,特區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政策大多在特區先推出檢驗了效果;其次,特區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的「窗口」作用,深圳是面向香港的窗口,珠海是面向澳門的窗口,廈門是面向臺灣的窗口; 第三,特區在自主創新中發揮了重要的排頭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