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闔家團圓之際,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突然爆發。
真叫人左右為難,春節本是一次難得的相聚,疫情卻教人不得不守望隔離。
十四億國人,像一套嚴密的電腦程式,一步一動地執行著指令,一城一域,擠壓著病毒肆虐的空間,為「逆行者」爭取時間。
史無前例,全國人民戴上口罩,高風險地區甚至防護服也成了出行必備。
沒有異議,沒有爭議。
正是這一盤棋的大格局,人口最多的國度,人員聚集最集中的時節,戰勝了傳播最迅猛的疫情。
這是國際上面對古老的東方國度連呼不可能的最新一次「不可能」,他們多的是以己度人,各種猜忌甩鍋,卻絲毫沒想到這就是中國力量。
中國力量的強大不單單在於經濟騰飛,軍事強大,更在於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下的心力。
看似簡單的全民戴口罩,蘊含的是榮辱與共,同舟共濟的目標追求。
曾記得,汶川大地震後的救災現場,時任總理溫公家寶寫出了「多難興邦」四個擲地有聲的大字。
中華民族的發展從來沒有一帆風順過,作為曾經的農耕大國,風調雨順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但是,我們從未怨天尤人,我們戰嚴寒,鬥酷暑,抗大災,防大疫,從未懈怠。
我們從來以德報怨,以德服人,心懷坦蕩,從不搞大棒外交,我們恪守和平共處,以鄰為伴。
我們在奮鬥中成長,逐步建立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步爭取並完善了國內國際兩個輿論場的話語權。
在當前態勢下,沒有坦蕩的內心和心懷天下的格局,是絕難做到的。
「在家躺著就是為社會做貢獻」一度成為疫情期間的網絡熱詞,不僅僅讓公眾感受到團結的力量,更讓大家有了笑對疫情的勇氣,這也是格局,這是一種革命樂觀主義指引下的大格局。
一聲令下,街區停擺。「武漢,按下暫停鍵」的片子,看哭了很多人,這是一種感同身受,此刻沒有平日網絡上的地域黑,有的只是炸醬麵,油潑麵,拌麵,牛肉麵等等對熱乾麵的聲援和鼓勵。
武漢,我們只是暫停見。
本有人容悅己,卻不能以完全面目示人,這實在是不好接受。然而,現實中卻是,有口罩的戴口罩,沒口罩的要麼少出門,要麼想方設法也要掩好口鼻。
看著是令人啼笑皆非,笑著笑著就淚流滿面。這就是格局,內心坦蕩,不倭己過,不添人非。國家有難,人人支援。
隨著疫情的防控到位,國內又按下了啟動鍵,煙火城市,多彩生活又不斷在展現。
網絡上有人說,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過後,國人變了:變得更大氣,更開朗,更淡然,更從容。
無論是面對國內還是國際上的各種突發事件,不再是那種民粹泛起的感覺了。
這才是大國民應有的風貌,這就是大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