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雜誌:人體驚奇自愈力,可以決定壽命!

2021-02-12 賽鼎自然健康


  冬天又到啦~

  穿天猴是不穿秋褲的,

  但小時候穿秋褲那些事依然記憶猶新。

  那時調皮上天的穿天猴經常磕著絆著甚至摔傷但連自己都不在意,

  為啥?說出來怕挨頓揍啊!

  記得一天晚上換秋褲時掉下一塊很大的結痂,

  突然才想起來不知幾天前擦傷很大一片的腿。

  驚訝於被遺忘的傷口恢復如初,深感神奇!

  沒錯,這就是自愈力。

  人體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一些器官總是持續不斷地更新,專家稱之為「維護性再生」。來看美國《健康》雜誌的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幫身體上的重要器官進行修復,變得更加健康長壽。


    皮膚出現過敏或是溼疹皮炎等受損症狀時,會通過自身的屏障防禦機制來自我修復,因此問題皮膚的護理主要是圍繞皮膚屏障功能的保護和修復來進行的,平時塗抹一些具有屏障修護作用的護膚品,可以有效提升皮膚的免疫力,讓肌膚變得堅韌。

 



  年紀越大越感覺腦子不夠用。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在青春期就停止產生神經元了,即你在上高中時期前後,大腦細胞已開始走下坡路。每天至少鍛鍊30分鐘,每周2—3天,有助於刺激大腦中兩個主要區域的神經元生成,讓大腦變年輕。


  發生骨折時,骨骼中的活性成分骨細胞就會被自動激活,它對骨頭修復發揮著關鍵作用。專家建議,每天要吃一次菠菜或西蘭花等綠色蔬菜,攝入足夠的維生素K,它有助於鎖定骨細胞。其次,骨折發生6周後,應適當活動以刺激骨細胞,加速骨骼修復。


  當血管由於血栓而變窄時,人體可自我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哈佛大學科學家表示,首先應該少吃動物肝臟等壞膽固醇含量較高、妨礙血管自我修復的食物,保持血管「清潔」。其次,應該增加跑步、遊泳、籃球等加快體內血液流動的運動。

 


  肝臟是唯一即使切除部分壞死組織,也可自我修復的器官。專家表示,穀胱甘肽不僅有去毒作用,而且對肝臟再生至關重要。另外,飲酒者除了禁酒外,最好補充葉酸和B族維生素。

 


  煙霧等嚴重汙染會加重肺臟負擔,破壞它的自我修復功能。呼吸健康專家指出,胡蘿蔔、紅薯和芒果中含有的視黃酸有助於肺臟修復,每天攝入量不應低於900毫克。



  人類的腎臟具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腎臟損傷後,成熟腎臟細胞會在受損區域分化成需要修復的類型細胞。促進腎臟修復平常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核桃、板慄、枸杞等。

 


  酗酒及過量食肉也會導致腸道內壁組織受損。然而,腸道細胞是人體更新速度最快的細胞,平均一兩天就會更新一次。專家表示,適當多吃粗糧有助於加速腸道自我更新。建議每天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早餐最好吃全穀物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

  人體有不可思議的自愈力,沒有任何一個名醫可以與機體的自愈力相媲美,我們應該在充分認識身體的基礎上,學會運用自愈力來祛病健身。

  但自愈力如同人的某些潛質一樣,需要被激發,它才能如日中天,有效抵抗疾病;反之,棄它於不顧,一味尋醫問藥追著疾病跑,它就會越來越孱弱,被放逐於身體的角落。

這麼說來,穿天猴就是靠著自愈力才活到現在的吧,畢竟小時候經常因調皮受傷了也不敢說出來~

哈哈哈哈哈~雖然有點道理,但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處理下傷口的,畢竟在傷口的自愈過程中是要防感染的!

往期精彩推薦:

美國頂級科學期刊《Nature》證實:運動能直接擊殺癌細胞

腎越好壽命越長!這6個信號說明你的腎該「維修」了!

三個簡單動作可發現重病前兆,我國每21秒就有1人因它死亡!

相關焦點

  • 70%的病能靠自愈力自己好?激活自愈力,6個小方法挺實用
    生活中感冒發燒頭疼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一種比較迅速的手段治療疾病,例如輸液、藥物治療,雖說藥物是疾病治療的必要手段,但是我們人體具有全面的免疫系統,身體內部的自愈功能與各個器官都是有緊密連接的,當身體出現異常時,70%的疾病是可以自身癒合。
  • 美科學家已能操控鐵線蟲的壽命,稱未來運用在人體
    不過,最近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公布出一項令人驚奇的成果,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一定手段操縱實驗體的壽命與衰老過程,並表示這項技術最終可能運用在人體上…出於道德原因,科學家無法直接在人體上進行早期研究,因此,活體動物模型成了科學界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小鼠與人類共享著99%的DNA,並且與人類相比壽命更短。所以研究「敲除」基因的小鼠可以觀察去除單個基因對個體造成的影響。
  • 晚餐不僅決定你的身材,還決定你的壽命?
    晚餐不僅決定你的身材,還決定你的壽命?一直有「晚飯決定你的身材」的說法,說晚餐不能吃太晚,甚至還有健康專家說過,晚飯吃不對,會影響健康!可晚飯吃得太晚會怎樣?
  • 科研突破性發現,恢復人體自愈力,可逆轉糖尿病
    糖尿病是人體糖代謝紊亂引發的代謝性慢病,以人體相應器官組織細胞周圍的小、微、毛細血管病變為典型併發症。 因飲食偏好或不合理飲食,宏量元素糖、脂、蛋白質過剩,微量元素相對不足,免疫力相對低下,免疫防禦功能不足以抵禦寄居於人體胃腸道微生物菌群,導致胃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及移位,被動吸收過剩疊加人體主動消化吸收
  • 晚餐不僅決定你的身材,還決定你的壽命!想健康,牢記這3點!
    一直有「晚飯決定你的身材」的說法,說晚餐不能吃太晚,甚至還有健康專家說過,晚飯吃不對,會影響健康!可晚飯吃得太晚會怎樣?真的有科學家研究了這件事,他們找20個人做了個實驗——2020年6月《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CEM)上的一項研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做了這樣一個試驗:該研究選了20名健康志願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平均年齡26歲,平均體重指數23.2,習慣於22:
  • 小分子肽可以營養人體細胞,顯著提升免疫細胞的「戰鬥力」
    補肽=補生命,細胞健康=人體健康!   細胞的兩個階段  每一天,你體內的細胞都在複製,同樣的過程也持續地發生在你的肌膚、毛髮、血液的細胞和器官。  科研人員介紹,成體細胞猶如一個具有特定功用的房間,房間裡的器具構造決定了它是居家、辦公還是商鋪;而胚胎幹細胞則更像是一個空房間,根據需要你可以把它改造做任何用途。  成體細胞重編程為胚胎幹細胞的過程,如同把原有房間裡的器具構造清空,只留下一些水電等最基本的設施,這是細胞在結構上「返老還童」的關鍵過程。
  • 晚餐決定你的壽命!想長壽,牢記這3點!
    一直有「晚飯決定你的身材」的說法,說晚餐不能吃太晚,甚至還有健康專家說過,「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院的收入」,說得就是晚飯吃不對,會影響健康!可晚飯吃得太晚會怎樣?真的有科學家研究了這件事,他們找20個人做了個實驗——2020年6月《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CEM)上的一項研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做了這樣一個試驗:該研究選了20名健康志願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平均年齡26歲,平均體重指數23.2
  • 比免疫力更厲害的自愈力,可改善大部分病症!簡單幾招,輕鬆激發
    自愈力由遺傳獲得,就像是一位時時備戰的醫生,當人體出現不適或生病受傷時,神經系統可以敏銳地察覺到異常,並向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下達指令,調動身體各器官作出適當的反應,比如分泌激素、抗體等,幫助身體恢復健康。
  • 這16條健康警戒線,據說決定壽命長短
    想長壽、想健康,也要把握住「過猶不及」的原則。這16條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脖子粗,血管差!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建議:量量你的脖子,最好別超過這個數:男性頸圍別超過39釐米,女性頸圍別超過35釐米。
  • 16條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對照看看,你達標了嗎?
    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 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 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健康建議量量你的脖子,最好別超過這個數:■ 男性頸圍別超過39釐米。
  • 呼吸的自愈力
    ───毗瑪拉蘭希法師 (Venerable U Vimalaramsi) 縱觀歷史,偉大的治療師早已發現:呼吸練習能引發人體自我療愈的能力,為患者帶來身-心-靈的健康。這些呼吸練習,一度是神聖的不傳之秘,現在卻是人人可學可練的法門。
  • 珍合堂保健常識:人體內的自愈能力
    這就是人體的自愈力,我們的體內有強大的自愈能力,在中醫中稱「正氣」或「真氣」。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說得就是人體正充盈,就不易受邪氣侵犯,我們相對就健康。
  • 基因可以決定人類死亡時間?科學家表示:人的壽命30%與基因有關
    導語:基因可以決定人類死亡時間?科學家表示:人的壽命30%與基因有關基因能夠決定人的死亡時間嗎?難道人一出生就決定了生命的長短嗎?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也在研究人類的基因,是否因為基因的不同從而導致壽命的不同,據了解,美國層級發起一起研究,在1200多個樣本中發現人類的壽命似乎受到基因的影響,但是基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長久的生活中,人類的基因可能會發生變化,而這也有可能會影響人類的壽命。更有研究指出,人類在死亡之後,聽覺是最晚消失的,所以有30%的人能夠感知死亡,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
  • 柳葉刀:「低碳」飲食縮短壽命,「三大」營養按比例搭配,更健康
    柳葉刀:「低碳」飲食縮短壽命,「三大」營養按比例搭配,更健康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C)、氫(H)、氧(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理解為是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H2O),以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在葉綠體中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
  • 《Vogue》雜誌:衰老是一種可以逆轉的疾病嗎?
    本文為時光派對雜誌文章《衰老是一種可以逆轉的疾病嗎?了解長壽背後的科學》的全文翻譯從古至今,長壽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延長自己有限的生命。膳食補充劑公司Bulletproof的創始人Dave Asprey,就是痴迷於延長壽命的眾多矽谷科技巨頭之一,他曾對外宣稱他想活到180歲以上。
  • 如何提升身體自愈力!
    身體提升自愈力的四大方法 一:排毒素 以下8種毒需要定期排出,可以讓身體提升自愈能力。避免以下情況提升身體自身免疫力,毒素自然就排出。
  •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 哪個器官決定一個人的壽命?不是大腦和心臟,而是……
    據法新社近日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大腦和心臟。科學家們稱,人的壽命直接取決於腸道的狀況。腸道裡存在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群落,直接影響整個身體並決定身體的狀況。腸道不好會導致各種病症似乎我們的整個生命依賴於心臟,但科學家聲稱腸道對一個人的壽命有直接影響。專家們確信,人類健康通常取決於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正是他們經常決定預期壽命。因此,腸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數量不應超過常規。如果發生異常情況,微生物群落就會被侵犯,就會導致各種後果。
  • 雙腿決定心臟健康,千萬別讓壽命減在腿上!
    「人到老年」,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老年專屬文章了。在美國《預防》雜誌總結的長壽跡象中,「腿部肌肉有力」赫然在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無論年輕人還是老人,只要兩個星期不動,腿部肌肉力量就會削弱。腿部肌肉力量一旦削弱,即便之後再進行康復鍛鍊,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因此,經常運動至關重要。
  • 走路能決定壽命?壽命長的人,走路可能都有一個共性
    導語:飯後百步走,活到99,走路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運動,走路可以決定人的壽命,很多人不會相信吧,經過研究發現,壽命越長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二、物極必反,不可盲目求快很多人覺得既然走路快可以延長壽命,那我走得更快一點,但是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他們的四肢行動遲緩,身體沒有了協調性,只追求速度盲目求快,反而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