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是我國的一個大姓,而晉昌唐氏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分支。現在的湖北恩施,湖南永州、郴州、資興、衡山,福建上杭,江西寧岡,廣西南寧、桂林、玉林、賀州、貴港、柳州、防城港、北海,重慶璧山、潼南、永川、北碚、渝北等地,遍布著晉昌唐氏的後裔,總人口數百萬。
晉昌唐氏,從其起源來看,他們是傳承華夏正統的氏族,4700多年前姬軒轅黃帝的鮮血至今還在他們血管裡流淌著。這真是個奇蹟!
歷史悠悠,青史有載。讓我們暫且從「君無戲言,桐葉封弟」的典故說起吧。
據史書記載,周武王姬發駕崩後,年少的太子姬誦繼承了王位,史稱周成王。
有一天,少不更事的周成王與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周成王隨手從地上撿起了一片梧桐樹落葉,用手撕成玉圭的形狀(玉圭,即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時所用的玉制禮器,長條形,上尖下方),送給了叔虞,並說道:「這個玉圭是我賜給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國去做諸侯。」叔虞也學大臣模樣,先雙膝跪地,然後雙手接過梧桐樹葉,說道:「臣弟領旨謝恩!」兄弟倆玩興正濃,在旁的史官卻畢恭畢敬地把周成王的言行如實記錄了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後,史官見周成王沒再提分封的事情,遂將此事稟報了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姬旦。
在後來的朝見時,周公問周成王道:「你要分封叔虞嗎?」周成王說:「怎麼會呢?那是我跟弟弟說著玩的。」
周公聽後,神情嚴肅、語氣凝重地對周成王說道:「天子無戲言啊!君王說的每句話都要記入史書,傳給天下和後人。天子惟有言行一致,老百姓才會信服!」。
周成王聽罷,說道:「那好吧,一切按叔叔您說的辦。」於是,下旨選擇吉日,舉行封爵儀式。
從此,叔虞成為了唐國的諸侯,史稱唐叔虞。
這就是歷史傳頌的「君無戲言,桐葉封弟」的典故。
唐叔虞的大兒子姬燮繼位後,因為特別喜歡唐國境內的晉水,於是將國號唐改為晉。
古晉國曾經是中原霸主,春秋時期的勢力範圍幾乎佔了大半個中國。據《唐氏族譜》等資料記載,晉國歷經729年,繼27世,傳37位國君。最後一位國君是姬俱酒,史稱晉靖公,聽說10歲不到就即位。
從春秋晚期開始,王室衰微,政權旁落。到了戰國時期的晉靖公,王室政權更是江河日下。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顯族將晉國之地瓜分完畢,晉靖公姬俱酒淪落為庶民百姓,於是逃奔到河南洛陽鐘鼓樓前居住。
作為忘國之君,晉靖公當時的處境是很難堪而危險的。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他不得不隱姓埋名。由因晉國以前的國號叫唐,所以他便改姬姓唐,叫唐靜。為了鼓舞后人鬥志,希望晉國能夠重新昌盛,將郡望名取為晉昌。
此後,其後裔沒再改姓,一直姓唐,至今已有百代人。筆者就是晉靖公的第96世裔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