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史上第一位首席數字官AtifRafiq曾描繪過他心目中的「未來智能餐廳」:櫃檯點餐取餐制度將被拋棄,顧客要習慣自助點餐;系統會進行個性化推薦,消費者只要揮揮手就能進行支付;等餐時要是無聊還可以打上兩盤遊戲來消磨時間……
AtifRafiq當時說的是2020年的麥當勞,現在看來,這個時間或許可以提早些了。
今天上午,在2017雲棲大會展廳內,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用一張超大尺寸的觸屏餐桌,實現了AtifRafiq描述的包括自助點餐、個性化推薦、餐前遊戲在內的全部場景。口碑甚至更進了一步,乾脆讓支付這個動作成了歷史,消費者吃完飯直接走人就行,連揮揮手都不用,支付寶帳戶會自動完成優惠核銷以及扣款。
這張神奇的餐桌被命名為未來智能餐廳,由口碑平臺與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支付寶AR團隊共同打造。顧客用支付寶完成授權,即可體驗這頗具科技感的就餐方式:
落座後,系統將自動識別身份。
顧客輕觸桌面或通過手勢動作,即可打開智能點餐界面進行點餐,系統將根據你的歷史消費記錄作個性化推薦。
上菜時還可以看到絢麗的AR互動效果。用餐結束後則可直接離店,支付寶帳戶會自動完成扣款。
口碑平臺展示的這張神奇餐桌有許多讓餐飲人喜愛的地方。酷炫的體驗感可以幫助餐廳俘獲越來越追求個性的年輕人;餐桌背後蘊藏的自助點餐和自動代扣技術則可以幫助餐廳大幅減少服務員用工成本,提高餐廳的翻臺率;而沉澱下來的消費行為數據還可以讓餐廳像淘寶賣家一樣實現數位化的管理和精準的批量採購。
事實上,智能餐桌也一直都是餐飲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方向之一。
早在2015年6月,海底撈就曾在上海率先推出帶互動投影功能的智能餐桌;去年1月,麥當勞也開始在全美範圍推廣觸屏互動裝置。只是智能餐桌的價格普遍高昂,想要大面積普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以麥當勞為例,啟用觸屏互動裝置雖然讓麥當勞倫敦市中心的銷售額增長了8%,但產出的利潤仍不足以hold住平均五六萬美元的改造成本。
如何證明智能餐桌的改造回報率,是口碑平臺說服旗下門店升級的關鍵。
對於這一點,負責未來智能餐廳項目的口碑產品經理豐息明確回應,口碑平臺並不打算推廣這款全觸控屏的智能餐桌,「口碑是一家致力於用數據和產品幫助線下商業升級的網際網路公司,硬體不是我們的業務方向,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次展示,向餐飲商家們普及口碑平臺成熟的自助點餐、自動代扣及其他一些信息化技術」。
豐息說,觸屏餐桌不是重點,已經入駐口碑平臺且開通了口碑碼上一條龍服務的餐飲商家,只要花一塊錢列印幾張口碑碼,也一樣能實現智能餐桌的全部功能。
碼上一條龍是口碑平臺時下力推的主打戰略。資料顯示,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口碑平臺已基於口碑碼,推出包括排隊叫號、掃碼點餐、單品營銷、積點籤到、碼上開票在內的一系列功能應用,有超過100萬商家因此實現了便捷的「碼上服務」。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一邊是五六萬美元的改造成本,一邊是一兩塊錢、幾張紙;一邊是酷炫的就餐環境,一邊是實用的便捷服務,你打算選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