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打折,打得大家怨聲載道。眼看著一心希望升值的郵票不但不能創收,反而跌破面值,如何不能讓人心焦呢?
罵歸罵,胳膊擰不過大腿,沒有郵政也不行,大家紛紛提出意見,希望能以此改善目前的狀況。可以看出,這些意見雖然有的帶著怨氣私利,但畢竟是為了集郵發展,初衷總是好的。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提出所謂的「去庫存」方案。也就是希望郵政能開放郵票使用的範圍,通過正常消耗減量,從而達到新郵票的升值。
2006年前8個月中國郵政業務收入增11.5%。郵政業務裡最常使用的服務基本上是三種——普通信函及印刷品,包裹,快遞。現在大家寫信的機率越來越低,本來可以通過走量提升消耗量的信函現在使用率逐年下降,而包裹現在使用率也不高,這主要是商業快遞的擠壓和包裹投遞緩慢,郵集手續複雜造成的。所以價格最貴的服務快遞業務自然就成了郵票消耗的首選。
說到這裡,就要問了,為何快遞業務不能貼郵票呢?難道是全世界都是這樣?
這就要從郵票概念上說了,郵票的定義就是郵政業務的一種有價憑證,是收取郵政服務資費的一種證明。通過蓋戳表示該服務已經生效,不能再次使用。也就是說,只要是郵政業務,都可以通過郵票付費並註銷。並不局限於寄信。
而且郵票的種類曾經有很多,針對不同的郵政業務:比如航空郵票,快信郵票,包裹郵票,電信郵票等,這裡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航空郵票了。
而其中針對快遞的郵票,也是有的,只是各國叫法不一樣,最早使用類似功能的是美國,1885年美國郵政提供了一種高效服務,就是特別專遞,郵件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寄達並由郵遞員親自送給本人。
後來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其中像義大利,紐西蘭等國家專門使用了「express」字樣,也就是快遞的意思。有些國家則是通過標籤的形式註明。
那麼問題就說回來了,怎麼用著用著就不行了,而且好像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會在快遞上貼郵票?
有人說是以前說是快遞其實還是快遞信件,不像現在都是大件,概念相同但性質不一樣;還有人說快遞要填更詳細的單子,再貼郵票手續太複雜了;也有人說是因為我國沒有發行專門的快遞郵票;更有人說是郵政為了圈錢,故意限制不想讓大家把郵票使用。
其實這都不對或是完全對。現在這種情況完全郵政體製造成的。
現在郵政業務都已經相當成熟,各個系統都是獨立運行,像我國的EMS就是郵政下屬的子公司,這樣一來問題就出來了——就是成本核算。因為郵票是郵政統一發行,而快遞又需要獨立核算,大量的業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統計,相當於兩隻手來回倒騰,如果是國際業務就更麻煩,效率太低。所以EMS的費用從一開始就完全剝離出來,也直接廢除了郵票的使用。
同時快遞需要的就是高效,這在任何環節都需要,如果快遞在辦理時還稱重貼票,再註銷,環節上確實麻煩了許多。當然這樣雖然郵政自己省事了,也確實違背了郵票使用的規則。這裡也包括部分郵局不容許包裹單貼郵票的情況。
至於郵政圈錢,懶政的問題,則是延展出來的事情了,這裡也不想為郵政系統開脫,畢竟國際上都是這個路子,而且個人看容許不容許在快遞上貼郵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郵票貶值的問題。
商務合作/廣告投放
微信:mang3615
添加請註明
【集郵藏品】編輯整理
觀點來源於頭條號外郵之窗
轉載須註明出處,本信息僅供參考
今日郵市行情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