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熔爐》,韓國又出了一部改變社會的電影

2021-03-03 豆瓣電影

電影裡的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

最令人恐懼的電影,不是鬼片,也不是現實主義題材。

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那些時常被我們忽略、遺忘的事實真相,卻被韓國拍成了電影。

最近的這部高分新片,又再度直戳內心——

小委託人어린 의뢰인

導演: 張圭聲
編劇: 閔敬恩
主演: 李東輝 / 柳善 / 高素熙 / 徐正妍 
上映日期: 2019-05-22(韓國)
片長: 114分鐘

豆瓣8.0,僅有2000多人看過進行評價。

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著類似的童年。

尹政燁(李東輝 飾),小孩子們口中的「大叔」,大人們嘴裡的「廢柴」。

雙親去世,全靠姐姐拉扯大,即便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卻也依然學不會拿筷子,更過不好生活。

同樣從小缺失母愛,姐姐多彬和弟弟珉俊,卻連親生母親的模樣都不曾知道。

父親是遊樂園保潔員,脾氣暴躁,更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家庭。

撐起這個家的,只有姐弟自己。

即便家徒四壁,涼水泡飯,但他們依然苦中作樂,對未來有著無限夢想。

很快的,多彬和珉俊的家中迎來了一位,自稱是「媽媽」的女人。

她長得漂亮,有著一頭長髮,會做飯,也會給多彬扎頭髮,還會陪著珉俊一起玩。

「媽媽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多彬和珉俊一度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答案。

沒有人敢想像,等待多彬和珉俊的,確實無窮無盡的苦痛深淵。

和尹政燁大叔一樣,多彬和珉俊也從沒學過怎麼拿筷子。

在一次極其普通的飯桌上,珉俊不小心掉了一顆豆子。

孩子們不會知道,迎接他們的,不再是媽媽偽裝的溫柔,而是洩憤的暴躁。

只有10歲的多彬被媽媽掐住了脖子,毫無反抗之力。

一次,兩次,三次……暴行愈來愈頻繁,多彬也就愈來愈害怕。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就照著學校教導的「有事找警察」,跑到了警察局,企圖尋求幫助。

令人寒心的是,沒有人願意相信她的話。

不過只是家長教育小孩,至於報案嗎?

"現在的小孩未免也太可怕了。"

警察不想管,把爛攤子甩給了兒童福利中心。

兒童福利中心想管也管不了,只能上門家訪。

循例做一些沒有意義的調查和詢問,就連「別打孩子」這句話都說的極其卑微。

人家的家事罷了,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去幹涉呢。

被姐姐安排到兒童福利中心工作的尹政燁,就此認識了多彬珉俊兩姐弟。

原本只是無心的一瞥,未曾想卻被這倆姐弟黏上了。

尹政燁的出現,似乎給了多彬和珉俊一些生活的希望。

叔叔不僅會帶他們吃麥當勞,帶他們到遊樂園,還會給他們零花錢和手機,還告訴他們媽媽是什麼感覺。

多彬這才第一次知道,原來吃漢堡,是可以邊吃邊掉渣的。

原來媽媽,就代表著幸福和溫柔。

原來多彬,也是可以擁有愛的孩子。

但這種愛,她卻從未體會過,帶來的甚至是無窮盡的絕望。

對於多彬而言,可能是一生中僅剩的快樂,弟弟珉俊死了。

醫生鑑定,珉俊死於「外傷性腹膜炎」

而在口供中卻寫道,是由於姐姐的多次毆打而導致死亡。

所有的新聞輿論,全都壓在了多彬一個人身上。

直到事情發生,包括尹政燁在內的,曾經的那些旁觀者們才意識到,多彬所承受的暴力,絕非普通的「家長教育孩子」這麼簡單。

他們能做的,唯有把孩子從這個人性泯滅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影片中出現的,有太多撕心裂肺的場面了。

孩子被拉扯的長髮,撞擊浴室地板的聲音,嘴邊的血跡,脖頸上的勒痕,以及那一聲聲「我錯了」的絕望呼救。

我們無法想像,如果在法庭之上,沒有鐵證一般的毆打視頻,沒有代表著依靠的金剛娃娃,沒有廢柴叔叔的堅持,虐待兒童的真相是否會被就此淹沒。

原本象徵著未來和希望的兒童,卻在成長之初,永遠被封禁在現實的殘忍之中。

「大人是不能信的,說出來又能怎樣呢。」


真相只會永遠的被掩蓋,而那些看起來充滿戲劇性的假新聞只會成為孩子們一生的陰影。

可悲的是,直到最後,「媽媽」也沒有認為自己做錯了。

在她看來,孩子是我的,人生是我的,我想怎麼做,有誰能管得著呢?

即便是把孩子打死了,也是我自己的事,沒有人有資格插手我的人生。

這樣看上去荒謬的辯解,實際上並非個例。

拋開片中「後媽」的特殊身份,有多少父母總是以「教育」的名義對孩子實施暴力。

時至今日,他們依然深信不疑,「打幾下孩子是正常的,因為孩子太不聽話」

選自影片短評

什麼才是真正的父母之愛,什麼才配稱之為「聽話」呢?

「打是親,罵是愛」的體罰式教育,真的還能被稱作是「愛」嗎?

這不是愛,這是對幼童人格和自尊的踐踏。

更是把子女當做物件、所有品的極端自私和扭曲。

真正的父母之愛,應該是這樣的——


「孩子們在媽媽的關懷下,學會喜怒哀樂、也學會成長,僅此而已。」

比起父母的執迷不悟,更讓人可悲的,還有許許多多圍著「看熱鬧」的旁觀者們。

回到影片的開頭,律師事務所面試時提及的經典案例——基蒂·吉諾維斯案。

案發的30分鐘內有38個鄰居聽到被害者的呼救聲,許多人還走到窗前看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一個人去救援,甚至沒有人行舉手之勞,打電話及時報警。

這38個旁觀者於法律是無罪的,但人性之上到底有沒有罪?

置之不理的老師,撒手不管的警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鄰居。

其中但凡有一個人在聽到孩子求救時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制止,或許就不會產生弟弟的死亡。

電影裡的多彬,是幸運的。

她抓住了叔叔這根救命稻草,找回了失去了的愛。

但現實裡有更多的人,都是像老師、警察、鄰居那樣裝睡的壞人。

即便出現了死亡,人們也只會選擇相信案件中的懷疑結論,而非選擇對暴力虐待進行控訴。

孩子們在這個人世間承受著多少的苦痛,這個世界也就有多冷漠。

有不少人將影片稱之為第二個《熔爐》,也有更多的人對故事的表達提出了質疑和否定。

理性來說,這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電影,邏輯欠缺,敘述也過於刻意。

但我們都得承認,電影正在試圖以它的影響力努力改變世界。

「從2001年到2017年,虐待兒童舉報增加了10倍,絕大多數施暴者被判緩刑或者罰款,而施虐者5人中有4人為父母。」


雖然影片的呈現有些偏激,故事也比較單薄,但勇於提出問題、發起思考,或許也真的能喚醒更多的「旁觀者」。

光是願意記錄苦痛,並為之吶喊,就已經是反抗的第一步。

醒醒吧,冷血的成年人。

別再做那個,旁觀的劊子手。

*本文作者:阿呆

連續10年被評為最佳,這部國民級神片憑什麼?

真實事件改編,這部9.1分新劇震驚全世界

豆瓣9.6,這部拍了63年的神作,要看得趁早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熔爐》:一部改變國家的影片
    電影一經上映,其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劇情簡介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仁浩來到霧津,應聘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柔珍。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的電影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未成年人性侵犯法案的電影
    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部改變了韓國未成年人性侵法案的偉大電影《熔爐》,說說電影的背景吧。 (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爐法」)的韓國電影《熔爐》)事情發生在韓國光州的一所私立聾啞人學校,這所學校是受到了當時韓國《私立學校法》和《社會福祉事業法》的保護,反而變成了監管的死角,成為一所家族式的企業,管理層都有親屬關係,2005年,該學校的一位教師,首先曝光出來一條驚天秘聞
  • 《熔爐》— 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木非不知道這一天要等多久而韓國早在2012年就已經完善補充了幼童保護的法律最重可判無期徒刑,且沒有公訴期限而促成這部法律完善的關鍵起因竟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熔爐》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受聘於一家聾啞人學校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引人深思真實事件改編~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熔爐》最近關於幼兒園和兒童保護的問題讓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很多人又提到了韓國電影《熔爐》。這部關於學校校長和職員虐待、性侵兒童的電影,自它2011年誕生以來,到現在為止被說過太多太多次,不止在韓國,也在全世界。
  • 一部改變國家的電影——《熔爐》
    今天帶來一部韓國電影——《熔爐》。男主仁浩正開車去霧津的路上跟媽媽打電話。
  • 一部韓國真實電影——《熔爐》
    但是如果不這麼表現,就很難渲染出孩子們的無助,以及性侵者的醜惡。再加上影片的現實主義基調,讓事情發生時如同身臨其境,觀影者如同旁觀者,看到這樣的暴行,卻無法阻止,讓許多人潸然淚下。根據我查到的一些資料,《熔爐》上映後,韓國政府與立法機關通過了《性暴力犯罪法特別修正案》,也就是《熔爐法》,並通過相關的監督法案,讓福利機構進入了監督之下,此外也通過《律師法修正案》廢除了韓國一直流行的甚至在我們看來都極為荒謬的
  • 《熔爐》,一部改變國家制度的電影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電影《熔爐》,不是因為他有酷炫的特效,也不是因為他有大牌的明星陣容,而是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部改變一個國家制度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自2000年起的5年間,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對學生們實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種虐待。
  • 《熔爐》| 改變國家制度的韓國電影
    作者:任丘   來源:文館韓國電影《熔爐》,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而改編。在電影上映後,重新引發韓國民眾的關注,在民眾呼聲和輿論壓力下,光州警方開始重審案件,涉案人員被重新提起公訴。與此同時,韓國國會為此出臺和修訂了一系列的未成年人法案,加強了對殘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懲罰力度。由一部電影的熱映而推動司法的改革,這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而在韓國竟然成為了現實。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的電影
    最近幾年的韓國電影充斥著黑暗、謀殺、墮落和變態的故事,如金智雲的《我看見了魔鬼》,奉俊昊剛拿坎城金棕櫚獎的《寄生蟲》等等。雖然這些電影在「現實主義」程度上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種冰冷的氣息。顯然,黃東赫的《熔爐》也使用了這種黑暗基調,但他的電影講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怪物,而不是普通的精神病患者。
  • 豆瓣9.3分,電影《熔爐》因何偉大?一部電影改變了世界
    在韓國曝光的「N號房」醜聞曝光後,人們把目光再一次地聚焦到女性遭性侵的事件中。這樣的事件遠非孤例,早在15年前韓國就曾曝光過一起性侵事件,距離韓國首爾4小時車程的光州,有一所聾啞人學校。2005年,該校部分教職員工對聾啞兒童虐待和性暴力事件曝光,並由此催生了一部電影《熔爐》,這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熔爐》是韓國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代表作,其在韓國社會的現實影響也極其深遠。本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
  • 不僅僅是《素媛》虐心電影《熔爐》:一部偉大的電影可以改變一個
    該片得分9.3分,之前排名第18位,他可以與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等電影並駕齊驅,堪稱優秀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向你解釋了生活的真相,給了你「救贖」和「希望」,大熔爐的發布改變了一個國家。影片上映後,數百萬網友籤名抗議,導致案件重述,並為「性侵害防治修正法」的修正(也稱為熔爐法)投稿。
  • 韓國聾人暴力電影《熔爐》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韓國電影《熔爐》。一部講述發生在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性暴力悲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了?還記得之前很火的鬼怪大叔嗎?這部電影同樣是由他主演的,一起走進這部電影吧。本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 這是一部改變了韓國立法的電影
    影片海報韓國影片《熔爐》是由導演黃東赫負責指導的一部劇情片,主演包含孔侑、鄭有美、金智英等著名演員,上映於2011年9月22日。該片曾榮獲2011年的第32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劇本獎提名。影片截圖韓國電影《熔爐》這是一部改變了韓國立法的電影,該影片上映後,迅速引起了巨大反響,引發了百萬網友的聯名抗議,導致此項案件重審,並且促成了「熔爐法」的修正。
  • 一部韓國電影《熔爐》 催生一部法律誕生
    一部性侵題材的電影,《熔爐》的熱映在韓國國內掀起了一股「熔爐熱」,並進而發酵成「熔爐效應」——在豆瓣上有著9.2的評分,觀眾評論其好於99%的劇情片。《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影片中,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來到霧津,應聘於慈愛聾啞人學校後,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注:聰穎的金妍鬥和貪吃的陳宥利總是躲閃。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熔爐》的上映在韓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其是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了學校的教師的惡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整部電影漫長又壓抑,有多個瞬間都讓我窒息。最後的結局很現實,壞人並沒有入獄,上訴也是一直失敗。我們無法改變環境,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孩子在上學之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脫離家庭的保護,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學校被老師找麻煩,被同學霸凌,是不是在放學後被搶錢,是不是被壞人跟蹤。
  • 堪比《熔爐》!韓國又拍了一部高分催淚電影,不敢刷第二遍
    今天,哥再給大家推薦一部新出的韓國電影。雖然它不像《惡人傳》那樣看得人熱血沸騰,但也是一部直指現實的佳作:有人說,它的影響力堪比另一部韓國電影《熔爐》。因為它們有很多相似點,受害人都是兒童,劇情讓人悲憤難捱,生活中頻頻發生類似的事件……而最悲傷的是:它們都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一部叫做《熔爐》的電影
    恰好,一部叫做《熔爐》的電影出現了,在這部關於校長性侵聾啞兒童的電影當中,有人選擇了自殺,有人選擇了沉默,但是,最終電影帶來了百萬人的抗議與一部《熔爐法》的誕生,遲來的正義終於來了。  其實,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電影,現實遠比電影更絕望。
  • 深度解讀韓國電影——《熔爐》,你能選擇不被世界改變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並介紹的是一篇2011年就上映的韓國電影《熔爐》。聽名字還以為是一個介紹片吧?其實不然,整片給我的感覺還是很壓抑的。影片開頭,常年籠罩著霧氣的城市,火車駛過時與鐵軌發出的隆隆聲響,緩慢的鋼琴伴奏……這一切營造出的壓抑氛圍,都像在暗示我們劇情的走向並不光明。《熔爐》以真實發生在韓國一所聾啞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說的是,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會上對弱勢團體保護的討論。
  • 《熔爐》:一部推動韓國法律修正的電影
    韓國電影《熔爐》——電影推動立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