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河南籍詩人白居易曾有詩云——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17歲的張本智和昨天在鄭州的乒聯總決賽上,首輪遭韓國家門張禹珍逆轉,結束了自己的2020國際賽事。7年前張本智和10歲的時候,他在日本國內一場全國比賽裡0-2落後、第三局6-10落後的情況下,3-2逆轉戰勝一名比他大7歲的高二學生,由此他媽媽張凌覺得張本智和的天賦超越父母,可以嘗試走職業的道路。這7年張本智和的乒球人生可謂非常燦爛,當年的逆轉與現在的被逆轉,都是他成長道路上必經之路。只是客觀地說,張本智和目前在世界乒壇的地位,還沒達到伊藤美誠那種「國乒之下眾隊之上」的高度。
衝擊別人,與領先被別人衝擊,在頂級職業桌球球員的成長道路上,是始終伴隨的相輔相成的。2018年年初,NHK的一個紀錄片首次大畫面地展示了張本智和的成長經歷,導語裡提到的那次張本智和10歲時期的關鍵戰役,是他父母決心讓他走桌球這條路。這裡也是一個極為矛盾的過程,他父母早年是四川隊的省隊主力,母親還入選過國家隊,可以說他學打桌球,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他父母在職業桌球道路上吃過的苦,特別是勝負的折磨,是非常深的。他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對他是否走這條路是很猶豫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這樣的苦。
輸了球,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改變人生。這就是張宇、張凌,上一輩人的桌球故事。客觀地看,張本智和有相當的桌球天賦,但出成績早的主要原因,還是日本環境寬鬆他很早就出來打國際比賽。一名優秀的一線球員,不僅能衝擊比自己年齡大、戰績輝煌的前輩,也要能在與平輩球員以及晚輩球員的對抗裡,想辦法能贏下球。從這個方面看,馬龍在上周男乒世界盃上逆轉張本智和,就展現出實力派現役大滿貫球員的實力,而張本智和則還在不斷成長之中。
2020賽季總結張本智和的國際大賽表現很簡單,就是卡達公開賽、男乒世界盃、乒聯總決賽三場比賽。張本智和拿到了男乒世界盃銅牌,可以說取得今年他能取得的最重要的勝利。男乒世界盃半決賽在局分3-1領先的情況下3-4輸給馬龍,筆者認為後面三局馬龍能11-8、11-6、11-4取勝,主要是贏在心態和經驗,而張本智和如果能以更平和的心態打後面這三局,至少每一局的比分不會這麼難看。
3月的卡達公開賽,張本智和八強戰3-4輸給了世乒賽新科亞軍M-法爾克。那一場球張本智和是全場落後,一路苦追但到了決勝局M-法爾克以11-5鎖定勝利。11月14日的男乒世界盃八強戰,張本智和又遇到了M-法爾克,這次張本智和以4-1戰勝對手。而張本智和與張禹珍的糾葛,這兩周可謂背靠背,上周日男乒世界盃的銅牌爭奪戰,張本智和在半決賽輸球的陰影裡還沒有走出來,前兩局0-2落後於張禹珍,隨後張本智和4-3逆轉戰勝對手拿到銅牌。這次在鄭州的總決賽兩人首輪又相遇,這次張本智和在前四局3-1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4-3逆轉。
世界乒壇,男子單打的競爭十分激烈,競爭遠遠大於女子。這就是為什麼伊藤美誠有點速度有點不一樣的發球,就能在與非中國隊球員的賽場上橫掃一切的主要原因。張本智和現在還沒有達到戰國乒之外的對手穩贏、或者說基本上穩贏的程度。張本智和是很想拿世界冠軍,可是你看看為何是樊振東、馬龍這些球員拿世界冠軍?樊振東、馬龍正常情況下,對國乒之外的球員基本上很少輸球,他們拿世界冠軍那是貨真價實,張本現在明顯功力還不夠。
當然他才17歲,還在成長的道路上。去年16歲能拿男乒世界盃銀牌,今年17歲能拿男乒世界盃銅牌,已經算非常優秀了。未來的路還長,張本智和還需繼續努力,才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日本體壇的「令和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