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獵場》播出之後,數年之中胡歌再未產出新的電視劇作品。
起初,胡歌遠離貴圈、赴美讀書,但極端好事者們千裡迢迢追去叨擾老胡學習,種種因素導致求學之旅不得已中斷;此後,胡歌轉戰電影大熒幕,先後合作陳可辛、刁亦男等大導演,成績斐然。
幾年時間中,小熒幕上除了重播作品和客串,再無胡歌作品。
從多年前風靡一時的少年李逍遙,到浴血重生、隱忍不發的謀士梅長蘇,胡歌是幾代電視劇兒童共同的熒幕記憶。
合作大導演拍電影固然好,但倘若有合適的電視劇作品,對於劇粉而言也是莫大福利。
闊別數年之後,終於有胡歌的新劇作官宣。
王家衛導演擔任監製的劇作《繁花》,官宣由胡歌出演。
胡歌外加頂級大導演墨鏡王,這個配置陣容已經非常驚豔了,更絕的是原作《繁花》是一部非常紮實的小說,是這幾年中罕見的出圈走紅的文學作品,榮獲過非常有影響力的頂級獎項(茅盾文學獎),不出意外會被寫進《現當代文學史》。
紮實厚重程度,遠非所謂網絡大IP「地攤文學」可比。
更重要的是,金宇澄老師所寫作的《繁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故事。
寫上海人,講上海市,用上海話。
而其中的上海話,又是作者精心加工、刻意改良過的「上海書面語」,沒有方言基礎的外地人也能看懂。
當年侯孝賢大導演拍的《海上花傳奇》,其中的方言是只有純粹的本地人才能看懂,無形中設置了一道理解的門檻。
《繁花》小說中以書面形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書寫和口頭表達很不相同,王家衛導演的影視劇版本如何處理語言問題,依舊是個未知數。
讓人放心的是胡歌就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方言對他來說不是問題。
更值得信賴的是胡歌這幾年裡選劇本的眼光很精準,非常愛惜羽毛。
坊間一直傳言,當初章子怡親自帶著大女主電視劇找過胡歌、但胡歌拒絕了。
這幾年中能打動他的劇本和角色很少,但凡挑中的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胡歌選中的角色,有陳可辛導演監製、巖井俊二導演執導的《你好,之華》,胡歌在其中的形象非常顛覆。
他演一個一言不合就打人的渣男,兩副面孔很有張力。
角色的惡、掙扎、可恨可憐,都非常有質感。
《南方車站的聚會》則是胡歌擔任一番男主的第一部電影,粗糲的暴力美學風格很獨樹一幟,真實的複雜質感都叫人印象深刻。
電影中胡歌飾演一個偷電動車組織的小頭目,不幸捲入命案之中被懸賞,他聯合別人「騙」懸賞金留給妻兒。
底層的晦澀不幸,人格的殘缺可悲,求生的強烈遺忘、向死的悲傷質感,都非常有質感有突破。
僅僅是劇照就很能說明問題,完全看不出這是昔日的翩翩少年郎胡歌。
如此愛惜羽毛的胡歌,如此優秀的紮實文學作品,外加墨鏡王,這部作品真是將期待值推到了頂點。
不過「墨鏡王」也曾有翻車前例,王家衛監製的張嘉佳的《擺渡人》,就是一次性坑害梁朝偉、金城武兩大男神的不折不扣的「爛片」。
期待這一次王家衛導演好好發揮,認認真真當監製,讓胡歌的《繁花》不辜負粉絲多年望眼欲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