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家都上頭的七部高分爆贊紀錄片,給孩子最好的科學啟蒙

2021-02-12 優才之路EliteJourney
談及科學,大多數人就會想到一些晦澀難懂的定理、公式;談及孩子科學思維的啟蒙,更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實在沒辦法了,只能整套樂高給孩子玩玩。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就看我們怎麼去引導、發掘他們這方面的潛力了。相比於五花八門的玩具,我覺得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通俗易懂,詼諧有趣的科學紀錄片或節目去點燃起孩子對科學的興趣。近幾年優秀的紀錄片層出不窮,但真正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卻不多,我們從海量的網絡資源中為大家精選出7部專為孩子們拍攝的科學紀錄片和節目,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打開探索科學世界的大門。

《趣味科學》

《像烏鴉一樣思考》

《獻給未來的科學家》

《你最想知道的科學》

《凱蒂的神奇機器》

《完全機械手冊》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19117這是一部非常好玩的科教片,記錄了「搞笑諾貝爾獎」的各種奇奇怪怪的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的有趣模仿,從1991年就已開始,每年舉辦一次,獎項涉及生物、醫學、物理、經濟等各個方面。那它到底有多搞笑奇怪呢?大家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得到。比如,有人展示如何像羊這樣的四足動物一樣運動↓在場的觀眾也超不正經,他們會把科學家發表了的學術論文折成紙飛機,一個接一個往獲獎者身上扔。反正我看完真是笑出豬叫~不過,這部紀錄片的本意可不只是搞笑,它只不過是披著搞笑的外衣,進行嚴謹的科學探索,讓孩子哈哈大笑之後又能進一步思考。比如,片中有位鳥類學家發現啄木鳥每天不停地啄樹,難道它不會頭痛嗎?眼睛不會掉出來嗎?經過研究才知道,原來,啄木鳥在啄木覓食時,就是一個沒得感情的「活槌子」,這樣徑直敲擊樹木,撕裂更小,對大腦血管的損害更小。而且,啄木鳥啄木時,第三眼瞼會包裹住眼球,並且將它固定,就像車上的安全帶一樣。那問題來了,知道啄木鳥這個特點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哈哈,因為通過啄木鳥的大腦的自我保護構造,可以進而製造出頭盔呀~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本身就喜歡觀察生活各種現象、富有好奇心的孩子,太適合看本片了。趣味和嚴謹兼顧,從觀察、假設、實驗到研究這整個過程,對於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和思考能力是真心不錯。

觀看連結: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0032/


這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專門給孩子製作的,每集10分鐘,一共20集。旨在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什麼是科學思維?精髓只有八個字:觀察、假設、實驗和研究。比如烏龜長大的時候,它們身上的烏龜殼是怎麼長大的呢?
拋出假設。第一種假設:烏龜殼是整體長大的;第二種假設:烏龜殼的外側長出新的一層,通過層層疊加然後變大的。有了假設,就需要驗證。首先,他們去數了龜甲的數量,發現從小到大,龜甲的數量是不變的。龜甲是像膨脹一樣長大的嗎?對比小時候和現在的照片,發現龜甲的顏色不一樣。於是又有一個假設:龜甲是通過橫紋的增加一點一點變大的嗎?後面,他們給長大的烏龜拍了一張照片,按照1:1的比例列印。

把照片中龜甲淺色的部分摳出來,和小時候的烏龜做對比。淺色的部分和烏龜小時候的幾乎一模一樣,龜甲長大的秘密就終於解開了。另外還有影子為什麼會相互吸引、為什麼一根線就可以阻止螞蟻前進、為什麼浴缸裡的水看起來是有顏色的等多個生活中的小細節,均能啟發孩子獨立思考。他們的問題和假設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有人會覺得沒什麼意義,但恰恰是這些看似無聊的討論,能活躍孩子的大腦。這部紀錄片希望告訴孩子們,不管對錯,不管問題的大小,思考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E41147RB節目組從材料的物理性質出發,一集用3至6分鐘的實驗時間,介紹一種特殊的材料,把科學知識變成一系列可視化的創意,讓人們印象中晦澀,無趣的科學變得極有意思。如在第一集中就介紹了一種叫做「超導體」物質,這種材料極有「特性」,就是當冷卻到一定程度時,通常不會發生現象。像下方一樣將強力磁鐵放在被液氮冷卻過的超導體上,兩者之間會立即產生一個抗磁效應,磁鐵沒有像常規情況那樣下落,而是懸空在超導體上方了。即使把它拿起來搖動,磁鐵和超導體的相對位置,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再將其反過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在物理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超導的釘扎效應」。整個實驗過程雖然比較簡單,卻能讓我們認識到,這些材料物質裡也會隱藏著有趣的「生命力」,通過融入新的想法,就可能誕生很多實用的新事物,為人類的進步做出更多的貢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t411U7B4?p=1這部科普紀錄片由BBC拍攝製作,目前播出了兩季,口碑非常不錯。第一季共有3集,主要介紹人體、宇宙和天氣的奧秘,解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各種常被忽視的奇妙事件…

第二季共有6集,了解大腦、進化、愛因斯坦、速度、工程和大爆炸,發現我們大腦的運行機制、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自然的突變、世界上最堅固材料的誕生和未來的旅行…

影片每集30分鐘,節奏快,信息量大,以賣萌的卡通插畫方式講解,深入淺出的趣味科普,寓教於樂,非常適合小朋友觀看。

畫面極具人文藝術性,講解活潑幽默,還很專業,既不主觀,也不過度概括。有網友評價這部紀錄片:「原來科學也能這麼有趣,very impressive!如果學校老師這麼教,估計我的理科就能學好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939527相比前面的紀錄片,這部片子有點「飄」!但是如果你家孩子是機械迷或者科技迷,那就很對味,裡面介紹的差不多都是代表人類技術極限的機器,跑起來趕得上風的方程式賽車。為什麼方程式賽車跑那麼快?有前後翼引導空氣流動。當空氣流過給它們向下的壓力,使得它們可以緊緊貼住地面,讓它們可以安心加速奔跑。和普通汽車相比,賽車的車輪也更光滑,減少了摩檫力的阻礙。面對這些極限的機械,即使孩子一時半會兒看不懂原理,光看畫面都會腎上腺素飆升。極限意味著什麼?意味它們可能是孩子未來的日常,就像在馬車時代出現的火車,在火車時代出現的高鐵,科技總有一天會成為生活的常態。

‍‍‍‍‍‍‍‍‍‍‍‍‍‍‍‍‍‍‍‍‍‍‍‍‍觀看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4411m7Mn這是加拿大拍攝的機械原理科普類紀錄片,它針對生活中的一些機械,介紹它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大到過山車、摩天輪、巨型天文望遠鏡、發電廠、商場扶梯,小到紋身槍,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了機械們的內在骨架。
比如,恐怖的過山車是怎麼嚇「死」大家,再把大家安全送回來的呢?
過山車的時速從零到一百二十公裡用不了兩秒。在第一個大斜坡時,有一萬兩千個的齒輪鏈條組合,會慢慢地把你拉上斜坡頂部,每個零件都可能無故斷開,嚇死了吧。
但好在途中有四十個磁力感應器,如果真的斷開,磁力安全鎖就會在幾秒鐘之內把車停下來。
過山車為什麼不會飛出天際,而是老老實實地在軌道上運行呢?
因為它擁有特殊的負重輪,這些輪子的設計保證了車身不會向任何一個方向飛起,在重力和加速度的作用下高速運轉不會脫軌。因為它用的是天然瓷石來剎車。裝在過山車旁邊的銅片,經過磁鐵的時候,會產生相斥的渦電流,有這種磁力剎車,完全停下只需要 28 秒。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85201941/
這是一部讓人看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的紀錄片。登月,無疑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創舉,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集體行動之一。導演從超過11,000小時的原始音頻資料中精選出最振奮人心的時刻,用高超的電影剪輯手法,全景展現了阿波羅11號發射、登月和返回地球的全過程,磅礴大氣,贏得了無數好評。

片中還聰明地融入了精心製作的示意圖,貼心地為熱愛科學的觀眾普及太空飛船中的每項任務:

點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離、繞地飛行、登月點火、繞月飛行、登月艙分離、著陸月球、與指令艙接軌、繞月飛行、點火回地球、著陸倉分離等。

在實現登月的過程中,既有緊張嚴肅的時刻,也有任務成員的幽默對話和友情插曲,還有吃瓜群眾的人生百態。

而且不同於多數好萊塢大片的是,《阿波羅11號》並沒有刻意塑造三位太空人——奧爾德林、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超級英雄的形象,反而是將他們個人的時刻融入到更大的圖景中。這也正是電影所要表達的寓意之一,在偉大的航天事業中並不存在什麼超級英雄,而是千千萬萬夜以繼日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員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罷了。

(阿波羅11號成員,左起: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奧爾德林)

影片的最後,當三位太空人在太空最後一次與地面直播通信時所說的話,成了整部影片的升華。

他們說:「這趟徵程的意義遠遠超過三個人踏上月球,我覺得這象徵著人類永不滿足的好奇心,以及對未知的探索。」

科學能給我們的,不只有知識,它更像是一種訓練,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看世界的角度;它還是一種思維方式,讓孩子從小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對萬物保持一種懷疑思辨的態度,他們眼裡的世界就會比別人的更遼闊。想要啟蒙孩子的科學思維,除了以上的精彩科學紀錄片和節目,大家還可以選擇參加2021年寒假CSSC深圳STEAM實踐探索營哦!本次STEAM實踐探索營將科學探索與英語能力提高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索課堂,發掘潛力,啟發思考,激發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像科學家,工程師一樣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努力把各種創意落地現實。

點擊下方圖片超連結,了解營地更多精彩詳情!

2021年CSSC寒假營地項目

2021年CSSC寒假線上課程

相關焦點

  • 8部高分藝術啟蒙紀錄片,讓孩子真正成了人
    要想進階生活品質,每個人都應該懂點藝術。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開心,不如意的時候,藝術可以帶你去另一個空間逃避一下。藝術啟蒙系列的紀錄片去年介紹過一些,這次我們根據最新的各種推薦和排行榜,做了一些更新,篩選出8部高分藝術紀錄片,介紹關於世界藝術發展、大藝術家、著名藝術作品、著名博物館及展品的基礎知識。有空和孩子一點點看,就完成了藝術啟蒙,以後再去看展覽、逛博物館就不是走馬觀花了,會真的很有興趣、很享受。
  • 高年級孩子必看的20部藝術紀錄片,堪稱最好的美學啟蒙導師
    編輯整理 |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大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孩子在幼年時,應該側重體育與美育
  • 12部頂級職業紀錄片給孩子最好的職業啟蒙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轉自公眾號:童書媽媽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這個暑假,給孩子的職業啟蒙,你都做了哪些事兒?在需要收收心的時候,讓我們藉助這12部紀錄片,開啟孩子對於不同職業、不同世界的認知和思考吧。若無特別說明,它們大部分適合6歲+,有些只有字幕的外文紀錄片,要求孩子至少要識字或聽得懂英文。它們有的節奏明快,有的節奏舒緩,那些職業身份之外的故事,同樣豐富多彩。無法預料會是哪一個瞬間,讓種子在孩子的心中萌芽。
  • 這9部頂尖不同類型紀錄片,足矣承包孩子的整個暑假
    給你9部關於人文、自然、宇宙、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頂尖高分紀錄片,絕對可以承包孩子的整個暑假,文末有觀看連結哦!觀看推薦紀錄片長按二維碼,跳轉至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集合」,立即獲取去年也曾經一度刷爆朋友圈。它用極為嚴謹的態度追溯了古往今來發生在這裡的故事。不僅敘事宏大,選材上也不乏對小人物的關注,張騫、解憂公主……這些傳奇人物的歷史宿命被演繹的格外動人。每次主題音樂響起,身上就不自覺地會起一層雞皮疙瘩。孩子不僅能從裡看到生動的歷史故事,還能感受到一種獨有的人文歷史情懷。
  • 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在家看世界
    這兩天上網搜羅了10部紀錄片,開始帶著孩子們一起開闊眼界了~ 如果你家也有個在家閒著不知道幹什麼的孩子,快收藏下這10部紀錄片,帶著孩子一起看吧! 對於這塊神秘又野性的大陸,就讓這部紀錄片帶孩子真正地了解一番吧。
  • 12部高分傳記電影,給孩子不一樣的職業啟蒙之旅
    特別是10歲開始)是對孩子職業啟蒙的黃金期。今天,我們推薦12部適合孩子觀看的經典傳記電影,12位大人物,分別對應一種職業,這是一場不一樣的職業啟蒙之旅。此前,麥可•傑克遜已為此次演唱會進行了大量彩排工作,整個過程都被攝影機記錄了下來。導演就通過這些片段,把舞臺後他不為人知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不單單是一部紀錄片,還是對這位巨星獻上的最後的緬懷……用平凡的片段,展現著巨星真實、超越常人的一面。
  • 4部適合孩子觀看的高分紀錄片:所謂的富養,就是給孩子見識世界
    我給大家推薦4部適合孩子們觀看的高分紀錄片,讓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環遊世界,去擴大他們的眼界、了解世界,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我們要拒絕毫無營養的影片,可以從適合孩子觀看的紀錄片開始。《航拍中國》:讓孩子們翱翔在自然中這部影片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並且單集的的投資是最好的剛拍紀錄片。就像有的網友表示的那樣:「每一幀都美到天際,好像自己就是那種自然中最自由的人。
  • 50部高分紀錄片,不出門一樣帶孩子看遍世界的精彩
    明白孩子的難,但看著他們在家裡作妖,心裡又難免著急。怎麼安撫這些小怪獸?肯定還有其他辦法。這時,我想起自己的「小金庫」。這幾年,前前後後陪小川看、為大家推薦了不少紀錄片。這兩天,我把這些紀錄片整理了下,竟然多達50部。
  • BBC兩部神級紀錄片:見過世面的孩子,才能真正贏在起跑線
    在這兩部紀錄片裡,孩子們還可以見識到美麗的極光,寶石般的湖泊!女兒跟我說:「爸爸,我好喜歡看這樣的電影,喜歡看魚、看企鵝,還有看大海,在動物園跟海洋館看都沒有那麼好看!」是啊!雖然每一次帶她到動物園、海洋館去,她都很開心,很興奮。但窩在家裡看《藍色星球2》和《冰凍星球》,我最常聽到的聲音就是:「哇!」觀看這兩部大片,我並不是希望兒女能認得多少動物,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她的科學精神,感受拍攝團隊探索世界的精神。這是一次科學啟蒙,讓她知道世界那麼大,我們要多去看看。
  • 96部高分動畫、紀錄片大合集終於齊了,全免費、無廣告!
    (*有一些合集,比如奧斯卡動畫合集裡,共有52部動畫短片,再比如英文繪本動畫合集裡,有100部繪本動畫,但這些我都是按1部作品算的,所以實際數量要遠遠大於96部)這次免費資源中的紀錄片,內容涵蓋的範圍非常多,包括自然科學、宇宙探秘、人文歷史、科學思維、病毒知多少、數理化啟蒙6大系列。01 自然生物系列這個系列有24部。
  • 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陪你的孩子過一個有趣的寒假!
    這幾天,不斷有家長來詢問,有什麼適合陪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其實紀錄片的種類有很多,適合中小學生看的紀錄片不僅有科普類型的BBC紀錄片,還有很故事性很強的紀錄片。為此,D紀錄特地給家鄉們梳理了10部適合與中小學生一起看的紀錄片,快收藏起來陪孩子一起看吧!01  《愛貓之城》
  • 10部高分生命科學紀錄片,教孩子珍愛生命、尊重死亡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高分生命科學紀錄片,帶領孩子了解生命活動規律、生命的本質、生命的發育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豆瓣評分:9.7分 影評:「每次看BBC的自然類紀錄片,都被感動得內牛滿面。
  • 5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涵蓋8個方面 帶寶寶看遍大千世界 建議收藏
    又把它們歸了下類,發現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囊括了生物自然、人文歷史、科學藝術、人體奧秘、數理邏輯、博物館、兒童哲學啟蒙、成長教育8大領域。今天,就把這50部紀錄片,分享給娃宅在家、發愁不知道怎麼讓他安靜,又不想讓他一直看動畫片的童靴。
  • 5部頂級BBC紀錄片,給孩子最好的一課(一)
    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人文地理為主題的超高分自然國產紀錄片,讓孩子從視野上抵達世界上最美的角落,感受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肺炎疫情雖然沒有繼續大規模蔓延,但作為家長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儘量還是別讓孩子出門。在這個特殊時期,正是親子陪伴的最佳時機。每天等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集甚至是一整部紀錄片,輕鬆愜意,又能讓孩子積累知識。
  • 6部高分紀錄片,帶孩子認識祖國有多美!(內附觀影連結)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裡的澎湃由於疫情的緣故,我們暫時無法帶孩子出門旅行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沒關係,今天,小編為您精選了6部高分紀錄片,讓您足不出戶,帶孩子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體會歷史風雲的跌宕起伏。
  • 5部高分地球紀錄片,教孩子學會保護環境!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5部地球科普高分紀錄片,空閒時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觀看,這一定能讓孩子們對我們的地球家園有更深刻、震撼的認識。看完別忘了和孩子們交流感想哦!
  • 20部全球高分影片,過年和娃窩一起看個夠啦~
    而除了原地過年之外,很多人也紛紛表示,不會參與大型聚會,這個春節多半時間都是宅在家裡了。除了為防護意識棒棒噠的所有人點一個大大的贊之外,我們也精心準備了20部高分紀錄片,讓大家宅家也不愁無事可做,娛樂教育兩不誤。
  • 優家春節特別篇(下):假期最適合陪孩子看的高分紀錄片之人文藝術
    這部紀錄片沒有教理教義的講解及探究,只是科教與佛教歷史知識的掃盲,非常適合孩子觀看。共40集,在唯美的畫面中看著白馬馱經和東土釋迦,讓人不禁思考,西遊記這個佛教故事深入每一個孩子的童年,我們跟佛教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 2020最新片單|適合春節看的10部高分紀錄片
    科普君為你準備了2020最新紀錄片單,涵蓋自然、歷史、科學等科普知識,均是近一年全新推出的豆瓣高分佳作。趕緊轉發收藏,趁著假期,為自己充滿電吧!1.自然探秘《未至之境》豆瓣評分:9.4國家地理與BiliBili合作出品,又名《中國的隱秘王國》。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規劃師——英語啟蒙書單及資源
    「英語啟蒙越早越好「,這句話想必家長們已經聽了無數遍了。但如何做好啟蒙規劃,家長們依然困惑。著名的華盛頓大學大腦與學習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Prof Patricia Kuhl在TED的著名演講:《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嬰兒的天才語言學習能力),其中有提到孩子的大腦是通過不斷地統計來學習語言,且0-7歲是孩子的黃金語言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