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影壇的「矮個一族」,你能想到誰?《無間道》裡飾演黑幫老大韓琛的曾志偉?《逃學威龍》裡星仔的眼鏡同桌黃一山?還是《大內密探零零發》裡讓人從頭笑到尾的「陸小鳳」文雋?其實,還有一位影壇大佬比他們都要矮,身高不足1米5,相貌也十分普通,但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卻無人能及,連大名鼎鼎的溫拿樂隊都要叫一聲「前輩」,影壇的影響力比成龍的還要高,他就是「羅賓探長」泰迪羅賓。
泰迪羅賓原名關維鵬,出生在廣西桂林,而後才跟父母移居香港。泰迪羅賓並不是天生羅鍋,他的兩個弟弟關維麟和關偉就都很正常,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2歲的時候不幸摔斷了脊椎,後來又患上骨癆,做了抽骨髓手術後才成為了半個羅鍋。
不過這並沒有讓泰迪羅賓的人生一蹶不振,他自幼熱愛搖滾音樂,中學時期就組建起了「花花公子」(PLAYBOY)樂隊,成為香港樂隊第一人。知名的樂隊成員除了關氏三兄弟之外,還有日後的寶麗金唱片亞太區總裁、鄭中基的父親鄭東漢。
很快,「花花公子」就成了上世紀60年代初香港的首席樂隊,也帶動了香港第一次「夾BAND」(組建樂隊)的風潮,作為主唱的泰迪羅賓自然紅遍樂壇。隨著蓮花、溫拿等樂隊的興起,功成名就的泰迪羅賓選擇到美國、加拿大等地去「流浪」,先後組織過幾個樂隊,並進行電影音樂創作,還進修了電影製作課程。
早在1973年,泰迪羅賓就曾應邵氏邀請,和當紅女星秦萍共同主演了電影《愛情的代價》,並演唱了同名主題曲。1979年,泰迪羅賓回歸香港,開始正式轉行擔任電影監製。他監製的第一部電影《點指兵兵》由章國明執導,講述了一個初出茅廬的警察追捕一個心理失衡的殺人犯的故事。影片劇情緊張懸疑,大量的追逃戲、火併戲讓畫面極具感官刺激,上映之後票房口碑一路走高,李修賢、陳嘉上等人曾稱讚《點指兵兵》為「香港現代警匪片的開山之作」。作為監製的泰迪羅賓一舉成名,他還為電影創作演唱了主題曲,並在其中本色出演了一個酒吧ROCKER。
泰迪羅賓還監製過許鞍華的《胡越的故事》、餘允抗的《山狗》等多部知名新浪潮影片,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受徐克之邀加入了新藝城影業,開始作為主演拍起了電影。與林子祥、麥嘉共同主演的電影《鬼馬智多星》中,他飾演的探長羅賓風流又搞笑,很受觀眾歡迎。之後他又和徐克共同執導了電影《我愛夜來香》,在其中繼續飾演羅賓探長,讓「鬼馬探長」的角色深入人心。1984年,他更身兼監製、主演二職,出品了影片《英倫琵琶》,開創了獨特的喜劇風格,此時的泰迪羅賓已完全擺脫了歌手形象,才華受到香港影壇一致認可。
新藝城解體之後,泰迪羅賓又接連以或演員、或監製、或導演的身份參與了《群龍奪寶》、《衛斯理傳奇》、《亂世兒女》、《雙龍會》、《俠盜高飛》、《千王1991》等多部知名電影作品的製作,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還為香港影壇提攜了多位後輩新人。
1981年,劉德華剛從無線畢業,在一個金曲獎的頒獎晚會中打雜。他在攙扶嘉賓時被泰迪羅賓看見,覺得他很「靚仔」,在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邀請劉德華去試鏡新藝城的電影《彩雲曲》,想讓他當男主角。劉德華試鏡之後慘被刷下,泰迪羅賓還是努力為他爭取了另一個配角,直接成就了劉德華的熒幕處女作,這讓劉很是感激,多年來一直記著這份情誼。2010年,劉德華在自己出品的電影《打擂臺》裡,力邀泰迪羅賓出山,飾演精神有些錯亂的武館師父羅新,泰迪羅賓也因此斬獲了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如今,已經74歲的泰迪羅賓也並沒有徹底退休,雖然鮮少演戲和出席活動,但是他仍然在堅持創作電影音樂,年初還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提名。雖然他在兩個圈子都已達到大神級別,但他本人卻非常低調謙遜,提及地位也只是說「徒子徒孫強行放我上神檯」。不過回首多年的歌壇影壇經歷,泰迪羅賓還是表示了認同:「不敢說滿足,但可以說在正確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