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事業單位改革結束!這類事業編人員,可轉為公務員

2020-12-20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2020年是事業編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這次事業編改革中,哪一類事業編可以百分之百,非常順利地轉為公務員?

首先我們要探討一個問題,就是事業編改革的一個總方向和原則是什麼?其實就是分類改革,既然是分類改革,到底分成幾類呢?

從大的方面來講,事業編可以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第二類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編制。第三類是承擔公益服務類的事業編制。第三類又劃分為公益一類事業編制,和公益二類事業編制。

什麼是公益一類?

也就是說完全具有公益屬性,像是我們的義務教育,基礎醫療這些都是屬於全額撥款。公益二類像是我們提到的高等教育,另外還有一些公立醫院。他們的一部分具有公益屬性,另一部分又具有經營性質。

這三類事業單位到底哪一類可轉成公務員?

其實根據國家關於事業編制改革的一些文件精神,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生產經營活動類事業編制,已經公益服務類事業編,轉為公務員的機率約等於零。說白了只有一類事業編制,可能會轉為公務員。也就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小編所說的只是可能,因為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並非是百分之百轉為公務員。

要分兩種情況看待。第一種就是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像是我們經常打聽到的,各大局的一些委託執法的稽查大隊。另外像是動物監督管理所,水利局的防汛辦,另外還有農業局的農經站等等。這一類單位幾乎有大概率會轉為公務員,另外還有一類它並不是完全的承擔行政職能,它只是部分地承擔行政職能,這一類大概率的事件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呢?

它的職能會劃歸到行政機構,或者單位。然後人員會採取分流的方式,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所以這一類的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為公務員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小。

通過以上的分析,如果說你想要知道,你究竟能不能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轉為公務員?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你自己所在的單位,到底屬於事業單位中的哪一類?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相關焦點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後,事業編可通過「4大途徑」過渡成公務員!
    2020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最後一年,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改革工作都已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待進一步的配套制度落實,開始正式運行就算完成了。但還是有很多網友對這次改革中的「參公類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人員」是保留參公事業編?還是轉為公務員?
  • 2020事業單位改革結束!這一類事業編被保留,其餘全部取消編制
    2020年事業編改革中,只有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才會大概率的轉為公務員身份,那麼其它的事業編,像是生產經營活動類以及公益服務類,這兩類事業編制將會何去何從?今天給大家探討一下這兩類事業編的問題。首先我們談一下生產經營活動類事業編制。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很多人開始選擇行政機構的直屬單位——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也是有編制保障的,屬於事業編制。2020年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最後一年。變化最大的是: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2020年前將全部轉企改制。也就意味著轉企後的事業單位將取消事業編制,轉為企業管理「合同工」。很多人問:2020年面對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編制人員的薪資待遇會受影響嗎?
  • 事業單位改革「大限」,八類事業員工轉為公務員,鐵飯碗更鐵了
    事業單位改制倒計時進行中,改制後身份和待遇發生相應轉變,有的不幸失去事業編轉合同制,身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幸運搖身一變成為公務員,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據悉,全國共計126萬多個事業單位,改制後部分轉企的事業單位不再享受鐵飯碗待遇,其中包含了生產經濟等類別32個事業單位將取消事業編制,一時間讓事業單位職工人心惶惶,擔心編制不再,筆者今天就是來寬大夥心的,在職事業編大可放心,大多數職工還是會得到妥善安置的。其中下面八類事業單位人員,成公務員。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後,參公人員成公務員編制?看完這2點就明白
    一、什麼是參公人員?是公務員嗎?2020年雖然作為本輪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後一年,其實大部分地區的改革其實都已基本結束!都在等待進一步的配套制度,落實後開始將正式開始運行。事業單位改革中,執法類的事業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被明確劃分為行政類或者公益一類的行政輔助單位。其執法職能是屬於行政職能的,所以是由行政單位內設的事業單位或內設機構授權執法的。這類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一般我們都是簡稱為「參公」,就是我們常說的參公執法類事業單位。
  • 2020事業單位改革接近尾聲:這一類編制被保留,其餘轉為企業
    2020事業單位的改革接近尾聲,如果想在這次改革中轉為公務員身份,大概只有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才可以。一直有傳聞說教師將取消事業單位編制,那麼,究竟有哪些事業單位會在本次改革中失去編制呢?
  • 八類事業單位員工「搖身一變」成公務員,讓人羨慕,鐵飯碗更鐵了
    這讓很多事業編制在職員工感到恐慌,擁有半輩子的鐵飯碗說沒就沒了,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其實在職事業編大可放心,多數人還是會得到妥善安置的。但是事業編制臨聘人員就要遭殃了,本身沒有編制只是合同工的形式,但是依舊收入待遇都都有保障,隨著事業編制的取締,這類臨聘人員的薪資待遇沒有保障了,還有被裁掉的風險。事業單位改革大限已至,臨聘人員心裡也是忐忑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失去工作。
  • 事業單位改革有喜有悲,有的成公務員,有的「鐵飯碗」保不住了?
    而除了公務員外,事業單位也被稱作鐵飯碗,而且編制內的事業單位員工,薪資待遇方面不亞於公務員,但一直有消息稱2020年年底將施行「事業編制改革」,有些事業編搖身一變成為公務員,有些事業編鐵飯碗可能保不住了。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這2類」工作成金飯碗,收入不輸公務員
    像是公務員在很多父母的眼裡一直是「金飯碗」一樣的存在,工作穩定,失業的風險小,除了工資之外平時還有其他的福利待遇。但是想要報考公務員的人一直在增加,競爭也越來越大,並不是那麼好考上的。其實除了公務員之外,事業單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完成!這幾類人不僅被降級,而且還會被辭退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就業環境比較嚴峻,很多人很可能選擇考教師和事業單位編制,而今年教師隊伍和基層公務員都會擴招,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機會。我們知道,步入2020年的5月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從試點到全面啟動,已經有十個年頭了。
  • 2020最後一百天,事業單位改革加快,取消6類30種編制
    事業單位的改革,一直都是萬眾矚目的事情,隨著2020年即將結束,事業單位改革的期限,也要接近尾聲了。都說2020年,很多事業編都要轉為企業,轉為企改制。同時,相應的事業編制也都取消。員工變為像企業員工一樣的合同制,籤訂勞務合同。
  • 這些事業編要被取消了!2020年將全部完成!還有……
    (四)對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中資產評估增值、資產轉讓或劃轉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印花稅等,符合現行規定的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此次改革像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已經非常明確,到2020年底前全部改企。
  • 2020年事業編改革,工勤崗均成合同工?沒編制還有這2種晉升方式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接近尾聲,改革的陣痛中,不僅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的部分人員隨職能劃轉被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剩餘將全部取消編制轉向市場。不少單位雖然保留了事業屬性,但是人員將實行合同制管理。其實改革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工勤崗編制的人員,隨著工勤崗編制逐步減少,工勤崗終將成為「合同工」,今天給大家分享:沒編制還有這2種晉升方式!工勤崗均成合同工?事業單位的改革主要是精簡單位及人員,職能相近的進行大範圍整合,省直、市直事業單位精簡比例達到50%,縣區級精簡比例達到90%,鄉鎮七站八所就剩下三個中心。
  • 從山東看全國:這類事業單位改革路線明確清晰,轉制阻力很小,轉企...
    近期最為引事業單位人關注的事莫過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局兄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一些分析,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是建立在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基礎之上,所以拿出這篇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的文章,可以很好了解和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和人員分流。
  • 2020事業單位改革!兩類事業單位成「金飯碗」,待遇超公務員
    但是今年的應屆生不好就業,公務員崗位雖然擴招,但很多是為了應屆生,而且競爭人數也更多。像今年公務員共招錄24128人,但報名人數卻達到了139.58萬人,可見競爭難度有多大了。所以想要進入體制的小夥伴,還可以考慮一下事業單位,今年在事業單位完成改革之後,有兩類事業單位待遇會提高不少!
  • 江蘇省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
    作為省發改委管理的事業單位,該中心承擔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為制定重大戰略、重大規劃提供政策建議等職責。省委編辦介紹,在省屬53家經營類事業單位中,原省工程諮詢中心等47家已批覆改革方案、撤銷機構,收回事業編制1459名。另外6家,改革方案正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或研究制定中。
  • 參公單位轉行政或取消,全員轉事業單位,不,這還了得,我不幹了
    目前,在很多機關單位盛傳已久的參公單位要實施改革,改革的主要思想就是撤銷參公編制全部轉為事業單位編制,而且待遇也會變成事業單位待遇。這裡要說明的是參公單位的待遇是公務員行政編的待遇,這一突然的急剎車改革,改革力度有點大,容易牽涉全國幾千萬人的利益,這個蛋糕本動了,很多參公人員是不答應的。甚至後續會在各省市出現不少機關人員鬧事,為何要這樣改革,為什麼不是直接改革事業單位,明明我們的政策提出2020年底實現事業單位全面改革。撤銷大多數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或者承擔行政職能等。
  • 2020事業單位改革進入尾聲,這類編外人員或將迎來新機會!
    從2011年開始,事業單位不斷改革推進,不知不覺間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按照原定計劃,2020年將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收官之年,從今年以後,事業單位將會以一個全新的管理體系和運營方式出現在大家的面前。說到事業單位改革,其最主要的根本實質就是將原來的公共服務由國家提供轉變為由社會提供,改革的目的在於激發事業單位活力,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高服務意識,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公共服務的性質存在,將辦事流程精簡化,提高辦事效率。那麼,事業單位改革完成,那編外人員該如何就業?對編外人員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 「事企分開」,江蘇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
    作為江蘇省發改委管理的事業單位,該中心承擔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為制定重大戰略、重大規劃提供政策建議等職責。據江蘇省委編辦介紹,在省屬53家經營類事業單位中,原江蘇省工程諮詢中心等47家已批覆改革方案、撤銷機構,收回事業編制1459名。另外6家,改革方案正在徵求相關部門意見或研究制定中。
  • 關於事業單位改革,存在五大理解誤區!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20年底前全國所有事業單位將完成改革。很多人於是都在說,事業單位要取消了,事業編制以後沒有了,搞得很多人人心惶惶,總擔心自己編制不保。事實果真如此嗎?顯然有人誇大其詞了。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幾個誤區,有必要在這裡說說:第一,事業單位並不是要全部取消。事業單位實行分類改革,顧名思義就是按類別區分實際進行改革,而不是一刀切,把所有事業單位都取消了,這不符合現實。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是我國體制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