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護士用暖心的手勢舞為武漢加油

2020-12-28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李華虹 楊嘉安 記者 霍營)2月28日,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老年病科護士孫海鑫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分享了一段她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錄製的一段《加油武漢》手勢舞,視頻裡的孫海鑫充滿著陽光、自信,手勢做得格外標準、專業,同事親友紛紛為她點讚。

殊不知,在這套流利的手勢舞背後還有一個特殊的故事。孫海鑫說:「我的父母是聾啞人,這麼多年,我和他們交流溝通都是通過手語或眼神。」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讓孫海鑫從小就善於觀察細節,從事護理行業後,孫海鑫也總是能在第一時間能察覺到患者的細微變化,敏銳的觀察力對於一名護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患者給她一個眼神,她就知道患者需要什麼。

孫海鑫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門口為自己加油打氣

當得知哈醫大二院組建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時,孫海鑫第一時間在科室報名,遺憾的是因為第一批需要呼吸、感染、重症的專科護士,她「落選」了。但她沒有放棄,她給科室護士長又發了一封請戰書,「護士長,我有6年的神經內科工作經驗,護理過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也許我的業務能力不能和重症醫學科的專科護士相比,但您知道的,我的學習能力挺強的,可以很快學會專科護理操作。我申請參加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去省內一線也行,哪需要人我就去哪裡。」

「海鑫,你為什麼這麼執著啊?」她說:「我爺爺以前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從小深受爺爺影響,接過爺爺的接力棒,我就要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很快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名單確認下來,孫海鑫如願支援武漢。她說自己到武漢來只有一個信念:用自己所學,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出發前,孫海鑫只告訴了姐姐,並沒有告訴父母。「我爸媽年前本打算在姐姐家小住一段時間就回哈市,但沒想到趕上這次疫情沒法回來,所以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我已經離開家到武漢了,有姐姐照顧他們我很放心。我相信,他們即使知道了也會支持我,以我為榮的。」孫海鑫說。

2月15日零點三十五分,此時距離孫海鑫和她的戰友們正式進駐病區、真正奔赴抗疫戰場不足5小時,她和隊友們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反覆地練習穿脫隔離服……正式進駐病房後,出於醫護人員的本能,來不及緊張害怕,孫海鑫和隊友們迅速投入到與病毒殊死搏鬥的戰鬥狀態。

孫海鑫和隊友們在駐地練習穿脫防護服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工作的第二日,孫海鑫就得到了當地醫院負責感染監控的醫務人員的認可,「嚴格按照標準,操作標準麻利,真不愧是東北性格。」這一句簡單的鼓勵,讓孫海鑫和她的隊友們把一身的疲憊都消散了。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工作的這段時間,孫海鑫發現很多患者都很焦慮,一方面是因為過度擔心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身邊沒有家屬的陪伴讓他們感覺孤獨,孫海鑫在病房都會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病房裡的患者們都很喜歡她。但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是輪班制,孫海鑫不能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邊,所以就利用下班時間錄製了這段視頻為患者加油打氣 。同時,這一路走來,她不僅被堅強的武漢人民感動,更被許多默默付出的醫護工作者感動,所以她選擇了這首《加油武漢》配上手勢舞,獻給每一個勇敢地與新冠肺炎作鬥爭的人。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選派30名優秀醫護支援武漢
    3月22日,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醫生邢磊收拾好隨身行李,與一起支援武漢的其他29名心內科同事登上了客車,他們結束了為期40多天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戰「疫」支援,即將繼續轉戰,支援武漢市人民醫院。  據了解,此次支援武漢,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共派出30名優秀醫護人員。30名醫護人員中,22名護士,8名醫生,大部分為80後90後為主。
  • 女護士手勢舞,爆了朋友圈
    最美 手勢舞「白衣天使不負使命勇敢往肩扛,加油武漢,一定要堅強……」;「一群人 一條心,再苦再累也願意……」近日,由黑龍江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錄製的手勢舞《加油武漢視頻中這位醫護人員陽光、自信,手勢舞連貫、標準。3月1日,孫海鑫接受黑龍江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應約錄製了另一首手勢舞《不放棄》。手勢舞的錄製人就是來自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老年病科護士孫海鑫。「一線雖苦,但我們信心十足,希望通過工作間隙錄製的手勢舞,給更多醫護人員、患者以鼓舞!」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我們又有兩支隊伍出徵馳援武漢!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省衛健委指令後,迅速反應,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2月13 日,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帶領支援武漢醫療隊的160名隊員,攜帶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設備,帶著全院職工的殷切囑託與祝福,帶著龍江人民的深情厚誼,緊急出徵武漢市,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 愈「心」更愛「心」哈醫大二院心內科30人「精英團」武漢戰「疫」
    李華虹 方若冰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3月22日,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醫生邢磊收拾好隨身行李,與一起支援武漢的心內科同事登上了客車,他們結束了為期40多天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抗疫支援,轉戰武漢市人民醫院,看著自發前來送行的武漢市民,這位三十多歲的東北漢子不禁熱淚盈眶。
  • 哈醫大二院呼吸科醫生耿瑩:患者暖心的話讓她溼了眼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4月14日,是哈醫大二院第一批和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解除隔離的日子。今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先後派出多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白班、夜班、出門診、上網課帶教學等繁重的工作任務便落在了堅守後方的耿瑩、於方飛等人的身上。「雖然沒能去上武漢,但是堅守後方,保衛家鄉,我們一樣是在戰鬥。」
  • 今天,哈醫大二院、哈市一院、五院、兒童醫院紛紛支援我省抗「疫...
    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 同舟共濟 共渡難關 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 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
  • 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舉辦「聯合國糖尿病日」為「糖友」線上義診活動
    人民網哈爾濱11月13日電 2007年,聯合國將每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這是一個呼籲國際關注糖尿病的行為,也是全球關注糖尿病的升華。2020年的主題為「護士與糖尿病」,旨在關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護理及照顧等。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重症監護室護士段瑞椿:患者病情好轉後和他合影留念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23日14時到18時,是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重症監護室護士段瑞椿準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值班的時段,當天中午12時30分他準時從隔離酒店出發,到達醫院後,穿好隔離服,戴上各種防護裝備,在隔離病房工作了整整四個小時,回到酒店已是將近
  • 哈醫大二院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功治癒腎、心臟移植術後感染新冠...
    李華虹 曹玥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1 月 27 日正月初三,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擔任黑龍江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兼領隊,帶領由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二、三、四醫院 137 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黑龍江省首批醫療隊,其中哈醫大二院派出
  • 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出徵
    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了黑龍江省衛健委的指令,該院連夜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2月13日,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帶領支援武漢醫療隊160名隊員,攜帶無創呼吸機和心電監護儀等相關設備,帶著全院職工的殷切囑託與祝福,帶著龍江人民的深情厚誼,出徵武漢市,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 為全面提高黑龍江省普通外科規範化診療水平,搭建省內普通外科權威高端學術平臺,12月19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暨第八屆哈爾濱肝膽胰外科高峰論壇」順利舉辦。
  • 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三姐妹」:「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李華虹 曹玥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在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中,有這樣三個女孩,她們都是來自婦產科二病房的護士,搭檔工作多年的她們,早已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姐妹了。婦產科二病房主任譚文華(右3)、婦產科黨支部書記車建華(左2)等人為隊員送行出發前,白翠玉(中)、武菲菲(右)和王家寧(左)在機場合影 有18年護理經驗的大姐白翠玉:「疫情不退,我不退!」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專家支招如何保護好你的嗓子
    愛護自己 切勿過度用嗓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不得不在家中開啟「雲辦公」「雲上課」的模式,今年45歲的趙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疫情期間他所在的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兩個月來,他經常需要利用網絡直播為學生授課,並為學生們答疑解惑。
  • 哈醫大二院為頸椎骨折四肢癱瘓合併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完成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12月9日電 患強直性脊柱炎十餘年,又遇車禍導致頸椎骨折,由於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患者張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醫治。經過全面評估和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哈醫大二院骨科六病房B區王新濤教授團隊在o-arm三維導航系統的護航下為其順利完成手術。
  • 哈醫大一院護士和家屬原創歌曲《重見陽光》為逆行者加油!
    」這是哈爾濱醫大一院心血管內科護士孫凌男和丈夫一同創作的歌曲《重見陽光》的歌詞。昨日這首歌曲上線後,不管是身在武漢前線,還是在冰城隔離病房裡奮戰的醫護人員均為之感動,為之振奮。孫凌男說,疫情來襲後,自己第一時間寫了請戰書,並做好準備,等待組織的召喚。同時她也想給所有戰鬥在一線的逆行者加油,用音樂傳遞溫度和力量,向舍小家為大家的戰士們致敬,「相信人定勝天!期待白衣戰士們平安凱旋。」
  • 哈醫大二院成功救治中腦血管畸形出血合併腦積水患者
    近日,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五病房(顱底與功能神經外科疾病中心)主任胡韶山教授帶領團隊,憑藉精湛醫術,勇闖腦幹禁區,成功救治了一位65歲患有中腦血管畸形出血合併梗阻性腦積水昏迷了一個多月的患者,目前患者已經甦醒。
  • 哈醫大二院舉辦「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
    為推進黑龍江省心衰規範化診療發展,提高全民對心衰的認知度,12月4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暨2020年度黑龍江省醫學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在哈爾濱舉辦。
  • 哈醫大二院召開「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
    為推進黑龍江省心衰規範化診療發展,提高全民對心衰的認知度,響應「全國心力衰竭日」,12月4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暨2020年度黑龍江省醫學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
  • 用心救心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各領域專家舉行科普直播活動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為科普講座直播活動致辭為了提高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知曉度,普及維護心臟健康的意識,9月29日8時30分,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心血管各領域的專家團隊
  • 哈醫大二院「換心人」健康存活26年 持續刷新中國最長「換心」紀錄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專家和數十名在哈醫大二院做過心臟移植的「換心人」聯合向社會發起倡議,以當時國內存活時間最長的「換心人」楊玉民手術重生日為標誌,設立「4.26愛心日」,哈醫大二院在每年4月26日開展義診、免費手術、科普宣傳等活動,旨在宣傳普及心血管防病保健常識,提高公眾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意識,採取醫療惠民措施回饋龍江患者,更重要的是宣揚「愛心」傳遞、關愛社會的醫學大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