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長澤雅美再曝父女戀」這則娛樂新聞又成熱點,「父女戀」話題再度熱炒。
日本星級女神長澤雅美又被曝出和年長23歲的知名男星Lily Franky的戀情。兩人深夜約會,輾轉於高級餐廳和酒吧,相談甚歡,舉止親密。
像這樣年齡差距較大的「父女戀」不是新鮮事兒,以前曾經轟動一時的還有李坤城和林靖恩等。
臺灣17歲的女孩林靖恩,為了追求愛情,不惜與父母斷絕關係,毅然決然地和大自己57歲的李坤城走到了一起。李坤城知道自己不能永遠陪伴小妻子,所以想為她留下一個陪伴,計劃和林靖恩生兒育女。
「父女戀」無可厚非,它既不違法,也不違反道德。我國法律也從來沒有對戀愛年齡差距加以規定和限制。戀愛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只要有戀愛需求,只要有感情,就可以戀愛,年齡差距不是問題。因此,對於「父女戀」,別人無權指指點點、評頭品足、橫加指責。
然而,愛情很浪漫,現實卻很殘酷,時至今日,「父女戀」還多受詬病。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錯誤的傳統觀念作祟,由此形成的思維定勢興風作浪。在我國傳統的婚戀觀念中,人們認為婚戀男女應該年齡相當。這種觀念既無法律的規定,也無太多的科學依據。但由此形成的對婚戀年齡差距的思維定勢,卻嚴重影響了後來的分析、判斷。人們的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年齡相當」「框框」的束縛,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父女戀」這一現象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導致人們不正確的評判和言行。
第二,「羨慕嫉妒恨」的心理甚囂塵上。我們在「父女戀」新聞的評論區,看到的好話少,壞話多。什麼「這個老傢伙真會玩兒」,什麼「好白菜又被豬拱了」,諸如此類。這些評論字裡行間流露出「羨慕嫉妒恨」的情感,表現出扭曲的心理。嫉妒別人,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惱、羞愧和不甘。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是豬總要拱白菜的。在現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時代,豬不拱這顆白菜也遲早會拱另一顆白菜的,我們總不能因為怕豬拱白菜,就把他送到寺院關起來吧。戀愛是快樂的事情,看到別人快樂,我們應該送去祝福才對。
第三,以結果論成敗的評判邏輯淆亂視聽。「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有些人偏偏就以「父女戀」的結果來評判該戀愛的好壞。戀愛者成功地步入婚姻了,又沒有離婚,那就是好的;戀愛分手了,或者結婚後又離婚了,就是壞的。然而,你沒想一想,在當今社會中,有多少不是「父女戀」的戀愛最後修成正果了呢?
對「父女戀」,我們不應該懷著惡意去反對,而應該觀念再進步一些,思想再開通一些,別讓「父女戀」的情侶們承受過多的壓力和辛苦。因為他們有權利戀愛,別人無權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