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姐這兩天的微博首頁被德雲社的精彩文案刷屏了!
今年恰逢郭德綱、于謙合作第20個年頭,12月7日,二人在微博上互相表白。
郭德綱:20周年,小半輩子都搭你身上了。@于謙
于謙:20周年,與有榮焉,你我當如此。@郭德綱
再搭配海報上的話,是連路人看了都會被感動的程度!海報下方隱藏的英文「You complete me.(你成就了我。)My pleasure.(是我的榮幸。)」也是一個精彩的彩蛋,預示著兩個人互相扶持才走到今天。
如今,倆人一起走過了20個春夏秋冬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
德雲社為郭德綱、于謙舉辦了合作20周年專場,算是一種特殊的紀念。
參加助演的幾對演員,同樣效仿郭於二人,也在微博上大秀了一把搭檔情誼。
孟鶴堂:眾所周知,你我當如此。@周九良
周九良:山海可證,你我當如此。@孟鶴堂
「No one,but you.(除了你,沒有其他人。)」
高峰:默契無需多言,你我當如此。@德雲社欒雲平
欒雲平:自然心領神會,你我當如此。@相聲演員高峰
「We click.(我倆最合拍。)Of course.(當然了。)」
如此優秀的宣傳文案,德雲社的藝人宣發可以加雞腿了!
郭德綱、于謙從2000年搭檔至今,可以說聽他們的相聲是長輩們茶餘飯後的必備活動之一。
德雲社早前曾經歷過徒弟退社事件,郭德綱在一次表演中有感而發,替老搭檔于謙發了毒誓:「演員藝字當先,不僅有藝術,還要有藝德。我先說好了,謙哥可不能退出。這樣的好搭檔百年不遇。我替你起個誓吧,倘若離開五雷轟頂、天打雷劈。」
正因為是20年的老搭檔,兩人的感情和默契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敢說出這樣的話。
2011年,在德雲社15周年演出專場上,郭德綱、于謙靠著搭檔之間的默契,在于謙醉酒的情況下,說了一場完整版的《汾河灣》。
事後採訪中,郭德綱談起自己救場之事笑道:「於老師這一場啊,哪兒也不挨哪兒!我就就合下來了。夜裡三點半他酒醒了,給我打電話說:對不起我喝多了!」
郭德綱、于謙醉酒版《汾河灣》
從1995年開始,郭德綱建立了北京相聲大會,2000年于謙加入,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到現在,德雲社走過了二十五年的風雨歷程,他們共同經歷過低谷,也創造過輝煌。
從站在街邊說相聲,到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園子,可是底下的觀眾卻只有一個人。郭德綱也曾打趣道:臺上的演員都比觀眾多!
如今,德雲社憑藉一對對優秀的年輕相聲演員帶火了相聲圈,讓很多人關注到了這門傳統藝術。
而這之後,很多演員也開始有機會逐漸從相聲的小舞臺走到了各大影視和綜藝活動中。
嶽雲鵬在電影《煎餅俠》裡唱的《五環之歌》,任誰都會哼上幾句;郭麒麟在電視劇《慶餘年》裡的精彩演出並不輸於專業演員;孟鶴堂在電影《大贏家》中嚼口香糖的片段也不知道逗笑了多少觀眾。
的確,德雲社近年來在造星方面無疑是成功的,但是這些演員無論多火,每年的相聲演出依然必不可少,因為他們始終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不忘初心。
對於相聲這種傳統藝術來說,其實能出圈是好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聽相聲,願意花幾十塊錢,去小園子坐下來喝杯茶,聽聽臺上的說學逗唱,讓傳統得以延續、發展。
近年來,德雲社的相聲已經成了無數中國人助眠的秘密武器,在音頻平臺上播放超過5億次。
隨著演員的爆紅出圈,線下演出也火爆異常,儘管德雲社在國內開了10家小園子,但買票難度堪比搶春運的火車票。
除了園子,其他方面德雲社也沒落後,參演的綜藝節目承包騰訊喜劇排行榜前3名,自製綜藝《德雲鬥笑社》第一集播放後,豆瓣評分就高達8.3分。
除了綜藝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外,在2019年3月,德雲社還宣布加入微博V+會員的活動。粉絲買了V+套餐獲得會員資格後,就可以進群並有機會與偶像互動。
開通瞬間,上萬粉絲湧入V+,微博短時間入帳840萬元人民幣,德雲社名聲大起。
可是不到半年,網友們接連爆料演員利用V+粉絲群謀私利。先是有演員騷擾低齡會員,接著又有演員向會員借錢後玩失聯,還有演員用低俗語言騷擾女性會員等等。
當時,德雲社內部緊急通知並採取辦法:所有V+成員退群,由德雲社官方帳號統一接管粉絲群。
可是這個解決方法並沒有讓粉絲接受。既然粉絲群裡沒了自己喜歡的演員,粉絲要求退錢也並不過分。
然而時至今日,德雲社演員的微博上依然掛著V+的充值入口。微博也巧妙地告知:出於用戶個人原因,訂閱成功後不予退款。
而相聲圈逐漸粉絲化,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凡是聽過相聲的都了解,相聲節目中,拿父母、師兄弟打趣開涮是常態,正所謂臺上無大小。可是有些玻璃心的粉絲,自己喜歡的演員臺上被砸卦,事後竟然跑到演出者的微博評論裡留言開口大罵,令許多相聲演員在之後的演出中對這些師兄弟避之不及,生怕下臺再挨罵。
因為粉絲間的不和諧,德雲社演員孟鶴堂和周九良都曾在微博中談到過對此的看法。
「抵制網絡暴力,鍵盤不等於武器。我們倆是給大家送去快樂的,如果不愛可以離開。不要耽誤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又毀了別人的快樂!」
「關於拒絕暴力,拒絕成為施暴者和拒絕成為受害者一樣重要。」
不只唯粉間不和睦,德雲社的演員在平日裡也飽受私生粉的困擾。
德雲社演員秦霄賢想必很多人都認識。又瘦又高的帥小夥,因為傻傻的樣子著實搞笑,演出片段在抖音被瘋傳,粉絲人氣堪比流量小生。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大大咧咧,似乎沒有煩心事的秦霄賢,也在綜藝《德雲鬥笑社》裡,跟師兄們傾訴過自己正在飽受私生粉的騷擾。
「你們在網上罵我,我可以裝作看不見,但是打電話卷(罵)我就這個......他們在網上買了我的手機號。」
「這個行業看似很繁榮,看的人多,我們有錢了,能買名車名表,但是行業地位、審美並沒有提高。」德雲社演員閻鶴祥曾這樣說過。
如今,在娛樂市場中狂奔的德雲社也許和當年的初心有了差池,更多人關心的已經不再是相聲,而是人氣和流量。
郭德綱曾將《大實話》定為德雲社每場演出的壓軸,就是要提醒演員們懂得感恩,懂得敬畏:「說天親,天可不算親。說地親,地也不算親。要說親,觀眾們親,觀眾演員心連著心。曾記得早年間有那麼句古話,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可是,臺上合唱的演員們是不是真的能夠聽得懂?
作為全球最大的相聲社團,當下的德雲社需要的是真正的相聲演員,還有演員對觀眾打心底的敬畏。
許多年輕人因為他們愛上了相聲,愛上了傳統曲藝。耳機裡從流行歌曲變成了太平歌詞,手機裡從綜藝電影變成了相聲評書。
年輕的相聲演員也讓相聲變得年輕化,但相聲本不該沒落。
郭德綱和于謙打開了相聲傳播的大門,年輕演員讓相聲受到了更多的歡迎和喜愛。
芭姐希望,相聲可以被更多的人所欣賞,未來的路也可以越走越好。
編輯: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