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IT桔子騰訊雲系列沙龍第2期「站在「百播大戰」的風口上,移動視頻直播還能怎麼玩?」活動中,視秀直播聯合創始人肖三舒的分享內容,以實錄為主,略有刪減。
光圈直播是一款讓你隨時隨地、每時每刻將精彩生活、美好影像與朋友分享的手機視頻直播社交軟體。我們沒有把直播理解成一個產品或一個APP,它不簡單是一個技術或平臺,目前所有的人對直播未來的顛覆性,認識上可能會有一點點的偏淺,我個人覺得直播未來對各個方面的影響和觸動,可能要超過我們的想像,因為直播是一個極其有想像空間的事情。
直播+的大時代
我們認為直播可以+一切的東西。我們做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推演,直播+任何事情,會不會造成零的情況,原來的事情會不會損耗,結果很有意思,直播是極其罕見它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能1+1大於2,大於10,很少1+1小於1或者等於0的。這說明如果我們對直播的理解到位、模式清楚並且能夠找到特別合適的點,直播會給我們帶來超出大家想像的一些驚喜。
在直播這個領域,實際上全世界直播領域的創業肯定中國是最火的,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年之內會引領全世界的風潮。也就是說,最新的、最好的模式可能都會在中國首先發生,然後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直播產品會跟進,目前看起來這個趨勢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像中國這樣的,現在400多家有直播功能的產品,專門做直播的現在估計也有100家。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證明是一個真正巨大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裡面,那麼多的人都在拼命地、非常用心的、用功的進入這個領域,我相信它爆發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
巨頭入場,創業公司怎麼辦?
直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盈利模式是虛擬幣分成,有非常清晰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原來只有三種盈利模式,廣告、電商還有遊戲,分別對應的就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現在有人已經開始預言,打賞模式是網際網路江湖裡面第四種可以看得見的非常清楚的盈利模式。
這種打賞邏輯的模式跟直播的結合,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直播這個為什麼這麼吸引現在那麼多的公司來進入的一個重要原因,包括有流量的、做電商的等等所有方面的,大家都在做直播,因為直播的變現和流量,它整個的盈利模式非常好。
而這樣的一個場景對於整個中國的創業者來說,做直播相對來說是所有的創業領域裡面風險比較小的,因為直播它是有收入的,有的小公司也能活著,並不一定說做到行業的前幾名,我做到一個巨頭上市一百億、一千億才可以,一個小的公司做直播只要做得比較有特色,這就還是比較好的創業領域。
移動直播和傳統PC直播的不同
第一,使用者極大的擴大了,而且大家使用移動直播的目的和傳統的PC直播也有不同。
第二,使用的場景上面,移動直播比PC直播,它的場景可能擴大了不止一萬倍,因為手機太方便了,只要人能到達的地方,手機都能直播,但是PC直播相對來說是一個固定的,就是一個室內直播。
第三,模式上可能要有巨大的變化,現在直播有一點點被汙名化,一提直播覺得比較曖昧的、下流的、低俗的,跟脫、露這些相關,但實際上直播是很好的東西,為什麼大家有這種印象?是因為傳統時代相對來說,秀場模式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商業模式,但是會有一些人走那樣的路線,大家容易對這種路線印象深刻。這種純粹的秀場模式,在移動直播時代一定會極大的被突破和被拓寬。
直播+意味著在移動直播時代跟傳統的PC直播時代,從用戶、從整個的場景,從整個的模式上看會有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完全全新的時代。
直播真正的爆發還需要時間
最近有一些高校請我過去做一些創業分享,我曾經做過一個現場的調查,幾百人的現場,我問了一下,你們真正手機裡面有任何一款直播產品的請舉手,一般不超過10個人。我相信他們不是覺得看直播不好不舉手,而是現在整個市場上沒有進入真正的爆發期,現在的爆發在媒體上,在資本市場和創業圈裡面,但是蔓延到真正的用戶群體,真正的大爆發,可能未來的半年到一年裡面。
在未來的一年之內,真正的玩手機直播的人,大概要突破五個億,至少有五億的人手機裡面下載一到兩款的直播軟體,這麼多人進入一個領域裡面一定會帶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裡面怎麼定好位,抓住這些用戶,能夠有非常好的互動,這其實決定了一個直播能走多遠。
誰在直播:明星+網紅+普通人
明星讓直播領域更快變熱
直播是所有的明星宣發自己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它具備很多的特點,它有以往所有宣傳方式所做不到的,所以說好多大明星都會開直播,包括現在一直播,微博的直播開始入場了,包括美拍的直播也在打明星牌,誰在什麼時間點直播。
大明星來直播,他會極大的把整個市場快速做熱,像小咖秀,因為蔣欣、賈乃亮來玩兒,明星都在玩直播了,範冰冰都直播了。明星開直播對整個的市場上來說有非常大的開拓和教育作用,會讓整個市場需求做熱。
但是明星開直播有另外一個問題,開直播需要長期開,大量的時間開,而明星的時間是稀缺的,任何一個明星不可能長期的開直播,這是不太現實的。所以純粹的打明星牌可能也是不行的,這是很複雜的一些東西。明星開直播的時候大家看明星直播,最重要的心理動因就是娛樂,我們要消費明星
直播會產生巨量的網紅
網紅跟直播的關係非常緊密的,我們說狹義上的網紅,不說大V。實際上網紅是有一定的粉絲數量,而且具有變現能力的這樣一群人,在網絡世界裡,我覺得就可以稱為網紅,傳統上的網紅,基本上是來源於微博系統的。微博系統裡面產生了網紅,把他們流量帶到淘寶店,帶到其他的地方。
但是直播興起之後,真的會產生巨量的網紅。六間房的創始人劉巖先生有一個預言,中國很快產生一千萬個網紅。如果定義成一個人有一定的粉絲數量,他開直播,就有人支持他,給他送一個小花,這個肯定會有一千萬的網紅,肯定沒有問題。
如果說狹義一點,真正具有非常強的變現能力的網紅,其實很稀缺的,在整個世界裡面做到頂級網紅的,跟在現實世界中做到範冰冰的概率是一樣的,小網紅、中網紅、大網紅。但是從產業領域來說,直播角度特別適合網紅,因為把UGC的門檻極大降低了,你生產的內容可能比較Low大家不喜歡看或者說很無聊,大家不喜歡看,也有可能很有特色,大家很喜歡看。無論你的特色是因為外國人還是你寫代碼,還是聊天、唱歌,實際上這都是內容。
直播帶給普通人的意義
直播帶來最大意義的人群就是普通人,粉絲比較多的、變現能力比較強的是網紅,開直播沒人搭理我、可能也有幾個人跟我聊天的,就是普通人。大家任選一個直播平臺做直播,也許好長時間沒有人來跟你聊天,也許你一上去來好多人,但沒有人真正跟你交流。人的心理動因很奇怪,有人關注我們,有人來跟你交流,本身它都是有價值和意義的,這種陪伴感、分享感,每個人都需要有的,包括這種群體的存在感,都需要。
直播+電影
文化產業中,直播可以和電影、大型的綜藝真人秀、紀錄片、音樂、體育以及遊戲結合,直播是可以和很多大家以往看到的,很成熟的一個產業領域結合的。
直播怎麼和電影結合呢?
整個電影行業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產業鏈條,每一個鏈條上面都是有可能和網際網路發生關係,目前來看,整個的電影行業裡面任何一個領域,只要和網際網路發生了關係,它都有一些巨大的變化。比如賣票環節,有微票、淘寶電影票、格瓦拉、貓眼等,其中微票估值一百多億,格瓦拉被微影時代收購,電影行業賣票這一環跟網際網路結合能量極其巨大。直播也同樣很有能量,它可以和電影的上遊、中遊、下遊全產業鏈都合作,裡面的想像空間極其巨大。
這是我很看好的一個方向,如果能找到一個方式能夠把電影行業和直播行業結合起來,一定會拿到融資,會做得非常受大家歡迎,因為直播本質上面又有內容的屬性、又有工具、又有平臺的屬性,能夠把它整合好找到新模式就能贏,就是這樣一個邏輯。
直播+真人秀
大家看明星真人秀節目,想看的就是他們真實的一方面,不是那個雕琢出來的一方面,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實際上大型的綜藝真人秀是按照劇本來的,特別韓式綜藝真人秀,大家都在表演,這種大型的明星綜藝真人秀實際上有點類真實、非真實結合起來的。
直播它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最真實的,因為直播有的時候連續直播會直播十個小時甚至更長。如果一個人連續直播24小時,他怎麼能表演呢?他不可能表演了,因為表演很累,中間又不能卡,永遠在現場直播當中。
直播+紀錄片
原來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直播跟紀錄片結合的一個日本紀錄片,那個片子很牛,拿過很多大獎,它把每天早晨大家說什麼,中午吃什麼,剪輯成一個紀錄片,實際上直播真的看到全世界的人早晨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大家住在什麼地方,大家喜怒哀樂,包括大家的才藝、他們的風格和魅力,完全的超級真人秀。
我們願意在這方面做一個模式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我們團隊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整個內容團隊全都具備操作過上億的大型項目的經歷,我們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大的精力來做,也有一些大型的項目,還有一些跟直播結合的探索,我們都在推動當中,很快有一系列的動作和聲音出來。
直播+泛生活
我們到底直播什麼,其實大家現在都有體會,衣食住行都可以直播,健身、運動、旅行、購物、娛樂,沒有什麼不可以直播的,甚至有人寫代碼也可以直播。直播內容有很多種可能性,很重要的一點,每一個領域背後都是一個巨大市場,比如說衣服,聚美優品陳歐上直播為了賣衣服和化妝品,其實這就是泛生活。
有人專門直播吃,也很火,我們在這方面還做過很有意思的嘗試,我們跟北京的很棒的餐廳談合作,讓主播來你們這兒直播吃行不行,餐廳很願意,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實際上背後商業模式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東西。不只是這些,每個領域都很有想像空間,某種意義上來說, +泛生活就像是直播的一個出口和一個廣大的土壤領域一樣,直播紮根在這兒,它能夠催化出來,產生出來很多非常美麗的東西,一定出來很多讓大家瞠目結舌。
人生就是要現場直播,我們光圈直播直播很願意直播人生的美好,讓大家把自己看得見的或者參與的,正在創造精彩的東西跟大家分享,這一點,我們認為它是極其有價值的,不只是情懷的問題,它就是商業模式,它就是運營邏輯,它就是產品方向,這就是直播的方向,這也是我們理解的直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