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很會起名字的 中國氣象
航天登月探測器:嫦娥
火星探測器:螢火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
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夸父計劃
南極考察站:崑崙
……
中國人可真是太會起名字了!
這些充滿了詩意與典故的名字
是一代又一代中國科研人的浪漫
而我們氣象人
也是很會起名字的科研人
來看看我們起的好名字
壹
風雲
氣象衛星
「風雲」氣象衛星,是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研製的氣象衛星。
「風雲」,在比喻人物、事物時,往往有著活躍、出眾、有影響力之意,如:風雲人物、叱吒風雲。
而恰巧,風和雲是最關鍵的兩個氣象要素,用「風雲」來命名以觀雲測天為主要目的的氣象衛星,不僅十分貼切,也寄託了大家對氣象衛星的美好期盼。
不同於美國最早的氣象衛星TIROS(Television and Infrared Obseration Satellite)是「電視與紅外觀測衛星」的英文縮寫,歐洲的氣象衛星Meteosat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是「氣象衛星」的英文縮寫,日本的氣象衛星GMS(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是「靜止氣象衛星」的英文縮寫,我國的「風雲」,形象、傳神、精妙。
從1969年,周恩來總理提出「要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到今年,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一代代氣象人和航天人不斷探索、攻堅克難,推動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從零開始」的風雲衛星,以「快步小跑」的方式,實現從「跟跑」到「部分領跑」的跨越,在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和空間環境監測預報等方面都得到廣泛應用。此外,還積極服務水文、海洋、農業、林業、民航、交通、電力等部門,並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
貳
睿圖
客觀預報系統
睿圖,是華北區域新一代高解析度模式體系——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預報系統(RMAPS)。
睿者,智也、明也、聖也,本義通達、明智。睿圖,意指運用智慧繪曉天氣藍圖。
2017年,為形成優良的品牌形象,體現RMAPS系統的科技內涵和中國文化特色,面向公眾和用戶宣傳時展示更為親切的形象,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組織開展了RMAPS系統中文名稱徵集活動。收集上來名稱還有「天語」「智匯天氣」「首報」「脈動」「迅圖」等等。
經過公開徵名、專家評選、區域推薦、網上投票等形式,最終確定「睿圖」。
以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為研發主體的睿圖,可提供0-24小時無縫隙、10分鐘更新、1公裡解析度的網格化客觀分析和預報產品。藉助「網際網路+」技術,睿圖為服務首都現代化城市管理和安全運行、大北方區域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等提供了關鍵技術和重要科技支撐。
叄
鋤禾問天
農業智慧氣象服務系統
鋤禾問天是山東省氣象服務中心打造的,能夠基於用戶「個人位置」和「田地位置」提供智慧氣象精準為農服務App。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農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在田間日日勞作,以期倉廩實、衣食足。農業生產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
「鋤禾」欲鋤好,必先「問天」。因此,便賦予了農業智慧氣象服務系統這樣一個既沾著泥土、又仰望蒼穹的名字。
「鋤禾問天」,這個古樸又大氣的名字,出自一位農村走出來的氣象人——山東省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之手。
作為山東省政府「十三五」重點項目中由氣象部門打造的精準為農氣象服務品牌,「鋤禾問天」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可提供氣象監測實況服務、農作物生長適宜度診斷和預報服務、「互聯互通」參考學習等諸多服務,實現了與用戶的智慧互動。
目前,「鋤禾問天」已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應用,用戶覆蓋16地市,涵蓋氣象部門、農業部門和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多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全省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貢獻著氣象力量。
肆
天樞
智能探測系統
「天樞」,重慶市氣象局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三位一體技術為基礎的智慧氣象平臺——「四天」中的智能探測系統。
「天樞」,北鬥七星勺子最頂端的那顆星,是七星之首。在古代中國,北極星代表天帝,象徵著權利,而天樞是七星中離北極星最近的星。
對於氣象而言,其基礎是數據,「天樞」系統便承載著這樣的功能與職責。
「天樞」系統的核心是大數據平臺和大數據系統,通過對接7顆觀測衛星、4部自建都卜勒雷達和2000多個地面觀測站,與周邊省份氣象部門共享10部都卜勒雷達和近萬個地面觀測站的數據。「天樞」系統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匯聚起遠超想像的海量數據,在氣象業務中所處的位置不言而喻。
「四天」系統目前包含了一平臺七系統,設計者根據它們處於業務上的不同環節和方向整合到了「四天」這個統一的品牌裡,未來新的系統可以以分布、組合甚至插件式的形式加入,滿足不同需求,形成一個統籌集約智能的龐大系統。
伍
雨伴
災情調查收集分析系統
雨伴,是一款由湖北省氣象部門自主研發,調查收集分析氣象災害導致的災情實況的手機app。
「雨伴」,取「應對暴雨洪澇災害的得力夥伴」之意,名字溫馨簡明。
2013年,「暴雨洪澇災情調查系統」(雨伴的雛形)被推廣安裝到湖北省市、縣氣象業務人員和鄉鎮氣象信息員的智慧型手機中。
使用者通過「任務接收—現場定位拍照—一體化採集—即時傳輸」四個步驟完成災情上報;技術人員通過雲端伺服器對實時災情數據進行審核、存儲、共享、分發,在氣象預警平臺形成預警產品、淹沒圖、區劃圖,為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眾、專業用戶等提供服務。
目前,「雨伴』的目標早已不局限於暴雨,風災、冰雹、大霧、雪災等氣象災種都是它的調查對象,2020年,藉助網絡大數據的力量,「雨伴」大大拓展了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在應對2020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過程中,通過「雨伴」及時採集的災情數據,氣象部門為政府決策部門開展防汛抗災工作提供了助力。
其實
氣象人起的好名字不止這些
取自《孫子·地形》的
智慧服務系統「知天」
靈機一動想出來的
觀雲識天氣的手機App「卦天」
霸氣外露的
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系統「先知」
……
你還想知道哪個名字背後的含義與故事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廣告
推薦閱讀
不僅有丁真!川渝這些地方,哪兒最值得打卡?連續15年一年一相逢,這場氣象擂臺賽有啥奧妙?| 微聊天一葉知秋?最全秋葉大賞,帶你從北到南看個遍!中國行業報協會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暨走基層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原標題:《「天秀」的氣象人,你咋這麼會起名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