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年紀
幾乎都要經歷
送禮金/收禮金的事情
... ...
近日,重慶購物狂論壇上一篇關於
送禮回禮的帖子
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討論
我遇到這種事,大學同學,一直關係比較好,他結婚生小孩我分別送了六百和一千,等我結婚時,他回了兩百,同學收入不低,不考慮經濟差的問題哈,也不是我弄錯了哈。這種朋友值得交往嗎?還是我想多了,只是別人比較節儉,自己送好多是自己的事,不能非要拿來對比和要求?
兩件事疊加在一起,讓她心裡很不是滋味,眼看友誼的小船就要翻了。那麼,同事朋友結婚、生娃,怎麼送禮、回禮才不尷尬呢?
朋友結婚,她送600元,她結婚,朋友只回了200元
昨日,記者聯繫上該網友,她叫劉涵(化名),今年29歲,家住重慶沙坪垻。「她是我大學同學,還是一個寢室,雖然畢業多年,但我們一直有聯絡,關係還很好。」劉涵告訴記者,正因為這樣,自己才比較介意此事,而且,朋友收入並不低,經濟條件不差。
「大學同寢室關係不好的同學結婚,她都送了300元,可我結婚,她卻只送了200元的禮錢,還是在我送她600元之後,哎!」劉涵說。
朋友生娃,她送1000元,她生娃,朋友送了一包水果
除了結婚回禮,還有一件事,讓劉涵覺得跟這位朋友相處起來,心裡就像扎了根刺,渾身不舒服。
「她生小孩時,我送了1000元,可是,我生了小孩,她禮都沒回,只買了一包水果來醫院看我。」劉涵說,雖然自己生小孩後並沒有辦酒、請客,但朋友只買一包水果的「回禮」,讓她有些寒心:「結婚記錯禮金還說得過去,她連生小孩送的禮金也忘了?」
此後,劉涵有了疏遠朋友的想法,但朋友好像並沒察覺,仍舊每天同自己電話、微信聯繫。「她找我借錢都沒問題,但涉及送禮、回禮,就真的有些敏感了,因為我有期望在。」劉涵說,如今,她對這份友誼產生了懷疑。
記者注意到,該帖一發布,就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討論,有的設置了許多假設,認為朋友此舉情有可原;有的則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建議「果斷拉黑」。
網友「朱七七611」:如果不是經濟比較困難的話,這個回禮方式確實有些說不過去,可以漸行漸遠了。
網友「賣萌的熊貓」:可能她的記帳本找不到了,不記得你送了好多,然後在她心裡,你們的關係可能只值200元,或者,她估計你以前也是送200元,所以就直接送了200元。
網友「mengying」:情有可原,你還在醫院,別人不知道你之後辦不辦孩子滿月啊,估計是準備後面送的也。
網友「Kevinpengtao」:你情我願的事,拿金錢來衡量能算朋友嗎?何必太在乎。
重慶社會學家譚剛強:禮品、禮金雖是禮儀表達的一種手段,也是發自內心的祝福和關愛,你送出多少,是你對這份親情或友情含金量的自我判斷,但是你不能決定或者要求對方回禮多少,最好也不要有預想。朋友回禮多少與許多因素有關,並不完全和對方的情意輕重掛鈎,最好不要把人情當做交易,如果在禮金送還方面都要求對等,這不成變相索要了嗎?如果你認為這個朋友值得交,就不必太在意這些。
就網友「yoyo4444」的遭遇,部分市民和網友他們是這麼說的:
石小姐(27歲家住歇臺子):紅包送的是祝福,再節約都不能靠這個賺錢,如果是別人送我的,我還禮肯定不能少於別人送的。如果普通同事結婚、生娃,應該送個兩三百元,關係好的朋友500元以上,至親的話800元以上。
陳小姐(25歲家住南坪):如果是長輩送禮,還禮的時候應該在禮錢的基礎上添個一兩百,平輩的話,送多少還多少就可以了,覺得過意不去,也可添一點。關係一般的同事辦酒,也可以和其他同事湊份子,一起包個數字吉利的大紅包送去。
胡先生(41歲家住回興):別人送禮金時,應該留心記下數額,還禮時才會心裡有底,可以送多少還多少,但是不能憑感覺去還禮金,雖然送多送少是個心意,但是也要根據風俗和一般行情來,收禮的人肯定會有想法。
來源:重慶購物狂網友爆料、重慶商報 19樓值班編輯:周勤
網編: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