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國榮私交甚好的二人,如今都已不在了
曾在香港影壇叱吒風雲的鄧光榮,昨晚因心臟病發在家中去世,終年65歲。由於消息過於突然,圈中人士紛紛表示難以置信。鄧光榮1962年因演出首部影片《學生王子》而大紅,和秦漢、秦祥林並稱「臺灣三大文藝片小生」。70年代,赴臺發展,拍攝了超過60部的電影,他亦經常與林青霞合作, 非常受臺灣觀眾的歡迎。除了事業上的巨大成功,鄧光榮也因仗義豪情,心直口快,而常常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今天,這位影壇一代大哥已盡塵緣,只留下一部供晚輩追思的「大榮江湖恩仇錄」。
一、情感篇:江湖豪俠的兒女情
出身富貴 家庭美滿
鄧光榮1946年1月24日(另一說為9月20日)出生,祖籍廣東省順德,富裕之家長大的他在家排行第四,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中學就讀於新法書院,與馬時亨、楊受成等香港名人為校友。畢業後,曾獲獎學金就讀香港大學法律系。後因為投身演藝事業而放棄學業。鄧光榮身材高大,英俊瀟灑,玉樹臨風,讀書期間就深受女生們的追捧,年輕時的他在學生時代更是校園的風雲人物,由於足球球技出色,在花墟球場周邊一區早早打出名堂。青年時期,鄧光榮曾在電臺從事英文翻譯粵語的工作,還擔任過模特,但那時候的他理想卻是做一名公務員,光宗耀祖。1963年,嶺光公司為新片《學生王子》招考演員,鄧光榮在同學集體籤名推薦下報名參選,結果從上千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主演。因為這部電影他一舉成名,從此獲得「學生王子」的綽號。
鄧光榮與太太嚴小屏,兩個女兒業炘業煒
鄧光榮在重義氣,講正氣,與眾多藝人關係密切,其於灣仔所開設的「春風得意樓」,常常有很多明星捧場吃飯。70年代甄珍、鄧光榮、林青霞、林鳳嬌、秦漢、秦祥林、馬永霖、夏玲玲、胡茵夢等就紅了。當年鄧光榮和甄珍的情侶劇風靡東南亞,後來甄珍客串鄧的電影不足為怪,但最後甄珍嫁給了劉家昌為妻。然而,儘管鄧光榮年紀輕輕便走紅電影界,成為眾多女生夢中情人,但卻與太太嚴小屏感情穩定恩愛有加,身在花花世界一直鮮有緋聞,鮮有的一次是1977年2月與張艾嘉拍戲傳出,但他當時就對新聞界表示:「我已經把嚴珍娜(嚴小屏)當做妻子看待,我不會負她。」1980年,嚴小屏懷孕,外界以為兩人奉子成婚,迫於責任和壓力,鄧光榮向外界公開秘密:「我們並不是奉子成婚,五年前(1975年)我們就已經註冊結婚了。」
鄧光榮夫人及兩位愛女
鄧光榮與太太嚴小屏育有兩女,雖然鄧光榮在港產業頗多,但女兒沒有繼承父業,大女兒隻身美國念書,學金融,原在美國從事資產炒賣,而後在鄧光榮勸說下回港,成立綠寶石公司亞洲總部,從事珠寶生意。她爆料幾年前幫仍未跌傷入院的何鴻燊買了一顆218卡的巨型鑽石,當時成交價接近6000萬美金(約人民幣4億元)。
鄧光榮與女兒們都愛犬如命
鄧家有養狗習慣,鄧光榮回憶自己嬰兒時代,父親便已經開始養犬,自己耳濡目染,打小便愛狗如命,多時家中養有20多條狼狗,而之後自己更是「港九狗會」主席,幾條愛犬還得過多屆比賽冠軍。圈中愛狗人,如許志安等人都得過鄧光榮的贈送和輔導。
鄧光榮與沈殿霞私交甚好
仗義豪情 為好友沈殿霞怒斥鄭少秋
鄧光榮和發哥周潤發的出道時間差不多,但比周潤發早紅。李小龍視鄧光榮為好友,兩人交情非常深。而李小龍的替身陳惠敏與鄧的交情也同樣深厚。羅文去世前幾乎拒絕見所有人,他肯見的人包括鄧光榮夫婦。原來當年,羅文在酒吧唱歌的時候,鄧光榮時時都會捧場,而當時鄧已經是大牌了。無線電視追憶張國榮邀請了鄧光榮。鄧說:你(張國榮)走得瀟灑,但留下一個包袱給你的親友。如果再想清楚些,就不應該選擇走這條路。演員葉子楣的偶像是鄧光榮。周璇原名周美玲,在和張鐵林風波前,認識了香港演藝圈的鄧光榮,但是鄧對她浮躁的作風不滿,所以周美玲在香港演藝圈幾年,沒有主演什麼大的影視劇,也沒出什麼專輯。1969年鄧光榮拍攝《飛男飛女》結識肥肥沈殿霞,便與肥肥結下兄妹情。70年更與沈殿霞、謝賢、秦祥林、陳自強、張衝和陳浩組成「銀色鼠隊」,七人經常結伴出埠登臺。當年大哥性格的鄧對唯一女成員肥肥相當照顧,更建議肥肥與羅文另組「情侶合唱團」再闖天下。
銀色鼠隊
銀色鼠隊的靈感,來自當年好萊塢紅星狄恩馬丁,他組了一個銀色鼠隊,隊員個個都是影視圈人,感情極佳,而沈殿霞、張衝、謝賢、陳自強、陳浩、秦祥林、鄧光榮等人,因為工作關係,感情非常好,於是決定成立東方的銀鼠隊,結為金蘭,至今仍情深義重。妙的是,成龍、姜大衛雖不是鼠隊成員,成龍卻常辦活動請鼠隊成員參加,不知情者還以為成龍也是鼠隊成員。
97年,帶乾女兒鄭欣宜上《公益開心果》節目
鄧光榮與沈殿霞情同手足,肥姐與鄭少秋的女兒鄭欣宜出生後,他更是認其做乾女兒。鄧十分疼愛當時在單親環境長大的欣宜,視欣宜為親生女看待。肥肥返港工作,在溫哥華的鄧光榮一有空就會帶欣宜及兩個女出外遊玩。只是未想到沈殿霞去世,弄得不甚愉快。
08年好友沈殿霞去世鄧光榮出席肥肥葬禮
08年沈殿霞逝世,他怒斥鄭少秋便引來軒然大波
鄧光榮在圈中有大哥地位,眾多事情都由其來帶頭操辦。圈中好友、前輩去世,他都是首先站出來出錢出力,如羅文、林蛟、沈殿霞等人的葬禮都是他來牽頭主持。但由於行徑引人注目,也有不少意見聲音。在羅文葬禮上,城中大富劉鑾雄便對他頗有微詞。2008年3月2日,在契妹沈殿霞的追思會上,鄧光榮公開要求沈的前夫鄭少秋上臺交代,多年來是否有理會前妻沈殿霞和照顧女兒鄭欣宜。但這做法引來觀眾極度不滿,及對他產生負面評價。
《學生王子》海報
二、事業篇:從文藝青年到黑幫大哥
學生王子
1963年,嶺光公司為新片《學生王子》招考演員,鄧光榮在同學集體籤名推薦下報名參選,結果從上千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主演。因為這部電影他一舉成名,從此獲得「學生王子」的綽號。1968年從影,1970至1976年在臺灣、香港主演90餘部影片,主要作品有《白屋之戀》、《吾土吾民》籌。《學生王子》之後鄧光榮開始走紅,從此片約不斷,與陳寶珠蕭芳芳眾女星拍攝了眾多粵語青春電影。1972年鄧光榮應臺灣中影之邀,前往拍攝白景瑞導演的《白屋之戀》,之後留臺發展。相繼與甄珍、林青霞、林鳳嬌等合作了眾多青春題材影片,例如在電影《愛情長跑》中與林青霞成為一對。 彼時,鄧光榮與秦漢、秦祥林並稱「臺灣三大文藝片小生」。著名作品有李行導演的《吾土吾民》等。當時鄧光榮相當受歡迎,有報導稱他每部電影的片酬為港幣$150,000,而一部片酬那時候已經可以買下一棟房子。
大榮和影之傑當年拍了不少江湖黑幫片
大榮電影
熱愛電影的鄧光榮,並不滿足於幕前演出,參與了眾多電影的幕後製作,如1974年鄧光榮與甄珍拍攝《冬戀》,就擔任該電影的製片。1977年,鄧光榮回香港發展,與胞兄鄧光宙創立''大榮''影視公司。此時的鄧光榮已不是六七十年代的「學生王子」了,這位高大威嚴、頗具王者風範的中年男子開始熱衷於在黑幫英雄片詮釋一些江湖大哥。同時鄧光榮也做起了導演,但僅拍了兩部作品,分別是《出冊》和《家法》,都是江湖片。他回香港先後創立大榮影片公司,繼後又創立影之傑影片公司。公司期間拍了不少了黑幫英雄片。惜才的他更是從邵氏邀請了著名導演程剛(程小東之父)出來為其拍片(《流氓皇帝》),結果大才子程剛超支延時且無情可講,鄧光榮一怒之下甚至扇過對方一巴掌。
那時候的鄧光榮與江湖大佬劉榮駒關係密切,因而被懷疑有黑道背景,1980年4月,便有新聞報導:香港警方大舉掃蕩黑道份子,影星有黑底者相繼來臺,鄧光榮成港警注意焦點。有江湖人士透露「鄧光榮讀香港新法書院,經常出來玩,經人介紹認識了劉榮駒,從此以大佬稱呼劉。」至鄧光榮進入娛樂圈後,劉榮駒也一直在背後支持,並幫忙在娛樂圈為鄧光榮排難解紛。鄧光榮在七十年代後期一系列電影,劉榮駒亦都有支持,在電影《出冊》、《家法》中,劉榮駒更出任出品、編劇,為電影提供黑社會資料。
《阿飛正傳》雖票房慘敗卻獲獎無數
提拔王家衛
80年代,鄧光榮成立「影之傑」公司,邀請劉鎮偉、王家衛等人加盟,編劇王家衛後來更是被他一手提拔為導演。由王家衛編劇,鄧光榮、周潤發、謝賢主演的《江湖龍虎鬥》雖然也是一部吳宇森《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中的跟風之作,但片中對兄弟間感情以及對家庭生活如何取捨的細膩刻畫較之其他同類影片還有些味道,從而也使得同時作為電影公司老闆的鄧光榮對這位年青人的才華頗為賞識,遂出資投拍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該片廣受好評,也令鄧光榮信心大增,竟斥資四千萬港幣供王家衛開拍他的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但結果票房慘敗,上映了十二天便告休映,票房只收一千萬,竟使得鄧光榮因焦慮影片的巨額投資無法回收而進醫院吊點滴。《阿飛正傳》雖然票房慘敗,但影片卻屢獲嘉獎,在金像獎獲得影帝、最佳影片等諸多獎項。鄧光榮表示無怨無悔。放手王家衛成立澤東。
另外,關於《阿飛正傳》中最後一分鐘梁朝偉出場的謎團本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王家衛故弄玄虛,還有些網友的解釋為「象徵如阿飛這等流氓無處不在」--其實更現實一點的說法則是:梁朝偉的最後出場本來是《阿飛正傳》續集的開場,但因為續集的拍攝計劃流產,竟令這一結尾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富魅力的經典場面,也算得上無心插柳了。 據傳,當時由於王家衛拍攝了眾多素材,剪了《阿飛正傳》之後,還剩二十多萬尺膠片,黃霑得知後,甚至還擬好續集劇本,親自打電話給鄧光榮,但鄧光榮告訴其因為合同問題,無法合作。鄧光榮本人其實也曾經想過用這些素材重新剪輯下集成片,他找眾多香港名編劇去看王家衛拍的菲林,但眾人都認為拍得太散,可能未必能剪成單獨出街。有傳鄧光榮因此一怒之下把菲林燒毀。
《龍騰四海》飾演意氣風發的大哥
《阿飛正傳》之後,鄧光榮與王家衛還有過一次合作:由王家衛編劇,鄧光榮主演的《再戰江湖》。該片的故事和鄧光榮的以前的作品《龍騰四海》差不錯,都是講想退出江湖的老大被形勢所逼、再度出山大開殺戒的故事。不知是否因為王家衛編劇的緣故,《再戰江湖》中對鄧光榮與「小太妹」羅美薇近似父女的情感刻畫顯得文藝味道頗濃,但說到底也只是一部稍有特色的黑幫槍戰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