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在義大利上演,意專家誣陷中國是疫情發源地

2020-12-23 西樓哥雜談

在義大利淪陷的危難時刻,中國應身而出,不僅派遣了9名防疫專家,而且送上31噸救急物資。但是居心不良的義大利人卻不領情,反而覺得中國是新冠疫情發源地,說這是我們欠他們的。

就這樣,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在義大利上演了,我們中國就是那憨厚老實的農夫,把凍僵的蛇踹在了自己的懷裡,沒想到它一醒來就反咬一口。

我們國家在抗疫過程中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換來了暫時的平安,我們想幫助其它國家一起度過難關,但是偏偏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在這個緊要關頭詆毀我們。放出這樣論調的人還不是普通的小網名,而是義大利的專家,他公開發表文章摸黑中國。

這名義大利專家叫朱塞佩·彭尼斯,是義大利經濟和農業專家,他的文章題目是《中國的面具真是可笑》,甚至發表在了權威媒體,這篇文章就是針對這次中國援助義大利疫情而寫的。

我們好心好意送上防護服、檢測盒,他們卻不僅不領情,還用這種方式來詆毀中國的善舉。彭尼斯認為,中國想要用區區的十萬隻口罩、兩萬套防護服、五萬個核酸檢測盒、幾個醫療隊員,收買義大利人,這簡直是痴心妄想。

最氣人的是他把我們的援助當做是贖罪,他說義大利就應該接受中國送來的物資,因為中國是新冠狀病毒的「發源地」,給義大利送物資本就是中國的責任。

彭尼斯還將中國送過去的物資比作「特洛伊木馬」,覺得中國人送的東西不安好心。彭尼斯甚至寫道:我們的部長(指迪馬約)和其他官員好歹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但在中國十萬個口罩,兩萬套防護服和五萬個核酸檢測盒以及幾個醫療人員的賄賂下,就屈膝投降,還自以為達成了中意軸心而興奮的在辦公室跳舞。

在義大利,持這樣觀點的人大有人在,摸黑中國的言論在他們的網站隨處可見,看來,義大利真是死狗扶不上牆,我們的好心就這樣被糟蹋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現代版農夫與蛇,義大利再次成「毒窩」,希望古巴中國出手援助
    由於醫療機構已經超負荷運載,很多義大利醫院不得不向外界尋求幫助,之前在2020年年初,我國曾經向義大利援助了一批醫療物資以及專家團隊,但現如今我們不太可能繼續回應義大利的支援請求。
  • 李易峰名譽案勝訴,被告上演現實版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的故事,在現實社會中已經屢見不鮮了!近日,李易峰名譽權案勝訴,被告潘某在過去的四年中,不斷的造謠誹謗李易峰,多次用極其惡毒的語言辱罵。現實版農夫與蛇?並且在被告潘某發布道歉信後,又到其他帳號上發表攻擊內涵李易峰先生的圖文!善良的人,寬容以待就得到這樣的回報?!現在藝人一次又一次的遭受網絡造謠,是造謠的成本太低,還是明星太善良?網絡並非法外之地,哭訴自己沒有賠償能力的時候怎麼不想想自己罵人的嘴?明星是不缺錢,但是輕易的原諒換來的並不是感激與感恩。在善良的農夫也暖不了惡毒的蛇!
  • 「壞人就像有毒的植物,是不會變好的」之現實版《農夫與蛇》和日語版《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經典寓言故事。
  • 阿衰:「農夫與蛇」故事超強改編版——衰農夫篇
    《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隻農夫救活了一直將要凍死的毒蛇,沒想到毒蛇活過來後卻反將農夫咬死。在動漫《阿衰online》中,小衰穿越到寓言故事中,化身衰農夫,開始了救蛇的故事,情節爆笑有趣,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時評」「使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廣東東莞的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網友都紛紛為故事中的「農夫」——網約車司機艾先生鳴不平,並強烈譴責故事中「蛇」的扮演者——乘客夫婦的不光彩行徑。 據新聞報導,就在12月8日,廣東東莞的網約車司機艾先生像往常一樣接了一個訂單,搭載者是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嬰兒要去醫院看病。
  • 改編版的農夫與蛇變成搞笑版的阿衰與蛇
    #阿衰#農夫與蛇是一個經典的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正在趕集回家的農夫,在小路旁邊遇到了一條凍僵的蛇,農夫把蛇放到了自己的懷裡,用自己的體溫讓蛇甦醒過來。由於蛇受到了驚嚇,等完全甦醒過來時,便本性地咬傷了農夫。在農夫臨死之前,後悔傷心地說:我本想做善事,由於自己見識淺薄,害死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分清善惡,我應把自己的援助之手給那些善良的人,對於壞人,即使我們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的。
  • 現實版「農夫與蛇」?被吳京捧紅後卻反咬一口,網友:白眼狼
    「農夫與蛇」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講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一位農夫撿到一條凍僵的蛇,將它放在胸口救活後反而被蛇咬了一口身亡的故事,寓意好心卻沒得到好報。今天要講的,堪稱現實版的「農夫與蛇」。這一舉動引起無數網友吐槽,直言他簡直是不懂得知恩圖報,還反咬吳京一口,堪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 現實版「農夫與蛇」?吳京捧紅他卻忘恩負義,結果讓人舒服了
    大家應該知道寓言《農夫與蛇》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一個善良的農夫救了一條蛇,但被救的蛇沒有向農夫表達謝意,故事曲折,故事暗示了那些沒有報恩的人,不過這個故事在娛樂圈上演過一次。故事中農民的主人公是我們熟悉的動作演員吳京,近年來,由吳京執導和演出的硬漢電影深入人心,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感情。
  • 現實版「農夫與蛇」,請朋友吃飯洗澡,反被偷2400元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那就是「農夫與蛇」,農夫心地善良,把快要凍死的蛇救出來,沒想到蛇卻不知報答,反而咬傷了農夫,這個寓言故事所說的人必須分清善惡,只把援手給善人,即使對惡人再仁慈,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
  • 倆小夥恩將仇報 強姦恩人14歲女兒 此日劇反映現實版農夫與蛇
    大家都知道古代版農夫與蛇的故事吧!農夫冬天撿到一條蛇,怕它冷,便放於自己的棉衣內,蛇醒後竟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創傷。農夫臨死的時候痛悔地說:「我可憐惡人,不辨好壞,結果害了自己,遭到這樣的報應。」
  • 現實版的「農夫與蛇」?吳京捧紅他後卻被反咬,如今已涼涼
    寓言故事「農夫與蛇」大家應該都了解是什麼樣的劇情了,一位善良的農夫救助了一條蛇,但是獲救的蛇居然並沒有對農夫表示感謝,發呢日倒打一耙,反咬一口,這個故事就暗示那些知恩不報的人。然而在最近這個故事在演藝圈上演了一次。
  • 現實版的農夫與蛇?吳京一手造就的演員,成名後卻反咬一口
    我們從小就學習了農夫與蛇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也是經常發生的,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它。娛樂圈盛行一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充分的說明了新舊明星的頻繁交替,但是新上來的年輕演員少不了前輩指導與培養,我們中國自古便十分的注重禮節
  • 現實版「農夫與蛇」:杭州一少年養蛇當寵物,給蛇上藥反被咬傷!
    辰叔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一個成語「農夫與蛇」,農夫與蛇的故事可謂人人皆知。講的就是好心農夫救助凍僵的蛇,救過來後反被那蛇給咬了。這個雖然只是個成語故事吧,可現實中竟真出現了這種事,和辰叔一起來看看吧!近期在浙江的杭州,一名17歲少年買了一條菜花蛇養在家裡當寵物。
  • 新冠疫情的真正發源地,很可能不是中國武漢。
    文 | 老C  From 西西弗評論  在幾個月前,網絡上就有關於中國並非新冠疫情發源地的傳聞  義大利科學家稱,早在2019年9月,冠狀病毒就在義大利流傳。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12月在中國中部的武漢首次報告疫情之前,COVID-19的情況不明。幾個月後,歐洲發現了第一個正式病例。  然而,義大利的科學家表示,他們通過檢查參加癌症研究的患者的血液樣本,發現了病毒更早感染人類的證據。
  • 司機連闖三紅燈救嬰兒,家屬拒絕作證,《農夫與蛇》現實版上映
    《農夫與蛇》,出自經典的《伊索寓言》,似乎很難發生在中國,特別是與華夏美德相違背的事情,應該只會出現在寓言故事裡。然而,世事總有例外,「以怨報德」的行為也終會展現在我們面前。前有南京老太,讓中國社會傳統的「扶老奶奶過馬路」成為了一種奢侈消費。現在開車闖燈救人變成了「跟我沒關係」的高高掛起。
  • 吳京一手打造的演員,走紅後被反咬一口,網友: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知恩圖報是大家都應該具備的美德,而這一位小鮮肉卻不一般,給大家上演了「農夫和蛇」的故事。
  • 義大利疫情反彈二次告急,期盼我國再次出手援助
    而率先擺脫疫情之後,我國並沒有對其他國家坐視不理,很快就向外界發訊號,表明願根據自己的能力及經驗去援手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面對眾多需要援助的國家,義大利是第一時間獲得我國援助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幫助它之前,它在緊急狀態下一直孤立無援,後我國補給了它到位的醫療設施,並派去了相關的專家,使其國內疫情在短時間之內得到有效控制,助它走出了困境。
  • 現實版「農夫與蛇」?吳京捧紅他之後卻被反咬一口,後來慘遭封殺
    農夫與蛇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吧?一隻蛇凍僵瀕死,被農夫撿到後帶回家救活,結果沒想到這這條蛇甦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反過來咬了農夫一口,這個故事原本只是一個寓言小故事,指代一部分人知恩不圖報,還倒打一耙。而近期,吳京就成為了那個農夫,被自己帶起來的小明星反咬一口。
  • 中國專家攜物資抵達義大利後,羅馬上空響起了中國國歌
    紅船雜誌注意到,3月12日晚,由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組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攜31噸醫療物資抵達羅馬,馳援義大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截至到當地時間15日零時,義大利全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增至21270人。義大利外交部長迪馬約強調,中國專家帶來的經驗對義大利抗擊疫情極其寶貴。
  • 孫儷資助窮學生卻被反咬一口,這是現實版「農夫與蛇」?
    這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俗話說:「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dan,四聲)米養個仇人」,這或許是真理了有的人你越對他好,他就越理所應當地認為這就是應該的當然,我不是說不鼓勵公益性活動,只是覺得有些人應該常懷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