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想做什麼?三十歲,學做什麼?四十歲,能做什麼?五十歲,不做什麼……八十歲,能吃什麼!
人生不同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看到磁懸浮高速行駛的列車想像了一下未來的空中建築,便翻看新聞了解了強磁對身體機能的影響,那麼基本可以斷定人生行將過半。而此時,對人生配股發債集資,可以嗎?
答案並非顯示易見,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是否還在參與娛樂、社交、鍛鍊?是否還有足夠的勇氣與力量應對複雜的明天?
人生的一半的時間賺錢,另一半的時間賺錢治病;一半的時間煩惱,另一半的時間解決煩惱!
曾經以為的生活,只是活著。一直遊走於被選擇的邊緣,一直被自我鎖在籠中自嘲地深陷在生存的欲望裡,剛剛望見自由的矚光,還會為了未來打工?
誰也擋不住人生的拋物線,在曲折向上的過程中享受了拼搏的純粹,然而即使到了頂點時刻,我們卻並不知道那時波峰還是低谷,如見南極冰川融化之後才知道打開冰封的可能是歷史深埋的病毒,亦或是蠢蠢欲動的火山。
到了感覺中的那個點,人際關係,經驗,人脈,口碑……仿佛都不那麼重要了,只有健康的身心不會付之東流!
人們的貪婪攫取,都是緣自不得已,都是在生活瓶頸中壓榨自我的堅持。有的是因為不希望在重複中循環,有些是不想在日復一日中厭倦。
如果對人生配股發債集資一定要趁早,不是所有的肩膀都能扛得下所有,不是所有的年齡都能風餐露宿。
我們的人生不是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如果做他人都認可的事,必將一無所成!
不經他人苦,怎解他人味,不是每一刻堅持都會被他人看到,不是每一分汗水都獲得回報,不是對生活掏心掏肺就會體會到他的美好。
德雲社的風光無限近如眼前,但德雲社的風雲際會笑裡風霜的故事卻如地下水的龍頭,一打開便譁譁不停;拉開機艙的頭等艙,有過半人前顯貴之人甜香地睡去,有多少人看到他們疲憊不堪的心對寧靜有多麼珍惜。
即使是成功的人也總是負債纍纍,他們內心的低沉苦悶沒有渲瀉的渠道,欠至愛之人時間的交代;成功前困窘地掙扎,空空如也地面對期盼與付出的雙眼時內心煎熬;在成功的攀登之路上,缺少並肩的勇氣與同路人的孤寂時,他們驕傲而孤獨。
但是這遠比我們渴望成功卻兩手空空的人要幸福得多,他們在過程中觀瞻歲月的饋贈,生活得與眾不同。
成功的人總是不按常理出牌,他們耐得住低潮的寂寞,也總是滿懷信心地經歷興衰寵辱。
他們把逆境當成淘汰競爭者的機會,總在他人恢心後退的時候更專注於發機新的機會,真正的成功者往往在他人恐懼之時布局,在他人猶豫時揚帆,當眾人的目光被吸引以及行動的時候已經準備全身而退。
能夠預見未來而成功的人總是少數,成功的人付出的遠非常人能理解的辛苦,如同一位享譽世界的鋼琴家遺憾自己每天堅持十幾小時練琴但被形容為天才,他們的好運是運籌帷幄背後的激情汗水,甚至是提心弔膽,與青春年華。
他們的不負韶華是平常人扔在牌桌上的時間,遊山玩水的時光堆砌而成的。
生活中動轍得見一些對身處行業企業惡評,離職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咒恨企業糟糕的人;也常見一些人在成功過但落魄時落井下石的,特別表面在貪官之流及演藝界更是尤為突出。
人嘴兩張皮,在成功與失敗的分界,可以比對出絕佳的諷刺。成功者種種各有不同,但仿佛他們負債纍纍的債總有人在秋後算帳。
人生總是負債纍纍,有的是面對健康的帳,有的是面對情感的帳,有的是面對經濟的帳,有的是面對經歷的帳……因此,在同學群中最熟悉不過的感嘳便是,挺好,可以平安著陸了。」
沒有支離破碎,沒有健康負累,沒有經濟困窘,將人生迅速進入大修狀態,不再對人生配股發債集資,減少一點期待也是一種選擇!
至少,可以減少一些人生負債。如果感覺失衡,到醫院的打地鋪的群體中看看,雖然我們清貧地活著,只要有平安的床鋪,就是幸福安寧的。
歲月,呈幾何倍數的衰減生命的能量,有些即將發生的是失控狀態,提早把心事封存,讓人生鍍一個安全膜兒,是另一種前瞻。望著衝鋒陷陣的背景,默契地讓心寧靜成歲月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