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永革
大陸最具有苦逼經歷的喜劇演員,被觀眾標籤為矮窮矬 形象代表排行榜第一的人非宋小寶莫屬。看宋小寶,總讓人聯想起曾經網上流行一個快遞小哥因為被差評、因為千辛萬苦送到了貨客戶卻說不要了,因此傷心地坐在路邊痛哭的鏡頭,感染了無數生活在底層、像他們一樣日夜奔波的人。宋小寶就是他們的一個投胎,只是活在演藝圈而已。
宋小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境的貧窮讓他在初中畢業後就不得不放棄校園生活,扛起生活的重擔。16歲那年,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沒有人拉扯一把,宋小寶只能在自己身上掛上牌子:零活,跑到勞務市場等人挑。而他身材瘦小,最後落到手的工作只能去當洗碗工,一個月300塊工資,為了省錢住在三塊錢一天的小旅館裡,每天和一大堆人擠在一起,氣味奇臭無比。正是因為品嘗過人間疾苦,讓宋小寶在其作品中,更加準確地反映了他的同類——全國各大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滾滾洪流般的矮窮矬們的百味生活。
在宋小寶的小品《碰瓷》、《相親》、《我們穿越吧》中,大家看到的不僅是宋小寶為了讓人歡笑,要反串、要下跪,咧著嘴一直笑,要用各種誇張的辦法逗觀眾樂;在他參演的電視劇作品《櫻桃紅》中的演趙老樂(2013,憑藉該劇參加第十三屆華鼎獎,獲中國當代題材電視劇最佳男演員獎)、《收穫的季節》 (2013)中的演金翰林、《男人四十要出嫁》中的飾演周六福、《爹媽滿院》中的張萬泉以及《第22條婚規》(2012年與黃聖依主演)中的張鐸等,無論身處什麼時代、什麼背景,塑造的人物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地位,永遠都是苦中作樂,用歡笑去給自己療傷,給他人帶去鼓勵,給大家帶去歡樂。
其實,這不正是矮矬窮們的真實生活嗎?為了討生活,有多少人曾為各種不合理的為難而下跪,有多少人要為各種不公平咧著嘴陪笑,甚至經常被人《以貌取人》(與小瀋陽合作),或者,即使遇見女神也不敢追求、不敢說出埋藏在心底的愛以至於有點性格扭曲(與林志玲合作《心裡有數》)……因此,宋小寶帶給大家的笑聲總是夾雜著辛酸,因為他為大家在舞臺上樹立了一面鏡子,讓大家看見那個苦中作樂、「打掉牙往肚子裡咽」最無奈的人,正是我們自己,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父老鄉親。
騰訊娛樂評價他「宋小寶為夢想付出了許多努力,成名之後的宋小寶依然很辛苦很努力。表演時不慎從高處跌落,腰部著地造成了腰椎骨折,可是宋小寶仍然堅持演完,甚至在結尾處配合隊員大跳印第安舞,敬業精神可見一斑」。所謂敬業,本是生活饋贈給所有從業者的一個禮物,只是別人都拋棄了,而在殘酷的生活和競爭中為了活下去,宋小寶們撿了起來而已。
螢屏上宋小寶總是帶給觀眾樂趣,「海燕,你可得長點心」、「自打我進宮以來就獨得皇上恩寵」等等經典語句都廣為流傳。他展現了其與生俱來的藝能感——熱情滿滿,樸實謙遜;隨口一說,隨意一唱,一個個令人捧腹的包袱便被抖落出來。驚豔的表現獲眾人讚嘆:小寶站在那裡就是一臺戲。「最能刻畫人物性格。」(業界評價)
生活和社會給予宋小寶回饋的,雖然不缺乏2012.8.18第四屆新農村藝術節獲最佳男演員、2012-2014數屆華鼎獎獲中國當代題材電視劇最佳男演員獎等,但拋去世俗以金錢、以地位衡量成功的標準,還在奮鬥和去成功路上的宋小寶,無法苛求他的作品有太多的自主權或為矮窮矬們代言人生的意義,只是希望他新的電影《發財日記》和更多的作品,別忘了自己來自哪裡,別忘了曾經和他一樣,今天乃至未來還有無數處於馬斯洛人生五個需求層次中最底層的芸芸眾生,別忘了他們最平凡、最樸實的喜怒哀樂。
這裡可以參考下臺灣經典話劇《紅鼻子》(姚一葦作)給我們的啟示。 它描寫一位出身上流社會家庭的高富帥,雖然物質世界富裕卻精神空虛,遇見每一個人都要追問:「你知道什麼是快樂嗎?」因為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他想尋找答案,於是獨自離家出走,滿世界去尋覓答案。他參加了一個馬戲團,戴上紅鼻子面具,像個快樂之神,幫助一路遇到的矮窮矬們擺脫了各種困擾,鼓起生活的勇氣,自己也從中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就是為別人而犧牲自己」這一人生意義的真諦。最後,紅鼻子為救一個落水的舞娘而獻出自己… ...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宋小寶,還有永遠為世界崇敬的大師卓別林,還有讓無數70、80後感覺「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港星周星馳,都是一直在犧牲自己幫助矮窮矬們學會快樂,因為犧牲自己就是快樂,正如無數矮窮矬們每天都在犧牲著自己,為了家人、朋友、父老鄉親更多的快樂。
上帝最愛矮窮矬,所以他創造最多的是矮窮矬。因此,無數的矮窮矬們不必自怨自艾,不妨對著卓別林、周星馳、宋小寶們樹立的鏡子,快樂地面對每天的自己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