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經常在朋友圈嘚瑟我那個簡陋陽臺,於是塔媽邀我寫篇關於我家陽臺的稿子。想想需要寫的還真不少!我家陽臺有玩了3個夏季的海沙,還有我給孩子種的各種蔬菜。嗯……就先寫寫「吃在陽臺」吧~~
當時為什麼要種菜呢?怎麼種?有小妙招不?怎麼利用種菜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好吧,挑燈夜戰,趕了如下的文章。多說一句,本人之前五穀不分,完全沒有植物種植經驗,如果有寫得不準確的地方,望大家指正。
看過很多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報導:甲醛娃娃菜、蘸過藥的蒜薹、抹了避孕藥的黃瓜、噴了福馬林的櫻桃、催熟的番茄、草莓……面對如此狗血的現實,螞蟻般吶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也想就這麼苟且著!!但每每看到孩子那張天真無邪的臉,總是有種力量會觸動你的神經想去拯救泡在農藥裡的下一代。於是,我選擇開闢寶寶陽臺菜園,儘量減少孩子在外就餐機會。當然,產量有限,不夠的部分我尋找一些靠譜的「真有機」蔬菜作為補充。
(希望)
在帶娃種菜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種菜不僅僅是能讓孩子吃上真正安全的蔬菜,還能給孩子更多的生活體驗。小小簡陋的陽臺,瞬間生態大變樣,勤勞的小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甚至吉祥的大喜鵲都成了陽臺常客。利用果實,帶娃玩玩有趣、簡單的邏輯遊戲。生活真不止是眼前的苟且,的確可以有詩!
(勤勞的小蜜蜂)
(喜鵲)
種菜條件:一個有足夠直射光照的陽臺
需要工具:陽臺菜盆、PVC管、家裡閒置的各種盆子
土壤秘方:小區裡挖的普通黃土、椰粉磚、發酵糞肥
種子:各種普通菜種
首先,你的陽臺要有足夠直射光照。我們住的是學校的公房,搬進來時,陽臺沒有密封,我也堅持不做密封,只在孩子1歲多時,做了個防護網。就是這個防護網成就了我的一些攀爬植物。
最初,我種菜的工具基本是利用家裡各種閒置盆子。兒子小時候的洗澡盆、玩具籃、甚至還有N多年不用的洗腳盆。後來,看到網上有用PVC管種菜的,本想在淘寶上搜來下單。但是發現個問題:一根近一米的PVC管,鑽幾個洞洞,能種幾顆菜苗?空間利用率太低,如果便宜也就忍了,偏偏性價比也不高。於是,我在五金店買了一個四米長、直徑110mm的管子,自己搞成這個樣子。
有人問管子兩側的堵頭怎麼搞定的?五金店應該有賣的,如果沒有,淘寶上幾毛錢一個。我買了4對兒,賣家多送了1對兒。
來張完工後的效果圖~~
還有人問澆水多了,怎麼排水?如果有比較粗的鐵絲,燒紅在管子底下燙幾個就行。千萬別學我,我比較懶,沒做排水孔,每次估摸澆得差不多了,就住手了。 切記,如果沒有做排水孔,記得下雨的時候做轉移。看成果,我還是懶得比較有水平,哈!
今年,還買了吊盆,準備做做實驗。如果成功,明年可以大規模開展吊盆菜~~陽臺牆也能利用上,但還沒發現性價比高的牆上種菜工具。
去年是測試場,只種了葫蘆、小番茄及韭菜。測試結果是:土很重,且容易板結。今年是要正兒八經種菜的,不僅要考慮土壤板結問題,還要考慮陽臺承重問題。很走運,我發現了椰粉磚。從淘寶上買來好幾大塊,回來用水泡發,與普通土的比例大概是1:1。
這個比例也要適情況而定。比如,我用兒子洗澡大盆種綠葉菜,菜成熟後,根部也就5釐米長,半米深的大盆,接近底部一多半我都用的椰粉磚。只有上半部分是土、椰粉磚、肥料的混合物。這樣就解決了陽臺承重,也解決了土壤板結問題。網上也有賣營養土的,我對營養土沒研究,直覺是不接地氣兒,所以放棄。
(洗澡盆+秘方土=有機菜)
發酵過的糞肥特別容易買到,一般賣鮮花綠植的地方都有,淘寶上更便宜。去年我的小葫蘆結果時,我用兒子的童子尿兌水追的肥。後來聽人說這樣幹不行,但我們也收穫了十幾個小葫蘆呢:)
(備註:2015年的葫蘆娃)
種蘿蔔緣起《第一次發現》叢書。有一冊書裡講:蘿蔔,根芹和紅菜頭這些蔬菜都是吃根的,兒子不理解。去買種子的時候,正好看見櫻桃蘿蔔,有意識地買了一小包種子。
我發現:櫻桃蘿蔔特別好種,而且成熟得特別快,二十幾天就可以收穫。蘿蔔有些辣,孩子吃不了,但我們這樣玩兒:
這是娃自己收穫的五個小蘿蔔,我發現大小正好不一樣。我先讓孩子數,再讓他分類。他把三個大的分為一類,兩個小的分為一類。然後我讓他由大到小將蘿蔔排列。
(傍晚玩得這個遊戲,光照不好,見諒)
之後,我擺了三個蘿蔔,分別是大、小、大,我讓孩子找規律,並把第四、五個蘿蔔擺好。以下是他的答案。
再後來,我問他:「蘿蔔能做什麼?」答:「蘿蔔糕!」於是,利用小時候給他買的那堆海沙,他給我做了個蘿蔔糕。
這幾個蘿蔔的命運是:被我蘸醬吃了~~~
我之所以選擇種韭菜,是因為之前朋友送過的有機紫根韭菜。韭菜很細,但味兒非常濃,好吃。再去照瀾院小市場買韭菜,我發現韭菜粗如小指。回來搜索:毒韭菜,網上不光有07年就報導過的毒韭菜事件,還有「增肥」韭菜的網頁。
韭菜長的很慢,一旦長得夠粗,就可以一茬一茬剪著吃,據說可以剪四五年。我是15年春天種的韭菜,養到快入冬,才開始剪。冬天放在屋裡,今年春天搬到陽臺,基本十天左右剪一次。韭菜要種密一點。
我用韭菜經常給娃做的菜是:韭菜攤雞蛋,再烙張香酥薄餅,來碗紫菜番茄蛋花湯…….味道那絕對是極好極好的。另外,還可以做餃子。韭菜、白菜、雞蛋、蝦仁混在一起做餡,只放些生抽和香油,兒子大概能吃8-10個大水餃吧。另外,鮁魚韭菜餃子也美味。具體做法大家看我之前的帖子吧。
鮁魚韭菜餃連結:
愛樂活獨家寶寶餐第三季----魚專輯
之所以把菠菜單拿出來,是因為我發現個快速種菠菜的方法。那天去市場買菠菜,發現菜販再削菠菜的根兒。我買了一些沒有削過根的菠菜,主根上有很多鬚根那種。回家把大葉都擇掉,只剩下最小的兩三片小嫩葉,直接插到土裡。不要用陽光直射,養十天就能活。給孩子做湯麵的時候,還是選擇大葉掐。等菠菜中間出現花苞,就可以拔掉重新種了。活了三十幾年沒見過菠菜開花,所以有棵菠菜就這麼一直被我伺候著。直到開花~~~
(懶人懶法種菠菜)
(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見到的菠菜花~)
特別說明一下:直接插種菠菜的成活率不高,大概70%吧。沒用種子種過菠菜,不知道菠菜的生長周期:)大家可以買菠菜種子直接種。
除去菠菜,小白菜、生菜是陽臺菜首先。小白菜的生長周期短,二十幾天可以收穫。生菜大概40天左右。我今年的生菜種的太密了,不過還好,可以供上家裡人吃。生菜我一般給孩子做雞蛋灌餅用,湯麵裡也放過,還可以做蔬菜沙拉。
(自給自足、現吃現摘的陽臺菜)
還可以種些香菜和小蔥。香菜發芽有些慢,千萬不要著急。今年4月份種的香菜,我已經收穫兩季了。第一季收穫時,我是連根拔起;第二季我選擇留根剪葉,還不錯,跟韭菜似的,又長出來了。
(剪過一茬,又長出來的香菜)
這個是我用種子下土,2個月後的小蔥。
剛剛種下四天的紅莧菜~~
我還種了薄荷,不過薄荷孩子不吃,我一般用來做了大餐,用薄荷裝飾並嘚瑟用。薄荷發芽和生長都很慢,我今年種了一些,同時也在花卉市場買了一棵。
首選:葫蘆!雖然種的不是菜葫蘆,不能吃,但是孩子看著滿陽臺的小葫蘆會非常開心的。很可惜,今年葫蘆我沒種。需要注意的是:葫蘆的花分公花和母花,如果小蜜蜂不常來光顧,最好人工授粉。我拿我的化妝棉在公花花蕊上蘸一蘸,再到母花上蘸蘸。公花和母花特別好區分:母花下面會有個小葫蘆。
這個是端午節假期,我們用去年結的一個畸形小葫蘆做的葫蘆娃。綠色底色是我塗的,點睛之筆出自少爺。有沒有點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意思,呵呵!請務必忽略我塗的大翠綠~
今年的陽臺還有黃瓜、絲瓜和豆角。絲瓜似乎長的很慢,我想是不是用吊盆種是個錯誤。黃瓜已經結果啦~~不過,很讓我傷心的是,不知何因,最近兩棵病了,加上帝都端午的大冰雹,似乎救不活了……
(看見豆角了嗎?短短一個星期,豆角長的快嗎?)
這個大家猜猜是啥?西瓜!!這是兒子吃的黃瓤小西瓜留下的籽,一定要我種!我知道盆子似乎長不開,也很難結果,不過還是滿足一下孩子的欲望吧。兒子親子播種、澆水,現在已經長成這個樣子了。
1、綠葉菜成熟要及時收穫,及時食用。我家的奶白菜就是沒及時收穫,很快抽莛開花了。
2、不要用淘米水澆菜,淘米水會引來各種蟲子。植物非常容易生蚜蟲。
3、結果的蔬菜,掛果後要及時追肥。
4、每收穫一季,播種前要用開水澆下土壤,燙死蟲卵,減少病蟲害。
5、種些韭菜、薄荷、羅勒、香菜、小蔥,你會發現這些有味道的菜菜本身及附近的綠葉菜很少長蟲。
前些天,兒子幼兒園老師留了一個作業,要求在家長的協助下,說說你最喜歡的餐廳。
我兒子的作業如下:(他的原話,我記錄)
媽媽:「你最喜歡的餐廳是哪個呢?」
兒子:「我最喜歡的餐廳是媽媽的餐廳。」
媽媽:「為什麼呢?」
兒子:「因為外面的餐廳需要花很多很多錢,裡面加了不好的油,還有毒藥,對身體有不好的處。媽媽種的菜菜沒有毒藥」(翻譯一下:毒藥=農藥;不好的處=害處)
媽媽:你能講講怎麼種菜嗎?
兒子:
第一步:買管子,用鋸子把上面一層鋸下來。然後把管子放在陽臺上。
第二步:到樓下幫助媽媽挖土,然後把土放進花盆裡。
第三步:把種子種在花盆裡。
第四步:澆水、施肥、拔野草。
第五步:收穫
第六步:洗菜,把菜菜做成好吃的。
聽完這六步很有邏輯的敘述,我很有感悟:帶孩子經歷了,他的記憶才不會蒼白!帶娃種菜不光能鍛鍊孩子的邏輯能力,還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
最後,願世上再無黑心農商,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