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狐的愛》:狐狸竟然這樣愛著自己的孩子

2020-12-22 古人肉

狗狗是一種既能讓人開心又能讓人感到暖心的生物,狗狗的世界觀很簡單,主人是最重要的,沒有什麼比讓主人開心更重要的事情了。

貓貓長得都很可愛,尤其是小奶貓。大大的眼睛,軟綿綿的小爪子,摸著它柔順的皮毛,聽它咕嚕咕嚕叫,心情再不好也會變得好起來。

這些小傢伙,既能夠陪伴我們,又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還能和我們互通感情。正因如此,小傢伙們便成為了我們親密的家人、朋友。

家養的動物,沒有天敵,也不缺吃喝,而生活在野外的動物,不管是弱小的食草動物,還是強大的食肉動物,生存對它們來說都很殘酷。食草動物想要保全性命,食肉動物則要為覓食和生存想盡一切辦法。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一隻狐狸的故事,它生活在加拿大東部村莊裡,名字叫維克森。這是世界著名野生動物畫家兼作家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親身經歷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維克森是一隻雌性狐狸,它和丈夫一道餵養著四隻剛出生的小狐狸。可是因為人類活動導致周圍樹林和草原不斷退化,食物實在是太匱乏了。為了餵養小狐狸,它們只好硬著頭皮跑去村裡偷雞。

公狐外出,母狐則守在家中照顧孩子,而如果出門的是母狐,公狐則肩負起照顧孩子的使命。所以,四個小傢伙在父母的細心照顧下,長得油光水滑的,很招人喜歡。

丟雞的事情讓村裡的人很是惱火。於是,西頓就被他叔叔委託去查明原因,西頓很快就發現了狐狸留下的腳印和毛髮。順著這些線索,西頓找到了狐狸的洞穴。

但是西頓卻沒有把狐狸洞穴的事情告訴他的叔叔,只是說是兩隻狐狸幹的。出於好奇,西頓在洞穴外觀察狐狸是怎麼教育小狐狸。漸漸地,他被狐狸一家的生活所打動,真心不願去傷害它們。

但沒過多久,倒黴的公狐狸被進山圍剿的西頓叔叔一槍給打死了。公狐狸的死亡,並沒有阻止母雞的持續失蹤。西頓的叔叔惱火透了,他決定一鼓作氣,徹底剿滅狐狸的一家。

過去,是狐狸夫妻時時刻刻地監視著那些獵狗。但是現在,保護小狐狸的擔子全落在母狐維克森身上。它再也騰不出那麼些時間,來阻斷每一條通往狐狸洞的道路,也沒辦法總在近處死等,把上門的敵人引到岔路上去。

既然如此,結果自然不難預料。人們順著足跡,來到了狐狸洞口。母狐維克森這會兒正在遠處絕望地徘徊著,白費氣力地想引開敵人。人們興奮地揮舞工具去挖狐狸洞。

四隻小狐狸,有三隻被村民用鐵鍬當場給砸死了,最小的一隻狐狸被作者西頓救下。小傢伙短促的叫聲,把它那可憐的媽媽吸引過來。母狐左右徘徊著,但由於有獵犬的緣故,終於沒敢跟著緊跟村民。小狐狸被帶回村子用鐵鏈拴起來。

這是個漂亮的小狐狸,它那種毛茸茸的外貌和體型,跟小羊出奇地相像,有著一副天真無邪的嘴臉。只要有人呆在附近,它總是愁眉苦臉,戰戰兢兢地蜷縮在它的箱子裡。

有天晚上,小狐狸看著遠處急促地叫了一聲,老狐狸在遠處」呀呀」地回叫了一聲。小傢伙帶著一種狐狸所能表露的最高興的樣子,跑去迎接它的媽媽。老狐狸飛快地咬住了小傢伙,掉頭就往它的來路上拖。但是拖到鏈條拉得筆直的時候,小傢伙被媽媽的嘴巴狠狠地扯了一下。

故事的作者西頓此時借著月光,偷偷從窗子向外看。他看見狐媽媽的身影兒,躺在小傢伙旁邊,嘴裡在啃那條無情的鐵鏈。而小傢伙這時正大吃大嚼媽媽帶來的兩隻小老鼠。這是狐媽媽給它的孩子帶來的晚餐。

天亮了,作者又去了狐狸洞那兒去看看。他發現,可憐的母狐到這兒來過,並且把它的三個孩子渾身汙泥的屍體全掘了出來。地上橫躺著三隻小狐狸的屍體,身上都舔得光溜溜的。在它們旁邊,還放著兩隻剛被弄死的母雞。從地上深深地印著的肘部、胸膛和腳踝的痕跡來看,這隻母狐曾經在這兒默默地躺著。被鐵鏈拴著的小狐狸,是它唯一的親人了。

每天老狐狸都會跑來照料它的孩子,把新弄死的母雞和別的動物帶給存世的那隻小狐狸吃。並且會花幾個鐘頭的時間,徒勞地去啃斷那根可恨的鐵鏈條。

直到有天夜裡,老狐狸像個黑影兒似地跑來,呆了一會兒,又無聲無息地走掉了。小狐狸呢,一口咬住了它扔下來的一樣東西,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嚼起來,突然一股刀扎似的劇痛刺透了它的全身,痛得它禁不住失聲大叫起來。接著,小傢伙又掙扎了一陣子,就躺在地上不動了。

小狐狸中毒了!

這一次,老狐狸扔給小傢伙吃的是毒餌。它知道自己已無法救出它的孩子,就硬著心腸,親自結果了它孩子的生命。它呢,無牽無掛地遠走他鄉了。

從此,這片樹林裡就再也沒出現過母狐維克森的影子。

故事到這裡就完了,我的同情心,完全在維克森這一邊。

狐狸偷雞實在可惡,但這有什麼辦法呢,它們也得生存呀。早期的人類,每日所需的生活能源幾乎全部來自叢林,河流,草原這些自然界。保護了自然界,人類才能得以生存。但是隨著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種古老的平衡在慢慢被打破,我們變得不再去關心將來會怎麼樣,因為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

於是我們就去不斷的侵佔野生動物最後的棲息地,草原因為過度放牧而沙化,叢林也被開墾種植莊稼。就像故事裡的狐狸,它們的狩獵場正在不斷縮減,這些食肉動物於是不得不在新的地區尋找食物。這就是為什麼兩隻狐狸會去人類的領地偷雞的原因,它們只是想解決一頓飯而已。但對當地人來說,憤怒也有理由,狐狸畢竟給他們造成了財產方面的損失。

《自然》雜誌曾刊文:那些因為「走投無路」而來到了人類的「領地」的動物,有些已經完完全全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在英國,狐狸移居到了城市,依靠人類的垃圾堆生活。印度的很多城市,當地的猴子完全依賴人們的食物生存,而它們的後代已經不可能在自然狀態中生存了。加拿大的浣熊喜歡撿路人丟棄的食物。

想想那畫面,真是挺心酸的。很多人類活動的地方曾經都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在那裡生活的動物,或被捕殺,或被驅逐,有些則被人類關進了動物園。

動物出現在距今6億多年前,它們通過不斷的進化,漸漸適應了各種環境,佔據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繁衍生息。地球,也是它們的家園。

(文章為原創,圖片自網絡。作者古人肉,愛看書愛分享,於書本中品讀人生智慧。)

相關焦點

  • 《狐狸與我》:好奇是愛的開始,佔有卻是愛的終結
    ——《小王子》安靜的下午,特別適合看這部同樣安靜的法國電影《狐狸與我》,電影裡的主角是女孩與狐狸,看到名字你可能覺得這是給孩子看的電影,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也曾嚮往家外面的世界,也曾感受過內心小小的孤獨,也愛那毛茸茸的小動物,也曾天真的去愛。
  • 《狐狸與我》:好奇是愛的開始,佔有卻是愛的終結
    ②從女孩贏得狐狸的信任看愛因何獲得:堅持和等待是愛的必經之路 腳傷痊癒的女孩,終於像小鳥一樣飛出小家,飛向森林。她追逐著狐狸的蹤跡,這一次她從爸爸那裡得知如何找到狐狸的家。當找到狐狸後,她萬分欣喜,而狐狸卻是驚恐的,它帶著自己的孩子連夜搬家。
  • 《狐狸和我》 | 深愛,讓我們失去
    她一直愛著狐狸,她的兒子堅信狐狸也愛著自己的媽媽。但願吧。人類也一樣喜歡用「但願」來一廂情願地安慰自己,進面減少負罪感和失落感。我想,這個名叫小嘟的狐狸,從此在對人類的定義上,再也不會重蹈復轍了吧?或者,是不敢。
  • 《狐狸與我》:愛不一定要擁有,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狐狸與我》:愛不一定要擁有,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談到狐狸,許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狡猾,和一些比較貶義的詞彙。或者是血淋淋的皮毛製品,總之跟它有關的東西,好像似乎都比較極端血腥。然而這部影片,卻可以勾起了你童年影子,充滿著溫暖的小確幸以及人性和萬物的無形溝通。
  • 從一部童話般的《狐狸與孩子》,看佔有式的愛如何毀掉你的人生
    它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連夜轉移幼崽,卻不想還是被女孩發現。女孩知道它帶著孩子,不會走遠,便在大樹上坐著等待她的小狐狸。甚至用食物引誘狐狸,小狐狸果然出現了。那一次,女孩摸到了小狐狸。女孩和狐狸開始了探索之旅,去山崖上看風景,去水邊捕捉青蛙,去山洞裡看野鹿。每當女孩吹起竹笛,小狐狸都會回應,她們已經成為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 《狐狸與我》:愛不是佔有是「包容」,愛得太用力,愛會變成牢籠
    愛與佔有其實在很多時候都被人所混淆,愛是會讓人萌生佔有欲,但是要注意愛並不是只能用佔有欲來表達,因為有可能愛的過於用力,就會變成牢籠。一:愛意的萌生10歲的貝蒂是守林人的孩子,與狐狸的相遇是在一個放學的路上,但就是那一眼,貝蒂便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神秘的生物。
  • 海馬電臺愛吃書的狐狸先生
    點擊下方綠標收聽第九期《吃書的狐狸》:在這一期海馬電臺中,我們將向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狐狸的故事、電影和歌曲。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繪本——《吃書的狐狸》。狐狸先生是一個超級大書迷,他很愛讀書,但是,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還很愛吃書!
  • 《狐狸與我》:愛不是佔有是"包容",愛得太用力,愛會變成牢籠
    這部電影作品改編自著名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經典文學名作《小王子》,講述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發現了一隻美麗的小狐狸,並想要馴服它成為自己的朋友,到最後明白無法將屬於大自然的小狐狸圈養,最終將其放歸大自然的故事。愛與佔有其實在很多時候都被人所混淆,愛是會讓人萌生佔有欲,但是要注意愛並不是只能用佔有欲來表達,因為有可能愛的過於用力,就會變成牢籠。
  • 8.6分《狐狸與我》被佔有的愛只會被愛拋棄
    電影《狐狸與我》是又一部看完讓我陷入沉思的好電影。而電影中的狐狸也許就是現實中的你,很多父母其實就是劇中的我。父母對孩子的愛有的時候真的就是莉娜對狐狸的那種控制欲,當我們沉浸在對孩子那種深沉的愛,讓孩子壓抑的透不過氣的時候,這時候就會起到反作用。愛不是佔有,而是放手。
  • 狐狸也可以了不起?羅爾德·達爾筆下的狐狸爸爸,講述愛與責任
    帶著問題我們走進故事:故事從三個農場主開始故事的開篇並沒有狐狸爸爸的影子,反倒先介紹了三位卑鄙小氣的飼養場場主。作者羅爾德·達爾將三個貪婪兇狠的飼養場主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光是看著文字的描述,還有故事中附近孩子唱的兒歌。就像這「一瘦、一高、一胖子」三個活生生的人物此刻就站在我們面前。
  • 《狐狸與我》:一幅美好的畫面,背後卻是人和狐狸的不同愛
    背景是讓人看了很舒服的,當時看的時候還仿佛自己也進入了這樣的仙境。感受一下人與狐狸的美好相處的時光,也讓自己明白很多的道理。誰也保證不了這樣的愛是很完美的,從一開始這樣的愛就愛錯了。當時看影片第一眼的時候,就感覺整個畫面是很美妙的,能拍出這樣的影片也是很不容易的。
  • 電影《狐狸與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愛什麼是佔有
    這部電影裡的風景真的是美得不像話,僅僅通過一個小女孩和狐狸之間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愛什麼是佔有,值得深思。我認為那些為人父母而且不管你在哪個年齡階段都建議你可以來看看這部電影。很溫暖的一部電影,就是講一個十歲的小雀斑如何一步步接近狐狸並最終和狐狸做朋友的。看完好奇是怎樣拍攝的還特意去搜了一下,原來都是真的動物拍攝。導演很用心了,影片最後告訴我們「愛不是佔有」。
  • 《狐狸與我》:動物的天性是自由,愛它就應該遠離它!
    一開始看這個影片的時候,我自己想法也是跟彈幕裡面的網友想法一樣,我們都認為這個影片最後的結局,狐狸應該會被這個女孩所害。因為女孩千方百計的接近這個狐狸,讓它們相信她跟她交朋友,一直這樣長久下來的話,狐狸會感覺人類並不是很可怕,選擇相信人類但是最後落入了人類的圈套。
  • 從《小王子》裡讀懂愛情:在愛裡,你是想要當玫瑰還是狐狸?
    玫瑰既任性又美麗,比狐狸還早一步來到小王子面前。還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小王子就愛上了她。小狐成熟懂事,她教給了小王子什麼是愛,也培養了她對小王子的愛。最終她得到了愛情,卻放棄了它。許多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珍視內在的人,在愛情方面,大多數人都不屑承認自己是玫瑰。
  • 盤點動漫中的四位狐狸,傲嬌巴衛很驚豔,七寶呆萌惹人愛
    第一位:傲嬌巴衛很驚豔巴衛的形象很好,不僅長發飄飄,還很會做菜,雖然性格比較傲嬌,但很會體貼人,而且可以在現代裝和古裝中隨意切換,兩種形象都是非常完美,而且他對奈奈生的愛也是那般的執著,曾經為了變成人差點失去性命,好在讓御影做跟班,在經過長期的等待後終於和心愛之人重逢了,他的外形美的沒話說,而且法力高強,就是生病時會變小,不過樣子也很可愛,所以擁有三種姿態的他
  • 《小王子》狐狸給小王子的成長課: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
    緊接著狐狸的出場進一步讓小王子堅定了對玫瑰花的愛。狐狸成熟、睿智,他教會了小王子,什麼是愛,並賦予愛儀式,也就是責任。狐狸告訴小王子「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這裡狐狸其實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曾有網友給我留言評論說,狐狸愛上了小王子,但小王子念念不忘的是玫瑰花,哪怕捨棄生命也要讓蛇幫助他回到玫瑰花身邊。那狐狸怎麼辦?這裡看起來,狐狸是那個最後一無所有的人。成全了別人,孤獨了自己。
  • 狐狸最愛去這個地方做洞穴,難道狐狸真的有靈性?看完就了解了
    狐狸最愛去這個地方做洞穴,難道狐狸真的有靈性?看完就了解了現在對於很多綜藝和紀錄片,大家肯定是看過《動物世界》,對於這個紀錄片,到現在還在一直播著,以前的電視中央四套經常會播出,相信大家現在再去看也是可以看到的。
  • 薦影 口碑爆棚的17部動畫電影,孩子必定愛看!
    40年前的美術作品,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用一種極致的手法來達到所能趨至的完美,角色造型、設景、用色、配樂、動作等處處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痕跡,古代繪畫、祥雲紋、水墨筆法、京劇的打擊樂器……總之,一部非常純粹的中國動畫。只是感到悲哀的是,中國現在已經拍不出這樣的片子了!所以,請一定讓你們的孩子看看這部電影,感受純粹的中國文化。
  • 《男孩、鼴鼠、狐狸和馬》:豆瓣9分,「愛不需要你與眾不同.」
    愛是一個很好的終極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意義,我想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愛與被愛。這本溫暖的繪本源於查理·麥克西在ins上的分享,他用優雅隨性的淡彩風鋼筆畫,配以富有平和智慧的問答,吸引了近17萬粉絲。《男孩、鼴鼠、狐狸和馬》英文版出版後 ,連續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53周,擠入各大書店購買這本書的讀者絡繹不絕,出版7天即緊急加印。
  • 《小王子》狐狸:心中有愛,怎會可憐?風吹麥浪的聲音會讓人幸福
    那麼,狐狸真的可憐嗎?如果你是狐狸,你會覺得自己可憐嗎?所以狐狸在《小王子》裡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小王子離開以後,狐狸未來會怎樣?一、狐狸可憐嗎?心中有愛,怎會可憐?我的觀點是:狐狸不可憐。心中有愛,怎會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