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贈票】
每周六晚上8:45
大不同君會為親們送上
各種福利贈票
每周的期待呦,專屬大不同粉絲
2018年5月24日至27日,一部由上海、臺灣兩地喜劇人共同打造的舞臺劇《漂洋過海來看你》在上海首演。舞臺上,一段歷經四十年久別重逢的故事感動了現場的觀眾.
央視新聞的相關報導,40000+的閱讀量,讓這部兩岸原創話劇成為今年5月的一股暖流,在微涼的初夏流進觀眾的心底,溫暖了跨越半個世紀的兩岸人。
2018年12月16日,上海大劇院中劇場,「漂洋過海」 的溫暖將再次襲來。這場初冬的約,你會赴嗎?
劇情介紹:
1947年的上海像一個嬰兒蜷縮在城牆圍砌的搖籃裡。人們為了果腹奔波,忙於和急速貶值的紙鈔賽跑,唯有胡同口的梧桐樹,仍舊依著自己的步調,在炎熱的六月盛開著花朵。大樹下,迴蕩著周璇《何日君再來》的歌聲,男孩沛民和女孩宋英站在樹下,沛民許下一年後再會的承諾。
誰知這一別,竟是四十多年的漫長歲月。沛民輾轉來到臺灣,宋英則留在梧桐樹紮根的弄堂。隔著淺淺的海峽,卻也隔開了沛民與宋英的生活,他們分別結婚、分別生子、分別經歷起起落落,分別漸漸老去。就像兩條平行線,雖不相交,卻一起向著時光遠處延伸。
最香甜的符號象徵
戲裡的「槐花」實則是一種符號,一種代表記憶裡所有美好事物的符號,也是對無處安放的情感的一種寄託媒介,有了這種實物寄託,一切情感都變得可以描述、可以被看見、被觸摸,從而也喚起了觀眾心中的那樹「槐花」。春去秋來,大槐樹改變著外貌、色彩,但它一直都在。
沛民說,「我記得第一次見你,就在大槐樹」,它既是一對青年情感相遇及離別的「紀念地標」,也是一種抽象的時間流轉的象徵。植物其實是種很神奇的東西,它們守在原地,隨四季循環往復。人呢,雖經歷著一樣的四季變化,卻常常物是人非,像是那爬不回枝頭的落葉,只得仰頭看看,等待某陣風忽然吹來,與它飄搖同去。
最孤獨的色調對比
劇中,人物想像中的場景多是暖色調,而現實則是冷色調,或是以暖襯哀。比如結婚後相隔兩岸的人都忙於事業,無暇見面,最後連電話都是沛民和英子接。橘色燈光拱託出溫馨的氛圍,但兩位老人拿著電話的身影卻顯得孑然孤獨,兩束暖橘色定點光打在人身上,卻仿佛真實的隔著千山萬水,令人心傷。看完《飄洋過海來看你》的觀眾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家,看著你愛的人,簡單而幸福。
最深邃的時空交錯
將青年與年老之間對話、動作、結局放置在舞臺的雙層空間中加以展述,營造一種時代的重複感與失落感,給予觀情感共鳴是話劇帶給觀眾極大的驚喜。若是線性地表現四十年的光陰是單一的,年華已逝,半生的家國之夢,在舞臺只不過短短幾分鐘過場。然而,將舞臺合理切割布局後,所鋪展開的場景更具有對過往時光的「追悼」之情。不論是相同情景下的人物言行,還是不同情境下的人物情感走向,都是以故事情節與人物命運的重複性作為多重空間疊加的契機,這也正是這個舞臺的獨特之處。
創作背景:
1949年,我奶奶從上海到了臺灣,1987年,兩岸開放了,小學三年級時,我父親拿著信對奶奶說:『媽,上海來信了。』奶奶流著眼淚激動地和我爸爸說:『念,趕快念。』信是奶奶的姐姐寫給我奶奶的,奶奶聽完信後打開了抽屜,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信說:『這些信終於可以寫上地址寄出去了。
1989年,爸爸陪著奶奶回到了上海,姐妹倆見面那一幕是我父親永遠難以忘記的畫面,同年我父親也來到了上海成為第一批的臺商,由此,我想寫一個劇本,通過《漂洋過海來看你》去講述兩岸開放30年間兩岸人的情感故事。
——《漂洋過海來看你》編劇導演 李宗熹
主創團隊:
1、 出品製作人
陳英武
晶英文化傳媒創始人、藝術總監、中國高級演出經紀人,長期致力於構築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近十年來成功投資策劃、出品、製作、運營數百部國內外大型文化活動,包括義大利愛樂團樂團新年音樂會、俄羅斯愛樂團交響音樂會、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天鵝湖》、韓國貞洞劇場音樂劇《美笑》、中法文化之春《法國幽默趣樂劇》、德國《風之精靈音樂會》、英國《阿卡貝拉磁極演唱會》、《羅中旭星光燦爛二十年演唱會》、義大利《阿爾巴特電影音樂會》、義大利《巴朵搞怪音樂會》、美國現代芭蕾舞團《宇宙之光》、美國《搖擺馬戲雜技歌舞秀》、《搖滾百老匯演唱音樂會》、臺灣音樂劇《少年臺灣》、《懷疑愛症候群》、《享受人生》、《喜聚-漂洋過海來看你》等在中國舉辦取得一定影響。
沈欣華
臺灣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與寇世勳合作的《昨夜星辰》紅遍大江南北。憑藉《愛殺十七》獲得金鐘獎連續劇最佳女配角獎。以《戀香》一劇重新復出,同年憑藉《在黑暗中漫舞》入圍電視金鐘獎單元劇最佳女主角;主持的廣播節目《希望之歌》獲得廣播金鐘獎廣播聽眾評審團大獎。
2、 導演/編劇
李宗熹——編劇、導演
創作型導演、編劇,臺灣高雄人。2001年高雄市技職教育十大名人之一,榮獲2014年度上海「壹戲劇大賞」菁英導演獎;話劇《守歲》榮獲2012年度「壹戲劇大賞」新銳導演獎;《胭脂盒》入圍2005年臺灣廣播金鐘獎最佳編劇;《霸王卸甲》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5年文藝創作補助出版。
他擅於駕馭喜劇、悲劇等各類風格的原創劇本,他所編的劇情引人入勝,善於放大戲劇衝突,他放大了現實、放大了人性、放大了生活中的喜與悲,舞臺形式上常給觀眾新鮮的感受,所以他導演的戲總能讓觀眾回味無窮,擁有很好的藝術享受
邢育森——編劇
知名網絡作家、編劇,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博士,網絡文學「三駕馬車」之一。文學代表作品《活得像個人樣》、《網俠》、《極樂世界的下水道》等;影視作品《婆媳拼圖》、《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家有兒女》、《都市男女》、《歡樂青春》、《超人馬大姐》、《奇異家庭》等。
3、 演員
杜寧林 飾演 宋英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2017年登央視春晚出演小品《回家》;曾獲中國話劇金獅獎,首屆CCTⅤ全國朗誦大賽銀獎,中央電視臺春晚語言類表演獎。2016年被評為全國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憑藉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中狗剩兒媳婦一角,提名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女配角。三十多年來她活躍在戲劇舞臺和電視屏幕上,參與出演過《梅花三弄》、《冰與火的青春》、《空巢姥爺》、《守婚如玉》、《金婚風雨情》、《我為兒孫當北漂》等近百部電視劇。
郭少雄 飾演 金沛民
著名導演、影視表演藝術家。
藝術作品——1. 話劇:《珊瑚島上的死光》《懿貴妃》《班禪東行》《老有所依》;
2. 電影:《夜盜珍妃墓》《百色起義》《兵臨絕境》《雜嘴子》;
3. 導演電影:《迷途英雄》《生死相依》《不義之財》等,《我和媽媽》榮獲2015年美國聖地牙哥第12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4. 導演電視劇:《雙網》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鐵鷹行動》《黃河浪》《米脂婆姨》《大明王朝之夜來風雨》《最後的冬天》等。
王中平 現場演唱
臺灣著名歌手 、主持人、影視表演藝術家。出演過戲劇《臺灣-嘉慶君遊臺灣》、《親戚不計較》、《爸爸的私生女》、《白賊七》、《春天后母心》、《周五強百樂》、《黑貓大旅社》、《神仙動員令》、《信使》、《美人龍湯》、《紫玫瑰》、《鳥來伯與十三姨》、《幸福白馬裡》、《陳文德醫師的故事》、《一定愛幸福》等;發布的唱片有《不甘寂寞》、《為愛苦一生》、《空笑夢》、《等你》、《你要我等多久》、《天知道我愛你》;主持電視綜藝節目《臺灣-黃金綜藝通》、《超級大玩家》、《野食探險家》等。
廖曉彤 飾演 金思平
優秀青年演員。代表作品:電視劇《魏滿子師姐的故事》等;電影《萌學園》《追魂七殺》《舞力四射》等;舞臺劇《回家》《同學會》《永遠的微笑》等;微電影《媽媽的溫度》《孤獨美食家》等。
宋慶楠 飾演 吳衛國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優秀的舞臺劇演員,有千面藝術家之稱。作品:舞臺劇《李小紅》、《愛的落幕》、《有多少愛可以胡來》、《逃跑新娘》、《讓子彈飛呀飛》、《滿城都是金字塔》、《到現在沒想好》、《你說什麼我聽不懂》、《甄嬛傳》、《謊言》;音樂劇《張愛玲》;微電影《微笑的拳頭》;電視劇《天下第一樓》。
葉一辰 飾演 年輕宋英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愛好滑雪/攀巖等運動,六年的舞蹈專業學習使得她氣質獨特。代表作品:電視劇《傾世皇妃》《墨仙》等;電影《情系月亮灣》《不準》等;話劇《悔三觀》《晃晃悠悠》《深夜甜品店》《童年》等。
龐皓 飾演 年輕金沛民
優秀青年演員。代表作品:電影《未分類死亡》《怒放之青春再見》;音樂劇《穩穩的幸福》《小王子》等;話劇《可憐的菲伽》《仲夏夜之夢》《後知覺愛情》《麻衣神相》《小王子》《意亂情謎》等。
劇照:
▼
演出信息
地點:上海大劇院別克中劇場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300號
時間:2018年12月16日 19:30
福利搶票方式(4張)
①
轉發本條微信,評論(想看的理由)
並截屏發送微信後臺;
②
發送「漂洋過海+姓名+手機「到微信後臺;
③
憑中獎簡訊獲取取演出門票二張。
購票方式
訂票電話:021-64289665
或掃描二維碼購票
▼
/ 大不同還有這些活動和課程/
(戳圖片,了解詳情)
【視頻課程】馮頁:這樣陪伴,孩子才能好好學琴
【音頻課程】 陳默:疏解中學生學業壓力的40個藥方
【音頻課程】陳默:這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就對了
/多元人生的實踐平臺/
人生大不同
發現自己 成為自己
長按二維碼識別
開啟大不同的人生
網站:www.renshengdabutong.com
新浪微博:@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動
合作洽談:rsdbt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