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銘》
中國人常說「禍從口出」,一個人無論取得了多大的成績,都應該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做人應該謙卑,即使身居高位,也要待人謙和,同時,中國人也十分強調愛國情懷,無論一個人是怎麼成功的,都應該有一顆回報祖國的心。
然而,黃秋生卻同時犯了以上三個錯誤,為自己引來了橫禍。
黃秋生曾是香港影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他不但演技出眾,而且還長相英俊。《無間道》就是他最為得意的代表作。
然而,口直心快、口若懸河的他卻總是引起大家的不滿,不但如此,他還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祖國,最終他成功實力作死,毀掉了自己的演藝圈生涯。
那麼他的人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一、混血棄子
黃秋生出生於1961年9月2日,她的母親是江門人,父親是一個英國人。是個正二百經的「中外合資」。
他的父親是港英殖民政府的高級官員,按理說,他應該擁有一個不錯的出身,然而,他的英國爸爸本身在英國就有家事,只是因為耐不住寂寞,才和黃秋生的母親發生了關係,黃母也知道他有家室,然而卻十分崇洋媚外的把勾引到英國男人當做一件光榮的事情。
事實上,這個英國男人只是想遊戲感情罷了。
黃母年輕時是個大美人,婀娜多姿,引來了旁人的側目,黃秋生出生後,這個「小家庭」十分幸福。然而,生完孩子後,黃母開始年老色衰,他的父親便開始在外面和別的女人鬼混。
在黃秋生四歲時,他的父親被英國政府調回了本國,這個英國男人有自己的家室,即便黃母苦苦哀求,他也拒絕帶著娘倆回國,於是他們母子二人卻被拋棄了,過著貧苦的日子。
黃秋生的母親常常想要自殺,甚至想要殺死黃秋生。她逼黃秋生吃洗衣粉,黃秋生因此口吐白沫,嘔吐不止,這位母親這時又突然後悔,帶著黃秋生去了醫院,這事在當時還上過新聞。可以看出,他母親自己就是一個精神非常不穩定,處事非常不成熟的一個人,這或多或少都影響了今後的黃秋生。
十三歲那年,黃秋生隨母親到英國尋找父親,結果當然是尋找無果。因此,黃秋生就成為了中英混血的混血棄子。
二、背棄祖國
黃秋生在年輕時,也曾熱愛祖國。然而,他的愛國行徑卻十分極端。
年輕氣盛時,他曾參加過保衛釣魚島的活動,雖然參與者額都是具有愛國情懷的熱血青年,但這樣的極端行徑著實會為中國帶來許多困擾,愛國還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
甚至,最極端的時候,還當街毆打一名日本人洩憤。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多少也有些不穩定。
黃秋生很喜歡領袖的詩詞,尤其喜歡《沁園春.雪》,在參加《康熙來了》的節目時,當場朗誦該詩,並稱讚其十分有氣勢。
但是黃秋生就像是雙面人一樣,一面標榜自己愛國,一面又幹著背棄祖國的事情。他經常管不住自己的嘴,而且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屢屢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刺耳的聲音。
例如,在2013年7月,黃秋生竟然在微博上批評中國大陸人不識繁體字,宣稱華夏文明在大陸已逝,這引發了網友的極大憤慨。
眾所周知,當年繁體字簡化運動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讓入門門檻極高的繁體字變得簡單易學,提高大眾對於文化的接受水平,當年獲得了文化屆的一致肯定。
只有希望將「反智」貫徹到底的鄉紳士族才反對此政策,因為百姓有文化了就不好愚弄了。因此,簡體字不但沒有扼殺傳統文化,反而使得大眾都可以接觸到傳統文化。黃秋生所謂的言論不堪一擊。
事後,黃秋生為自己的言論道歉,然而,他卻選擇將更極端的發表到了外國的社交媒體上,聲稱中國人如同蝗蟲一般無限擴張,最終會耗掉全球所有的資源。
此言一出,更是引發了全球華人的一致憤慨。中國一直以來都在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在自己的國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的華人也多是兢兢業業、克己守法的合法公民,因此黃秋生的「蝗蟲論」不堪一擊。
2014年,黃秋生更是引發了眾怒,他公開力挺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許多導演與公司與他公開決裂。
2014年11月8日,黃秋生被封殺,今後的商演、產品代言一律被終結,他在演藝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此後,他生活潦倒不堪,最終也搬離了租住20年的豪宅,無家可歸。此後,他多次發表道歉言論,然而卻無人理會。
他多次表示這幾年來幾乎是零收入,而且還有一大筆債務要處理。所以,人們覺得,他事後聲稱自己愛國,不過就是想念那份高收入的演藝工作罷了。見此情況,他不得已去往臺灣,經營著一家小酒館,勉強維持生活與債務。
黃秋生的欺國之心昭然若揭,說到底,愛國對於他來說是一門生意,他心底裡還是更認可自己是個英國人,儘管他的英國爹都不曾把他當回事。
三、徹底決裂
見大家都不認可他的道歉,他也就破罐子破摔,開始站在了反中的最前線。
澳大利亞虐殺阿富汗平民的事情爆發後,舉世震驚。黃秋生卻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支持澳大利亞,並且聲稱,他父親的親屬就在澳大利亞,他們全家都用澳大利亞的產品。
他的言論堪稱搞笑。他的英國父親都不曾照顧過他,他父親的澳大利亞親屬就更不可能給他提供過幫助了,至於他在社交媒體上力挺的澳大利亞和英國,甚至連知道都不知道他。
真正讓他輝煌過的,是他的祖國和祖國的人民們。他因為背離了祖國,現在落得一無所有,卻仍然幻想英國或者澳大利亞能夠接受他,然而,這可能嗎?
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無家可歸的人,背離了自己最親愛的祖國,幻想著大洋彼岸的國家能夠接納自己,然而,人人都把他當外人。
結語
如今,黃秋生已經一無所有,他今後也很難再掀起什麼波瀾來了。事實上,觀看他的人生軌跡,他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他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歸屬感,總是感覺外國人比中國人高人一等,多次向外國人獻媚,然而唯一願意接納他的卻只有祖國。
中國需要的是言行一致的愛國者,而非是把愛國當成生意,背地裡卻崇洋媚外的戲子。黃秋生在最火的時候,靠一場巡演就可以收入千萬,如今卻沒有人願意和他惹上關係,因為他口無遮攔,除了闖禍之外,還會連累他人,為自己的祖國蒙羞。
說到底,我們中國一直以來都非常注意公眾人物的品質道德,一個具有良好品質的公眾人物,才可以引導社會整體積極向上的思維導向。
如今,許多藝人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暴露出來了自己的馬腳。莫讓愛國成為藝人的財富經,真真實實的把愛國教育落實下去,才是我們當前最應該關注的焦點。
參考資料:《口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