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霸王行動」到「滾雷行動」:軍事行動代號背後的邏輯

2020-12-28 網易

  

  二戰德軍「巴巴羅薩」計劃

  最近玩《將軍的榮耀》時,偶然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戰役的名字,如太平洋戰場中的「紅色風暴」、「沒落行動」,韓戰中的「屠夫行動」、「攤牌作戰」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軍事行動代號。

  注意到這一點之後,腦海中立即產生了幾個疑問:諾曼第登陸為什麼叫「霸王行動」?北非登陸戰為什麼叫「火炬行動」?為軍事行動起代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軍事行動代號除了保密性之還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軍隊行動代號與對應戰爭之間有著怎樣的內在邏輯······

  查了若干資料之後,終於有了一些收穫。在此基礎上,本文梳理一下軍事行動代號的故事。

  

  「霸王計劃」(影視劇照)

  01

  戰爭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後來叫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名字。

  早期,戰爭一般根據戰爭的地點、人物甚至時間等要素來命名,比如赤壁之戰(地點)、拿破崙戰爭(人物)、三十年戰爭(時間)。這種命名都是事後命名,事前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叫什麼。

  到了一戰時期,走在時代前沿的德軍參謀本部發現,給軍事行動起一個代號,不僅有利於保密,還有利於指揮官更好地調整計劃、指揮作戰,同時鼓舞士氣。

  1918年春,德軍率先在西線使用了軍事行動代號,此時的靈感多來源於宗教和神話,如「羅蘭行動」(羅蘭是查理曼大帝麾下12聖騎士的首席騎士)、「瑪爾斯行動」(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國土與戰爭之神),以英雄名字來指代軍事行動,既能寄託勝利的願望,又能給士兵以心靈上的慰藉,激發軍隊的戰鬥力。

  

  聖騎士羅蘭

  軍事行動代號雖然沒能挽救德國戰敗的命運,但戰爭過後,為軍事行動起代號的做法卻保留了下來。二戰之前,各地局部戰爭規模不大,且多發生在落後地區,戰爭沒有出現有名的軍事行動代號。

  二戰前夕,德軍又率先啟用了沉寂已久的軍事行動代號,比如1935年的「紅色方案」——德軍進攻法國的作戰計劃,1937年的「紅綠方案」——德軍入侵東南歐的作戰計劃。

  戰爭爆發後,德軍又制定和實施了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入侵挪威和丹麥的「威瑟堡行動」、入侵法國的「黃色方案」等等。

  眼尖的人會發現,這些軍事行動號多以顏色命名。的確,顏色簡單好記、隱蔽性強,很適合做行動代號,不僅德軍愛用,美軍也很愛用。

  

  「黃色方案」德軍佔領巴黎

  二戰爆發前,美軍對假想敵制定的作戰方案,也多以顏色命名,如對日本的「桔色行動」、對德國的「黑色行動」、對墨西哥的「綠色行動」等等,參戰之前,美軍的幾次軍事行動也都是用顏色命名的,如增援冰島的「靛青行動」、佔領亞速爾群島的「灰色行動」、佔領達喀爾的「黑色行動」。

  顏色雖然很適合命名,但也存在問題:軍事行動越來越多,而顏色的種類有限,遠遠不夠用。此時,用什麼詞彙給軍事行動命名,就看各自的腦洞了,在這種情況下,同盟國和軸心國雙方各種「野」代號層出不窮。

  02

  突破宗教、神話、顏色等詞彙的限制之後,德國的命名開始放飛自我,人物、動物、植物、自然現象,無不採擷,如「乞討棍」(1942年德國第18集團軍進攻蘇軍)、「水牛行走」(1942年東線中段德軍撤離)、「魔彈射手」(1943年德軍在東線反遊擊戰)、「球形閃電」(1943年德軍清剿南斯拉夫遊擊隊)、「牙醫」(1945年初德軍對阿爾薩斯地區發動進攻)、「尼祿命令」(1945年3月希特勒下令摧毀德國一切設施)。

  

  德軍「海獅計劃」

  除了以上奇葩代號之外,德軍也有正常且響亮的代號,如「海獅」(1940年德軍從英國登陸的作戰計劃)、「颱風」(1941年德軍進攻莫斯科的作戰計劃)、「北極光」(1942年德軍進攻列寧格勒的作戰計劃)等等。

  當然,德軍中最有名的軍事行動代號當屬「巴巴羅薩」。1940年德軍制定了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計劃的主要制定者羅斯堡,以自己兒子的名字「腓裡茲」,來命名此次作戰計劃。希特勒對此十分不滿,認為這個平凡的名字配不上宏偉的計劃,於是親自操刀,將其定名為「巴巴羅薩」。

  巴巴羅薩是是神聖羅馬帝國霍亨斯陶芬王朝首位皇帝,在位期間窮兵黷武,將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推向了頂峰,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他也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希特勒將侵蘇計劃命名為「巴巴羅薩」,意義不言而喻。

  

  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

  盟軍方面,軍事行動命名的詞彙也比較廣泛,神聖莊嚴、幽默詼諧、血腥殘酷、浪漫溫情,都有所涉獵。如「火炬」(1942年盟軍在北非登陸)、「鞋帶」(1943年美軍在瓜島登陸)、「絞殺」(1944年盟軍在義大利轟炸德軍交通線)、「天鵝絨」(1942年盟軍空中援助蘇聯)等等。

  在為軍事行動起代號的過程中,英軍最先走向規範化,它們從詞典中篩選了名詞和形容詞,排除專用名詞、地理術語、船名及可能暴露行動內容的詞語,剩下的詞彙就成了命名的備選項。美軍借鑑了英軍的做法。1942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通過了第一部「軍種行動代號目錄」,規定由作戰部負責每個戰區的軍事行動命名。

  在盟軍中,英國的邱吉爾對軍事行動命名尤其感興趣,也頗有心得。

  邱吉爾認為:「對於那些可能會有大批戰士獻出生命的行動,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吹噓或過分自信色彩的詞語作代號,同時也要防止使用讓人洩氣的沮喪的詞,這些代號不僅不能是輕薄之徒的名字,也不應該是普通平淡的詞,大臣或指揮官的名字更不能用。」

  

  「龍騎兵」行動中的盟軍傘兵

  對於重要的戰役,邱吉爾都會親自命名,即使是美軍主打的戰役,邱吉爾也要插手。比如美軍空襲羅馬尼亞油田的作戰行動,美軍將其命名為「肥皂泡」,邱吉爾認為太垃圾,將其改為「海嘯」,諾曼第登陸計劃最初叫「滾雷」,邱吉爾也不喜歡,提議改為「霸王」。

  此外,「火炬」、「龍騎兵」(1944年美軍在法國南部登陸)等,也是邱吉爾命名的。

  除了上面說的這幾個國家外,其他國家也有為軍事行動命名的,如蘇聯的「星火」(1942年蘇軍突破德軍封鎖)、「魯緬採夫元帥」(1943年蘇軍在別爾格羅德地區對德軍作戰),「音樂會」(蘇軍遊擊隊破襲德軍鐵路系統)、「八月風暴」(1945年蘇軍進攻關東軍),日本的「一號作戰」(1944年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天號作戰」(1945年日軍對美軍實施自殺式攻擊)、「菊水一號」(1945年日軍死守衝繩島)等等。

  

  「菊水一號」作戰中,大和號沉沒

  03

  好的作戰行動代號,念起來響亮順口,便於記憶,而且特別符合戰爭意境,能激勵士氣,表達必勝的願景正義的使命,給士兵以心靈上的撫慰。

  從目的上反推,我們不難發現為作戰行動命名的邏輯。一般而言,好的作戰行動代號,符合以下幾個標準。

  佔據道義制高點。像「光輝」、「和平」、「火神」、「莊嚴」、「拯救」等詞彙,肯定比「掠奪者」、「惡魔」、「吸血鬼」、「騙子」等詞彙看起來更舒服,畢竟,誰也不會自己承認自己軍隊是邪惡的。當然,盟軍也使用不少血腥、暴虐的詞彙來命名,這類命名當時可以讓士兵發一下洩心中的憤怒,但長遠來看算不得優秀。

  表達祈勝心理。人或多或少都有迷信心理,都喜歡幸運、吉祥的東西,戰場上尤其如此。因此行動代號必須能提升士氣、堅定必勝信念。可以勇猛一點,比如「報仇」、「風暴」、「霹靂」、「戰斧」,也可以幽默一點,如「雜技家」、「丘比特」、「伐木工」、「肉餡」等,這些可以緩解士兵緊張壓抑的心理,從戰略上藐視敵人。

  

  「火炬」計劃,盟軍登陸北非

  符合戰爭意境。符合戰爭意境這項比較難,既要讓人產生聯想,又不能讓敵人猜到目的,事後還要讓人恍然大悟。比較優秀的例子有:「天鵝絨」——1942年盟軍向蘇軍運送物資,一看到這個詞,就能聯想到溫暖,溫暖冰天雪地裡的蘇軍士兵。「雪崩」——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的一場登陸,一看到這個詞,就能聯想到義大利的投降,預示著軸心國要像雪崩一樣完了。「沒落」——1945年盟軍在日本本土登陸作戰計劃,喻義日本這輪「旭日」的西沉。

  在二戰期間,軍事行動代號的影響,僅限於軍隊內部,所有的軍事行動代號都是不對外公開的,我們所熟知的二戰軍事行動代號,都是戰後才公開的。

  到了韓戰期間,麥克阿瑟認為公布軍事行動代號不怎麼影響保密,於是下令作戰行動一展開,行動代號就可以向外界公開。於是仁川登陸作戰的代號「烙鐵」,成了首個戰時公開的軍事行動代號。

  

  麥克阿瑟

  公開之後的軍事行動代號,往往會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影響民眾對戰爭的態度和情緒。因此,軍事行動代號的命名,越來越受到公眾輿論的影響。如果軍事行動的代號起的不好,可能導致民眾反戰。

  以韓戰為例,李奇微接手時,美軍士氣低落,戰鬥意志薄弱。為了振奮士氣,李奇微為作戰行動起了一系列比較生猛彪悍的代號,如「雷電」、「屠夫」、「勇猛」、「無畏」、「攤牌」等,結果引發美國人的反感,美國政府也認為這些代號不利於和談,讓李奇微很受傷。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再次犯了類似錯誤,搞出了「滾雷」、「絞肉機」等充滿血腥味的詞彙,引起了時任總統詹森的不滿和批評。

  之後,美國國防部正式頒布了《行動命名要則》,強調取名要謹慎,必須考慮「不能違背美國的價值觀和現行外交政策,不能故意冒犯盟國和友邦,不能使用古怪的詞,也不能使用某個著名的商標。」並規定命名工作由參謀長聯席會議負責。

  

  美軍「滾雷」行動

  04

  冷戰期間,美軍的軍事行動最多,代號也更豐富,更具有知名度,其他國家的軍事行動代號要麼鎖在保險柜裡,要麼乾脆沒有,因此這一時期軍事行動代號,只能以美軍為參考對象。

  1975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了一套系統(NICKA),專門對美軍行動代號和演習名稱進行自動化管理。自動化管理不等於自動化命名,事實上,它只就命名規則作出相應判斷,同時能用於提交、批准以及存儲美軍作戰行動代號,最後命名還是得靠人工。

  事實證明,這套系統不太行,它雖然能保證命名不出大錯,但也不能給出特別好的建議。1986年美軍空襲利比亞的代號「黃金峽谷」,同年,美軍進攻格瑞那達的代號「暴怒」,都是詞不達意,卡扎菲和黃金峽谷有半毛錢關係?還不如叫沙漠駱駝呢。格瑞那達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島嶼,美軍因一個彈丸之地而暴怒,噁心誰呢?

  

  美軍「暴怒」行動

  系統不行,重大軍事行動還是得人工開動腦筋。

  機會很快來了。1989年美軍進攻巴拿馬,為了取一個好的代號,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官員們絞盡腦汁,「祈禱書」、「郵件收發時間」、「盲人邏輯」、「藍鑰」、「酸性策略」、「獵人舞蹈家」······一個一個都被pass了,最後美國認為巴拿馬獨裁者諾列加,選舉舞弊、販賣毒品,是一個十足的爛仔,所以將作戰行動命名為「正義事業」。

  事實證明,「正義事業」一炮而紅,廣受歡迎——不可多得的好代號。

  嘗到甜頭的美軍,後來在為作戰行動命名時,都會反覆討論斟酌,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美軍的形象,強化戰爭的正義性質,贏得民眾的支持。

  大多數民眾不會關心戰爭背後的勾心鬥角,或者國家的戰略方針,他們對戰爭的了解,往往僅限於戰爭的名字,因此名字的好壞,直接影響民心民意。

  舉個例子,美國「星球大戰」計劃,本來的名字叫「戰略防禦倡議」,美國民眾認為這個名字很繞口、很費解,聽名字就沒有了解的興趣,後來政治人物和新聞界用「星球大戰」計劃,來指代「戰略防禦倡議」,民眾才恍然大悟——切,原來是太空大戰啊。

  

  「星球大戰」計劃海報

  到了海灣戰爭時期,美國又搞出了經典的代號——「沙漠盾牌」。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多國部隊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準備的備用代號足足有3頁紙,時任總統老布希為此和軍政要員反覆討論,最終才敲定為「沙漠盾牌」。

  「沙漠」指代戰爭的地理位置和特徵,「盾牌」意味著戰爭的目的是防禦,即阻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盾牌」這個代號獲得了國際、國內的普遍認可,讓美國在海灣戰爭中佔盡了道義優勢。

  現在,軍事行動代號的命名仍在不斷發展,其最初的保密和便捷功能已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形象和公關,因此,各國都將軍事行動代號作為公共策略,來構建和提升軍隊形象和國家形象。

  【參考資料】

  徐苗苗:《二戰盟國軍事行動代號命名研究》

  世界軍事:《軍事行動代號的故事》

  曾和平:《美軍軍事行動代號命名大揭秘》

  祝良文:《新媒體時代西方軍事行動的輿論導向——以美軍軍事行動代號的命名為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從「霸王行動」到「法萊斯口袋」:二戰時期德軍解圍行動始末分析
    1944年6月6日,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在法國西北地區諾曼第開始,種種跡象表明,這次登陸行動實際上是盟軍的一次豪賭。「霸王」行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盟軍在戰略決策和戰略意圖上的完勝,不僅如此,盟軍在心理戰上也成功誤導了希特勒和陸總的判斷。
  • 《霸王行動》發布海報 艾布拉姆首度打造R級片
    《霸王行動》發布海報 艾布拉姆首度打造R級片 時間:2018.09.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外國版孔明借東風:「霸王行動」一場天氣預報的豪賭
    在近代戰爭,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同樣是經過精心策劃,在最後一刻利用了準確的天氣預報,最後登陸成功,改變了二次大戰結局的一場豪賭。那麼天氣預報如何幫助盟軍贏得勝利呢?二次世界大戰:「霸王行動」是一場天氣預報的豪賭改變二戰格局的「霸王行動」1944年6月上旬,盟軍發動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計劃,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這是軍事行動成功,為戰勝德國開闢了新戰場,並塑造了世界歷史。
  • 戰爭驚悚片《霸王行動》新預告 二戰士兵秒變殭屍
    戰爭驚悚片《霸王行動》新預告 二戰士兵秒變殭屍 時間:2018.10.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狙擊行動3D:代號獵鷹
    本次全新官方中文版本《狙擊行動3D:代號獵鷹》,不僅在故事劇情上有更好的詮釋,從玩法到內容上也做出全方位創新。在App Store中國區一經上線,不僅得到了首頁大圖與優秀新遊戲的推薦,而且在iPad免費榜上也榮登榜首位置。此次的安卓版本即將火爆來襲,定會為廣大安卓迷們帶來一場非同凡響的震撼體驗!
  • 艾布拉姆斯《霸王行動》新海報 美軍大戰德國殭屍
    艾布拉姆斯《霸王行動》新海報 美軍大戰德國殭屍 時間:2018.11.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虎頭蛇尾的「紅蝴蝶行動」
    2013年12月6日,為平息中非的宗教武裝衝突,維護法國在中非的傳統利益,法軍啟動代號為「紅蝴蝶」的軍事幹預行動。 密切跟蹤,預先籌備。為應對重大危機而發起軍事行動,需要在情報偵察、力量部署等多方面打好「提前量」,才能做到處變不驚、遊刃有餘。 自「塞拉卡」政變發生後,法國便持續關注中非局勢變化,利用長期在非洲擁有軍事存在的優勢,提前展開軍事幹預行動的籌劃與準備。
  • 口頭警告變實際行動!大陸展開軍事行動,臺軍很疲憊
    大陸軍機加大繞臺演訓力度 針對島內越發高漲的「反中」、「抗中」聲浪,大陸方面也採取了相關措施,逐漸由口頭警告轉向了實際行動。很明顯,大陸方面為了警告「臺獨」分子,「一中原則」不可觸犯,已經開始動用軍事力量震懾了。
  • 行動代號網頁版內測爆火!而官方根本沒宣傳……
    《行動代號》的發行商Czech Games Edition看到了商機。除此之外,他們還為《Trapwords》和《行動代號》準備了專門的教學視頻,向玩家展示如何通過常見的視頻聊天工具,用實體桌遊和朋友在網上玩這些遊戲。
  • 這些公安行動代號真的漲知識!
    動物擬人型行動代號.典型代表:獵狐行動、獵狼行動"獵狼"這個行動代號和"獵狐"一樣,都是很形象的動物擬人系列。打的就是色狼!.專項案件系行動代號.在行動代號發展過程中,絕大部分行動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年復一年的持續性動作,這些專項案件行動代號往往會採用相對簡單的行動代號+年份的方式來呈現。典型代表:"淨邊2020","雲劍2020"等等。
  • 軍事動作電影《沙鷹行動》正式殺青
    來源:華聲娛樂網原標題:電影《沙鷹行動》殺青 坦克裝甲激發腎上腺素引爆荷爾蒙9月21日,由北京合禾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浙江知道影業有限公司、映美傳世(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梵想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中影文創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飛力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星之作影業(天津)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合禾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浙江知道影業有限公司獨家宣發的軍事動作電影
  • 專家點評:朝宣布將對韓實施軍事行動
    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將為您做深入解析。資料圖: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被炸毀現場畫面因為不滿韓國民間團體向朝鮮境內散布反朝傳單,朝鮮6月16日炸毀了位於開城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並宣布還要採取一系列軍事行動。
  • 最長的一天|1944年6月 「霸王行動」
    以後他又拍攝到巴黎,柏林,拍攝了極為精彩的報導照片。【1944年6月初 「霸王行動」箭在弦上】德黑蘭會議後,羅斯福和邱吉爾在開羅會晤。決定任命艾森豪為實施「霸王行動」的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為地面部隊總指揮。諾曼第登陸,為盟軍開闢了歐洲第二戰。這場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 隱藏在高樓的孤膽英雄《狙擊行動3D:代號獵鷹》
    《狙擊行動3D:代號獵鷹》是由遊道易代理發行的《Sniper 3D》官方中文版手遊,《Sniper 3D》是一款以第一視角狙擊暗殺而風靡全球的熱血
  • 《CSGO》行動代號天梯狂歡活動怎麼樣 行動代號天梯狂歡活動一覽
    ,即可參與抽獎 4、開始平臺狂歡匹配,即可參與其他活動 活動規則&注意事項: 1、 活動一的抽獎頁面將於7月6日下午18點在完美世界電競APP中開放 3、 活動二的點卡將於活動結束後統一發送,屆時請中獎玩家關注自己的平臺消息中心領取 4、 活動三的獎勵會於第二周周一18:00點前直接發送到玩家庫存
  • 電影《紅海行動》,一次大膽而卓越的藝術行動
    》■汪守德由林超賢執導,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和博納影業集團等方面聯合拍攝的電影《紅海行動》,堪稱是一次大膽而卓越的藝術行動。繼而將鏡頭從城市巷戰的突圍與爆破,轉到「人質營」解救影片另一女主人公的鄧梅和25名當地人質;又從沙漠戈壁之上乃至沙塵暴中的坦克追逐與拼殺,再到搶奪核原料「黃餅」不使之擴散的戰鬥等等,構成了一條環環相扣、密不透風、一氣呵氣的故事鏈條,使觀眾始終沿著這條敘事線索,欲罷不能、屏住呼吸般地深陷於影片所營造的劇情之中。
  • 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雷霆行動之毒幕》也將拉開序幕
    繼《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中國機長》大火後,另一部以真實故事改編的緝毒刑偵動作電影《雷霆行動之毒幕》即將與觀眾見面。本片作為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之後的&34;第三部,從籌備伊始就備受矚目。
  • 對話金馬編劇易智言:從《藍色大門》到《行動代號:孫中山》(第1097期)
    然後到《行動代號:孫中山》,藉著青少年對整個制度進行思考,貧窮是自己的過錯還是制度的過錯?這些東西要跳出角色的年紀,看事情內在的廣度。張:當年影片《寂寞芳心俱樂部》公映,臺灣影壇的反響如何?易:當時在臺灣沒有人理,影片在臺上映一個星期就下檔了。
  • 大陸可能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蔡英文已收到警告
    大陸可能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蔡英文已收到警告。(圖片來源網絡)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開始第二個任期。前臺灣安全部門高級官員蘇起9日針對蔡英文頻繁製造兩岸對立,發出警告,若民進黨不斷操弄所謂「正名」議題,大陸極可能對臺有「懲罰式軍事行動」。針對所謂「正名」行為,蘇起表示,民進黨若對內操作選舉是可以,但這個說法若在就職演說等公開場合,且更加常態化與政治化,對兩岸關係是不好的,恐怕會出問題。
  • 《破冰行動》原型背後有哪些「保護傘」?
    事實上,這部電視劇的「來頭」可不小,它的故事原型是2013年底發生在廣東的那場驚心動魄的「雷霆掃毒」行動,這場行動也讓中國「製毒」第一村——廣東省陸豐市博社村的真實面容被徹底揭開,一時間震驚全國。當時,通過這場行動,警方一方面查處了當地「瘋狂」的製毒、販毒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則揭開了這些犯罪活動背後龐大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