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
花落辭故枝,風回返無處。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
猶有淚成河,經天復東注。
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得舍弟消息》,詩文飽含著骨肉兄弟離愁情深,特別應景香港回歸之前兩岸的那種無奈。
如今香港回歸了,「風吹紫荊樹」讓人更多的看到的則是紫荊花的綽約和美麗,兩岸民眾的團圓和朝氣。
紫荊花作為香港的市花,真的很美。當繡著紫荊花圖案的特區區旗冉冉升起的時候,讓人心中充滿了無限自豪和感動。
而作為特首的林鄭月娥,她不僅僅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廣大群眾看來她本身更是香港的一張名片,她就是一朵風骨峭峻又不失婉約美麗的「紫荊花」。
無論何時何地,她身上總透著一股令人折服和欣賞的知性美。
是的,面對這樣一位清麗卻又擁有格局充滿堅韌的偉大女性,欣賞是最好的角度,折服是發自心底的崇敬。
林長官祖籍浙江舟山,1957年5月13日出生於香港,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裡長大。她中學畢業於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其後升讀香港大學。期間,曾隨香港大學學生會赴北京清華大學交流。是一隻從平民家中飛出的金鳳凰。
1980年8月,年僅23歲的她加入了香港政府政務職系,獲得保送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和美國聯邦政府實習。回港後,曾在多個政府部門任職。
香港回歸提上日程後,她曾多次參與中英聯絡小組,討論香港基本法有關立法工作和編制財政預算案。
1997年7月香港回歸後,開始擔任第一屆特區政府庫務局副局長。此後先後擔任過社會福利署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發展局局長、政務司司長,2016年7月1日獲頒大紫荊勳章。通過選舉,於2017年3月26日當選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7月1日宣誓就職,成為香港回歸以來首位女性行政長官。
至今,林鄭月娥從政已經40多個年頭,一路走來,既有風雨也有彩虹,她收穫的是香港市民的擁護和全國人民的認同。
不論是單槍匹馬到皇后碼頭與示威群眾對話,還是去街頭向露宿者聆聽底層故事,或者成立幫助智障運動員的展能精英基金,亦或是「非典」期間與好友成立「護幼教育基金」,
包括2020年帶頭凍薪共克時艱,包括與亂港分子不卑不亢的鬥爭,林鄭月娥從來都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難」。
她的每一個腳步都是在為改變香港困境,改善民眾生活而踏下。對於一名女性而言,這裡面不僅要有勇氣,有恆心,有智慧,更要有一顆超越自己小家,服務香港大家,熱愛民族國家的大情懷。這一切,林鄭月娥做到了!
但是,她又從來不給人霸氣的感覺。反倒是她的每一次出鏡,都給人帶來極度舒服感,她身上透著東方美,知性美,是一種中華兒女特有的美!